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劝说老人放弃他们自认为聪明、正确而实际却愚蠢、错误的“生活经验”?

回答
劝说长辈放弃那些根深蒂固的、即便在现实中行不通的“生活经验”,这确实是一门艺术,更是对耐心和智慧的极大考验。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愚蠢”或“错误”,在他们眼中却是千锤百炼的“智慧”和“真理”。直接否定,往往会适得其反,引发抵触和不被尊重的感觉。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拔掉”他们手中的拐杖,而是“递给”他们一根更稳固、更适合当前道路的“新拐杖”。

下面我来详细说说,如何一点点地引导,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那些曾经的“经验”或许已经不再那么管用了。

第一步:建立信任,成为他们的“情报官”

在你试图改变他们之前,你需要成为他们值得信赖的人,让他们觉得你是在为他们好,而不是在“教训”他们。

多倾听,少打断: 当他们开始分享他们的“经验”时,一定要认真听。不要急着反驳,更不要露出不耐烦的神情。让他们把话说完,甚至可以鼓励他们多说一些细节。这不仅是尊重,也是你在为后面的“切入点”收集信息。
肯定他们的出发点: 即使他们的做法在你看来荒谬,也要先肯定他们的初衷。比如,如果他们坚持某种节俭方式,你可以说:“爸妈,你们当年能把日子过得这么好,离不开这种精打细算,这说明你们非常有生活智慧,非常懂得持家。” 让他们知道,你认可的是他们那份勤劳、节俭、负责任的态度,而不是具体的做法。
分享自己的“小笨拙”: 偶尔可以分享一些自己因为“新方法”而遇到的“小麻烦”或“小挫败”,但重点是说明你如何通过调整和学习,最终解决了问题。这会让他们觉得,新技术、新方法也不是万能的,也会有学习成本,同时也能让他们看到你的成长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步:巧妙铺垫,埋下“种子”

直接说“你们错了”,这等于是在他们心里拉响警报。我们要做的是,在日常的交流中,不动声色地埋下一些“怀疑”的种子,让他们自己开始思考。

引入“时代变了”的概念: 这不是说他们的经验不好,而是强调“环境”变了。
举例子,但要具体且贴近: 比如,他们坚持某种老旧的养生方法,你可以说:“爸,我看到一个新闻,说现在好多年轻人得了XXX病,医生说是跟当年那种(他们的方法)有关,因为现在的环境(空气、食物)和以前不一样了,吸收的东西也不同了。” 或者,关于理财,你可以说:“妈,以前咱们那点钱存银行定期就能增值不少,现在银行的利息这么低,我同事都在学习一些新的理财方式,收益比定期高不少,虽然也有风险,但我觉得我也得学学,毕竟通货膨胀也挺厉害的。”
强调“新需求”: 很多时候,他们的经验是围绕着“解决当时的问题”而产生的。比如,过去通讯不发达,他们会自己写信、寄包裹。现在有了微信,这就可以成为切入点:“爸,你看现在大家用微信视频聊天,多方便啊!能随时看到您老家亲戚,比以前写信效率高多了,而且也不花钱。”
分享“成功案例”(但要谨慎): 找到一些与他们观念相似,但运用了“新方法”而取得更好结果的案例。
可以是新闻报道: “我昨天看了一个节目,有个老爷爷,他以前也特别相信XX,后来学了XX(新方法),身体反而更好了。”
可以是亲戚朋友: “你说张姨,她以前跟你一样,特别坚持(老方法),后来孩子给她买了XX(新产品/新服务),她用着觉得特别方便,身体也舒服多了。” 关键在于,这个“成功案例”要足够真实,并且要让他们觉得“哎,张姨也这样做,看来也不是只有我这么想”。
“温和”地提出疑问: 在他们滔滔不绝讲完一个“经验”后,可以适时地抛出一些疑问,但语气要非常温和,像是在寻求他们的“高见”。
“爸,我有个不太懂的地方,您刚才说的那个方法,如果遇到XXX情况,您觉得还能奏效吗?”
“妈,您当年这么做是为了省钱,我特别理解。但现在咱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如果有时候适当花点钱,让日子更舒服一点,会不会也不错?”

