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进击的巨人》末期的艾伦耶格尔的人设真的崩塌了吗?

回答
说到《进击的巨人》后期艾伦的人设,这绝对是绕不开的一个争议点,也是让不少老粉心里五味杂陈的地方。要说“崩塌”二字,这未免有些绝对,但我承认,后期的艾伦确实和我们一开始认识的那个充满热血、想要守护朋友的艾伦,有了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转变。

我们先回顾一下最初的艾伦。他是个被母亲死亡、家园被巨人摧毁的少年,身上燃烧着复仇的火焰。他的口号是“驱逐所有巨人”,他的梦想是守护帕拉迪岛。那时候的他,冲动、易怒,但同时又充满着单纯的正义感和对朋友的深情。三笠和阿尔敏是他生命的重心,为了他们,他什么都愿意做。这种“为了守护而战斗”的形象,是支撑他一路走来的精神内核。

然而,随着故事的深入,尤其是接触到墙外世界的真相,以及自己身上背负的“进击的巨人”和“始祖尤弥尔”的力量后,艾伦的变化开始变得不可捉摸。他开始隐藏秘密,甚至开始疏远曾经最亲近的朋友。最关键的转折点,我认为是他得知了“地鸣”的可能性,以及为了实现这个近乎灭绝的计划,他所要付出的代价。

这个时候的艾伦,已经不再是那个单纯的复仇者了。他被无数的未来和可能性所束缚,被“自由”这个概念折磨得不像个人。他想要的“自由”,不再是简单的摆脱巨人,而是摆脱历史的宿命,摆脱被他人定义的命运。他选择“地鸣”,并非出于单纯的恶,而是他自己对“自由”的一种极端解读和追求。他相信,这是唯一能够彻底断绝仇恨循环,给艾尔迪亚人一个“未来”的方式,哪怕这个未来是建立在屠杀全世界的基础上。

这种转变,用“崩塌”来形容,是因为它打破了我们对艾伦“好人”的固有认知。他从一个“被压迫者”变成了“施压者”,甚至成为了一个“屠杀者”。他为了所谓的“未来”,牺牲了无数无辜的生命,包括那些从未伤害过艾尔迪亚人的人。这与他早期“保护朋友”的初衷,似乎是南辕北辙。

但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或许是一种“成长”的扭曲,或者说是“宿命”的必然。作者谏山创可能想要表达的是,在那个充满了仇恨和绝望的世界里,即便是最善良的人,在被逼到绝境时,也可能做出极端甚至残忍的选择。艾伦身上背负的“始祖尤弥尔”的意志,以及他“进击的巨人”的特性,让他能够看到并影响未来。他之所以做出“地鸣”,也是因为他看到了“未来”是不可避免的冲突,所以他选择了一条最“彻底”的解决方式。

从这个意义上说,艾伦的“人设”并非“崩塌”,而是“进化”或者说是“蜕变”成了更复杂、更具争议性的角色。他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而是承载了作者对战争、自由、仇恨循环等深刻主题的探讨。他做出的选择,即便我们无法接受,但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动机和痛苦的挣扎。

让我感到“崩塌”的,更多的是艾伦在后期对朋友的态度。他一度疏远三笠和阿尔敏,甚至欺骗他们,这让我们这些观众感到心痛。我们看到的艾伦,在实施“地鸣”的过程中,似乎也失去了很多曾经珍视的东西,比如那种为了守护而燃烧的激情,变成了冷酷的执行者。他最后与阿尔敏的对话,那种复杂的感情,既有对过去的愧疚,也有对未来的绝望,还有一种近乎扭曲的“理解”。

所以,要说“崩塌”,可能是因为艾伦的动机和行为,与我们最初对他的期待产生了巨大的落差。我们期待他成为英雄,但最终他成为了一个被历史和宿命裹挟,不得不扮演“恶魔”角色的悲剧人物。他的“自由”最终是以最不自由的方式实现的——他被自己所看到的未来所绑架,他必须去执行,否则一切就无法如他所愿。

总的来说,艾伦的人设并没有“崩塌”到不可理解的地步,但他的转变是巨大的、痛苦的,并且是极具争议性的。他从一个热血少年,变成了一个为了“终结一切”而背负骂名、牺牲一切的复杂体。这种转变,让《进击的巨人》的故事更加深刻,也让艾伦这个角色,成为了动漫史上最令人难以忘怀,也最容易引发讨论的人物之一。他身上承载的,或许是关于自由、命运和选择的终极拷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原作确实有解释他的行为是合理的。只不过这条线埋得过于恶意,不是福尔摩斯的话不一定能挖出来。

