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举重中的抓举如何入门?有哪些要点?

回答
好的,咱们今天就来聊聊举重里那个最帅、最考验技术的动作——抓举。别看运动员们在台上那一下下轻巧又爆发的动作,背后可是下了不少功夫的。抓举这东西,说白了就是把杠铃从地面一次性提起来,然后翻到锁骨的位置,整个过程要像闪电一样快,又要稳如泰山。

抓举到底是个啥?

简单说,抓举就像是把一个宝贝,从地上“抓”起来,瞬间“翻”到肩膀上。整个动作分为三个主要的阶段:

1. 提铃(First Pull): 这是从地面开始,把杠铃往上提的第一个阶段。
2. 翻铃(Second Pull/Extension & High Pull): 这是最关键、最爆发的阶段,你要用全身的力量把杠铃向上“翻”到肩膀。
3. 下蹲接铃(Catch/Rack): 接住翻上来的杠铃,并迅速下蹲到稳定位置。

这三个阶段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如果某一个环节没做好,整个动作就可能失败。

抓举入门,咱们从零开始说起

别想着一下子就举起大重量,抓举是个需要耐心和技术的活儿。咱们得一步步来,先打好基础。

1. 基础准备和姿势:站稳了才是第一步

握距: 这是抓举的灵魂之一。一般情况下,比肩宽稍宽一些的握距是比较常见的。你可以试着找到一个感觉舒服、杠铃能让你自然地“抓”上来的握距。用杠铃杆在你髋部前缘的某个位置,双手抓住它,然后把握把想像成一个舒适的“杯子”。用你的拇指和食指形成的“锁骨”区域来找到最舒服的握杠位置。用你的虎口那里去卡住杠铃,这样杠铃在手上才不容易滑动。握的时候,不要太死板,有点弹性,能让你在翻铃的时候感觉更顺畅。
站距: 跟你平时深蹲或者硬拉的站距差不多,脚与肩同宽或者稍宽一点点,脚尖稍微向外一点点,这样可以让你在下蹲接铃时有更大的稳定性。
起始姿势:
背部: 这是关键中的关键!你的背部必须是挺直的、有弧度的。想象一下,你的背部就像一张弓,收紧。腰部不要塌陷,但也不要过度弓起。
肩膀: 肩膀要放松,但同时要让杠铃靠近你的身体。让你的肩膀“包住”杠铃,感觉杠铃是通过肩膀的离心力带起来的。
髋部: 髋部要比膝盖高一些,但也不能太高,否则你就变成硬拉了。想象一下你坐在一个凳子上,屁股往后坐。
膝盖: 膝盖是弯曲的,但不是过度弯曲。它应该在杠铃的后方。
手臂: 手臂在起始动作时是伸直的、放松的,但不是僵硬的。想象你抓着杠铃,但手臂只是一个钩子,力量是通过身体传递的。
视线: 目光向前看,不要低头或者抬头。

2. 动作分解与要点:拆解你的动作

咱们把抓举拆成几个小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要注意的地方:

提铃(First Pull):
核心思想: 用腿的力量,把杠铃稳定地从地面拉起,保持身体的稳定。
要点:
全身协同: 想象你不是用手臂去拉,而是用腿部和臀部发力,带动身体向上。
背部不动摇: 一旦你找到起始姿势,你的背部就应该保持那个角度和挺直。任何背部的弯曲都会让你失去力量,而且非常危险。
杠铃贴身: 确保杠铃一直紧贴着你的小腿和膝盖向上移动。一旦杠铃离开身体,你就很难控制它了。
膝盖的开合: 在提铃过程中,你的膝盖会稍微向前一点点,然后又回到原始位置,以便让杠铃能够紧贴小腿。