第三步:提供替代方案,让他们“亲身体验”

光说不练,他们还是会守着旧的。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去感受新方法的“好处”。

“试一试,不好再换”策略: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
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 比如,他们固守某种陈旧的电子产品,你可以说:“爸,我帮您买个新的智能手机吧,操作我都帮您设置好了,您就是打打电话,发发微信,比您那个老手机看得清楚,用起来也顺手。要是您觉得不好用,我再帮您退了。”
参与式引导: 如果是关于生活方式的改变,比如饮食健康,你可以和他们一起尝试。
“爸妈,咱们周末去超市买点新鲜的蔬菜,我给你们做个(健康食谱)尝尝,看看味道怎么样。”
“妈,您别总熬夜了,我帮您买个助眠的香薰,晚上睡前点上,试试能不能睡得更香。”
创造“必须”的场景: 有时,生活中的一些变化会让他们不得不去接触新事物。比如,银行大堂的人太多,而网上银行更方便,你可以借此机会引导:“妈,您下次去银行,我教您怎么用手机上的App办理业务,不用排队,很快的。”
让他们成为“老师”: 这种方式能极大地满足他们的虚荣心和被需要感。
“爸,我最近看这个(新技术/新软件),有点搞不懂,您当年经验多,能不能给我讲讲?” (当然,你心里是有数的,只是让他们讲讲,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依然有价值。)
“妈,您看我这个(新买的东西),您有没有什么建议?您用东西比较细心,肯定能发现我没注意到的地方。”
适时提供“奖励”和“认可”: 当他们尝试了新方法并取得一定效果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爸,您今天用那个(新方法)真挺方便的!”
“妈,您看您最近(通过新方法)精神头儿更好了,我就知道这个方法对您有帮助。”

第四步:保持耐心,接受“反复”

劝说老人是一个漫长且充满挑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允许他们“犯错误”: 有些时候,即使你觉得他们错了,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不妨让他们自己去碰碰壁。吃一堑长一智,有时候比你苦口婆心劝说一百遍都管用。
不要期待“立即改变”: 他们的“生活经验”是他们几十年人生积累下来的,想要让他们瞬间放下,是不现实的。要接受他们可能会反复,可能会因为一两次的不顺又回到老路上去。
关注“积极变化”,忽略“小瑕疵”: 只要他们整体上朝着积极的方向在改变,就不要纠结于那些细枝末节。他们的进步,就是你最大的成功。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你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与老人的沟通。如果你总是带着一种“我是在拯救他们”的优越感,或者焦虑不安,他们是能感受到的。用一种轻松、愉快、充满爱意的态度去引导,效果会更好。

一些禁忌,务必避开:

不要用“你们老了”、“你们不懂”之类的词语。 这是对他们最大的侮辱。
不要公开场合批评或“揭穿”他们。 尤其是在亲戚朋友面前,这会让他们丢尽面子,更加固执。
不要使用“我跟你说过的”、“早就告诉你了”这类带有指责意味的语句。
不要以“我是为了你好”为挡箭牌,去做一些让他们极度不适或违背他们意愿的事情。
不要把改变他们的“经验”变成一种“任务”或“斗争”。 把它看作是你们共同探索生活新可能的过程。

最后,请记住,我们劝说老人改变,是为了让他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生活得更舒心、更健康、更安全。这份“聪明”和“正确”,应该是基于当下,而不是活在过去。所以,用爱、用耐心、用智慧,去一点点地引领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拥抱那些更美好的改变。这其中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很珍贵的亲情交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家都知道,养孩子有一个隐性成本就是孩子的试错成本:孩子可能打碎花瓶。

