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日本没像德国那样对发动二战做出正式忏悔?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政治、文化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日本与德国在二战后的反思和忏悔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

1. 历史背景与战争性质的认知差异

德国: 德国在二战后被盟军占领,其纳粹政权被彻底推翻。希特勒的种族灭绝政策,尤其是犹太人大屠杀,是二战中最骇人听闻的罪行。这种极端和系统性的屠杀,以及对整个欧洲的破坏,使得德国国内和国际社会对其战争罪行的认知非常清晰和一致。德国的战后重建,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告别过去”为基调,深刻反思纳粹主义的罪恶,并将此作为国家认同的一部分。
日本: 日本在二战中的侵略行为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包括中国、朝鲜半岛、东南亚等地。虽然日本的侵略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但其战争的性质在国内外存在不同的解读。
国内部分民众的认知: 一部分日本民众,尤其是在战后成长起来的一代,可能认为日本是被西方列强逼迫卷入战争,是为了“大东亚共荣圈”的解放事业而战。这种叙事将日本描绘成受害者,而非侵略者。
战争罪行的范围和性质: 虽然日本军队犯下了南京大屠杀、慰安妇、化学武器使用等战争罪行,但许多人认为这些罪行不像纳粹的犹太人大屠杀那样具有系统的、工业化的灭绝性。这使得一部分人对“道歉”的必要性和力度产生了质疑。
天皇制的存在: 日本战后保留了天皇制,天皇裕仁虽然发表了“玉音放送”(结束战争的广播),但其在战争中的具体责任一直存在争议。天皇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使得对天皇的追责和清算在政治上更为复杂。

2. 战后处理方式和占领政策的不同

德国: 战后,德国被盟军(主要是美苏英法)分区占领,并经历了长期的“去纳粹化”进程。盟军对德国的政治、经济、教育和社会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改造,包括审判战犯、清除纳粹思想、改革教育体系等。这种外部强制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德国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忏悔。
日本: 日本同样被盟军占领,由以美国为主导的盟军总司令部(GHQ)进行占领和改革。GHQ也进行了民主化改革,包括解散财阀、制定和平宪法、审判战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等。
“冷战”的影响: 与德国不同,日本在冷战初期被视为美国在亚洲遏制共产主义的重要盟友。因此,美国的占领政策在后期发生了转变,从“惩罚”转向“安抚”和“扶持”,以对抗共产主义的扩张。这种转变使得美国在推动日本反思历史方面,不如在德国那样彻底和强硬。
对天皇的保留: GHQ为了稳定日本的局势,选择保留天皇制,并将其描绘成和平与团结的象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战争责任的追究,因为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帅。

3. 国内政治和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

德国: 德国国内存在强烈的和平主义和反思纳粹罪恶的共识,这与战后德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紧密相连。德国的政治家普遍认为,承认并反思历史是建立民主和负责任国家的必要步骤。
日本:
民族主义的保留: 日本在战后并未像德国那样彻底清除民族主义思潮。一些保守派政治力量,以及部分民众,对战后的“历史教育”和“道歉”持保留态度,认为其过于偏颇,或者将日本妖魔化。
政治家的言论: 部分日本政治家,特别是保守派,在历史问题上的言论,如参拜靖国神社、否认或淡化战争罪行,被许多亚洲邻国视为缺乏诚意忏悔的表现。这与德国政治家对历史问题的普遍严谨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受害者叙事”的挑战: 一些日本人认为,日本在二战中也遭受了原子弹轰炸等重大损失,将日本仅仅描绘成侵略者,忽视了其作为战争受害者的部分,是不公平的。这种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对“忏悔”的普遍性。

