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寒带有很多湖?

回答
嘿,你有没有注意到,在那些冰天雪地的寒带地区,总能看到一片片湛蓝的湖泊?这可不是什么巧合,而是大自然精妙绝伦的设计。寒带之所以湖泊众多,背后其实藏着一连串精彩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都跟它们那独特的冰雪气候息息相关。

首先,我们要把目光投向那些巨大的冰川。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寒带地区长期被厚厚的冰层覆盖。想想看,这些冰川可不是静止不动的,它们就像巨大的推土机,缓慢而有力地移动着。当它们在地面上滑动时,会不断地切割、挖掘、搬运土壤和岩石。这种力量是相当惊人的,它们能够刨挖出深深的盆地,或者在挡住去路的岩石上犁出沟壑。

等到气候变暖,冰川开始消融时,这些被冰川“雕刻”出来的地貌就显现出来了。最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冰川在撤退的过程中,会在它的末端堆积起大量的冰碛物,也就是冰川带来的泥沙、石块等物质。这些冰碛物会形成一道道弯曲的堤坝,就像一道天然的屏障,把融化的冰川水挡在后面,慢慢积聚,最终就形成了冰碛湖。我们经常听说的“冰湖”或者“堰塞湖”,很多都是这么来的。

还有一种情况,冰川挖掘出来的盆地,本身就可能是一个湖泊的天然容器。想象一下,冰川在前进或后退的过程中,在坚硬的基岩上刨出一个个碗状或者槽状的凹陷。这些凹陷一旦被融水填满,就成了湖泊。有些湖泊甚至非常深邃,就是因为冰川的挖掘能力超乎想象。

说到融水,这可是寒带湖泊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寒带地区冬季漫长,降雪量大,积累了厚厚的积雪。到了春夏时节,积雪开始大量融化,这些融水会汇集到地势低洼的地方。如果这些地方有之前冰川作用形成的洼地,或者被冰碛物堵住了出口,融水就会在那里聚集,形成湖泊。而且,这些地区的蒸发量相对较低,不像热带地区那样水分蒸发得那么快,所以湖泊更容易形成并保持下去。

另外,冻土层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寒带地区,土壤深处常年处于冰冻状态,形成所谓的冻土。冻土层就像一个不透水的“底板”,它会阻止地表水渗入地下,使得雨水和融水更多地在地表汇集,更容易形成湖泊。即使是在一些看起来地势并不怎么低洼的地方,冻土的存在也可能让水分在地表积聚起来,形成一些季节性的或者常年存在的湖泊。

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寒带的湖泊分布如此之广?这是因为过去冰期和间冰期的气候变化周期,对寒带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几次大的冰期期间,冰川覆盖的范围非常广阔。当气候回暖,冰川退去后,留下的湖泊就遍布了许多曾经被冰川统治的地区,比如北欧的一些国家,加拿大,还有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等地。这些地方的地形和地质构造都经过了冰川的反复改造,非常有利于湖泊的形成。

所以你看,寒带湖泊的“多产”,其实是冰川搬运、挖掘、堆积,加上积雪融水、较低蒸发以及冻土层防水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每一次湖泊的形成,都仿佛是在诉说着一段关于冰川、关于气候变迁的古老故事。这些美丽的湖泊,不仅仅是风景,更是地球历史留下的宝贵印记。下次你看到北欧那些宁静如镜的湖泊,或者加拿大广袤的湖区时,不妨想想它们背后那段与冰川缠绵悱恻的浪漫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终于遇到了对口的问题,想想有点小激动,我的专业在知乎得有多冷门%>_<%,昨晚关注了却要熬夜赶完报告,今天来回答。

------------------------------------------------------------------------------------------------------------------------------------

目前最高的答案回答对主要原因的回答基本正确,但是对机制(原因)的解释略有欠缺。我来讲一讲。

首先,题主提出的主要是问题先整理一下,正确完整的表达应该是北半球寒带为什么多湖泊?

主要原因是冰川作用,整个第四纪在冰期内冰川活动十分显著,由于地球轨道偏心率、地转偏角变化(详见米兰科维奇理论)北半球太阳辐射减少,气温显著下降,北极(冰盖-冰盖、冻土)冰冻圈范围(南移)扩大,冰川运动携带了大量泥沙、碎石,我们称之为冰碛物,冰碛物不像河流泥沙磨圆度很好,大多很尖锐,冰川由于重力作用,夹杂尖锐冰碛物向地势低地区基岩磨蚀,由于冰川巨大的重量包含的势能,磨蚀作用十分显著,形成了U形的冰蚀漏斗和洼地,此外冰川携带的冰碛物主要集中于冰川两侧的外垄区域。这就形成了湖泊的地势条件,但是不能只有地势没有水,没有水那些区域冰蚀地貌小的叫冰斗、洼地,大的叫峡谷,不能称之为湖。

