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房贷断供越来越多,出现这种断供潮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
最近房贷断供的情况确实在一些地方有所增多,这背后并非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

首先,我们得看看宏观经济的大环境。过去十几年,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也跟着水涨船高。很多人看准了这一点,觉得买房稳赚不赔,于是积极贷款买房,甚至加杠杆。但近几年,经济增长的步伐放缓,加上一些外部因素的干扰,大家普遍感受到了压力。就业机会减少,收入增长不如预期,甚至有些人的收入还出现了下滑。当收入达不到以前的水平,但房贷月供却像固定支出一样摆在那里,压力自然就大了。

接着,我们得聊聊房地产市场本身的变化。过去那种“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现在也受到了挑战。一些城市的房价出现了松动,甚至下跌。这意味着,一些在高位接盘的购房者,可能会面临“资产缩水”的尴尬。更关键的是,如果因为断供而不得不卖房,可能会亏损一大笔钱,这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是无法承受的。

然后,是“烂尾楼”的问题。这可能是最近房贷断供潮中最直接和最令人心痛的原因之一。一些开发商因为资金链断裂,导致项目停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烂尾楼”。这些购房者,不但背负着沉重的房贷,却拿不到自己付了钱的房子,更别提入住和出租来减轻月供压力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觉得继续还贷没有意义,甚至是一种“被骗”的感觉,所以选择断供。这种情绪上的宣泄,加上实际的经济困境,是导致断供潮的一个重要推手。

还有一部分原因,和疫情的冲击脱不开关系。虽然疫情已经过去了,但它对经济的长期影响还在。很多人在这段时间里经历了失业、降薪,或者生意受到了重创。这些经济上的打击,让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房贷作为最大的固定支出之一,一旦收入来源不稳定,就很容易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此外,我们也不能忽视信贷政策的变化。过去几年,为了给房地产市场降温,金融机构收紧了房地产信贷,对开发商和购房者都有一定的影响。虽然这本意是防范风险,但如果操作不当,或者在经济下行期一味收紧,也可能加剧市场的困难。

最后,我们还得看看一些社会心态和观念的变化。过去,人们对房子的执念可能更深,觉得有房才有家。但现在,随着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和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一些年轻人可能更看重自由,对背负几十年的房贷持更谨慎的态度。不过,这部分人群的断供情况可能相对较少,更多的是那些已经在还贷的群体遇到了实际困难。

总的来说,房贷断供的增多,是经济下行、房地产市场调整、烂尾楼风险暴露、疫情后遗症以及信贷政策等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这不仅仅是银行和购房者之间的问题,也反映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挑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系统性的思维和多方位的努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之前劝我买房的是你,现在房价跌了,你又说又没人逼你买,你自己自不量力。反过来笑话我。也对,不怨自己还怨谁呢,别人的嘴能信吗,张口就来

user avatar

你知道济南现在有多少人因为还不起房贷而被法院起诉吗?

去年济南出了6000多套法拍房,这就意味着银行起诉了6000多个家庭,跟银行打过交道的都知道,银行不会轻易去起诉,走到这一步说明是已经到了极限了,这还不包括有一些人正在和银行周旋,比如说能不能宽限一些时日,或者说我的房子正在卖,能不能先不起诉?

那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你没有一个足够稳定的工作来保证你每个月有足够的收入来还月供,所以房子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买得起的,如果你没有稳定的工作,真的劝你不要有买房这个念头,也不要听信一些所谓专家的话,什么可以去借一借或者首付分期,更不要有刷信用卡首付这种想法,因为你借的这些钱,早晚都得还,你连月供都是问题,你真的有能力去还首付借的这些钱嘛?

所以买房一定要谨慎,当你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购买的时候,还是趁年轻多打拼两年了。

user avatar

原因就是真没钱了,中国的房贷首付少的3成多的7成,还没有个人破产机制,但凡还能挤出钱来的是肯定不会断供的。

user avatar

如果你真的稍微花点时间了解一下法拍市场,你就知道了

普通人房贷断供是及其罕见的

房产市场上一直有两类人

一类是炒房客,一类是大众跟风的普通投资客

作为后者,其实是很难产生断供行为的

因为断供的代价从来不只是失去房子这么简单

比如一套房子还有220万贷款未还,目前房子的价值只有200万了,你直接断供,过个几个月,这个房子流进拍卖市场,拍卖市场一般都是房屋评估价的70%-80%,也就是说如果在这个市场卖掉了,那么可以还掉140-160万,还欠银行60-80万(还有律师费诉讼费滞纳金等等)