4. 忏悔的表述方式和力度

德国的忏悔: 德国的忏悔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包括:
政治层面的道歉:历届德国政府多次向受害国表示道歉,并强调这是德国国家认同的一部分。
法律层面的追责:通过纽伦堡审判(针对纳粹德国),以及后来的审判,追究了战争罪犯的责任。
教育层面的反思:德国的学校教育系统非常重视对纳粹历史和犹太人大屠杀的反思,将其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层面的纪念:建设了纪念碑、博物馆,举办了各种纪念活动,以铭记历史,警示后人。
日本的“忏悔”: 日本对二战的表述更倾向于使用“反省”或“遗憾”等词语,而不是德国那样明确的“道歉”和“忏悔”。
“痛切反省”: 日本政府在许多声明中使用了“痛切反省”等词汇,但许多国家认为这些词汇的力度不足,且伴随的行动(如参拜靖国神社)又削弱了其诚意。
“对象”模糊化: 许多道歉是针对“亚洲各国人民”,而非具体指出受害国,这使得道歉的指向性不够明确。
缺乏对天皇战争责任的明确处理: 尽管天皇裕仁在战后“向国民和世界宣告”了日本的投降,但其战争责任问题始终未能在日本国内得到一个如同德国对其前领导人那样彻底的清算。
“慰安妇”问题等具体问题的处理: 在处理慰安妇问题等具体历史遗留问题时,日本政府的立场和行动常常引发争议,进一步加剧了亚洲邻国对其忏悔诚度的质疑。

总结

总而言之,日本未能像德国那样对发动二战做出“正式忏悔”,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包括:

历史认知的差异: 日本国内对战争性质的解读更加多元化,且受害者叙事与侵略者叙事并存。
战后处理政策的差异: 冷战背景下的占领政策对日本的改造不如对德国那样彻底,且保留了天皇制这一复杂因素。
国内政治思潮的影响: 日本保留了更强的民族主义色彩,保守派力量对历史问题持不同看法,影响了集体反思的深度。
忏悔的表述方式和力度: 日本倾向于使用“反省”而非“道歉”,且在实际行动上(如参拜靖国神社)常常被解读为缺乏诚意。

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日本在二战反思和忏悔方面,其表现方式和力度与德国存在显著差异,也因此成为了亚洲邻国长期关注和批评的焦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实名反对

jyo gan

和某匿名高票答案里不停的拿日本政客道歉来洗地的,尤其是

jyo gan

明明在日本生活过,应该知道日语中道歉属于很中性的一种致歉口吻。日本人说话中频度最高的词之一就是“对不起”,开口闭口就要说道歉以表客气。而真正认识到错误严重,需要忏悔以换取对方谅解的时候,日本人要用更严肃,甚至可以说是耻辱的方式 ”土下座(どげざ)——下跪谢罪”

看过《半泽直树》的观众应该都能理解吧。要对方下跪认错,直树才肯罢休。普通的道歉不足以弥补直树父亲因为大和田而死的罪责。

日本首相小泉访华,参观卢沟桥后讲了一番话:“谨向遭受侵略而死难的中国人民表示衷心的道歉和哀悼”。在这里,中国人认为日本总理向中国人民公开谢罪道歉了。而日本语来讲,小泉用的是敬语名词,只不过是表明了他的个人情感,而不是向别人道歉。

最近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韩国烈士纪念碑前下跪谢罪的新闻还没过几天,他用了下跪谢罪的方式以表诚意,这和其他随口说说抱歉啊,对不起之类的日本政客比起来特另类。但这才是我想看到(很遗憾,在中国没有谢罪,依旧只会道歉,并且鸠山种种“亲中韩”的行为在日本很不受待见 ,要不然他也不会那么快就下台了)。

日本前首相下跪谢罪 敦促安倍真心反省历史

还有一则新闻也可以当做参考,很多人在回复里认为谢罪啊,下跪啊实在是太过了,但面对侵华战争里的种种罪行,用谢罪真的就太严厉了?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机构公开三菱对中国劳工“谢罪书”
第二次世界大戦中,日本国政府の閣議決定“華人労務者内地移入に関する件”に基づき,約39,000人の中国人労働者が日本に強制連行された。弊社 の前身である三菱鉱業株式会社及びその下請け会社(三菱鉱業株式会社子会社の下請け会社を含む)は,その一部である3,765名の中国人労働者をその事業 所に受け入れ,劣悪な条件下で労働を強いた。また,この間,722人という多くの中国人労働者が亡くなられた。本件については,今日に至るまで終局的な解 決がなされていない。

