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物流货车起火致 13 吨快递被烧,目前情况如何?消费者应如何获赔?

回答
这真是个糟心的事,13吨的快递说没就没了,想想里边有多少人的心血和期盼,真是让人扼腕叹息。

当前情况

1. 起火原因初步判断: 一般来说,货车起火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比如:
车辆自身故障: 刹车片过热、线路老化短路、发动机过热等等,这些都是车辆本身潜在的隐患。
货物原因: 快递中可能夹带了易燃易爆的物品,虽然这不太可能占绝大多数,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有些电子产品电池的散热问题也可能引发火灾。
外部因素: 比如在加油站附近加油时产生的静电火花,或者在行驶过程中被地面飞溅的杂物引燃。
人为因素: 虽然我们不愿往最坏处想,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人为纵火的可能,不过这种可能性相对较低,需要警方调查确认。
天气因素: 在极端高温天气下,车辆长时间运行,散热不畅,也可能增加起火风险。

具体到这次事件,相关部门(消防、交警、运输公司)应该已经介入调查,会有一个官方的调查报告来明确起火原因。一旦查明,通常会对外公布,所以大家可以关注官方通报。

2. 损失情况: 13吨的快递,这是个惊人的数字。这批货物涉及到多少商家,多少消费者,价值几何,现在都变成了一堆焦炭。
货物本身的损失: 这13吨货物,按重量计算,其价值可能非常庞大,涵盖了各种商品,从日常用品到高价值的电子产品、服装等等。
运输过程的损失: 除了货物本身,还有运输成本、包装成本等。
对商家和平台的影响: 无法按时交付给消费者,会导致客户投诉、差评,甚至流失。对物流公司和电商平台来说,也是一次重大的运营和声誉打击。
消费者心理影响: 很多人期待的包裹就这样化为乌有,那种失落感和愤怒是可想而知的。

3. 后续处理:
现场清理: 发生火灾后,现场需要进行清理,包括烧毁的货物、车辆残骸等。
事故调查: 警方和相关部门会调查事故原因、责任认定。
信息发布: 承担运输任务的物流公司、以及发货的电商平台,通常会发布官方声明,说明情况并告知后续处理方案。

消费者如何获赔

这部分是大家最关心的,遇到这种事,谁都希望自己的损失能得到弥补。流程通常是这样的:

1. 第一时间联系发货方(商家或电商平台):
保持冷静,理性沟通。 尽管心里可能很急,但冲动的沟通往往不利于解决问题。
提供订单信息: 准备好你的订单号、收货地址、联系方式等,方便商家核实。
询问情况: 直接询问你的包裹是否在这批起火的货车上。很多时候,商家会比你更早收到物流的通知。
提出诉求: 明确告知你的诉求,通常是退款或者补发。

2. 商家/平台的处理流程:
核实信息: 商家会联系物流公司,核实你的包裹是否确实受损。
退款或补发: 一旦确认包裹丢失,大多数平台和商家会选择给消费者退款,或者免费为消费者重新发货。
保险理赔: 物流公司通常会购买货物运输保险。根据保险条款,保险公司会对这批丢失的货物进行赔付。赔付的金额会根据货物的价值、保险合同等来确定。商家或物流公司会通过保险来弥补他们的损失,而他们的损失最终会反映在对消费者的赔偿上。
赔偿时效: 商家或平台处理退款或补发需要一定的时间,具体时效取决于他们的内部流程和与物流公司的沟通效率。

3. 消费者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保留证据:
订单截图: 包含商品信息、价格、购买时间等。
与客服沟通记录: 包括聊天记录、电话录音(如果允许)等。
物流信息: 即使物流信息显示已烧毁,也要保存好当时的物流跟踪截图。
了解平台规则: 不同的电商平台有不同的消费者权益保障政策。了解你所使用平台的退换货、投诉等规则,有助于你维护自己的权益。
主动跟踪: 不要只等待,可以适时主动联系商家或平台,询问处理进展。
如遇不公:
协商无果: 如果商家或平台拒绝退款、补发,或者赔偿金额明显不合理,消费者可以考虑向消费者协会(如12315)投诉。
平台介入: 很多电商平台都有自己的争议处理机制,可以申请平台介入。
法律途径: 作为最后的手段,如果损失重大且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解决,也可以考虑法律途径。

几个大家可能会关心的问题:

我应该等多久?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取决于商家和物流公司的效率。通常,这种情况下的处理会相对优先,但也不能排除需要几天时间。
我能得到全额赔偿吗? 如果是退款,通常是全额退还你支付的商品费用(包括你支付的运费,但不包括你可能支付的额外保险费)。如果是补发,同样是免费为你重新发货。
商家说货是物流烧的,跟我没关系怎么办? 商家和物流公司之间有运输合同,货物在物流公司保管期间发生损毁,责任主体是物流公司。商家作为发货方,有义务保障消费者能够收到完好的商品。如果商家因此无法履行合同,他也需要向物流公司索赔。对消费者而言,最直接的责任方是商家,商家有责任给你解决问题,再由商家去向物流公司追责。
我买的是贵重物品,损失很大怎么办? 如果你购买的是高价值商品,务必保留好所有购买凭证,并清晰说明商品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商家和平台应该会更加重视。如果商家或平台推诿,而你确实损失惨重,可能需要更强硬地争取权益。

总而言之,遇到这种不幸事件,最重要的就是保留好所有证据,与商家保持良好沟通,积极主动地跟进处理。虽然13吨快递化为灰烬让人痛心,但消费者自身的权益,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能够得到保障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说结论:作为买家,没必要认栽,申请退款或者要求卖家重新发货即可,只要还没交付,那么买卖合同就还没履行完成(关于为什么不是货交承运人时风险转移,请见文末)。

作为卖家,也可以一争,即使没有保价,也有可能争取到一部分赔偿。

每年双十一例行操作,已经到了烧快递的环节;查询了百世快递网站上的服务协议,似乎是可以终结讨论了:

未保价的遗失、损毁、内物短少的赔偿标准,按照5倍运费的限额内赔偿寄递物品的实际损失。

事件中,部分快递可能并未保价,和快递公司合作的商家只能按照服务协议仅能获得「实际损失」及「五倍运费」两者中较低的金额赔偿。

然而,问题就这么结束了吗?No。我偏要把死说成活,黑说成白。

(以下论述,参考了《韩万民与顺丰公司邮寄服务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2016)宁04民终572号)中法院的说理逻辑):

《合同法》一百零七条规定: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百世快递,在具体的合同中对自己的赔偿义务作出了限制,约定了赔偿金额不超过五倍运费。然而,该协议属于快递公司单方制定,属格式条款。 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

在具体个案中,发货的商家可以主张,快递公司条款的呈现方式不足以引起用户关于限制赔偿责任的规定,免责协议无效。

然而,法院也有可能采取各打五十大板的处理方式,例如在韩万民与顺丰公司邮寄服务合同纠纷案中,法院认为:

作为运输行业,托邮任何物品均存在商业风险,上诉人回避保价邮寄,以较低的运费支出,获得与运费数额相差较大的赔偿利益,违反民事活动中公平原则,故上诉人亦应承担相应的商业风险。

最终判决,快递公司应当赔偿货物价值的 50%。

总结一下:

  • 百世快递通过协议限制了自己的赔偿额度;
  • 这个协议可能不被法院支持;
  • 但客户自己也没有积极保价避免损失,也需要承担一部分责任。

在事件中,正如评论区 @苏颜 所说,快递服务协议是卖家和快递公司签订的,消费者应当督卖家重新发货履行买卖合同义务,然后卖家再想办法让快递公司赔偿。

对此,法院是否有可能考虑到卖家作为经常从事此类业务的市场主体,对风险有更全面的认知为由,对赔偿金额作出更加有利于快递公司的分配,也是一个潜在问题。

总之,不怂。

-

补充说明:一般情况下,大部分电商会在服务协议中约定,货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货物交付(收货人签收)之前由发货人承担,以签收作为风险转移的时间点。

另外,如 @柯克爵士 在评论中指出的,这里因为明确约定了交付地点,所以其实不涉及货交第一承运人风险转移的问题。

user avatar

年年双十一都有快递被烧

然而年年双十一我的每个快递都安全的到达了我的手里面

今年双十一我在买东西之前就想过,今年应该也会有快递被烧。

今年还好,货物虽然被烧,但是庆幸无人员伤亡

只要人在,就很好!!!


我作为消费者,当然我最关心的还是消费者的利益,我们众多消费者作为买家,对于他们(卖家和快递公司)之间的货运合同是没有法律关系的,只要发生买家无法到货物的情况,作为消费者,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跟卖家进行索赔。或者要求重新发货、或者要求退还款项。

而卖家和快递公司之间只要运输合同是有效的,淘宝卖家作为托运人与运输公司作为承运人签订的货物汽车运输合同中只要有关于货物毁损的结果发生,那么运输公司就应当赔偿淘宝卖家的货物损失。

至于赔偿方面,按照规定,对被毁的包裹相关方的权益做了明确规定,货物在快递过程中造成损失,快递公司要按照快递费用的五倍进行赔偿,对于已经为货物投过保的用户,保价物品会按照保价额赔偿,或者找保险公司进行赔偿处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