如果你在拍卖者看房的时候还极度不配合,什么恶劣对待和驱赶看房人啊,导致再一拍没有卖掉,恭喜你,进入2拍市场,再打8折,那么变成欠银行100万

但如果自己找人借20万,把这个房子底价处理,就只欠别人20万

所以如果从“代价”的层面来看,断供真的是最坏的结果,除非你能做到不用微信,支付宝,银行卡,永远不去上班领工资,名下这辈子无房无车,不坐高铁,飞机等等等,不然这笔钱,银行总有办法要回来

所以往往普通的投资客真没那么大的魄力断供

那是不是炒房客就是比较有种,胆比较肥,不害怕法律的重拳出击呢?

并不是的,因为后续的代价,不需要他们承担!

并不是的,因为后续的代价,不需要他们承担!

并不是的,因为后续的代价,不需要他们承担!

来,我跟你们找个新闻哈

图上的这个事情,就是个典型的专业炒房客行为

那就是

找人代持,签署代持协议

有点资本的身边,真的是不缺乏相信他们的人,找个公司员工,远方亲戚,说自己名下没有购房名额了(或说想要他的首次购房资质)想用他的名义代持一套房子,到时候涨价了还分他一点钱

说实话大部分不了解这个事的,都会开开心心的答应,天上白掉一套房,首付月供什么都不用管,房价涨了还有钱分

然后找银行办理高评高贷,杠杆拉到个80%以上,如果炒房客在本地银行有很资深的关系,甚至能把贷款100%拉满

如果房价涨了,皆大欢喜

万一房价跌了,傻子兜底

而这种类型的房子,才是法拍的重灾区

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炒房客的这种套路,不要轻易帮人代持

更多房产知识文章,关注公众号:房产小二郎

user avatar
统治阶级最老练的领袖总是力求增加小私有者的人数,以便为自己建立一支反对无产阶级的军队。
拿破仑第三曾打算用发行小额国家公债券的方法在城市中也造成这样一个阶级,而多耳富斯先生及其同僚按逐年付款的条件把小住宅卖给自己的工人,就是力图磨灭工人的一切革命精神,并用这种地产把他们束缚在他们做工的工厂里。
这样,工人就必须负起沉重的抵押债务,才能得到这种住所,于是他们就真正变成了自己主人的奴隶;他们被束缚在自己的房屋上,不能离开,只好同意接受向他们所提出的任何劳动条件。
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存在的时候,企图单独解决住宅问题或其他任何同工人命运有关的社会问题都是愚蠢的。真正的解决办法在于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工人阶级自己占有全部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

——《马恩全集·第十八卷·恩格斯.论住宅问题》

user avatar

什么热点问题,简直胡说八道,我搜了某三个字,提示无任何搜索结果。

user avatar

我觉得关于房产贷款与断供,有个很基本的概念,相当多的人都不知道。

如果你仅从断供这个角度分析房产尤其是日本房产刺破泡沫与美国次贷危机来对比参考中国的地产是大错特错的。

根本原因在于日本和美国危机的前置条件是出现了很多0首付或者1成首付的局面,这让银行极为被动,也就是说首付一成的300万的房子,其中270万是银行提供的贷款,银行拿着这套断供的房子拍卖起码要卖出270万以上才能最大程度降低坏账恶劣程度,事实上在日美断供潮下,怎么可能拍卖出90%的价格呢?

中国的高房价是土地财政和货币量的双重结果,中国的商品房首付普遍以3-7成为常见,换句话说国内断供潮并不会引发巨大的社会效应

根本原因在于如果你在中国有一套房子300万,其中有150万贷款,断供了,银行仅需要卖出150万就能回本不造成坏账,因此中国虽然有大量房屋断供被拍卖反而便利了一些手握巨额现金的人扫货

原先我在知乎解释这个原理,很多人不信,现在总该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了吧。而且事实上所谓的断供潮从2020年就被反复提及了,但是这两三年并没有造成银行系统较大的影响也是基于这个原理。

那么对普通人来说有没有什么启示呢?现金为王,少消费,多攒钱,少高风险投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