  ‘過ちて改めざる,是を過ちという。’ 弊社は,このように中国人労働者の皆様の人権が侵害された歴史的事実を率直かつ誠実に認め,痛切なる反 省の意を表する。また,中国人労働者の皆様が祖国や家族と遠く離れた異国の地において重大なる苦痛及び損害を被ったことにつき,弊社は当時の使用者として の歴史的責任を認め,中国人労働者及びその遺族の皆様に対し深甚なる謝罪の意を表する。併せて,お亡くなりになった中国人労働者の皆様に対し,深甚なる哀 悼の意を表す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根据日本国政府内阁《关于向日本内地输入华人劳工的决议》,约39,000名中国劳工被强掳至日本。敝公司前身的三菱矿业株式会社及其 承包公司(包括三菱矿业株式会社子公司的承包公司)接受其中一部分3,765名中国劳工到其作业场所,强迫其在恶劣的条件下劳动。其中,多达722名中国 劳工身亡。这一问题至今尚未最终解决。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敝公司坦诚地承认各位中国劳工人权被侵犯的历史事实,并表示深刻反省。各位中国劳工远离祖国及家人,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承受了 巨大的磨难和痛苦,对此,敝公司承认作为当时的使用者的历史责任,向中国劳工及其遗属真诚的谢罪。并对身亡的各位中国劳工表示诚挚的哀悼。

下面是正文

---------------------------------------------------------------------------------------------------

对比下德国和日本在二战中的损失程度,能发现日本的损失实在是小的可怜

德国

科技:战后德国的精华被美苏两国掠夺一空

二战前, 德国的科技还是世界最强的,获得诺贝尔奖的德国人是美国的3倍,研究原子弹最早的国家是德国。二战初期英国顶不住德国压力,以自己尖端科学成果为条件换取美国的援助,这才让美国在科技实力上往前跃进了一步

反正!总之!

但纳粹的反犹运动使大批科学人才流亡美国。战后可以搬动的工业设备、精密仪器和大量技术资料又落入苏联手中,很多世界顶尖科学家的又被带往美国,“肥水流了外人田”,留给德意志的是一片废墟,满目创痍。 至今难现以前的辉煌。

土地:10多万东普鲁士土地给瓜分了,失去的土地盛产粮食和工业原料,本来粮食产量就不高,现在连最好的粮食产地都没了。53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只剩下35万。

人口:战前和日本持平,都在7000万左右,战争让德国损失了700万人口,又加上割地导致降到了原来的2/3,战后只剩下6000万不到,直到70年后的今天也才缓慢增长到8200万。

工业实力:开战前比苏联略弱,但占领波兰和法国后可以说德国的实力和苏联相当,单看钢产量1941年德国钢铁产量3000多 美国也就7000左右 苏联号称欧洲第一工业强国钢产量也就2000万吨左右。1941年德国拥有机床117.8+非本土70万 约180多万台,而美国当时才94.2万台。可战后德国的工业产值至今也没回到当年的世界排名。

日本

只损失了300万人口,不要看日本人天天说自己被美国炸的多惨多惨的,当时德国不比日本好多少,全国也被炸成一片废墟。

领土只吐出来当年的殖民地:台湾+朝鲜+库页岛+太平洋几个小岛。本土没有像德国那样被瓜分。

战后又是被美国一家占领,还被美国各种扶植。战前日本在英法德后面,和这些资本主义大国比只能算末流,工业实力仅仅是美国的零头。

战后迎来了60,70年代经济超高速增长,很快就超越英法德,还长时间排在了世界经济第二的位置,GDP远超德国。人口也从战后的7000万增长到现在的1.2亿,超过8200万德国太多。


在清算程度上,日本几乎没有遭到什么清算,军国主义的根一直存在着,而德国的纳粹势力清算的很干净。所以在战争反思这个问题上日本已经处于一种无解的状 态。现在日本很多政客都和那几场战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战前各大家族把持了日本政经界,到现在依旧如此。比如安倍晋三的的外公是长州藩出身的岸信介: 操纵伪满洲国的五人帮之一,甲级战犯。战后两次出任日本首相,通过了《日美安保条约》,战后首开敌视新中国的先河。。。然后安倍他爸安倍晋太郎又是大家熟 悉的小泉纯一郎的“政治导师”。。。小泉家族又是日本当之无愧的第一政治家族,日本国会共有114年的历史,小泉家族成员在国会中有一席之地的时间则长达 94年。。。安倍家族也同样在日本各大行业有着不少位置。反思只在战后揭不开锅的那几年才有一点点,等到日本重新崛起的时候,那么一点点反思也看不到了, 你说现在他们可能又去搞什么深刻反思?日本现在全国性对那段历史的暧昧态度,也是因为战争对自己的伤害太小了吧。如果日本遭遇到德国那样惨烈的战争创伤, 肯定不会如此。