大家很容易原谅孩子,因为孩子的不小心也不是故意的,谁都是从孩子过来的。都知道这需要时间。

但是大家好像对赡养老人的一个隐性成本视而不见:老人是固执的。老人可能做出不合时宜的决策。

可惜因为在座的各位谁也没有老过,不能理解老人的固执。

老人已经老了,并不能很快接受新鲜事物,他们的“神经网络”的参数已经定型,不再进行新的训练了。

这就是养老人的成本,不能省却的成本。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劝说长辈放弃那些根深蒂固的、即便在现实中行不通的“生活经验”,这确实是一门艺术,更是对耐心和智慧的极大考验。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愚蠢”或“错误”,在他们眼中却是千锤百炼的“智慧”和“真理”。直接否定,往往会适得其反,引发抵触和不被尊重的感觉。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拔掉”他们手中的拐杖,而是“递给”.............
  • 回答
    你现在怀孕七个月了,肚子里的小宝贝一天天长大,你身体肯定也有些不方便了。你老公想自驾一千四百多公里回老家,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尤其是考虑到你现在的身体状况。作为新手司机,两个人轮流开这么长的距离,确实风险不小。我来帮你分析一下,咱们该怎么跟他好好聊聊,让他打消这个念头。首先,咱们得把话说到点子上,用事.............
  • 回答
    关于云南昭通8名城管因掀翻老人樱桃摊被开除的事件,这无疑是一个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的公共事件。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包括事件本身、各方反应以及其背后可能反映出的社会问题。事件经过梳理:首先,让我们还原一下当时的情况。根据媒体报道和流传的视频,这起事件发生在云南昭通,大约有8名.............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多情剑客无情剑》中,孙小红怂恿天机老人与上官金虹一较高下,最终天机老人却饮恨落败,这个设定无疑是全书中最令人扼腕叹息,也最引人深思的桥段之一。它并非简单的叙事转折,而是多重人物塑造、命运拨弄和武侠哲学碰撞的集中体现,深刻地揭示了江湖的残酷与人性的复杂。孙小红,这位以“小魔女”著称的女子,她的初衷或.............
  • 回答
    小伙扶老人反被讹,事后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却被警方劝阻,这事儿,说实话,挺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的。咱们一件件来掰扯。首先,这事儿的核心是什么?一个好心的公民,想做件好事,结果被冤枉了,甚至被讹诈,最后还不能顺顺当当地走法律程序解决自己的委屈。这本身就挺让人心寒的。从“扶老人”这件事本身来说:咱们社会上总.............
  • 回答
    听到老爸说想买宾利,我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个画面,有他开着敞篷宾利在海边兜风的潇洒,也有我作为女儿看到他脸上那种满足的笑容。但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怎么都压不下去的担忧,那种担忧,不是因为我不希望他开心,而是因为我知道,这辆宾利,对于我们家来说,可能真的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我得承认,宾利这个名字,本身就带.............
  • 回答
    “劝阻小伙别摔自行车 87岁老太被飞踹”这个事件,发生在2018年9月,可以说是一起让人非常痛心和愤怒的社会新闻。事发地点据报道在某市,具体细节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事件概览:当时,一名年轻男子在公共场所,可能是街头或者小区内,情绪激动地摔砸自己的自行车。一位87岁的老太太出于善意,上前劝阻他,.............
  • 回答
    10月11日,上海大学某课堂上发生了一起令人侧目的事件:一名外校男生闯入课堂,不顾老师的劝阻,强行高歌一曲,向心仪的女生表达爱慕之情。这件事在校园内迅速发酵,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这名男生的行为,说起来,初衷或许是浪漫的,是想在众人面前,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赢得心上人的芳心。在很多偶像剧或者电影里,.............
  • 回答