翻铃(Second Pull / Extension & High Pull):
核心思想: 这是最爆发、最快的阶段,你需要用全身的力量,把杠铃向上“甩”起来,同时快速下蹲。
要点:
双腿蹬地 + 身体伸展(Extension): 当杠铃经过膝盖上方时,你的腿会快速蹬直,同时你的髋部、膝盖和踝关节同时伸展,产生一个强大的爆发力。想象你从蹲姿瞬间站起来,用尽全力往上“蹦”。
耸肩 + 提肘(Shoulder Shrug & Elbow Pull): 在腿部伸展的同时,你的肩膀要快速向上耸起,同时你的肘部要快速向上、向后拉。这个动作就像你在做引体向上一样,肘部要往天花板方向拉。这个动作是为了让杠铃“挂”在你肩膀上。
身体直立: 整个伸展过程要保持身体相对直立,杠铃尽量向上提,而不是向前拉。
速度!速度!速度! 这个阶段的速度非常关键。越快,你越容易把杠铃翻到高处,也越容易下蹲接住。

下蹲接铃(Catch / Rack):
核心思想: 利用翻铃时产生的动能,身体快速下蹲到稳定位置,接住杠铃。
要点:
“钻”进杠铃: 在翻铃达到最高点时,你不是等杠铃掉下来,而是用你最快的速度,把身体“钻”进杠铃下方。想象一下,杠铃在你头顶上方有一瞬间的停顿,而你就是在那个瞬间,把你的头、肩膀和身体埋进杠铃下面。
快速下蹲: 杠铃翻上来的时候,你的身体要迅速下蹲,直到杠铃稳定地“坐”在你的锁骨和三角肌上。
收紧核心: 整个过程都要保持核心肌群的收紧,让你的身体像一个整体。
手臂的协助: 在下蹲的过程中,你的肘部要向前、向上抬起,形成一个稳定的“杯子”来接住杠铃。这个动作俗称“肘部先行”。
稳定住: 接住杠铃后,你必须保持稳定,直到裁判示意你可以站起来。

3. 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从动作模式到力量

空杆或者轻重量开始: 别急着上大重量,先把动作做标准。
拆解练习(Drills):
高翻(High Pull): 只练翻铃和耸肩提肘的阶段,感受发力点和爆发力。
耸肩提肘练习(Snatch Shrugs & Pulls): 专注于耸肩提肘的动作,让肘部快速向后上方甩。
抓举下蹲练习(Snatch Pulls with Catch): 练提铃和翻铃后,做半蹲或者全蹲接铃。
半蹲抓举(Power Snatch): 只练到膝盖以下的下蹲深度,更容易掌握。
抓举高翻到站立(Snatch to Standing): 练到抓起来但还没下蹲到最低点,感受控制。
深蹲与稳定性训练:
前蹲(Front Squat): 这个是抓举接铃最核心的下蹲模式,一定要练好。
过头深蹲(Overhead Squat): 这个可以帮助你找到肩部和身体的整体稳定性,对抓举很有帮助。
抓举平衡练习(Snatch Balance): 用非常轻的重量,或者徒手,做抓举的下蹲动作,重点感受稳定。

4. 重要提醒,安全第一!

找个靠谱的教练: 抓举的动作模式很重要,如果没有专业指导,很容易练错,甚至受伤。一个好的教练能给你最直接的反馈和修正。
保护好你的手腕和膝盖: 这些都是抓举中最容易受伤的部位。确保你的握法正确,下蹲时保持膝盖稳定。
循序渐进,不要贪快: 技术是基础,力量是建立在技术之上的。慢慢来,你会发现进步是扎实的。
学会倾听你的身体: 如果感到疼痛,一定要停下来休息,或者请教教练。

抓举,说起来很容易,但练起来可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考验的不仅是你的力量,还有你的协调性、爆发力、柔韧性和专注力。刚开始可能会觉得动作很别扭,速度也很慢,这都很正常。坚持下去,找到正确的发力感觉,你就能体会到那种将重物瞬间提起的畅快和优雅。祝你入门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举重入门的难处在于技术的感觉很难找,关键还是靠个人的觉悟及对杠铃的感觉。

其实学习举重只靠一个人摸索,进步是很慢的 还容易把动作做错,一旦动作成型 再改的话,比学的时候更难。

所以千万不要瞎练,正确的动作不会伤。错误的动作和盲目的冲击重量才会!

