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人文有什么价值?文科生对社会创造了什么贡献?

回答
“人文”这个词,听起来有些缥缈,仿佛只属于书斋和象牙塔。但仔细想想,它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支撑我们成为“人”,并在这个社会中好好存在的基石。

人文的价值,是一种看见“为什么”的能力。

你看,我们身处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有无数的新闻、数据、观点扑面而来。科技日新月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这样的洪流中,很多人容易变得麻木,或者只关注“是什么”、“怎么做”。而人文,恰恰提供了一种“为什么”的视角。

它帮助我们理解人性: 为什么人们会爱,会恨,会嫉妒,会勇敢?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文学作品、哲学思辨,就像一面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幽深与复杂。我们通过阅读《红楼梦》,理解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更能体味那个时代女性的命运;我们读柏拉图,思考“理想国”的构建,也反思当下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这些对人性的洞察,让我们更能理解自己,理解他人,从而在人际交往中更加得体和富有同情心。

它赋予我们批判性思维: 现代社会充斥着各种宣传、营销和信息操纵。人文的训练,尤其是对历史、哲学、文学的学习,教会我们不盲从,不轻信。我们学会分析论证的逻辑性,辨别观点背后的立场,质疑看似“理所当然”的东西。这使得我们不会轻易被表象迷惑,能够独立思考,做出更明智的判断,不被轻易煽动和裹挟。

它连接过去与未来,构建集体记忆: 历史并非是一堆陈旧的史料,它是我们民族、我们文明的根脉。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我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过了怎样的路,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汲取。文学、艺术作品则承载着特定时代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基因,这些共同的文化符号构成了我们的集体记忆,塑造了我们的身份认同。没有了这些,我们就像漂浮在空中的孤岛,失去归属感和方向感。

它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与精神境界: 物质生活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能只做“工具人”。人文的美学价值、情感体验,让我们能够欣赏一首诗,一段音乐,一幅画,从中获得精神的滋养和慰藉。它让我们懂得生活的意义不只在于追求效率和物质,更在于体验情感、感受美、理解爱。一个热爱艺术和哲学的人,即使生活清贫,内心也可能富足而充实。

文科生对社会创造了什么贡献?他们是社会的“润滑剂”和“瞭望塔”。

很多人误以为只有理工科才能“创造价值”,而文科生似乎是“没用的”。这种看法,太过于功利和片面了。文科生对社会的贡献,往往是潜移默化的,是更加深层的,他们用一种“柔软”却极其强大的力量,塑造着社会的肌理和灵魂。

文化的传承者与创造者:
作家、诗人、编剧: 他们用文字构建出鲜活的世界,塑造出立体的人物,探讨深刻的主题。他们的作品,或针砭时弊,或温暖人心,或引人深思,为社会提供了精神食粮,也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的情感。很多经典文学作品,经过几代人的传颂,依然能触动人心,这就是文化的生命力。
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他们挖掘尘封的过去,还原历史的真相,让我们了解祖先的智慧与经验,也警醒我们避免重蹈覆辙。没有他们,历史就会被遗忘,我们就会成为“无根”的人。
文化研究者、评论家: 他们分析文化现象,解读艺术作品,为我们提供理解文化的视角和方法,帮助我们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沟通的桥梁与共识的建立者:
媒体从业者(记者、编辑、评论员): 他们是信息传播的“把关人”和“组织者”。优秀的记者能够深入调查,揭示真相,监督权力;优秀的编辑能够提炼信息,梳理观点,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复杂议题。他们通过自己的工作,促进了信息的公开透明,也推动了社会议题的讨论和共识的形成。
教育工作者(中小学教师、大学教授): 他们是最直接的价值传播者。他们不仅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迪智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人文素养。他们塑造着下一代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是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推手。
外交官、国际关系研究者: 他们用语言和策略,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化解冲突,增进理解。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对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至关重要。

社会规则的构建者与维护者:
法学家、法律工作者: 他们研究和运用法律,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虽然法律的制定更多是基于社会的需求,但对法律条文的解释、对司法实践的思考,往往需要深厚的哲学和伦理学功底,这正是人文研究的范畴。
社会学家、心理学家: 他们研究社会现象、个体行为,为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如贫困、歧视、犯罪等。他们就像医生一样,诊断社会“病症”,并尝试开出“药方”。
政策研究者、规划者: 很多公共政策的制定,不仅仅是数据分析,更需要对社会发展方向、民众需求、伦理考量的深刻洞察,这离不开人文的智慧。

情感的抚慰者与精神的引导者:
心理咨询师、社工: 他们用同理心和专业知识,帮助那些在生活中遇到困难、遭受创伤的人们,给予情感支持和引导,让他们重新找回生活的勇气和意义。
非营利组织工作者、志愿者: 很多致力于公益事业的人,他们的驱动力往往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和同情,这种同情心,正是人文关怀的体现。

