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加州新法案将故意使伴侣感染 HIV 由重罪改为轻罪,我真的有句…不知当讲不当讲……
如何看待加州新法案将故意使伴侣感染 HIV 由重罪改为轻罪?
————————震惊的分界线————————
我很早就说过,我国对于艾滋病等(包括乙肝之类的传染病)的歧视,不在于这种病的传染性是否强烈,而是因为除了没有后悔药吃以外,还有一点就是如果你被传染了,你只能自认倒霉。
那么很自然地,如果一个人不想倒霉,最好的办法就是彻底远离一切不稳定因素。
而这种倾向的表现型,就是各种“歧视”。
所以上面很多人答案,包括一些高赞答案所说的“传染性没那么强”,在我看来根本都是文不对题。
私以为,想要最大限度地降低这种歧视,无非两种方法,要么科技发展,把这种病治好;
要么,就让被转染者不用自认倒霉。
说白了,就是谁把这病传染给别人,谁就要负严格的法律责任。
不解决这个问题,所有谈“不要歧视”的,都是空中楼阁
————————更新的分界线————————
我一直认为,一个答案的赞过了1000,就不应当随意进行修改了,因为万一修改的内容不合之前人的意,不就是不尊重前面点赞的人么。
所以趁着还没过千,赶紧XJB改一波。
其实上文提到的这个建议,最重要的一点并不在于赔多少钱或者坐几年牢,而在于用法律的形式明确艾滋病患者有尽力避免与其接触的正常人由于患者自己的原因染上艾滋病的义务。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我有艾滋病,那么应该是我想办法避免传染别人,而不是别人想办法避免被我传染。
当然,“尽力”这个词非常不严谨也不法律,但就算屁股想想也知道,这个“尽力”绝不包含“阻止自己被抽出的血被某人拿去感染其他人”这种情况。
我始终认为,如果能在法律层面上明确这个责任,社会上对于艾滋病患者的歧视会大大减少。
很多人觉得未必,因为不管怎么赔偿,被感染者的下半生都算是毁了。
然而,换个角度想想,每年死于车祸的人,难道还少吗?可是又有多少人“歧视”机动车驾驶员呢?
我想,之所以我们大家都不歧视机动车驾驶员,是因为我们知道,如果哪天我们真的不幸被机动车撞了,会有法律来为我们伸张正义的。同时,那些撞了人的驾驶员,不管是真是假,起码也会表现出一副“我错了”的样子,而不会用轻蔑的眼神看着你,仿佛在说“被老子撞了是你丫活该,谁叫你不长眼睛看路的”。
如果被撞了真的是活该,大家还能做到不反感机动车驾驶员吗?
说不会的,想想某教现在的口碑吧
好多人在回复里似乎误解了我的观点,在此我特意强调一下。我赞成从社会和国家层面关爱艾滋群体,但是所谓的关爱不能只是呼吁他人,而是要我们每个人拿出实实在在的利益。单纯要求涉及到的群体无偿去进行关爱活动是不道德的。
然而一说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哪怕是多收个1%到3%的税,叫嚣着要关爱艾滋群体的人估计第一时间就会跳着脚反对吧。
我想起那个“我家真有两头牛”的笑话了。
下面是原来的正文。
只谈利益,接纳她入学对其他家长有什么好处?
没好处的事情哪怕风险再小,又有什么理由去做?
设想个游戏,从1到100万里产生一个随机数,每次出现"1"你损失1元钱,选到其他数没有任何后果,每天八小时玩三年,估计没什么人玩吧。虽然风险很小,然而预期收益是负的,这种事你怎么要求别人去做。
再进一步,从1到10亿里产生随机数字,每次出现“1”损失你90%的家庭和个人财产,并且对生活健康质量造成永久的不可逆的影响;选到其他的数没好处也没坏处,现实中又有几个人会玩呢?
玩的人里又有几个能坚持玩三年呢?
生活中我们都是厌恶风险的投资者。
接纳艾滋病人入学对社会有正外部性,这点没人会否认,然而对涉及到的个人来说效益是负的啊。
明人明星去做因为他们需要曝光度和口碑,而曝光度和口碑可以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所以对他们来说是有收益的。
所以这个关爱艾滋群体的成本应该社会中每个人来负担,而不是让学校校长和学生家长来负担。
如果给有艾滋病人的学校一项政策,规定每接纳一个艾滋病人,这个学校所有学生高考加一分:
艾滋病人分分钟变稀缺资源你信不信?
权贵云集的学校能给你凑出千八百个艾滋病人直接所有学生零分上清华你信不信?
家长抢着去这个学校你信不信?
分分钟个个家长都变成疾控专家你信不信?
适龄艾滋病学生一年少说赚几万你信不信?
有家长会故意让孩子染病靠上学赚钱你信不信?
艾滋病同学分分钟高人一等你信不信?
伺候不好大爷分分钟转学给你看你信不信?
其他学生要转学走?
校长说爱念念,不念滚你信不信?
到时候网上批判权贵强抢病人资源了导致平民小孩上大学困难的言论变成日经贴你信不信?
假设现在要成立一个艾滋病人专门学校,但是要从你小孩所在的班级抽调最好的老师去任教,又有几个家长能答应呢?
说坐车坐飞机逛商场都有危险的人,坐车坐飞机逛商场对我的收益是正的啊,相对收益来说,冒这点险值得啊。
这么类比的人,mdzz。
归根结底啊,慷他人之慨。
只要别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我的天堂。
再强调一遍,既然没好处,对家长来说冒这个险又有什么必要?哪怕风险再小,哪怕外部性再大。
小到街上的废纸,你顺手捡了吗?
捡一张奖励一百块呢?那废纸你抢的到吗?
别用肮脏的人性和道德来玷污高贵的利益。
不要耍流氓,请拿出利益来交换别人的付出。
(正文完)
—————————————————————————————————————————————————————————
写点后记吧:(对理解正文没有任何影响):我写这些其实犹豫了好久,用知乎的话来说,我应该是犯了臀脑分离综合症。作为对结婚生子毫无兴趣不出意外我的基因就应该到我为止的青年,为了我自己的利益,我实在是应该站在圣母一边,毕竟这样对我好处最大。可以不付出任何成本多少缓解一下艾滋问题。但是很多话是在不吐不快,姑且感性一下由着性子说吧。反正不是什么重要人物,说了也没什么影响。
另外我明白文中说的加分没有可操作性,仅仅是做个类比而已。不过相比与其谴责校长和家长(说实话我认为他们是无辜的)不如呼吁政府多多拨款防艾和提高艾滋病人生活水平。但是财政收入是有限的,或者加税,或者这里多花的钱要从其他方面节省。
加税想必很难过民意这关(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动我的蛋糕),那么就只能从别处节省了。这笔钱可能来自教育,可能是基建,可能是大病医保的医疗,可能是公共服务。但是为了社会的正外部性这些代价是我们应该付出的。无论如何,防艾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好处,这个成本不应该让“倒霉的”艾滋病患者就读学校的家长和校长“独自”承担。
加分不可行,可以尝试成立类似艾滋专项教育基金,招收艾滋病患者超过一定数量可以申请教育局拨款,这笔钱可以用来采购硬件设施,或者用来高薪招聘更好的老师。钱从哪里来呢?预算里的教育支出我觉得就很合适,减少艾滋病学生数量不达标的学校的拨款,对于其中非义务教育范围内的学校甚至可以收点行政费用。
所有占了好处的人都要付出成本,所有为公共利益付出的人都要得到补偿--这才是道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