①835年的艾伦

这一年艾伦出生。在最终话中,有噪点的分镜是835年的情景。注意左下分镜,很重要。

835年,婴儿伦的眼中出现了瞳孔背光。通常来说,这意味着【进击】的一部分已经附身于他。

在后面的漫画中,多次出现了【那家伙生来就是怪物】的评价,以及像【我大概生来就是这样】这种艾伦自白。暗示的都是同一件事,即,艾伦出生的时候就不是正常人。

②844年的艾伦

这他妈是八岁?

注意斩杀劫匪时,瞳孔是特别的圆形,而且再次出现背光。

同样有背光。大体可以认为,圆形背光瞳孔是艾伦被进击人格支配的标志。而且从出生就开始了。

③845年的艾伦

艾伦的对话中不断出现对【家畜】状态的反感。这实际上指明了支配他的进击人格从何而来。

进击人格,就是尤弥尔灵魂的一部分。

虽然在简中读者眼里,尤弥尔是严重的斯德哥尔摩患者。明明可以一脚踩死老板,还忍受着白天996晚上潜规则的生活,死后还自愿给弗里茨当两千年的狗。但是从135话的这个分镜来看,尤弥尔本身却是复杂的。

【想要成为被人信赖的人】和【想要让自己自由】,这两种渴望在一个人的脑中长期冲突,是不奇怪的事。而尤弥尔死后,这两种渴望都没有消失,而是分别投射在两大智慧巨人的身上。

前一种渴望成了【始祖巨人】,为王家一直服务两千年的仆人。而后一种渴望,就是【进击巨人】,从未屈从于任何人,无论在什么时代都会向着自由迈进。

在“赌无借口”那一话中,艾伦虽然全场压制阿明,但是在被阿明用某个词骂了之后,突然露出破防的神态。

很明显,这里被激怒的其实是进击人格(尤弥尔)。

④845年-850年

这里我们要分析一下进击人格(尤弥尔)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或者说,进击巨人不断追求的自由是什么?

换个角度看,在进击人格看来,什么是最难以忍受的不自由?

那就是自己的另一半灵魂,此时还在路里无尽的996。

所以对进击人格来说,能称为自由的结局有两种

1,经过教育,始祖人格自愿解除和怪诞虫的契约;

2,人类的数量减少到1人以下,只要不再有战争,始祖人格就不用接单了。

而以下两种结局是不能符合这一目标的:1,马莱灭岛,巨人之力成为马莱任意挥霍的武器;2,帕岛称霸世界,重回巨人大战时代。

在845年之后,艾伦也有了自己的毕生目标,一是把巨人驱逐出去,二是保护自己的同伴(核心是EMA,外围是104同期生)。总之,艾伦和进击人格的目标暂时达成了契合。

这一时期艾伦的典型眼神,是像这样毫无迷惘的。

虽说总体上是头脑3行动力10。但实际状况可能是——艾伦的头脑3+进击人格的行动力10。

而这种神态最后一次出现是在90话。

因为那之后,艾伦与进击人格(尤弥尔)从合作关系转向了抗拒。

⑤850年-854年

90话授勋仪式,是艾伦画风的转折点。

在这里,艾伦看到了进击人格的真正剧本,包括未来碎片中指挥戴娜弑母,和最后被三笠斩杀的场景。

从艾伦本人来说,他当然绝不愿意这样的未来发生。但是进击人格(尤弥尔)在不断驱使他去实现这一切。所以授勋典礼后他的画风一转成了这样:

这样:

和这样:

总之是内心冲突相当严重的状态,可说是一个纠结伦。

但是最终,因为三笠和莱纳两个憨憨选错了对话分支(【是家人】&【为了拯救世界】),导致艾伦本我被进击人格压过,进击人格获得了主控权。

⑥854年(138话之前)

在纠结伦的状态结束之后,艾伦再次画风一转,简中圈里人气最高的艾伦形象从此诞生:

这个暴君艾伦(艾主席)帅归帅,但是复盘来看,有几点是可以确定的:

1,“打明骂笠”不是艾伦人格乐意去做的事;

2,暴君艾伦的思维方式更接近进击人格(尤弥尔)了;