抓举的要点:首先要找到适合的握距,锁握杠铃。双脚打开与肩同宽,膝盖与脚尖同一方向。腰背收紧 挺胸抬头收腹。这是预备动作。

开始提铃,杠铃贴身 用腿往上站,这一步我们称之为伸膝,过膝之后一直贴着大腿直到髋部,这一步叫引膝。杠铃拉到髋部上方就该发力了,发力的同时耸肩提肘,伸膝伸髋蹬腿发力,甩臂支撑,整个动作一气呵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咱们今天就来聊聊举重里那个最帅、最考验技术的动作——抓举。别看运动员们在台上那一下下轻巧又爆发的动作,背后可是下了不少功夫的。抓举这东西,说白了就是把杠铃从地面一次性提起来,然后翻到锁骨的位置,整个过程要像闪电一样快,又要稳如泰山。抓举到底是个啥?简单说,抓举就像是把一个宝贝,从地上“抓”起来.............
  • 回答
    在举重界,"Panda Pull" 这个名字确实挺形象的,它指的是一种在硬拉(Deadlift)过程中,利用一种特定的身体姿态来完成的动作。不过,严格来说,“Panda Pull”并不是一个官方的、被广泛认可的举重技术术语,更像是一种在社交媒体或一些训练社群里流传开来的说法,用来形容一种在硬拉起始阶.............
  • 回答
    .......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实名举报中交一公局原高管婚内出轨并大搞权色交易的女子疑似轻生,已被警方救助”的事件,目前网络上存在一些信息,但并没有官方或权威媒体对事件的最新进展进行详细披露。根据零散的公开信息和网络讨论,我们可以梳理出以下大致情况:事件背景概述: 举报人与举报内容: 事件的起因是一位女子实名举报.............
  • 回答
    重新审视“正交性”:合成生物学中的精确控制艺术在合成生物学的宏大蓝图中,我们追求的是用生物的语言重新编写生命的代码,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功能。而要实现这一切,我们必须掌握一项至关重要的艺术:正交性(Orthogonality)。简单来说,正交性就是“互不干扰”的原则。在合成生物学中,它指的是我们设计的生.............
  • 回答
    要说起举办中俄歌会,这事儿我倒是挺有话说的。最近网络上经常有人提议,觉得形式上可以参考一下之前挺火的中韩歌会,办个中俄版的。我个人觉得,这个想法挺有意思的,而且落到实处的话,可能会有不少看点。首先,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说,这绝对是个好主意。 你想想,中韩歌会火起来,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通过音乐拉近了两国.............
  • 回答
    在日本 ACGN 作品中,“解构主义”并不是一个像哲学、建筑学那样有着明确定义和学术界共识的术语。它更多的是一种在评论和分析 ACGN 作品时,用来描述一种创作手法或叙事倾向的“标签”,用来指代那些有意图地打破、颠覆、重组或质疑传统 ACGN genre 的既定模式、类型特征、叙事逻辑、人物塑造方式.............
  • 回答
    影视剧里那种单手掐住脖子就能把人拎起来的场景,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虽然听起来很酷,但那更多是艺术加工,而不是真实的物理表现。首先,我们得明白,将一个人完全“掐住”脖子,并且还能抬起他,这需要克服非常大的力量差距。成年人的脖子,尤其是颈椎部分,虽然不像身体其他部位那样肌肉发达,但也不是软弱无力.............
  • 回答
    最近,B站UP主“小墨不是小莫”发布了一个关于“中福在线”彩票的举报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这件事情的起因是UP主在视频中质疑中福在线彩票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质疑点,比如游戏机制是否公平,摇奖过程是否受到人为干预等等。从UP主的角度来看,他显然是抱着一种揭露真相、维护公平.............
  • 回答
    徐灿在伦敦迎战利·伍德的那场羽量级金腰带卫冕战,无疑是许多拳迷心中一场跌宕起伏、充满话题的比赛。回顾这场在八月一日进行的硬仗,即便过去一段时间,它依然能引发不少讨论。赛前格局:信心十足的卫冕者与潜力无限的挑战者赛前,徐灿作为卫冕冠军,自然是带着必胜的信心踏上伦敦的擂台。他此前在国内的统治力有目共睹,.............
  • 回答
    这次女司机事件,尤其是曾锴、曾诚等人的相关回应,引发了公众的高度关注,而他们提供的说法被大量举报并删除,这本身就说明了当前舆论环境下的一个重要观察点。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公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当一个事件发生,尤其是涉及到公共人物或者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事件时,人们总会期待一个公正、透明、.............
