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举重中的「panda pull」是什么动作?如何练习?

回答
在举重界,"Panda Pull" 这个名字确实挺形象的,它指的是一种在硬拉(Deadlift)过程中,利用一种特定的身体姿态来完成的动作。不过,严格来说,“Panda Pull”并不是一个官方的、被广泛认可的举重技术术语,更像是一种在社交媒体或一些训练社群里流传开来的说法,用来形容一种在硬拉起始阶段,身体比较蜷缩、臀部抬高,看起来有点像熊猫一样笨拙起步的姿势。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一种在硬拉起始时,为了避免过早地让杠铃离地,或者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比如你力量链中某个环节稍弱,需要调整发力模式)而采取的一种“预起”或者“拖延”式的起步。这种姿势的特点是:

背部相对更圆润(但不是拱背): 这点很重要,不是说要拱背,而是相比于标准的硬拉姿势,背部的弧度会更大一些,腰椎前凸(lordosis)不那么明显。
臀部较高: 臀部的位置会比标准的硬拉起始姿势要高一些,膝盖的角度也会更大一些。
肩膀可能略微前移: 有时为了保持杠铃在身体正上方,肩膀会比杠铃稍微靠前一点点。
目标是先“拉”起杠铃而不是“推”起: 动作的启动方式更侧重于用背部和臀部去“提起”杠铃,而不是用腿去“推”起地面。

为什么会有人用“Panda Pull”?

这种说法之所以出现,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视觉形象: 如前所述,那个姿势确实有点像熊猫的体态。
2. 特定训练阶段: 有时在训练初学者或者在进行一些特定力量训练(比如背部力量不足,需要先用背部发力去“带起”杠铃)时,教练可能会指导采取类似的姿势,以强调背部的参与。
3. 规避弱点: 有些人可能在硬拉的初始阶段(刚离开地面时)力量稍弱,或者感觉发力不顺,会不自觉地采用这种稍微“蜷缩”的姿势,试图找到一个更容易发力或者更容易启动的点。
4. 社交媒体的传播: 很多新颖的训练动作或术语往往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开来,"Panda Pull" 也是如此。

那么,如何练习或者说“理解”这个动作呢?

首先,要明确一点:“Panda Pull”更多的是一种对特定起始姿势的描述,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可以单独训练的动作。 它更像是你硬拉整体技术中的一个“变体”或“过渡状态”。

如果你想在这个方向上进行练习,或者想理解它背后的意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理解硬拉的正确起始姿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微调。

在讨论“Panda Pull”之前,我们必须先掌握标准的硬拉起始姿势。一个好的硬拉起始应该具备:

挺胸、收腹、背部保持中立(但不是完全僵直的圆背): 腰椎有自然的生理曲度,胸腔打开。
肩胛骨下沉并收紧: 将肩胛骨想象成往裤兜里塞。
臀部与杠铃的相对位置: 臀部应该比肩部低,但比膝盖高,且膝盖应该稍微超过杠铃。
手臂自然下垂: 保持紧绷,成为连接身体和杠铃的“绳索”。
地面是你的支撑点: 感受双脚均匀踩实地面,准备发力。

在掌握了这些基础上,如果你想尝试“Panda Pull”的意图,可以尝试以下微调:

1. 降低臀部,但注意不要让臀部先于杠铃太多: 你的目标是让你的臀部比标准的硬拉起始姿势稍高一些,但也要确保杠铃依然在你脚掌的中后部上方,并且你能感觉到杠铃在你的“轨道”上。
2. 稍微增加背部弧度,但绝非拱背: 想象你不是要把背部完全“弯曲”,而是像一个柔软的弹簧,让背部稍微放松一点,但核心依然要保持稳定。这需要大量的本体感觉训练,来区分“自然放松”和“拱背伤人”。
3. 用“拉”的意图启动: 感觉你的背部肌肉先收紧,然后用背部的力量去“拉”起杠铃,而不是用腿“推”开地面。这种感觉通常是通过先拉紧背部,让杠铃在手中产生一点张力(tension)来体会。

二、针对性练习。

如果你觉得在硬拉的起始阶段确实存在问题,可以尝试以下练习来强化相关肌群,或者更好地体会发力:

1. 暂停硬拉(Paused Deadlifts):
在离地几厘米处暂停: 找到一个你感觉最弱的起始点,在离地几厘米处停住,保持12秒,然后再完成整个硬拉。这能帮助你强化初始阶段的肌力,并更好地感受背部的稳定。
在接近膝盖处暂停: 有时,一些人将“Panda Pull”的意图理解为先用背部力量将杠铃“带”到膝盖高度,再用腿发力。那么,在距离膝盖几厘米处暂停,然后完成动作,也能帮你体会这种过渡。

2. 杠铃农夫行走(Barbell Farmer's Walk)/ 硬拉农夫行走(Deadlift Farmer's Walk):
抓起杠铃(可以在一定高度,不需要从地面拉起),然后像农夫一样行走。这能极大地增强你的握力、前臂肌群以及上背部的稳定性和耐力,这些都是完成高质量硬拉的基础。