3,无论艾伦人格,还是进击人格,都不会把保卫帕岛看作头等大事。灭世宣言只是一种伪装出来的外表。

总之,在《艾主席的诞生》那一话,这种事已经用大标题剧透过了。

在未来剧本里,必须有暴君艾伦的灭世行为,是为了让三笠成为弑君者。当始祖人格(尤弥尔)看到三笠作出了和自己不同的选择,她就会觉察自己的爱是畸形的。从而主动解开弗里茨王的枷锁。

除了迫使三笠跳反,灭世宣言的另一个作用是忽悠耶格尔派,为地鸣发动扫清障碍(虽然进击人格根本不会让耶格尔派的帝国梦成真)。

如果我们考虑一下上文中进击人格(尤弥尔)的目标,可以看到,只要地鸣发动就意味着进击人格赢定了。如果三笠砍了艾伦,进击就能实现结局1获得自由。如果三笠砍伦失败了,那么进击也可以实现结局2来获得自由。毕竟她的主控权更高。

⑦854年(138话之后)

在暴君艾伦死亡前后,就在他给三笠和阿明留下的私密通话里,我们看到了截然不同的艾伦形象。


这是个啥伦呢?

应该说,如果艾伦没有被植入进击人格,这就是他本该成为的样子。他不愿意手染鲜血,更不想面对EMA的分离。

有人说这个艾伦,不像我们前面看到过的任何一个艾伦的样子。

这就是主角被赋予的最大悲哀。在他的一生中,从睁眼到断气,他从未有一天摆脱过进击人格的支配。只有在路里的匆匆一瞥,让我们看到了他原本的灵魂。

一生都在为了自由而战,只有他自己,从未自由过。

每个人都是某种东西的奴隶。而艾伦耶格尔,作为全书最大的悖论,他成为了自由的奴隶。

(完)

-----------------

下面:

对原题中所谓【人设崩塌】的讨论。这种看法大体基于三个核心:

1,孝子杀妈;
2,主席打滚;
3,万恶之源说不知道就是想做。

然而很遗憾,你首先要明白艾伦人设是什么,才能谈论有没有崩塌。

如正文所说,艾伦的所有行为,来自于体内的二重人格驱动。即使是这里的3个“迷之行为”,它们也没有违背这个设定。反过来,它们正是二重人格的合理表现。

第一个问题在于,从进击人格(尤弥尔)的角度看,弄死卡露拉跟踩死只蚂蚁并无区别。

艾伦并不知道自己是个提线木偶,所以他错误地认为,是“始祖”造成自己头脑混乱并杀了妈。但复盘来看,始祖人格是没有能动性的。

实际只可能是在进击人格的主控下,艾伦救了剧本中必须存在的小贝,顺便造成卡露拉死亡。

第二个问题在于,所谓的“艾主席”,是由行动力10的进击人格主导的。而不是艾伦人格。

真实情况是,进击人格只想要自由,而艾伦人格极不情愿被推着走。

上一个这种处境最后满地打滚的角色,我们已经见过了。

第三个问题还是一样。作为提线木偶的人,说出这种话当然再合理不过。

枭的背后之人是艾伦,艾伦的背后是进击人格(尤弥尔)。所以艾伦最多算个高阶木偶——那也是木偶。

烧尽整片大地,是进击人格的目标之二。那艾伦当然会不由自主地去做了。在这里,19伦的自爆,和婴儿伦的瞳孔背光出现在了同一页,用意就是为了指出另一个提线者的存在了。

(施工完毕)

—————

22.01.11更新

最终季ED,艾伦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瞳色。


第一个是八岁杀人的艾伦,第二个是走出囚笼自由的艾伦。

似乎印证了本文的论点。

————

22.01.31更新:

关于瞳孔颜色的追加调查:

王姐明示了两种瞳色表示人格之间的切换。

王姐的蓝色是来自家族遗传的瞳孔(本体人格),紫色是来自始祖的瞳孔(145人格)。

那么艾伦的情况也显而易见了,灰色是遗传了格里沙的瞳孔(本体人格),绿色则是来自进击的瞳孔(尤弥尔人格)。

所以他的眼睛既不随爹也不随妈。

从动画组2013年第一次给艾伦上色时,这个活就整下了。堪称最长伏笔了。

————

02.11更新:

添加了无水印图片。


更多分析参见:

user avatar

一部著名漫画的男主角,到结尾的时候变成了“最终BOSS”,干掉男主角之后,故事完结!——这就是TM《进击的巨人》!

其实,并不是末期,艾伦的人设崩塌!