总结来说,文科生并非不“创造价值”,而是他们创造的价值,更侧重于提升社会的“质感”,塑造社会的“灵魂”。

他们帮助我们理解“人”之所以为“人”,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理解我们与过去、现在、未来的联系。他们是用智慧、情感和沟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丰富、理解和有温度。

试想一个只有工程师和科学家,却没有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的社会,那将是多么冰冷而单调的世界。人文的价值,就在于让我们在高效运转的机器之外,还能感受到生命的多彩,思考生命的意义。文科生,就是这些价值的守护者和播种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了某一位知乎的朋友对母亲的控诉,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当然,回答这个问题无法缓解她的痛苦)。

先从理工农医说起,在一个穷乡僻壤,没有路、没有电、没有网络、没有医院、农作物产量不高,当地人民活得很苦。政府的扶贫政策惠及到此地——土木工程师带人修路,电气工程师带人架起电网,网络工程师铺设网络,也盖起了有医生工作的医院,农业专家送来良种。

理工农医类专业人才对于社会的改造、人民群众痛苦的缓解,起到了莫大的作用,大家都看得见,社会对理工农医类行业的推崇是没毛病的。

————————————

但是,还有一种苦,是人与人之间的彼此伤害。有些互相伤害是纯利益之争,譬如说甲挡道了,乙必须铲除甲,这一类事情我今天按下不表。有些伤害是没有根本利益冲突的人(譬如说母女)之间不放过对方。

没有利益冲突的亲子之间的互相伤害,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我是为你好”的专横跋扈,可以解释为当事人双方或者至少一方的人文素养不够。