  • 回答
    咱们聊聊《西游记》里那让孙悟空垂涎三尺、让各路神仙趋之若鹜的蟠桃,说到这桃子的效用,书中提到了两种,一个是“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另一个是“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听着都挺玄乎,但细琢磨一下,它们之间还是有区别的,而且这区别可不小。先说“霞举飞升,长生不老”这个说法,感觉更像是对凡人而言的最高追求。.............
  • 回答
    .......
  • 回答
    在ITSM(IT服务管理)的世界里,流程的复杂性往往源于它们需要协调多个团队、跨越多个技术领域、处理高度不确定性,或者需要满足严格的合规性要求。这些流程往往不是直线型的,而是需要多步验证、审批和协同才能完成。下面我们来深入探讨几个相对复杂的ITSM流程,并配以详细的例子和涉及的用户角色。 1. 重大.............
  • 回答
    关于拜登总统在白宫活动中辱骂记者的事件,这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复杂的问题。要详细看待此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的发生与细节:首先,我们需要梳理清楚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和背景。通常这类事件会在白宫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开讲话或记者会等场合发生。当拜登总统在这些场合被记者提问时,他可能会因为.............
  • 回答
    中国的一些重大举措,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并未引起广泛关注或被大众理解其深层战略意图,但从长远来看,其影响深远,展现了高超的战略规划。以下是一些例子,希望能展现这种“事中不被人觉得,事后被看来原来下了一盘很大的棋”的特点:一、“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布局: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地缘经济重塑最初,“一带一路”倡议更.............
  • 回答
    这真是个令人兴奋的假设!作为一个高中生穿越回古代,想要考中举人、贡士、进士,这绝对是一条充满挑战但并非绝无可能的路。下面我就为你详细地剖析一下,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当然,是假设的),看看这条路到底有多难,又有哪些门道。首先,我们得明确,穿越的时代是关键。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朝代.............
  • 回答
    关于克里米亚公投禁止反对票的说法,这确实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也引发了对公投合法性和公正性的广泛质疑。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梳理当时的情况和相关的指控。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公投的规则和程序是由谁设定的,以及这些设定是否符合国际公认的民主程序,这是判断公投是否合法和公正的关键。在2014年3月,克里.............
  • 回答
    在《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中,关于隆科多举报六叔佟国维这件事,究竟是隆科多主动为之,还是佟国维授意的,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玩味和深入探讨的情节。从剧情的脉络和人物的性格来看,我认为隆科多举报佟国维,是隆科多基于自身利益和对局势的判断,主动采取的行动,但其背后不排除受到佟国维间接的“点拨”或“暗示”,甚至可.............
  • 回答
    在关于全能的哲学讨论中,最常被提及也最令人困惑的便是那个经典的“全能悖论”:一个全能的存在,比如上帝,能否创造一块连他自己都举不起来的石头?这个问题触及了“全能”这个概念本身是否自洽的根本难题。如果上帝真的全能,那么他应该能够做到任何事情,包括创造一块连他自己都无法举起的石头。然而,一旦他创造了这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