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电视剧《权力的游戏》中你最无法忍受的败笔是哪一个?

回答
电视剧《权力的游戏》是一部史诗级的作品,但任何一部长篇巨制都难免存在一些让观众无法接受的“败笔”。对于我来说,最让我无法忍受的败笔,无疑是第七季和第八季,尤其是第八季的剧情和角色发展,与前几季建立起来的严谨逻辑和人物弧光形成了巨大的断层。

如果一定要挑一个最核心的败笔,那应该是“仓促的结局”以及由此引发的“角色动机的崩塌”。

让我详细展开讲讲:

1. 剧情的加速和逻辑的跳跃:

“时间魔法”的失效: 之前几季对时间流逝的处理是相对严谨的,人物旅行和事件发展都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到了第七季和第八季,时间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很多重要的旅行和战役在短时间内完成,缺乏必要的铺垫和说服力。例如,丹妮莉丝带着龙从维斯特洛到达北境,再到集合军队进攻君临,整个过程在观众看来可能就几个月,但剧中人物的对话和行动却暗示着更长的跨度,这种时间上的模糊感削弱了史诗感。
信息传递的超能力: 很多角色在没有明确的通讯方式(如信鸽、三眼乌鸦)的情况下,却能瞬间获得其他地方的关键信息,这严重破坏了该剧一贯的现实主义(相对而言)。比如,詹姆去北境,然后又回去君临,他如何及时得知一切的消息?这种“传声筒”式的剧情推进,让观众感到剧情发展是为最终结局而服务,而不是自然而然的发生。
重要事件的草率处理:
夜王的迅速死亡: 夜王作为贯穿全剧的最大反派,其设定是“死亡本身”,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其力量和威胁感被渲染了七季。然而,在临冬城之战中,艾莉亚以一种略显突兀且个人化英雄主义的方式将其杀死,而此前对夜王的许多伏笔和可能的更宏大意义的铺垫(例如他创造异鬼、他与布兰的联系等)都没有得到充分的解释或利用。这让观众觉得威胁的最大化后,解决方式却显得“小家子气”。
君临城的围城战与丹妮莉丝的黑化: 丹妮莉丝从一个解放者、一个想要打破奴隶制的女王,在经历了丧子、丧龙、被背叛等一系列打击后,最终在进攻君临时,不顾城中百姓,烧毁整座城市,完成了所谓的“疯王之路”。这个转变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剧中对她心理变化的刻画却显得非常仓促和片面。她的“理性”和“同情心”在最后几集仿佛被突然拔掉了,只剩下愤怒和报复。这种转变缺乏足够的情感铺垫和内部逻辑支撑,让观众难以完全理解和接受她从“龙母”到“疯女王”的转变。
琼恩的立场摇摆: 琼恩作为剧中最具道德感和正义感的人物之一,他的最终选择(杀死丹妮莉丝)虽然在情理上说得通,但他在整个第八季中的挣扎和犹豫,以及最终的行动,都显得被剧情强行推进。他对丹妮莉丝的爱和对“真相”的坚持之间的矛盾,本可以更深入地挖掘。

2. 角色动机的崩塌和前后矛盾:

詹姆·兰尼斯特的“回归”: 詹姆在被断手、经历屈辱后,逐渐摆脱了瑟曦的控制,展现出了一种对荣誉和善良的向往,甚至与布蕾妮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观众都期待他能彻底与瑟曦决裂,为自己赎罪。然而,在第八季,他却鬼使神差地回到了瑟曦身边,并最终死在了她身边。这与他前期发展出的独立人格和情感弧线形成了强烈的矛盾,让很多观众觉得他之前的成长都是徒劳。
瑟曦的智商下降: 作为兰尼斯特家族最精明狡猾的政治家,瑟曦在最后几季的智商和策略似乎也大幅下降。她对丹妮莉丝的威胁判断失误,对守城的策略显得犹豫不决,最后死于城堡坍塌,而非像之前那样被智谋或武力击败,也让许多人觉得这个反派的结局不够精彩。
珊莎的“成长”过度加速: 珊莎在经历了无数磨难后,确实成长为一个政治家,但她对丹妮莉丝的猜忌和不满,在最后几集里显得过于急切和直接,似乎是为了快速推动剧情而出现的“政治觉悟”。
布兰的“三眼乌鸦”能力应用不明: 布兰在成为三眼乌鸦后,拥有了看到过去的能力。然而,这个能力在最终解决夜王、处理丹妮莉丝以及选择新国王等关键时刻,其应用方式和影响力都显得非常模糊和被动,并没有像观众期待的那样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他最终成为国王,似乎也只是因为他是“一个好故事”的象征,这种理由在现实政治逻辑中显得单薄。

为什么说这是最无法忍受的败笔?