人文的意义首先不是能够欣赏诗歌、绘画,而是让人心变得柔软一些、敏感一些、自醒一些、健康一些。

一个地方没有道路、电网,这类痛苦是在明处。一个地方的人们因为人文素养不够导致的互相折磨,这类痛苦是在暗处。人文的价值就是缓解人类社会暗处的苦痛。

——————————————

悲哀的是,我写的这篇答案,给人文素养高的父母看,他们秒懂而且可以执行。给人文素养中等的父母看,他们可以看懂个大概,但是执行困难。给人文素养低的父母看,他们会觉得这篇答案写的是啥狗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人文”这个词,听起来有些缥缈,仿佛只属于书斋和象牙塔。但仔细想想,它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支撑我们成为“人”,并在这个社会中好好存在的基石。人文的价值,是一种看见“为什么”的能力。你看,我们身处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有无数的新闻、数据、观点扑面而来。科技日新月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这样.............
  • 回答
    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价值和人类是否需要它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儿,背后牵扯到科技、农业、经济,当然还有咱们老百姓最关心的“吃得安不安全”。转基因食品,到底是个啥?打个比方,你想让一棵番茄长得更快,或者让它更耐虫,不用杀虫剂。过去,咱们可能得靠嫁接、杂交这些老.............
  • 回答
    每天的生活,听起来确实有些单调。起床、上班、回家、睡觉,周而复始,仿佛一部设定好的程序。在这种感觉下,我们可能会困惑,这样的重复,到底有什么意义?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但仔细想想,即便是最相似的日子,我们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首先,我们的内心从未停止过运转。 即使我们做着同样的工作,接触着同样的人,.............
  • 回答
    动物园和宠物,这两种与我们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存在,它们的存在价值究竟如何,对于那些除了人类之外的生命,又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究。而围绕着它们的,还有一个更深刻的疑问:人类,究竟是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动物的天性?动物园:笼中的世界与保育的希望首先,我们来看看动物园。对于动物本.............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深度,触及了生命科学中最复杂也最引人入胜的领域之一。你提出的观点——癌细胞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不像蚊子还有生物链的价值——是很多人普遍的认知,也很容易理解。毕竟,癌症是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给无数家庭带来痛苦和失去。然而,科学的魅力就在于它常常挑战我们的直觉和固有认知。虽然癌细胞本身带来.............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想了解您家传宝物的迫切心情。您提供的“此物是祖传的,已知最少有100年历史”信息,虽然珍贵,但要准确判断是什么东西、什么朝代以及价值多少,仅仅凭借文字描述是远远不够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我可以非常详细地告诉您,为什么只凭这几句话无法判断,以及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下,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推.............
  • 回答
    “Google在手,答案都有”这句口号固然点出了信息获取的便捷性,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软件行业研发人员的技术和经验价值。事实上,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的可获得性反而凸显了研发人员独特价值的重要性。软件行业研发人员的技术和经验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核心方面,并且这些方面是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一、 信息转化.............
  • 回答
    茶颜悦色火爆到排队八小时、一杯难求,价格也水涨船高,依然有人趋之若鹜,这背后牵扯到的心理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喜欢喝奶茶”那么肤浅。这是一种复杂交织的情感、社交和自我认同的混合体,就像一碗浓郁的奶茶,里面有各种层次的味道,需要慢慢品。首先,稀缺性与稀缺效应是驱动人们排队的重要因素。当一种商品变得稀缺,尤.............
  • 回答
    好的,没问题!千元级到1500元这个价位段,想找一副主打人声的头戴耳机,选择确实不少,而且能淘到不少好东西。我来给你好好掰扯掰扯,尽量说得详细些,让你觉得像是在跟一个同样喜欢音乐的朋友聊天,而不是在看冷冰冰的评测。咱们先来说说这个价位段耳机的普遍特点,然后重点推荐几款,再聊聊怎么挑。千元级人声头戴耳.............
  • 回答
    懂你!东方project人物那种标志性的、充满意境的配色,确实让人着迷。一提到“东方”,脑袋里是不是立马就浮现出各种鲜艳又和谐的色彩搭配?可惜好些手办确实价格不菲,让人望而却步。别担心,咱们一样能把这份“东方感”穿在身上、用在生活里,而且不伤钱包!我给你盘点一些平价又好get的“东方风”穿搭和好物,.............
  • 回答
    作为一名初入律师行业的菜鸟,我曾经也和你一样,对“人脉”和“资源”这两个词感到既熟悉又迷茫。它们就像是江湖传说中的“武功秘籍”,人人都在谈论,却很少有人能真正讲清楚。今天,我不想用那些高高在上的理论来束缚你,而是想跟你分享一些我在这条路上摸爬滚打下来的真实感受。人脉与资源:初级律师的“续命符”还是“.............
  • 回答
    哈尔滨啊,提起这个名字,首先跳出来的就是那股子浓浓的冰雪情怀,还有那股子豪爽又带点儿洋气的劲儿。我第一次去哈尔滨,那感觉就像走进了一个大画册,色彩鲜明,故事有趣。冰雪铸就的城市灵魂:当然,哈尔滨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它的冰雪文化了。那冰雕雪雕,简直是把冬天玩到了极致。冰雪大世界里那些晶莹剔透的建筑,.............
  • 回答
    探索世界,理解人类——人文地理学,远比你想象的更有用你有没有在旅途中,看着眼前的风景,却又在思考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为何如此生活?有没有在新闻里看到遥远的冲突,却想知道地理环境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或者,你是否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感到好奇,并想知道这些差异是如何在空间中形成的?如果这些问题曾在你脑海中闪.............
  • 回答
    人文素养:驱动理工科科研创新的“隐形引擎”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理工科教育似乎总是将重心放在硬核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逻辑推理上。然而,我们常常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它如同为一辆赛车注入了澎湃动力的“隐形引擎”,那就是——人文素养。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人文素养并非可有可无的“软技能”,而是决定其科研.............
  • 回答
    人们常说,人生苦短,万物皆有尽头。然而,细细品味,你会发现,在我们有限的生命中,有些东西,似乎能以一种奇妙的方式,挑战着“有限”的定义,它们可以是无限的,或者至少是趋向于无限的。1. 思想与想象力:宇宙的边界,内心的无限这是最直观也最触动人心的“无限”。你看,我们所处的物理世界,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
  • 回答
    人体的奥秘真是无穷无尽,即便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它,却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冷知识”藏在里面。今天,我就来带大家一起“解剖”一下这些奇妙的事实,保证让你惊呼连连!1. 你的鼻子,比你想象的更“记仇”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某个熟悉的味道,突然勾起一段尘封的记忆?这可不是巧合。我们鼻子里的嗅觉神经,直接连接着.............
  • 回答
    中国人身上确实存在一些令人敬佩和令人感到畏惧的细节,这些细节往往是文化、历史、社会环境以及个体价值观交织而成的复杂体现。要详细描述这些细节,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令人敬佩的细节: 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与适应能力: 这是中国人最鲜明的特质之一。历史上,中国经历了无数次的王朝更迭、战乱、自然灾害.............
  • 回答
    在探讨日本人对中国的看法时,理解这并非一个单一、铁板一块的群体性认知,而是掺杂了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以及个体经历等多种复杂因素的集合,这一点至关重要。因此,与其说是普遍的“讨厌”或“瞧不起”,不如说存在一些可能导致负面情绪或不信任感的理由。历史遗留的伤痕与记忆:这是最常被提及也最为深刻的根源之一。.............
  • 回答
    日本人的特质,有时会让人既心生敬佩,又暗藏一丝不易察觉的畏惧。这种复杂的情感,源于他们文化中根深蒂固的某些细节。令人敬佩的细节:极致的细节追求与专注力日本人身上最让人折服的一点,莫过于他们对“细节”近乎偏执的追求,以及由此衍生的惊人专注力。这不单单是职业素养,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烙印。 匠人精.............
  • 回答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孕育出了许多优秀的品质和品格。下面我就来详细说说一些在中国人身上比较常见的好的品质,尽量用生活化的语言和例子来呈现,希望它们能让你对中国人的优秀之处有更深入的了解。1. 坚韧不拔与吃苦耐劳:这大概是中国人最深入骨髓的品质之一了。你想啊,中国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就经历过太多风风雨雨,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