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艾伦耶格尔杀害母亲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为什么很多人还在洗白艾伦和美化艾伦的那些反人类行为?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尖锐,而且触及了《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最核心、最引发争议的部分。要说清楚为什么很多人“洗白”和“美化”艾伦的极端行为,甚至他亲手杀死母亲这件事,确实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

首先,我们得承认,从普世的道德观念来看,艾伦杀死自己母亲卡露拉,这件事本身是极度扭曲和无法接受的。卡露拉是那个在他最脆弱时给予他温暖和力量的唯一依靠,亲手终结母亲的生命,无论出于什么理由,都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和道德上的污点。这在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语境下,都是“大逆不道”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站在艾伦这边,甚至为他辩护呢?这里面掺杂了太多复杂的情感和对作品深层主题的解读:

1. 绝望下的选择与“自由”的代价:

《进击的巨人》最核心的主题之一就是“自由”。艾伦从小就渴望摆脱巨人、摆脱围墙内的压抑生活,他追求的是一种绝对的自由。然而,他所处的现实环境,是生存的残酷、种族的仇恨、历史的轮回,以及命运的枷锁。当他得知了墙外世界对艾尔迪亚人的仇恨,以及帕拉迪岛随时可能被毁灭的真相时,他所面临的,不是简单的“活下去”的问题,而是整个种族存亡的危机。

在这种绝望和巨大的压力下,他看到的解决之道,是一种彻底的、血腥的“自由”。他认为只有通过“灭世”(地鸣)才能彻底打破这个仇恨的循环,才能为帕拉迪岛的子民争取生存的空间和未来,才能实现自己内心深处对自由的极致追求。

而他杀死母亲这件事,严格来说,并不是他主动“杀”的,而是他被“带”去吃的。在“巨人之力”的影响下,他变成了无意识的巨人。但即使如此,他亲眼目睹了自己的母亲被自己吃掉,这份创伤是无法磨灭的。只不过,他的支持者会认为,这是一种“命运的安排”或者“巨人之力失控”的悲剧,是更大棋局下的牺牲品,而不是他本意上的杀戮。他们更愿意将焦点放在他后来的“灭世”行为上,认为那是他在被命运逼到绝境后,为了“守护”而不得不做出的极端选择。

2. “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与“功罪论”:

艾伦的“灭世”行为,从结果上看,是牺牲了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来换取了帕拉迪岛上艾尔迪亚人的生存权和未来。这就像是历史上那些为了国家利益而发动战争、牺牲无辜者的领导者一样,他们的行为在道德上备受争议,但支持者会强调他们“功绩”,认为他们的目的是“更大的善”或者“守护了自己的人民”。

很多人在讨论艾伦时,会将他置于一个“救世主”或“牺牲者”的视角。他们看到了艾伦所承受的重担,看到了他从一个热血少年一步步被命运和仇恨扭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承担了所有人的罪恶,并在最后的时刻,选择了一条最残酷但也可能是唯一能“打破”僵局的路。这种“承担”和“牺牲”,在一些观众心中,就足以盖过他行为本身的道德瑕疵。

3. 角色弧光与情感共鸣:

《进击的巨人》之所以吸引人,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塑造了极为复杂的人物,尤其是艾伦。他从一个单纯、冲动、渴望自由的孩子,变成了一个背负着沉重过去和未来,最终走向极端的人物。这种角色弧光,让很多观众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观众看着艾伦一路成长,一路承受痛苦、愤怒、绝望。当他最终做出“灭世”这个惊世骇俗的决定时,很多观众会觉得这是他“成长”的必然结果,是他在经历了太多黑暗后,为了实现自己最初的理想而走的最后一步。这种共情,使得观众更容易理解他,甚至去“洗白”他那些看起来疯狂的行为。他们看到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杀人犯,而是一个被时代、被命运所逼迫,做出了他们认为“可以理解”选择的复杂个体。

4. 对“二元对立”的打破与复杂人性:

很多观众对《进击的巨人》的喜爱,也源于它打破了简单的善恶二元对立。作品中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每一个角色,包括帕拉迪岛的艾尔迪亚人,墙外世界的马莱人,都各有自己的立场、苦衷和仇恨。