对德国来说,一战,二战的战败导致德国至今都没有恢复当年德意志帝国在世界上的巅峰水平。领土和国力是越打越小。冷战时德国的处境更是糟糕,被美苏当成欧洲的炮灰,若打核战争,德国就是北约和华约首先毫不犹豫就要核平的地方,而作用也仅仅是充当阻碍苏联钢铁洪流推进速度的一个小障碍而已。德国人哭还来不及,若死不认账的话只会让周围强大的邻居更加警惕,彻底断绝德国复兴的机会,所以才要好好反思,相互和解以联合欧洲各国组建可以保护自己的联盟,让美苏都不敢轻视自己。而日本人看自己发动了战争后,被侵略的国家除了美国之外依旧没什么反击的实力,自己竟混的比二战前更加强大了。到了80年代在经济上一度还有超越美国的态势,可结果又被美国压制。2次挑战美国的地位全部以失败告终。所以日本很多人就认为二战至今的错误不在于日本发动了战争,而只是站错了队。日本在二战时应该坚定的站在世界霸主的一方,而不应该帮助挑战者去和霸主做无谓地对抗。跟着最强的国家混总有肉吃。所以现在中国在世界上想挑战美国这个新霸主的地位之时,日本不应该和中国友好,而应当吸取前两次的教训,站在美国一边对抗中国才对。

---------------------------------------------------------------------------------------------------------------

看了下回复,很多人对德国的反思程度有疑惑,认为德国人也只是停留在做些表面文章,一味地把责任推给纳粹。关于这点,大家可以去看看2014年一部反思德国战后反思(很绕口)的电影

缄默的迷宫 (豆瓣)

,电影讲述著名的“法兰克福审判”事件:一位德国检察官揭露联邦政府战后企图掩盖奥斯维辛集中营真相的故事。可以透过这部电影了解到德国在战后初期和日本一样对自己的那段历史选择沉默和遗忘。不过德国人早就通过不断的审判与反思,敢于直面这种不彻底承认历史错误的现象,像这种揭自己伤疤的电影都能拍出来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和德国人一样,战争里的普通日本人难道就没有过错?所有罪责都甩给政府和军队合适?日本国内现在依旧只有各种打着反战旗号的反战败片,在反思的深度上完全不能和德国比。而且,在反战电影里,德国人对自己的暴行敢于直接展现,有部德国历史片《我们的父辈》里,第一集就有直观的展现纳粹是怎么残杀儿童的剧情

你看过的电影中出现的最令人恐惧和震撼的死亡场景是怎么样的? - 流放疯的回答

,非常残酷。

这种直接残杀未成年人情节在外国人眼里就算真实存在,也不该直接拍出来的。相反,日本最近几年的反战片里几乎看不到展现日本军人在二战残杀无辜的情节,反倒全是挨美国揍的剧情。到底哪国的反思程度高,通过影视作品就能看的很清楚了。还记得06年安倍那次被称为“破冰之旅”的访华吗,一样说要反省,要改善日中关系。中国政府当时也积极响应,可几年后。。。日本就像一个嘴上不停的说着要忏悔,可在行动上却和自己所说相反的人。如此言行不一,我们又何必纠结于他曾经有没有说过要忏悔?

user avatar

要求日本民众发自内心的道歉忏悔?

这真是我今年以来见过的最天雷滚滚的笑话了。

你们为元太祖在中亚西亚干的那些破事儿忏悔了吗?

如果重大屠杀日都要列个节假日好让中国人民忏悔的话,咱们一年怕是能多放一两百天假吧。(可别拿元朝不是中国的朝代蒙古族不是中华民族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来说事,这可是政治立场错误的饭党饭政府。)

要求一个国家的政府代表民族进行正式的道歉,是合理的,要求犯罪人进行忏悔和反思,也是合理的,要求犯罪人的直系后代忏悔?居然还要求跟罪行人同属一个民族的所有人道歉忏悔?

你以为说相声呢........

攻击理性装逼犯的时候搞搞清楚........这个词的反面不是不装逼,而是不理性........