是作为普通读者,我们并不真正了解作者的真实想法!

以为它是“热血漫”!结果却是“颓废漫”!

让曾经对这部作品充满期待的“热血漫读者”被闪了腰!

而且闪腰的时候竟然是这部作品的结尾……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有相似的感觉:“我TM就不该看这部漫画,被作者摆了一道呢!

一个“惊人”的结局摧毁了整整一部作品!《进击的巨人》是我见过的“独一份”!

我宁可面对“烂尾”!也不想见到这样的作品!

不过,我突然想明白了!作者是日本人!


只是希望,同为日本人的尾田荣一郎,别像他一样!毕竟,《海贼王》才是我最看中的漫画作品!没有之一!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到《进击的巨人》后期艾伦的人设,这绝对是绕不开的一个争议点,也是让不少老粉心里五味杂陈的地方。要说“崩塌”二字,这未免有些绝对,但我承认,后期的艾伦确实和我们一开始认识的那个充满热血、想要守护朋友的艾伦,有了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转变。我们先回顾一下最初的艾伦。他是个被母亲死亡、家园被巨人摧.............
  • 回答
    这是一个相当尖锐的问题,也很能触及《进击的巨人》核心争议点之一。要说它“诱导观众同情侵略者”,我认为过于简单化了,但它确实在很多层面挑战了传统意义上的善恶二元对立,并迫使观众去理解和审视那些站在“我们”对立面的角色,甚至在某些时刻会产生同情,但这并不等同于“诱导同情侵略者”。咱们得把这个问题拆开来看.............
  • 回答
    关于《进击的巨人》大结局是否“拉胯”,这绝对是一个能点燃粉丝群体争论的议题,而且答案绝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如果你问我,我会说,它不是一个能让所有人拍手叫好的完美句号,但说它“拉胯”也过于苛刻了,它更像是一个充满争议、令人复杂的收尾。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把时间轴拉回到故事的脉络,以及它究竟触碰了.............
  • 回答
    “烂尾”这个词本身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而《进击的巨人》的结局更是引发了观众和评论家之间极其分化的讨论。将它称为日本漫画史上的“重大恶性事件”则需要更严谨的定义和论证。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点: 什么是“重大恶性事件”在漫画史上的定义? 这不是一个官方的分类,但我们可以理解为那些对.............
  • 回答
    你问《进击的巨人》讲的是什么?这事儿可真说来话长,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得完的。要我说,这故事的核心,其实就是困境中的挣扎与自由的追寻,以及在这过程中人性复杂的纠葛。咱们得从那个世界说起。想象一下,人类活在一个三面被高耸入云的巨墙围住的世界里。这些墙,名字叫玛利亚、罗塞、希娜,层层叠叠,保护着人类免受一.............
  • 回答
    “巨人”和“钢炼”,这两部作品的名字一摆出来,很多动漫迷心里都会有那么一点微妙的比较。说它们“接近”了,得看从哪个角度说了。如果从作品深度、主题的探讨,以及故事走向的意外性上来看,那确实是越来越有那股子味道了。一开始看“巨人”,大部分人应该是被那份绝望和血腥吸引的。巨大的、吃人的巨人,高耸的城墙,还.............
  • 回答
    《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广泛的讨论,甚至让无数观众在猜测结局的同时,也在反复咀嚼“自由”这个概念,绝非偶然。它不是那种简单的、煽情的口号,而是贯穿始终,以一种血淋淋、痛苦的方式被不断拷问、解构和重塑的。那么,进击的巨人里所谓的“自由”,究竟是什么?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几个层面的含义,并.............
  • 回答
    进击的巨人中,马莱政府在世界大会上发表的那份宣战公告,之所以能赢得其他国家的支持,背后牵扯着多方面的考量和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正义宣言,而是建立在各国长期积累的利益、恐惧以及对马莱战略地位的判断之上。首先,理解“其他国家”的支持,必须先摆脱“谁更正义”的思维定势。在巨人世界的现实逻辑.............
  • 回答
    读者的身份认同和对作品的解读,常常会与现实世界中的一些社会思潮产生有趣的共鸣或反差。在《进击的巨人》的读者群体中,“耶派”这个称呼的出现,以及它与“白左”这个标签之间是否存在相似之处,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首先,我们得弄清楚“耶派”在《进击的巨人》读者语境中通常指的是什么。顾名思义,“耶派”很大程度.............
  • 回答