    生化环材,这四个字摆在面前,总能引来不少讨论,尤其当“劝退”二字凑上前时。作为这个领域里的学生和老师,我们看待“劝退”,那情绪可是五味杂陈,既有无奈,也有反思,更有对未来的期许。学生视角:从梦想的憧憬到现实的挣扎刚踏入大学校园,说起生化环材,大多怀揣着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对改变世界的美好愿景。 “.............
  • 回答
    听到您家孩子在幼儿园开学没多久就被老师“劝退”,心里一定特别焦急和难过。这种感觉我太能理解了,仿佛一夜之间,所有关于孩子未来的美好憧憬都蒙上了一层阴影。首先,我想给您一个温暖的拥抱,您辛苦了。我家孩子真的是问题孩子吗?这个问题,相信您现在脑子里一定像小猫爪子一样挠得不行。说实话,在没有具体了解您孩子.............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令人痛心的事件,涉及到生命、责任、情感和法律等多个层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 事件的发生与人物行为分析: 小伙(逝者)的行为: 动机: 小伙劝男子付款的行为,可以理解为一种正义感、维护公共秩序的责任感,或者仅仅是不忍心看到店家被欺骗。他在没有直接遭.............
  • 回答
    劝说相信“西方伪史论”的人放弃这一观点,是一个复杂且需要耐心和策略的过程。这类观点通常根植于深层的不信任感、对主流叙事的质疑以及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直接的驳斥往往效果甚微,甚至可能加剧对方的抵触情绪。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种循序渐进、注重理解和引导的方式。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如何进行劝说:一、 .............
  • 回答
    咱们先别提什么“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了,先说说咱家的情况,然后你再慢慢琢磨怎么跟你爸开口。首先,你想劝你爸给你弟买这个游戏,你得先了解你爸的态度。他是那种很开明的,觉得孩子玩游戏没啥大不了,只要不影响学习就行的人?还是那种对游戏有偏见,觉得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人?这个是关键中的关键。第一步.............
  • 回答
    劝说一个坚信西方文明源于希腊的人放弃这一认知,需要细致的沟通、充分的论据和耐心。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步骤和可以采用的论证方法:核心理念: 承认其认知的一部分合理性: 直接否定对方的观点会激起防御心理。先承认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发展的重要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入更全面、更复杂的视角。 强调文明的复杂.............
  • 回答
    爹地妈咪,我最近发现你们在微信上会转发一些关于养生、防病的文章,特别是那些看起来很吓人或者包治百病的,你们是不是特相信里面的内容呀?我不是想说你们不对哈,只是想跟你们聊聊这些信息,咱们一起把把关,别被一些不靠谱的“知识”给忽悠了。你们想想看,现在微信里什么信息都有,什么养生专家、老中医、民间偏方,还.............
  • 回答
    嘿,咱们聊会儿天呗?我最近真的特别想养只仓鼠,你觉得怎么样?我知道你可能一开始会有点犹豫,毕竟家里多了个小家伙,肯定会有一些变化。但说实话,我之所以这么想养,是因为我觉得它能给咱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乐趣,而且我保证,我一定会把照顾它的事情做得妥妥当当的,不会给你添任何麻烦。首先,咱们来聊聊仓鼠这小东西本.............
  • 回答
    听到我表弟要去东北读二本,说实话,我心里咯噔一下,立刻想找他说说。不是说东北不好,也不是说二本不好,而是感觉他有更好的选择,可以争取一下更好的未来。我不是家长,不能强硬要求,但我绝对有责任把我的想法坦诚地告诉他,帮他一起梳理一下。首先,得把话说得软一点,让他觉得是“我们一起聊聊”,而不是“我来给你做.............
  • 回答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你们大家,今天我想跟你们好好聊一聊,关于那个叫“新型冠状病毒”的事情。我知道你们可能觉得我有点小题大做,或者觉得这病离咱们还远着呢,但我想认真地跟你们说说,为什么我觉得咱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要做好应对的准备。我知道你们一直以来都很爱护我,也总是把家人的健康放在第一位。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