------补充分割线--------

说到德国刚好有个更好的例子:十几年前,在南京,有一个德国家庭被抢劫入室,导致一家四口被人灭门,稍后先是死者家属给南京法院写信,要求不要判这几个年轻人死刑,然后又发起了一个基金会,每年向杀人犯的所在家乡寄去一笔钱以期促进当地基础教育发展。因为他们认为这杀人犯是因为文化程度低,找不到工作,才去抢劫杀人的。


你觉得这个故事,能够得出中国人包括你我都是不道德的王八蛋的结论?我们只是不够道德罢了,说不得如果这事不是发生在中国的话,还会有国产原装卫道士会认为德国人迂腐呢。

拿道德攻击人永远是一个非常良好的靶子。唯一令我所感到齿冷的是,中国人在道德上绝对不比日本人要强------老实说整体水平要糟糕的多了-----现在的中国确实是一个物欲横流道德败坏的国度。

当然这个说法陷入了资格论的错误境界,可是还有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人们究竟是应该遵从道德的上限,还是道德的下限?

以中国人为例,民族应该为个人(哪怕这个个人的群体极为庞大)犯下的罪行认错忏悔?你的邻居遗弃了他的母亲,你怎么还没有把他母亲接过来跟自己一起住啊。。。。。。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去养老院看过那些老人家的状况,有资格住进去的还是每个月得交一笔钱的人,有多少低保户在中国生存困难我就不提了,在这个国家生存状况十分艰难的人随时都是以千万计的,以我个人脆弱的心灵而言,我之所以不乐意关注他们的状况,是因为我每次看到这种鲜活的惨事,都会难过到想哭,这既是对对方的不尊重,也是对我自己心灵的折磨。。。。。。

上面这一段是没有逻辑的,可以忽略之。。。。。

------补充分割线------


我的答案核心在于:要求一个国家的政府代表民族进行正式的道歉,是合理的,要求犯罪人进行忏悔和反思,也是合理的,要求犯罪人的直系后代忏悔?居然还要求跟罪行人同属一个民族的所有人道歉忏悔?你以为说相声呢........


有三重意思:


1.现任政府必须做的仅仅是道歉,不是忏悔。所以讨论它是不是道歉就足够了,比如“失礼”和“麻烦”和“犯错”的措辞意义就是有区分价值的,但是区分是否发自内心,是否诚心诚意,又甚或要求政府内所有官员都该与政府的官方态度保持一致,就纯属无理取闹了。(关于"官员态度"和"政府态度"的关系,还有再讨论讨论的价值)


2.只有犯罪人不光应该道歉,更应该要忏悔,并且承担相应的责任。


3.罪不及亲人,遑论子孙。既不应该要求他们道歉,更不能要求他们忏悔。但是,“建议”、“呼吁”、“希望”这些却都是合理的做法。


关于政府的层面,一是我简单表了态,要求他们道歉是合理的,其他的我没什么好说的,关于这件事的嘴炮,我的了解也仅仅局限于村山谈话和田中角荣在中日建交时期的部分言论,简而言之我知道的那一点东西几乎没有超出已有的答案,我也就没有什么特别好说的.......

@李楠

的答案而言,我不懂日语,不知道他说的措辞问题是否存在乃至严重。

我只知道国内对于村山谈话是正面积极态度, 国内媒体宣传的时候也没有把措辞作为一个问题抬出来鼓吹。我想可见一斑。

而另外的,田中角荣发布过“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的正式言论,我认为这个应该算是正经的道歉了吧?

这句话参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中日联合声明)(1972年9月29日)
user avatar

原因在于,德国铲除了纳粹主义的基础,而日本没有。

二战后,德国割让大片本土,其中,支持纳粹的历史反革命都被划到联邦德国的国境以外。下图是1933年导致希特勒上台的选举中纳粹党在魏玛德国各州的得票情况:

其中,三个最死硬的纳粹铁票仓:东普鲁士全部割让给波兰;波美拉尼亚、奥德河畔法兰克福大半割让给波兰,其余部分留给东德。

六个纳粹支持率过半的州:布雷斯劳、奥波莱全部割让给波兰;开姆尼茨留给东德;留在联邦德国的只有汉堡、石荷和汉诺威三个州,这三个州还是小州。

而联邦德国人口最多的几个地区,即现在的北威、巴符、拜仁这几个州,都是大片大片的良民,这也是后来联邦德国忏悔的民意基础:本来就不是西德要打,是东德选出了个奥地利人带着德国人去打,那么现在既然东西分裂了,西德忏悔起来也就顺理成章了。

至于东德,德国统一社会党也有自己的说法。还记得那句名言吗?

