问题

如何评价哈尔滨的出租车行业?

回答
哈尔滨的出租车行业,可以说是既有积极发展的一面,也存在一些令人诟病的问题。要评价它,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分析。

积极发展的方面:

数量可观,满足基本出行需求: 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省的省会,人口众多,经济相对发达,因此出租车数量也比较可观。在非高峰时段和主要交通枢纽,乘客通常能较快地打到车,满足了市民和游客的基本出行需求。
网约车普及,提供更多选择: 近年来,网约车在哈尔滨得到了广泛普及,滴滴出行、曹操出行等平台几乎随处可见。这不仅丰富了市民的出行选择,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传统出租车行业的服务提升和价格透明化。
部分司机服务意识提升: 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市民对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许多出租车司机和服务公司都在努力提升服务水平。例如,部分司机对乘客礼貌热情,驾驶平稳,并主动提供帮助。一些公司也推出了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如免费提供纸巾、矿泉水等。
规范化管理正在推进: 哈尔滨市政府也在不断加强对出租车行业的监管,出台相关政策法规,鼓励企业规范化经营,保障乘客权益。例如,对车辆的年检、司机的从业资格等都有明确要求。
车辆更新换代,绿色出行理念加强: 一些出租车公司开始更新车辆,引入新能源汽车,如电动出租车,这有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推动绿色出行。

存在的问题和亟待改进之处:

拒载、挑客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在特定区域和时段: 这是哈尔滨出租车行业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也是乘客投诉的热点。
区域性: 在一些偏远地区、工业区或者非热门旅游景点,出租车司机可能不愿意前往,或者只愿意去人多的地方。
时段性: 在节假日、雨雪天气(哈尔滨冬季多雪)、早晚高峰或者夜间,拒载现象会更加普遍。司机可能更倾向于选择短途的、容易打到下一位乘客的行程。
目的地偏好: 有些司机可能不愿意去距离较远或者交通不太方便的目的地,特别是当他们即将下班时。
“拼客”现象的灰色地带: 虽然官方不提倡,但在一些时段和路段,仍然存在出租车司机私下与乘客商量“拼客”的情况,这既不符合规定,也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乘客的出行体验也可能受到影响。
车内卫生和设施问题: 部分出租车车内卫生条件不佳,座椅脏污,车内有异味,或者车载设施(如空调、音响)不正常工作,都会影响乘客的舒适度。
服务态度不一,个别司机态度恶劣: 虽然有服务意识提升的司机,但仍然存在部分司机态度冷漠、不耐烦,甚至与乘客发生争执的情况。尤其是在乘客询问价格或提出异议时,一些司机的反应不够积极。
收费和计价的争议:
绕路问题: 虽然GPS导航普及,但仍有极少数司机可能存在故意绕路的情况,以增加计价里程。
夜间加价不明确或不主动告知: 有些司机在夜间可能会在计价器上进行加价,但并未主动告知乘客,直到付费时才被告知。
私加费用的情况: 有时候在节假日或者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私自加价的情况。
与网约车之间的竞争与融合:
不公平竞争: 一些传统出租车司机可能会抱怨网约车冲击了他们的生意,而网约车司机则可能认为出租车行业管理过于宽松。
融合不足: 传统出租车行业在接纳新技术、提升信息化服务方面相对滞后,未能完全与网约车形成良性竞争和互补。
监管的有效性和执行力度: 虽然有监管,但如何确保监管的有效性和执行的力度,让违规行为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仍然是一个挑战。许多乘客反映即使投诉,处理结果也并不尽如人意。
营运证件和车辆的年限问题: 部分出租车的车龄较长,车辆状况可能不佳,影响乘坐体验。
信息不对称: 乘客对于出租车的数量、分布、价格等信息可能不够了解,尤其是在非本地游客。

总结评价:

哈尔滨的出租车行业是一个正在经历转型和挑战的行业。它在满足市民和游客的基本出行需求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也在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进步,例如网约车的引入和部分司机的服务意识提升。

然而,诸如拒载、挑客、服务态度不一、车况卫生不佳等老问题依然是行业的顽疾,极大地影响了乘客的出行体验和城市的形象。政府的监管力度、行业的自律性以及司机群体的服务意识提升,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

可以说,哈尔滨的出租车行业目前处于“有一定基础,但亟待全面提升”的状态。要真正赢得乘客的信任和满意,还需要在服务质量、规范化管理、技术应用和人性化服务等多个方面下足功夫。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素质的提高,对出租车行业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行业必须适应这种变化才能生存和发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出租车终于罢工了!   
全市人民支持你们!你们就不要开工了!   
整天下雨不拉!
下雪不拉!
堵车不拉!
不顺路不拉!   
行李多不拉!
交班了不拉!
车站打表不拉!   
带的娃娃不拉!
带的宠物不拉!
绕道的不拉!
不合乘的不拉!
这回正好!   
谁都不用拉了!保持下去!永远不要拉!出租车都歇了吧!我们有滴滴,有易到,有神州!有代驾!有公交!有私家车!感谢你们歇业!你们在马路上各种不文明的行为我们记得,请你们就继续罢工吧,交通会顺畅很多!~~今晚上从江北回来只用15分钟,真爽!有同感的转出去!!!请别再开工了,还给我们一个健康,文明,高速的出行吧……