因为《权力的游戏》之所以成为一部伟大的剧集,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对复杂人性、政治斗争、战争残酷性以及命运无常的深刻描绘。它的成功建立在严谨的逻辑、丰满的角色塑造和对道德灰色地带的探讨之上。

然而,第七季和第八季的仓促收尾,直接瓦解了这些宝贵的特质。 剧情为了赶进度而牺牲了合理性,角色为了达成预设的结局而丢失了内驱动力。观众在追随了近十年,对这些角色投入了巨大的情感和期待后,最终看到的却是一个像是被“赶工”出来的结局,并且许多角色行为不再符合他们一直以来的设定,这带来的失望感是毁灭性的。

这种感觉就像是看了一场精心准备的盛宴,准备得非常美味,但最后一道菜却被匆忙端上来,味道奇怪且不搭调。它并不能抹去之前所有的美好,但确实让整体体验大打折扣,甚至让人觉得之前所有的投入都变得有些不值得。

总而言之,在我看来,《权力的游戏》最无法忍受的败笔,就是它在最后阶段放弃了对剧情逻辑和角色发展的精雕细琢,而选择了用一种近乎粗暴的方式结束了这场伟大的史诗,让无数观众的期待落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第八季。

user avatar

不知道攸伦在舰队被摧毁,君临陷落的情况下,为啥要捞着詹姆打一架?