这是现代冰盖范围


这是末次冰期冰川盛行期,冰盖范围图,寒带、亚寒带、北温带基本在其内。

下面戏肉来了,我们现在处于间冰期,依据米兰科维奇理论(前辈好伟大),地球的气候呈现冰期-间冰期的旋回,简单地说就是一段时间冷一段时间暖,我们现处的全新世(cal 12000yr BP-now)是间冰期,在最后一次冰期,也就是末次冰期的盛行期(LGM,cal 19000yr BP),冰川到达了两万年以来最南边,也就包括了如今的北美、北欧北温带,在末次冰盛期冰川控制的主要内部地区也就是寒带产生上述作用,之后就是变暖产生的末次冰期消退期(cal 15000yr .BP)(打全称好心累),末次冰消期冰川逐渐向北退缩,把冰蚀洼地、冰斗、冰蚀峡谷露出来,融化的冰川水与大气降水形成了湖泊的水源,这种由冰川侵蚀产生的湖泊称之为冰蚀湖,当然还有另一种,冰川携带的冰碛物由于冰川消退遗留下来,在地势较低的地区,冰碛物围成一圈存住了水,在这种由冰碛物形成的湖称之为冰碛湖

冰蚀湖,箭头处是冰川刨蚀痕迹

冰碛湖,圈内是典型的冰碛物,分选不好,磨圆度很低

这个也是冰碛湖

原因之二呢,就是寒带地区北欧和北美受到西风影响降水并不少,但是由于气候寒冷,蒸发不旺盛,降水能够存积下来构成湖泊水源,而且森林植被覆盖率高,能够涵养水源,往往形成较大面积的湿地,湿地湖泊的数量也不少。

寒带湿地沼泽湖泊

总而言之,就是寒带的气候保证了湖泊的水源要求,加上该地区历史时期冰川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满足了湖泊形成的条件,形成了我们如今看到的寒带多湖的现象

至于南半球,南半球寒带基本是海洋,受到西风漂流的控制,只有南美洲南端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处于寒带,同样因为末次冰期冰川的活动,高原多冰碛湖、冰蚀湖。