最近这个热度这么大,怀疑是滴滴给我充钱了。那我说一个我个人经历吧。我人在美国生活,偶尔回哈尔滨。每次回哈尔滨,的哥都会宰我一下。我离开哈尔滨比较早,不认路,去哪儿都是打车。又因为我坐车习惯系安全带,所以每次一上车,习惯性的把安全带系上。的哥就会问我:哥们儿外地的吧?又因为我说话没有太大口音,所以也无法判断我是不是特别正宗的本地人。所以下一个问题就会试探性的问我:兄弟,怎么走啊?

我要是能说出来路线,他们就不出声了。我要是说不出来,我说该咋走咋走。得了,那肯定给我绕路,17的路,开我19。20的路开我23。也不多绕。

有一次我打了滴滴,那哥们儿从市区开到江北不发表管我要100。我草了,真是不要脸。还跟我扯特么不容易。

没有一次不被坑!没有一次!

user avatar

辽宁人,在哈尔滨待了六年半了,来回答一下。

昨天国外某大学的一位老师来我们实验室访问,中午导师请吃饭,我们学生也陪同,导师的车载不下,我们就打车过去,很久才打到车,然后司机告诉我们说哈尔滨出租车罢工了!原因说是黑车太多(我想他们是把滴滴一类的归为黑车吧)。敢拉我们是因为我们要去的地方闹的不严重。他的微信群里有人发的照片,有的出租车因为载客,没有响应他们罢工的号召,车被砸的稀烂。

砸车?这和野蛮人有什么区别?

哈尔滨的出租车行业被吐槽不是一天两天了。作为一个东北人,我毫不讳言,在我去过的20多个城市里,哈尔滨出租车行业的问题是最严重的。

拒载,尤其是拒载。人多了不拉,行李多了不拉,太远不拉,太近不拉,堵车不拉,要交班了不拉,总之各种理由。

又一次我们课题组松花江边烧烤,结束之后,我们四个提着烤炉的打车回,其余的一起坐公交走。我们四个就在兆麟公园旁边拦了一个多小时,愣是没打上车。后来明白了,人家是嫌人多不爱拉,人家要是载上一两个人,中途再载上一个,这样就可以多挣一份钱了。后来我们两两站的很远,终于拦下一个,然后四个再集合,师傅表明不去,我们说给加钱,这才拉我们走。

还有一次寒假结束,我从家里回学校,火车到哈尔滨之后是晚上十点半多钟,没有公交了。我就到旁边打车,有时候不太晚的话,那有警察监督,所以司机们有时候不敢拼客,就只拉上我准备走。问我去哪,我说去工大一校区,因为我们学校离火车非常近(公交车就四站),司机很不乐意的说了句“等了半天就拉个起步价”,嘟嘟囔囔的拉着我走了。

这种事情,不胜枚举。

所以,哈尔滨出租车,你还有脸罢工?

当然,我也不想给人以以偏概全的感觉,哈尔滨的出租车有没有好司机?当然有,也有热心肠的司机,但是整体上来说,哈尔滨的出租车行业实在是太糟糕了。

有一次,我坐公交车,车上广播里主持人说到“我们哈尔滨整治了出租车行业,我们现在的出租车环境已经非常好啦”,当时我就笑了,naive。

有时候我在想,很多时候来哈尔滨旅行的游客,下火车的第一件事打车就给人家外地游客留下了极不好的印象,就这样,还怎么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作为一个东北人,有时候看到这样的情况,很痛心。

user avatar

说实话,哈尔滨的打车体验挺特别的。

1.深圳

滴滴出租车来了师傅先问一句,是你吗?然后就一路到终点。

2.北京

招手出租车师傅拐了老半天到我面前,上车问我去哪儿,然后一路到终点。

3.哈尔滨

大冬天路边招手,停一辆刚想拉门上车,突然一想,不对,流程不对,屁颠儿屁颠儿跑到前门问师傅,江北去吗?哗一声留给我一屁股尾气,下一辆,终于上车了,然后一路到终点你就想多了,路上不给你拉两个拼座会带你去江北?

说这么多,哈尔滨打车体验虽然不好,一般不影响我办事,拒载也就一两辆,第三辆肯定带你跑。而且哈尔滨师傅可以在车上跟你一块儿吹牛逼。但是前两天特么罢工我就忍不了了,大早上打不到车的体验真的不好,零下二十多度吹着冷风说罢工就罢工,惯着的!

附一张同事罢工那天打黑车出发两百米就被警察扣下的审问表。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