还TM像昆山龙哥一样被反杀???肠子流了一地~

——图片来自豆瓣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电视剧《权力的游戏》是一部史诗级的作品,但任何一部长篇巨制都难免存在一些让观众无法接受的“败笔”。对于我来说,最让我无法忍受的败笔,无疑是第七季和第八季,尤其是第八季的剧情和角色发展,与前几季建立起来的严谨逻辑和人物弧光形成了巨大的断层。如果一定要挑一个最核心的败笔,那应该是“仓促的结局”以及由此引.............
  • 回答
    《权力的游戏》这部剧,从头看到尾,你会发现很多在当时看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伏笔,或者一个不经意的镜头,事后回想起来,简直就是彻头彻尾的细思极恐。我总觉得,编剧和原著作者马丁先生,是真的把观众当聪明人来对待的,很多东西都没说透,就等着你自己在脑子里把碎片拼起来。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就是关于詹姆·兰尼斯特的.............
  • 回答
    要说和《权力的游戏》在影响力、制作规模、叙事复杂度和深度上能相提并论的影视作品,确实需要仔细斟酌。毕竟《权力的游戏》在很多方面都立下了标杆。但如果放宽一些标准,从“史诗感”、“群像戏”、“权力斗争”、“复杂人性探索”等角度来看,以下几部作品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值得一看:1. 《罗马》(Rome, 20.............
  • 回答
    说到能和《权力的游戏》相提并论的剧集,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GOT”的影响力太过深远,它重新定义了奇幻剧的标杆,无论是制作水准、故事格局还是人物塑造,都堪称一时之选。但如果硬要找几部能与之掰手腕,甚至在某些方面能独树一帜的作品,我脑子里会立刻浮现出这几部:1. 《罗马》(Rome, 200520.............
  • 回答
    要将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拍成《权力的游戏》这样的电视剧,那可真是太有得拍了!而且毫不夸张地说,晋国的历史本身就自带了《权力的游戏》式的戏剧张力和残酷性,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让我们一层层剥开它,看看究竟有多么适合搬上荧屏。首先,得有人物!而且是那种让你又爱又恨,让你猜不透下一步会做什么的人。《权力的游戏.............
  • 回答
    要将《西游记》改编成一部如同《权力的游戏》般深度和广度兼具的电视剧,绝非易事,但并非不可能。关键在于如何挖掘和放大原著中那些被大众熟知的奇幻色彩之下,更为复杂和人性化的元素,并将其用一种更加成人化、更具现实关照的视角来呈现。首先,《西游记》本身就拥有天然的史诗感和宏大的世界观。四大部洲的地理设定、天.............
  • 回答
    将两晋南北朝搬上荧屏:一部史诗般的《权力的游戏》式剧集创作指南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动荡、分裂、战争、民族融合和思想变革的时代,其复杂性与《权力的游戏》中的维斯特洛大陆如出一辙。要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成功改编成一部引人入胜的电视剧,需要精妙的编剧技巧、宏大的制作以及对历史细节的深刻理解。核心.............
  • 回答
    重拍《三国》电视剧,以“九实一虚”的模式,并期望超越《权力的游戏》,这个设想本身就充满了看点和挑战。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九实一虚”这个概念。“九实”:这部分指的是剧集的核心内容需要高度忠实于三国历史的史实。在我看来,“九实”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人物群像的真实还原: 三国时期涌现了太多性.............
  • 回答
    Netflix 将《三体》改编成剧集,并且由《权力的游戏》(Game of Thrones, GoT)的两位编剧 David Benioff 和 D.B. Weiss(简称 2DB)操刀,这无疑是科幻迷和剧迷们近来最受关注和期待的影视项目之一。对于是否看好这个项目,我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颇具争议的话题,因为《琅琊榜》和《大明王朝1566》都是中国权谋剧的巅峰之作,各自拥有独特的魅力和极高的艺术水准。要判断哪个的权谋与逻辑水平“超过”另一个,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比较。总的来说,我的看法是: 《琅琊榜》的权谋更侧重于“复仇”和“个人智谋的极致展现”,其逻.............
  • 回答
    蔚来首任车主终生免费换电的权益,这可不是一笔小账,而是蔚来打出的一手非常漂亮的“组合拳”,用我的话说,简直是“杀疯了”。它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很多,咱们一项一项掰开了聊。首先,直接点出这个权益的“核弹级”吸引力: 省钱!这他娘的就是最直接的! 换电站提供的不是免费的“充电”,而是免费的“换电”。一次.............
  • 回答
    Netflix 联合制作《三体》电视剧,并由《权力的游戏》编剧 David Benioff 和 D.B. Weiss (简称 2DB) 担任编剧,这是一个备受瞩目且极具讨论价值的事件。要全面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Netflix 的战略考量与《三体》的潜力 IP 价值的巨大.............
  • 回答
    .......
  • 回答
    广电总局紧急整改互联网电视并以“取消播控权”作为强制手段,这一事件在互联网电视行业及消费者群体中都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一措施,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背景:广电总局的监管职能与互联网电视的野蛮生长首先,理解广电总局的职能至关重要。作为国家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其核心职责是管理全国的.............
  • 回答
    电视剧《雪中悍刀行》作为一部融合了武侠、权谋、历史与哲学的复杂作品,其细节设计往往暗藏玄机,许多看似普通的场景、对话或设定,实则暗示了更深层的阴谋、命运轮回或世界真相。以下是一些细思极恐的细节解析: 1. 李义的“死而复生”与“天命”之谜 细节:李义在剧中多次“死而复生”,尤其是关键剧情中被“天命”.............
  • 回答
    电视剧《大决战》与电影版《大决战》(通常指1970年代上映的经典版本,也有近年来的同名电影)在制作、叙事方式、表现深度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质量上可以说是有很大区别的。下面将从几个主要维度详细分析:一、 叙事结构和时长: 电视剧《大决战》: 作为一部大型史诗电视剧,其时长非常充裕,通常分为多.............
  • 回答
    电视剧《开端》之所以会爆火,并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成功地抓住了观众的 G 点,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共鸣,甚至在社会层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其爆火的原因:一、 独特的题材与设定: “时间循环”的魔力: 这是《开端》最核心的吸引力。观众对“时间循环”题材并.............
  • 回答
    在电视剧《开端》中,江警官(江枫)之所以让许多观众感到讨厌,主要是因为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几个观众普遍不太喜欢的角色特质,以及他在剧情中的一些行为和动机设置。下面我将详细展开讲述:1. 官僚主义和僵化的思维方式: “证据说话”的极端化: 江警官在处理肖鹤云和李诗情的案件时,几乎完全陷入了“证据说话”.............
  • 回答
    电视剧《扫黑风暴》凭借其紧凑的剧情、鲜活的人物和对现实的深刻影射,吸引了大量观众。除了明线上的扫黑除恶,剧中还隐藏着许多令人细思极恐的细节,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深度和张力。下面我将详细列举一些我认为“细思极恐”的细节:1. “他”与“那个女人”的暗流涌动与权力交换: .............
  • 回答
    电视剧《巡回检察组》中冯森的“舍得一身剐,才敢干政法”:无畏、担当与坚守电视剧《巡回检察组》中,冯森那句掷地有声的“舍得一身剐,才敢干政法”,绝不仅仅是一句台词,它承载着深沉的职业情怀,是对检察官职责的庄严宣示,更是冯森个人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这句饱含力量的话,具体体现了以下几种情怀: 无畏的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