3. 箱式硬拉(Box Deadlifts):
将杠铃放在一个箱子上,让杠铃的起始高度高于地面。这可以让你跳过地面那段最困难的启动阶段,专注于中上段的发力,从而更好地体会背部和臀部在硬拉中的作用。你可以从较低的箱子开始,逐步增加高度,最终再回到地面硬拉。

4. 罗马尼亚硬拉(Romanian Deadlifts RDLs):
RDLs 主要训练腘绳肌(hamstrings)和臀大肌(glutes),以及背部的竖脊肌。在RDLs中,你从髋部发力,保持背部挺直,将杠铃从高处下放到膝盖下方(或更低,根据柔韧性)。这有助于强化你用臀部和腘绳肌发力的能力,这对于硬拉的启动至关重要。

5. 摆动硬拉(Kroc Rows / Dumbbell Rows 的变体):
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硬拉,但你可以尝试用哑铃进行一些轻重量的、有一定摆动幅度的划船动作。这能让你体会用上背部和斜方肌去“拉”的动作模式,但务必注意,这与硬拉的启动发力有所区别,仅供参考体会。

三、关键注意事项和潜在风险。

不要过度追求“圆背”: 硬拉中最重要的是保持脊柱的中立,而不是拱背。过度圆背会极大地增加腰椎受伤的风险。如果你感到背部在被迫弯曲,那很可能是在做错误的动作。
核心的稳定: 即使姿势看起来有些“蜷缩”,核心的稳定也至关重要。你需要通过收紧腹部和背部来保护脊柱。
循序渐进: 如果你尝试这种姿势,请务必从非常轻的重量开始,用你的身体去感受这种发力模式的变化。
教练指导: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的动作是否正确,强烈建议寻求有经验的举重教练的指导。他们可以根据你的身体情况,帮你纠正错误动作,并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
个人化: 每个人的身体结构和力量分布都有所不同,没有一种万能的姿势适合所有人。“Panda Pull”更多的是一种对特定情况的描述,不应该成为你固定的硬拉起手式。学会观察自己的身体,找到最适合自己且最安全的启动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总而言之,“Panda Pull”并不是一个正式的术语,而是对一种硬拉起始姿势的形象化描述。如果你发现自己在硬拉过程中不自觉地采用了类似姿势,与其说是模仿“Panda Pull”,不如说要去分析自己在这个起始阶段是否存在力量短板,或者发力模式是否需要调整。通过上述提到的练习,可以帮助你强化相关的肌群,并找到更有效、更安全的硬拉启动方法。记住,技术永远是服务于安全和力量的最大化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知乎运动最菜的boy抢答