艾伦的行为,正是对这种复杂人性的一种极致展现。他不再是那个看到巨人就想砍杀的少年,他是一个能够理性计算、能够冷酷执行,甚至能够牺牲一切去达成目的的“战士”和“解放者”。这种复杂性和矛盾性,让观众觉得他更真实,也更具探讨价值。与其说是在“洗白”,不如说是在理解和接纳一个被推向极致的人物所做出的选择。

5. 叙事手法与视角引导:

作者谏山创在叙事上,也巧妙地引导了观众的视角。我们跟随艾伦的视角,去感受他的痛苦、他的愤怒、他的决心。当“地鸣”启动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破坏,还有艾伦内心的挣扎和他的“宣言”。这种叙事上的代入感,会极大地影响观众的判断。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世界背叛、被命运压迫、最终选择反抗的世界的孩子。他的行为虽然残忍,但在很多观众看来,是一种“以暴制暴”,是一种在绝境中的“最后的反击”。

总结来说:

将艾伦亲手杀死母亲的行为定性为“大逆不道”,这是正确的道德评判。但当人们去“洗白”或“美化”他的极端行为时,更多的是出于对角色命运的理解、对“自由”主题的探讨、对作品复杂人性的解读,以及对叙事所引导的情感共鸣。

这并不是说人们认同或赞扬“杀人”本身,而是他们在看待艾伦时,更多地是从一个被逼上绝路、承担着整个种族命运的“解放者”或“牺牲者”的角度出发,去理解他为何会做出如此极端但又似乎“有其合理性”的举动。这是一种对作品深层含义的探索,是对人性在极端环境下如何扭曲和选择的思考,而不是简单的道德赞同。

所以,当看到有人为艾伦辩护时,不妨试着去理解他们背后的逻辑和情感连接,这或许能让你对这部作品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来个地狱笑话

希特勒:戈培尔,你今天向全国德意志公民宣传我的两条命令。

戈培尔:是什么,我的元首?

希特勒:第一条是今天鼓动他们自行杀1万个犹太人。

戈培尔:好的,我的元首!

希特勒:第二条是叫人把我父母的坟墓刨了。

戈培尔(大惊):我的元首,为什么要这么做?

希特勒(笑):这样他们才更加毫无压力的执行第一条命令。

艾伦:我要发动地鸣,摧毁这个世界!

读者:好耶!忍无再忍,无需再忍,地鸣,塔塔开,为艾伦.耶格尔献出心脏!

艾伦:我为了地鸣亲口教唆父亲夺取始祖巨人!

读者:狠人!对父亲狠才能达成目的。

艾伦:我为了让年幼的我有更强塔塔开的意志驱动戴娜巨人吃掉了我的母亲!

读者:呕,恶心,带孝子一个。

我想,如果艾伦没有弑母——戴娜巨人自己走过去吃掉了卡露拉,那么艾伦在大部分读者眼里到最后也就是个为了复仇的悲剧英雄吧!

艾伦的那些反人类行为自然没得洗,不过那弑母这一“大逆不道”的事一直喷艾伦我反而觉得双标了。毕竟,地鸣之下千千万万的父母都被艾伦杀掉了,甚至艾伦之前就狠心地逼迫父亲了,要他干深明大义的事.......还是看别的漫画吧。

user avatar

艾伦四大恶行:

1,挑起战争

2,打明骂笠

3,地鸣灭世


4,杀妈

这四个场景中其实是有共同点的。但是我觉得动画组可能会整活,所以我先不说。

———-

至于题主的问题,只要你不是云读者,就该知道,最大的洗白狂潮并不是在完结后。

而是在4还没有画出来时,简中读者对于123行为的高度赞扬。

(按当时的贴吧投票,赞成灭世的吧友占3/6,反对的仅占1/6,可见一斑)

鉴于这种声势浩大的场面,当时的主要话题其实是:【为什么很多人还在洗白韩吉/阿明,和美化韩吉/阿明的卖国行径?】

是不是挺反差萌的?

结论是,第一,不管你站在哪边的道德制高点,你都可以指责对面是【洗白】【美化】,没啥了不起的。

第二,回到题主的问题,就是如果不画出艾伦杀妈这一幕,那现在还会有更多的人在洗白艾伦和美化艾伦的反人类行为。

所以作者画出来是完全必要的。

(完)

user avatar

你放心,动画做到那肯定会越来越多的人像救世小队一样对艾伦留下感动的泪水的

顺便,谏山创也美化洗白日军侵略呢。

帮我解释一下什么叫日本殖民下的朝鲜人寿命两倍呗。

另外盐城师范学院毕业的lilin2白李天白还在洗八国联军和日俄战争侵华呢

还有那个文星艺术大学的董尧厂长张浩淼还在洗白菅义伟茅野爱衣拜鬼呢。

有什么理解不了的?