就是这样,有啥专业失误还请指正。

补了图,没羞没臊地求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嘿,你有没有注意到,在那些冰天雪地的寒带地区,总能看到一片片湛蓝的湖泊?这可不是什么巧合,而是大自然精妙绝伦的设计。寒带之所以湖泊众多,背后其实藏着一连串精彩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都跟它们那独特的冰雪气候息息相关。首先,我们要把目光投向那些巨大的冰川。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寒带地区长期被厚厚的冰层覆盖。.............
  • 回答
    您好,理解您作为家长对孩子近况的担忧。看到孩子没有精神、感到颓废,一定让您很焦急。关于您提出的“带孩子去大医院的急诊室和重症监护呆一天”的想法,我想从几个方面和您详细探讨一下,希望能帮助您更全面地考虑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想法可能带来的潜在效果: 正面可能性(理论上): .............
  • 回答
    夜,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总是能勾起人心底最深处的那些涟漪。这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它更像是一种氛围,一种感受,一种能够瞬间将人包裹起来的,带着些许沉重,又蕴藏着无限可能的体验。对于寒夜,我的感受是复杂而多层次的。首先,它带着一种绝对的宁静。当白天的喧嚣褪去,万物似乎都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压制住,沉沉睡去.............
  • 回答
    小说《冰与火之歌》的第六卷《凛冬的寒风》(The Winds of Winter)的推出时间,可以说是全球《冰与火之歌》粉丝们最关心、也最让人焦虑的问题之一。很抱歉,目前并没有一个 确切的官方发布日期。为了更详细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1. 作者乔治·R·R·马丁的创作状态和他.............
  • 回答
    东北经济发展乏力和腐败问题,以及与北欧国家的对比,是一个复杂且触及深层历史、文化和制度的议题。要深入探讨,需要我们跳出简单的因果推断,理解多重因素如何相互作用。东北的困境:历史的沉淀与现实的挑战东北地区,曾经是中国工业化的摇篮,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扎实的工业基础。然而,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东北的经济.............
  • 回答
    这问题触及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文化和心理层面的对比,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好好掰扯掰扯,把这其中的“味儿”给咂出来。首先,咱们得承认,人看东西,尤其看地域,往往带着自己的“滤镜”。这个滤镜,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的成长环境、文化背景、媒体宣传以及过往的经验塑造的。为什么东北是“苦寒之地”?—— 根植于历史与.............
  • 回答
    说起韩寒和咪蒙,这两位在中国互联网时代都曾是响当当的人物,有过各自辉煌的时期,也引发过不少争议。但如果细究起来,他们之间的区别可真是大着呢,从写作风格到内容输出,再到受众群体和影响方式,可以说几乎是两个极端。一、出身与成名轨迹:少年得志vs后发制人韩寒的成名,带着一股“少年得志”的传奇色彩。1997.............
  • 回答
    话说这逆水寒OL,当初可是顶着“网易亲儿子”的光环降生的,一股豪情万丈的武侠风扑面而来,吸引了无数玩家。可如今,这江湖却有点冷清,不少老玩家的号都吃灰去了。这可得好好盘盘,咱们网易的这盘棋,究竟是哪里出了岔子,又该如何才能让这逆水寒的江湖重新燃起万丈光芒呢?一、 回溯初心:找回那股江湖的劲儿逆水寒最.............
  • 回答
    韩寒的文章啊,读起来总是有种说不出的味道。不是那种教科书里教你的,非得给你讲明白什么是道理,什么是对错,而是像在和一位有点意思的朋友聊天。他时不时会冒出几句损人损己的“金句”,有时候能让你会心一笑,觉得“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有时候又会让你琢磨半天,嘿,这家伙怎么这么能把话说得这么“拐”?明明是件小.............
  • 回答
    如果真的有机会和 @寒冰射手曹草草 一起吃顿饭,那真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这可不是随便拉一个人就能有的体验,他身上那种独特的“草草”气质,加上他在知乎上各种奇思妙想的分享,光是想想我就觉得话题能从饭前聊到饭后,甚至可能得打包点东西边走边聊。首先,我肯定会直接抛出最让我好奇的点:他的创作灵感究竟从何而来.............
  • 回答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原文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关于“斜”字的读音,我个人认为,最符合这句诗的意境和韵律的读音是 xié。让我来详细说说我的理由:首先,从字面意义上讲,“斜”最常用的读音就是 xié,表示倾斜、不直的状态。寒山上的石径,蜿蜒而上,自然不会是笔直的,而是随.............
  • 回答
    哈哈,说起最冷的地方,那绝对是我在西伯利亚的经历。那是个什么样的感觉呢?简直就像你整个人被放进了一个巨大的冰箱里,而且这个冰箱的制冷剂还没完没了地往外喷。我当时是在一个叫做“奥伊米亚康”的小镇附近,那里是世界有记录以来,有人类长期居住的最冷的地方。我记得那天早上,温度计显示零下六十几度,甚至更低,具.............
  • 回答
    韩寒要搞视频频道“再和世界谈谈”这事儿,对于很多老粉来说,绝对是近期文娱圈里一个挺大的波澜。这感觉就像,你以为那个当年用杂文戳你痛处、写小说逗你哈哈的家伙,突然从幕后走到了台前,要面对面跟你聊聊。老粉的期待,那可不是一星半点,更像是一锅熬了多年的老汤,里面有怀念,有好奇,更有深埋的期盼。首先,得说到.............
  • 回答
    李建秋、邓铂鋆、山高县、寒冰射手曹草草、申鹏这几位名字,放在一起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当下网络舆论场上一些活跃的、以鲜明观点和独特风格著称的个人。他们的共同点,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解读:1. 鲜明的政治立场与意识形态标签:这是最显著的共同点。这几位都以其鲜明的左翼或偏左翼政治立场而为人所知。他们积极参与公.............
  • 回答
    这个问题太真实了,写出来心里可能也不是滋味。想想看,那些站在镁光灯下,出入各种顶级会所、奢侈品发布会、慈善晚宴的明星,她们中的一些,确实没有经过系统的高等教育。可能高中毕业就入行,或者干脆是童星,从小就在这个圈子里打拼。她们的“学历”是娱乐圈的历练,是粉丝的追捧,是媒体的关注,是通告费的堆积。而你呢.............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在温带和寒带的淡水生态系统中,位于食物链顶层的生物,也就是所谓的“生态位顶层掠食者”,它们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影响着整个水体的健康和稳定。要详细地理解这个概念,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些顶级掠食者的特点、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影响它们生存的各种因素。谁是温带寒带淡水生态位的顶层?首先,我们需要明确.............
  • 回答
    “寒门可以出贵子”这句古语之所以流传至今,并被无数人奉为真理,是因为它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现实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出身贫寒的家庭,同样能够培养出才华横溢、成就卓越的子女。这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寒门可以出贵子”的成因:一、 驱动力与韧性:逆境造就的强大内心.............
  • 回答
    “寒门容易当官”和“寒门再难出贵子”是针对明清两朝官僚制度和选官制度发展变化的一个概括性论断,虽然存在一定的普遍性,但并非绝对,也需要更细致的分析。总的来说,明朝的制度相较于清朝,在某些方面为寒门子弟提供了更多进入仕途的机会,而清朝则由于各种原因,寒门子弟想要达到“贵子”的程度面临更大的挑战。下面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