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的时候, 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的时候, 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的时候, 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的时候, 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 那时已经没有人能为我说话了。

你看,纳粹先杀我们共产党,然后才轮到你们犹太人,冤有头债有主,老子也是受害者!因此,忏悔自然是没有的。

因此,在东德是纳粹的仇家在执政,自然把纳粹的根基挖掉了。而隔壁长期执政的社会民主党和统一社会党系出同源,在纳粹时期也惨遭迫害,那位下跪的勃兰特总理在二战时逃到北欧,还曾被当地的纳粹德军抓起来过,说不定下跪时他心里想的是:要不是老子当年跑得快,就埋下面了。

===============================================================

上面说的是德国的情况。而日本的状况恰恰相反。头号战犯,裕仁天皇并没有彻底清算,他的儿子现在还在做天皇(虽然看起来像是卖脑白金的)。作为甲级战犯嫌疑人的岸信介无罪释放,后来依然能做首相,他的外孙子现在还能做首相。

也就是说,现在统治日本的这帮人,非但不是二战受害者,甚至就是二战战犯的后人。这些犯二代之所以能够上台,也不是靠着个人的奋斗或历史的行程,而是靠着长者的荫庇,可以认为日本的统治集团在战后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更迭。

你让儿子去反省父亲,外孙子去反省外祖父,就算当面踹断三根肋骨,还有可能是场苦情戏,更不用说人家现在完全就是一副“二战时杀人放火的日本人都死光了,战后出身的都是大大的良民”的嘴脸。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政治、文化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日本与德国在二战后的反思和忏悔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 1. 历史背景与战争性质的认知差异 德国: 德国在二战后被盟军占领,其纳粹政权被彻底推翻。希特勒的种族灭绝政策,尤其是犹太人大屠杀,是.............
  • 回答
    关于二战后日本为何未像德国那样被胜利国分区占领,这个问题背后涉及着一系列复杂的历史、政治、军事以及地缘战略考量。简单来说,这并非偶然,而是战后国际格局演变、盟国决策以及日本自身特殊性的综合结果。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德国被分区占领的背景。德国是战争的发起者之一,其领土被分割成四个占领区(苏、美、英、法.............
  • 回答
    中国之所以没有像日本那样在短时间内实现发达国家地位,而日本又能在战败后迅速崛起,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历史、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两国各自的国情、发展路径以及面临的挑战。为什么中国没有像日本一样成为发达国家?首先要明确的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继续处于迈向发达国家的进程中,.............
  • 回答
    近世之前,日本作为一座岛屿国家,未能像英国在欧洲大陆那样发挥离岸平衡者的作用,对中国乃至内亚地区产生深远影响,其原因错综复杂,可以从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并非是日本“没有”想过,而是其所处的环境、自身的实力以及国际格局的演变,使得它扮演的角色与英国截然不同。地理与战略位置的差异:.............
  • 回答
    苏联在二战后没有出现像日本那样明显的婴儿潮现象,这背后的原因相当复杂,涉及社会、经济、政治以及历史事件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苏联战后的具体情况,并与日本战后崛起进行对比。首先,战争的伤痕与人口损失的规模是最大的差异。苏联在二战中的损失是毁灭性的,其人口死亡人数超过2700万人,占.............
  • 回答
    在中国和韩国,尽管铁路交通系统都十分发达,并且都在不断进行现代化升级,但似乎确实没有像日本那样,孕育出一批数量庞大、热情高涨的“铁道迷”群体。要探究其中的原因,可以从历史、社会、文化等多个维度去细致剖析。历史的轨迹:铁路发展的不同起点与侧重首先,我们得回到铁路在中国、韩国、日本各自的“婴儿期”。 .............
  • 回答
    港漫在内地市场的热度,相较于日漫,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细细梳理一番。首先,得从“时代背景”和“受众培养”说起。日漫进入内地,可以说是在一个相对真空的时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的动漫产业尚在起步阶段,本土的动画和漫画作品种类和质量都有限。而这时,《聪明的.............
  • 回答
    为何日本足球近年来没能涌现孙兴慜这样的球员?这是一个很有趣也很有深度的问题,也触及到了日本足球长期以来的一些发展逻辑和挑战。要说日本足球“没能出现”孙兴慜这种类型的球员,可能有点绝对,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确实没有一个能达到孙兴慜那样在欧洲顶级联赛,尤其是英超,以核心身份闪耀、并持续展现出统治力、同.............