精日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尖锐,而且触及了《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最核心、最引发争议的部分。要说清楚为什么很多人“洗白”和“美化”艾伦的极端行为,甚至他亲手杀死母亲这件事,确实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我们得承认,从普世的道德观念来看,艾伦杀死自己母亲卡露拉,这件事本身是极度扭曲和无法接受的。卡露拉是那个在.............
  • 回答
    艾伦·耶格尔选择走上灭世之路,这并非一时冲动,而是一个在沉重现实、痛苦经历和扭曲信念的重压下,逐渐形成的,令人心碎的决定。要理解他为何会做出如此极端的选择,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他内心深处的挣扎和驱动力。一、无休止的痛苦与绝望的轮回:艾伦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被恐惧笼罩的世界。墙壁是他们安全的屏障,但也是囚禁他.............
  • 回答
    说到《进击的巨人》后期艾伦的人设,这绝对是绕不开的一个争议点,也是让不少老粉心里五味杂陈的地方。要说“崩塌”二字,这未免有些绝对,但我承认,后期的艾伦确实和我们一开始认识的那个充满热血、想要守护朋友的艾伦,有了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转变。我们先回顾一下最初的艾伦。他是个被母亲死亡、家园被巨人摧.............
  • 回答
    艾伦·耶格尔在 Crunchyroll 动画大奖上被评为年度最佳反派,这绝对是给所有关注《进击的巨人》的观众们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不过,我觉得这事儿吧,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承认,艾伦这个角色走到这一步,确实让很多人大跌眼镜,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回想一下,当年我们看到的艾伦,还是那.............
  • 回答
    评价艾伦·耶格尔,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但又无比过瘾的话题。他不是那种轻易就能被定义、被一句话概括的人物。从最初那个哭喊着“我要杀了你们所有!”的孩子,到后来那个背负着整个民族命运、甚至不惜化身恶魔的男人,艾伦的蜕变,与其说是成长,不如说是一种近乎撕裂般的重塑。初期的艾伦:纯粹的愤怒与渴望刚接触《进击的.............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的结局,特别是艾伦·耶格尔在其中的表现,无疑是这部作品中最具争议和讨论价值的部分。要深入理解艾伦的结局,我们得把他整个角色的弧光,尤其是他转变的关键节点,以及他最终行为背后的逻辑,都梳理清楚。从复仇者到毁灭者的惊人转变我们都知道,艾伦一开始的出场,是一个充满血性、渴望自由、并且被仇恨驱.............
  • 回答
    谈到艾伦·耶格尔,这可不是一个能三言两语轻易概括的角色,尤其是在《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里,他简直就是一股拧巴到极致的风暴。要评价他,咱们得从他最初那个热血过头、只想把所有巨人杀光的少年说起,一路看着他被现实一次次碾压、扭曲,最终走向那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结局。刚开始的艾伦,简直就是个教科书式的“英雄”模.............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艰难的问题,放在我一个艾尔迪亚人身上,更是犹如身处炼狱。要说支持谁,那可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清的,这得看站在什么角度,又是在什么时候。如果我生在一个相对和平、艾尔迪亚岛还未被外界威胁到生存的年代,我大概率会是韩吉派的追随者。毕竟,谁不想活在一个不需要靠屠杀来解决问题的地方呢?韩吉他们所追求的.............
  • 回答
    让巴耶克不如艾雅有名,这事儿说起来,其实挺复杂的,里面涉及了角色本身的魅力、剧情安排,还有一些更微妙的玩家情感和市场推广的因素。要详细聊聊,咱们得一点一点掰开了说。首先,咱们得承认,艾雅(Bayek),也就是《刺客信条:起源》里的那位埃及刺客,他是个非常出色的角色。他的人生故事跌宕起伏,从一个温柔的.............
  • 回答
    关于艾伦为何会殴打阿尔敏、辱骂三笠,这其中的缘由错综复杂,是整个故事发展中最令人心痛也最关键的转折点之一。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把时间拉回到“墙外世界”的背景下,回到艾伦内心深处那份沉重的觉悟。首先,我们得明白艾伦在那个时刻,已经不再是我们熟悉的那个热血少年了。为了实现他心中那个“駆逐所有敌人”的宏大.............