    我理解你对艾伦的厌恶,甚至可以说是强烈的讨厌。这种情感在《进击的巨人》的粉丝群体中其实并不罕见,毕竟艾伦这个人设在故事后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所做的决定也备受争议。要详细聊聊你为什么讨厌艾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1. 角色早期形象与后期行为的巨大割裂感:很多人喜欢上艾伦,正是因为他早期.............
  • 回答
    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广泛的讨论,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抛出了一个极其沉重且直击人性的议题:罪与罚是否能跨越世代传递?尤其是当罪是由一个族群的祖先所犯下时,后代是否真的有必要,或者说有义务,去承受那份沉重的代价?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答案,它牵扯到历史的复杂性、民族的集体身份、.............
  • 回答
    进击的巨人139话,作为这部史诗级作品的终章,其争议之大至今仍未平息。很多粉丝认为,这一话未能承载起前面所有铺垫的厚重感,甚至可以说,它在关键之处,走向了一条让许多人失望的道路。那么,139话究竟错在哪里?我想从几个核心点来掰扯掰扯。首先,艾伦的动机和最终目的的模糊化,是对前期角色塑造的釜底抽薪。 .............
  • 回答
    关于《进击的巨人》是否是“中长篇漫画最高开低走”的作品,这绝对是一个能引发激烈讨论的话题,而且角度非常多。我个人觉得,说它“最高开低走”可能有点过于绝对,但确实,它在后期的一些处理上,让很多当初为它神魂颠倒的读者感到了失落和困惑,这其中的原因很值得说道说道。先来说说它“最高开”的部分,这几乎是毋庸置.............
  • 回答
    《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自打它诞生之日起,就如同一个横空出世的巨人,在中国和海外都掀起了巨大的波澜。然而,就像所有伟大的故事一样,当它走向高潮,然后又不可避免地走向结局时,关于它口碑的讨论,在国内之外,同样从未停歇过。要说《进击的巨人》口碑是否仅仅在国内“跳水”,答案是明确的—— 并非如此,海外同样.............
  • 回答
    关于《进击的巨人》最终话是否展露了谏山创的右翼倾向,以及是否会像《我的英雄学院》一样遭到抵制,这个问题确实在漫画和动画的爱好者群体中引发了广泛而激烈的讨论。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我们得理解“右翼倾向”这个词在讨论ACG作品时,通常指向的是什么。在当代语境下,这常常与民族主.............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真的判了“严肃漫画”的死刑吗?这话,听着挺吓人,也挺刺激。但要说它一脚把“严肃漫画”踢进坟墓,我个人觉得,有点夸张了。首先,咱们得弄明白,什么是“严肃漫画”。这玩意儿可不是指画风写实、故事沉重那么简单。在我看来,“严肃漫画”更像是一种对漫画艺术本身提出的更高要求,它不仅仅是讲个故事,而.............
  • 回答
    关于《进击的巨人》作者谏山创的精神状态是否不稳定,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但也很敏感的话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抛开那些标签化的论断,而是尝试理解他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思想,以及他本人的创作经历和一些公开的访谈内容。首先,我们得承认,任何一个创作者,尤其是在创作一部体量巨大、思想深刻、情感复杂的作.............
  • 回答
    《进击的巨人》究竟是反战还是反战败,这个问题触及了这部作品最核心的复杂性和模糊性。要给出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恐怕会忽略掉谏山创想要探讨的更深层次的议题。与其说是二元对立,不如说它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剖析了战争的根源、逻辑以及它对人性的摧残,而最终指向的,却不完全是简单的“拒绝战争”。反战的.............
  • 回答
    眼看《进击的巨人》第四季就要正式和大家见面了,很多刚入坑的小伙伴可能心里有点慌,觉得是不是要恶补一堆东西才能跟上节奏。别担心!我来给大家详细梳理一下,让你轻松愉快地迎接新篇章。首先,你需要了解《进击的巨人》的世界观和核心设定。这部分是基础中的基础,没搞懂这个,后面看什么都会云里雾里。 巨人的存在.............
  • 回答
    《进击的巨人》这部作品,在我心里留下的印记,远不止于那些惊心动魄的战斗和令人瞠目结舌的反转。更深层次的触动,来自于它对人性、自由、以及历史的拷问,这些东西像藤蔓一样缠绕着我,直到现在依旧能引起强烈的共鸣。首先,最直接触动我的,是艾伦对自由的极度渴望,以及为此付出的惨痛代价。从他童年时望着城墙外那片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