  • 回答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也觸及了歷史、文化與社會結構的深層差異。歐洲與日本在刀劍發展上的顯著不同,並非單純的「有沒有」的問題,而是「為什麼」的探究。首先,我們要理解刀劍在兩地社會中的角色。在日本,武士階級自始至終扮演著核心角色,他們的身份、榮譽、甚至是精神信仰都與刀劍緊密連結。日本刀的鍛造本身就是一門藝術.............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日本经济和政治的历史演变、社会结构以及文化传统。简单来说,日本并非完全没有大型企业集团的影响力,但其运作方式、家族控制程度以及对政治的影响力与韩国的“财阀”(Chaebol)存在显著差异。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解释:一、 日本经济的演变与“企业集团”的形成首先,我们.............
  • 回答
    您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这确实是日本动画行业一个非常独特的运作模式。日本动画之所以不像许多西方电视剧那样选择“全部制作完再播放”,而是采取“边做边播”(或称“同步制作”)的方式,其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涉及 市场需求、资金运作、内容创新、风险控制以及行业惯例 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解释: 1..............
  • 回答
    关于日本下水道系统如同“宫殿”般的说法,以及熊本县在2016年被水淹没的事件,这确实是两个看起来有些矛盾的现象,但深究起来,它们的背后有着不同的原因和考量。首先,咱们得聊聊日本那个让人称道的“地下宫殿”——首都圈外郭放水路。你说的那个“宫殿”般的下水道,指的就是这个位于埼玉县春日部市的庞大地下水排洪.............
  • 回答
    日本在半导体产业的历史上曾经是绝对的王者,尤其是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厂商在存储芯片领域占据了全球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然而,时至今日,与台积电、英特尔、三星这些名字相比,日本在尖端半导体制造和设计领域确实显得逊色不少。这并非一夜之间发生的巨变,而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历史辉煌与辉煌的起点:要理解.............
  • 回答
    《菊与刀》里确实提到了日本在战后对财阀的处理方式,以及其与韩国财阀模式的差异。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它触及了日本战后政治经济体制构建的核心,以及不同国家在面对相似挑战时所采取的路径。首先,我们得明白《菊与刀》这本书写于二战刚结束不久,它更多地是从一个人类学家和文化观察者的角度,试图理解.............
  • 回答
    日本之所以不能像清兵入关那样横扫中国,是因为历史背景、双方的实力对比、战略和政治考量等诸多因素都存在根本性的差异。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历史背景的根本不同: 清兵入关: 明朝内忧外患,政权摇摇欲坠: 入关时期的明朝,内部经历了农民起义(李自成、张献忠等),社会动荡,.............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观察,也触及了日本动漫美少女造型的核心魅力所在。为什么那些五官比例、特征都与现实中人类有很大差异的美少女,我们依然能毫不费力地将她们识别为“人”呢?这背后其实是一套非常成熟且极具风格化的视觉语言在运作,而非简单的写实主义复刻。首先,我们要理解一点:日本动漫的“美少女”并非追求写实,而.............
  • 回答
    中国在海外的形象塑造与日本相比,确实存在不少差异,这背后是历史、文化、政治制度以及国家发展阶段等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为什么中国不能“像日本那样”花钱在外国美化自己,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点:一、 历史包袱与国际认知差异日本在二战后,积极融入国际社会,通过经济援助、文化交流、科技输出等方.............
  • 回答
    这个问题啊,问得挺实在的,也是很多人好奇的。为啥咱们汉服就没像日本和服那样,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呢?这背后其实是挺复杂的一段历史和文化变迁,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我试着从几个方面给您掰扯掰扯,尽量说得细致点,也带点我自己的理解,权当闲聊哈。一、 历史断层与文化认同的断裂这是最关键的一点,也是最让人心.............
  • 回答
    你说的情况,确实是很多人对日本历史和现状的一种普遍观感。日本在二战前的军事实力,尤其是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表现,确实曾让当时的美国感到棘手,甚至在某些方面让美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时至今日,日本的军事实力和战略定位,与过去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被很多人贴上“美国的附庸”的标签。这其中的原因,是一.............
  • 回答
    国内地铁和日本地铁在运营模式上的差异,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而且背后牵涉到不少建设、运营以及乘客习惯的考量。简单来说,日本地铁区分快慢车(或者叫“快速”和“各站停车”)的模式,是基于其城市发展历史、人口密度、线路布局以及对运载效率的极致追求。而国内很多城市,尤其是近年来新建的地铁系统,则更多地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