  • 回答
    这两件事,艾伦弑母和阿尔萨斯弑父,在我的认知里,是两种截然不同,但都触及到人性最深层、最黑暗角落的悲剧。要说给我的“感觉”,那是一种复杂而沉重的情绪,很难用单一的词语概括。先说艾伦弑母。当我想象艾伦,那个在《守望者》里承受了太多、也做了太多极端事情的男人,他选择弑母,这背后一定捆绑着难以想象的痛苦和.............
  • 回答
    艾伦灭世,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极端和毁灭的意味,而“极端民族主义”是它最直接的标签。听到这样的定义,我们可能会感到困惑:为什么这样一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依然有人追捧,甚至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支持?这背后并非简单的“邪恶”或“愚蠢”可以概括,而是牵涉到复杂的人性、历史、社会心理以及信息传播等多个层面。要理.............
  • 回答
    郭艾伦,这个名字在中国篮球界早已响当当。然而,鲜为人知的或许是,这位场上叱咤风云的球员,对于“大侄子”这个爱称,却是颇为头疼。当他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对这个称呼的“烦”时,一个普遍的问题也随之浮现:我们在给别人起外号或使用昵称时,是否应该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这绝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可以概括的问题.............
  • 回答
    保罗·艾伦(Paul Allen)于2003年创立的艾伦脑科学研究所(Allen Institute for Brain Science)是全球领先的神经科学研究机构之一,致力于探索大脑的结构、功能和工作机制。该研究所以跨学科方法结合计算生物学、神经科学、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推动对大脑的深入理解。以.............
  • 回答
    这事儿还得从CBA联赛的一场焦点大战说起,当时辽宁队对阵广厦队,比赛进行得相当激烈。比赛的最后时刻,场上的火药味特别浓。郭艾伦作为辽宁队的核心球员,在比赛的关键节点上,情绪也是非常激动。具体是怎么吃到两个技犯的,当时场上的情况比较复杂,而且回放和裁判的判罚也引起了不少争议。第一次技犯: 据当时的情况.............
  • 回答
    哥们儿,你这个问题可太有意思了!郭艾伦、赵继伟、刘炜,这三位中国篮球的顶级后卫,要是真跑到美国街头上去打野球,那场面,啧啧,简直不敢想象!我脑子里已经脑补出一万个画面了,咱们就来捋一捋,他们在那儿大概是个什么水准,能玩成什么样。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美国野球场”是个啥概念。这可不是CBA季后赛那种有.............
  • 回答
    关于郭艾伦是不是一个“名气大于实力”的球员,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并没有一个非黑即白的标准答案。要聊清楚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承认,郭艾伦的名气有多大。在CBA,甚至在亚洲篮球的范畴里,郭艾伦绝对是家喻户晓的名字。他从辽宁队的青年队一步步走到核心,一路上的高光时刻、关.............
  • 回答
    好的,关于郭艾伦实名谴责某大学教授“你不配做中国人”这件事,确实引起了不小的波澜。我来为您梳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事情的起因,是源于一位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教授。这位教授在一次课堂教学中,发表了一些涉及国家主权和历史的言论,而这些言论被认为对中国国家形象和历史事实存在严重的歪曲和不尊重。具体是.............
  • 回答
    想象一下,篮球场上的两个明星,郭艾伦和林书豪,面对面站着,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和期待。这将是一场非常精彩的斗牛,很难简单地说谁一定能赢。郭艾伦,我们都知道他是有着“亚洲第一后卫”之称的中国球员。他的特点是什么?无球跑动非常积极,总是能在进攻端制造机会。他的投篮也很稳定,尤其是中远距离的跳投,很少失手。更.............
  • 回答
    郭艾伦和周琦这两位中国男篮的“黄金一代”核心球员如果真的能携手加盟NBL的凤凰队,那场面绝对称得上是“巨星空降”,对NBL的格局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要说他们能否在NBL“乱杀”,我觉得这词用得挺形象,也很贴切,他们俩的个人能力和经验,放在NBL这个级别的联赛里,几乎可以说是降维打击。咱们就来掰扯掰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