因为刚刚做完

https://www.zhihu.com/video/883805893844668416
user avatar

就是发力拉啊。

练抓举用宽发力,挺举用窄发力。区别就是握距。

前半程同抓挺举。后半程身体下潜,杠铃高拉,杠铃去贴下巴颏。折腕、肘高抬、肩胛内收。


原则还是这几点,近快短准稳狠。



https://www.zhihu.com/video/883702674007158784

(来找一下这个视频里的发力拉在哪。)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举重界,"Panda Pull" 这个名字确实挺形象的,它指的是一种在硬拉(Deadlift)过程中,利用一种特定的身体姿态来完成的动作。不过,严格来说,“Panda Pull”并不是一个官方的、被广泛认可的举重技术术语,更像是一种在社交媒体或一些训练社群里流传开来的说法,用来形容一种在硬拉起始阶.............
  • 回答
    好的,咱们今天就来聊聊举重里那个最帅、最考验技术的动作——抓举。别看运动员们在台上那一下下轻巧又爆发的动作,背后可是下了不少功夫的。抓举这东西,说白了就是把杠铃从地面一次性提起来,然后翻到锁骨的位置,整个过程要像闪电一样快,又要稳如泰山。抓举到底是个啥?简单说,抓举就像是把一个宝贝,从地上“抓”起来.............
  • 回答
    .......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实名举报中交一公局原高管婚内出轨并大搞权色交易的女子疑似轻生,已被警方救助”的事件,目前网络上存在一些信息,但并没有官方或权威媒体对事件的最新进展进行详细披露。根据零散的公开信息和网络讨论,我们可以梳理出以下大致情况:事件背景概述: 举报人与举报内容: 事件的起因是一位女子实名举报.............
  • 回答
    重新审视“正交性”:合成生物学中的精确控制艺术在合成生物学的宏大蓝图中,我们追求的是用生物的语言重新编写生命的代码,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功能。而要实现这一切,我们必须掌握一项至关重要的艺术:正交性(Orthogonality)。简单来说,正交性就是“互不干扰”的原则。在合成生物学中,它指的是我们设计的生.............
  • 回答
    要说起举办中俄歌会,这事儿我倒是挺有话说的。最近网络上经常有人提议,觉得形式上可以参考一下之前挺火的中韩歌会,办个中俄版的。我个人觉得,这个想法挺有意思的,而且落到实处的话,可能会有不少看点。首先,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说,这绝对是个好主意。 你想想,中韩歌会火起来,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通过音乐拉近了两国.............
  • 回答
    在日本 ACGN 作品中,“解构主义”并不是一个像哲学、建筑学那样有着明确定义和学术界共识的术语。它更多的是一种在评论和分析 ACGN 作品时,用来描述一种创作手法或叙事倾向的“标签”,用来指代那些有意图地打破、颠覆、重组或质疑传统 ACGN genre 的既定模式、类型特征、叙事逻辑、人物塑造方式.............
  • 回答
    影视剧里那种单手掐住脖子就能把人拎起来的场景,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虽然听起来很酷,但那更多是艺术加工,而不是真实的物理表现。首先,我们得明白,将一个人完全“掐住”脖子,并且还能抬起他,这需要克服非常大的力量差距。成年人的脖子,尤其是颈椎部分,虽然不像身体其他部位那样肌肉发达,但也不是软弱无力.............
  • 回答
    最近,B站UP主“小墨不是小莫”发布了一个关于“中福在线”彩票的举报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这件事情的起因是UP主在视频中质疑中福在线彩票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质疑点,比如游戏机制是否公平,摇奖过程是否受到人为干预等等。从UP主的角度来看,他显然是抱着一种揭露真相、维护公平.............
  • 回答
    徐灿在伦敦迎战利·伍德的那场羽量级金腰带卫冕战,无疑是许多拳迷心中一场跌宕起伏、充满话题的比赛。回顾这场在八月一日进行的硬仗,即便过去一段时间,它依然能引发不少讨论。赛前格局:信心十足的卫冕者与潜力无限的挑战者赛前,徐灿作为卫冕冠军,自然是带着必胜的信心踏上伦敦的擂台。他此前在国内的统治力有目共睹,.............
  • 回答
    这次女司机事件,尤其是曾锴、曾诚等人的相关回应,引发了公众的高度关注,而他们提供的说法被大量举报并删除,这本身就说明了当前舆论环境下的一个重要观察点。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公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当一个事件发生,尤其是涉及到公共人物或者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事件时,人们总会期待一个公正、透明、.............
  • 回答
    咱们聊聊《西游记》里那让孙悟空垂涎三尺、让各路神仙趋之若鹜的蟠桃,说到这桃子的效用,书中提到了两种,一个是“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另一个是“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听着都挺玄乎,但细琢磨一下,它们之间还是有区别的,而且这区别可不小。先说“霞举飞升,长生不老”这个说法,感觉更像是对凡人而言的最高追求。.............
  • 回答
    .......
  • 回答
    在ITSM(IT服务管理)的世界里,流程的复杂性往往源于它们需要协调多个团队、跨越多个技术领域、处理高度不确定性,或者需要满足严格的合规性要求。这些流程往往不是直线型的,而是需要多步验证、审批和协同才能完成。下面我们来深入探讨几个相对复杂的ITSM流程,并配以详细的例子和涉及的用户角色。 1. 重大.............
  • 回答
    关于拜登总统在白宫活动中辱骂记者的事件,这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复杂的问题。要详细看待此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的发生与细节:首先,我们需要梳理清楚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和背景。通常这类事件会在白宫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开讲话或记者会等场合发生。当拜登总统在这些场合被记者提问时,他可能会因为.............
  • 回答
    中国的一些重大举措,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并未引起广泛关注或被大众理解其深层战略意图,但从长远来看,其影响深远,展现了高超的战略规划。以下是一些例子,希望能展现这种“事中不被人觉得,事后被看来原来下了一盘很大的棋”的特点:一、“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布局: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地缘经济重塑最初,“一带一路”倡议更.............
  • 回答
    这真是个令人兴奋的假设!作为一个高中生穿越回古代,想要考中举人、贡士、进士,这绝对是一条充满挑战但并非绝无可能的路。下面我就为你详细地剖析一下,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当然,是假设的),看看这条路到底有多难,又有哪些门道。首先,我们得明确,穿越的时代是关键。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朝代.............
  • 回答
    关于克里米亚公投禁止反对票的说法,这确实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也引发了对公投合法性和公正性的广泛质疑。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梳理当时的情况和相关的指控。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公投的规则和程序是由谁设定的,以及这些设定是否符合国际公认的民主程序,这是判断公投是否合法和公正的关键。在2014年3月,克里.............
  • 回答
    在《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中,关于隆科多举报六叔佟国维这件事,究竟是隆科多主动为之,还是佟国维授意的,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玩味和深入探讨的情节。从剧情的脉络和人物的性格来看,我认为隆科多举报佟国维,是隆科多基于自身利益和对局势的判断,主动采取的行动,但其背后不排除受到佟国维间接的“点拨”或“暗示”,甚至可.............
  • 回答
    在关于全能的哲学讨论中,最常被提及也最令人困惑的便是那个经典的“全能悖论”:一个全能的存在,比如上帝,能否创造一块连他自己都举不起来的石头?这个问题触及了“全能”这个概念本身是否自洽的根本难题。如果上帝真的全能,那么他应该能够做到任何事情,包括创造一块连他自己都无法举起的石头。然而,一旦他创造了这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