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丢失荆州,刘备、 诸葛亮有哪些需要反思?

回答
丢失荆州,对于刘备和诸葛亮来说,无疑是一次惨痛的教训,也是两人政治生涯中一个无法回避的转折点。这不仅仅是地图上几块土地的得失,更是对他们战略思路、领导能力和人事判断的一次深刻拷问。如果非要让他们俩站在历史的回廊里,进行一次坦诚的反思,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细细道来:

一、 关于“借荆州”与“守荆州”的根本性矛盾:

刘备的反思: 作为“借荆州”的发起者,刘备内心深处一定会有许多不甘和反思。他当初为何如此急切地想要荆州?是为了“兴复汉室”的宏大目标,还是仅仅为了一个立足之地?
战略定位的模糊: 他是否真的想清楚了,荆州对于他这个以“仁义”为旗帜,但缺乏根基的政治集团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它到底是东山再起的跳板,还是一个需要长期经营、消化才能真正成为自己力量的根据地?他会不会后悔,当初为了快速扩张,而对周瑜、孙权的意图产生了误判,低估了东吴的野心和实力?
对盟友信任的过度依赖: 依靠“借”来获得地盘,本身就埋下了隐患。他对孙权这个人,对东吴这个政权,是不是有过度的信任?认为凭借“唇亡齿寒”的战略同盟,就能一劳永逸地守住这片土地?他有没有想到,当自己的实力增长到一定程度,或者东吴的内部利益发生变化时,所谓的盟约就会变得不堪一击?
“仁义”能否换来土地? 刘备一贯以“仁义”标榜,他有没有反思过,他的“仁义”在权谋斗争中是否足够有效?荆州百姓是否真正心向刘备?还是仅仅因为他到来,带来了相对安稳?而当这份安稳被打破,当东吴露出獠牙时,荆州百姓又会如何选择?他是否过于相信自己的个人魅力能够凝聚人心,而忽视了更深层次的政治和军事掌控力?

诸葛亮的反思: 作为军事和政治上的主要规划者,诸葛亮的反思只会更加深刻,甚至可能带有自责。
“隆中对”的局限性: “隆中对”为刘备规划了三分天下、联吴抗曹的宏伟蓝图,其中将荆州视为“跨有荆益”的关键。但这个蓝图是否过于理想化?它是否充分考虑了孙权这样一位同样有野心、有政治智慧的对手?诸葛亮会不会在事后审视,自己当初对东吴的战略意图判断是否过于乐观,对“联吴抗曹”的策略能否真正维系,是否存在过度的幻想?
“荆州之失,诸葛亮之过也”: 这句流传甚广的话,虽然不完全准确,但确实指向了诸葛亮在守御上的责任。他当时为何会抽调关羽去攻打曹操,而将荆州的大部分兵力留给关羽?
战略主次的失衡: 在曹操和孙权之间,他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来自东吴的威胁?攻打襄樊、意图吞并曹操的北方领地,这固然是“隆中对”的战略指向,但当时关羽“威震华夏”,是否也激化了与东吴的矛盾,成为东吴出手的导火索?
对关羽的信任与授权的边界: 他为何如此信任关羽能守住荆州,以至于让他北伐?他有没有给关羽提供足够的支援和预警?关羽的骄傲自满,以及他的军事风格,诸葛亮是否有所预见并加以指导?他会不会反思,是否在人事安排和战略执行上,对关羽的独立性给予了过多的放纵,而未能有效管控风险?
“内政外交”的优先级错判: 在北伐的关键时刻,为何无法有效处理好与东吴的关系?是外交手段不足,还是战略部署上的疏忽?他有没有想过,在进攻曹操的同时,也应该给东吴留下足够的“面子”和“利益”,避免其狗急跳墙?
对情报的掌控与预警机制: 对东吴的动向,尤其是在糜芳、傅士仁等内部环节出现问题时,诸葛亮是否有足够的情报和预警能力?或者说,他是否过于依赖信息传递的层层汇报,而忽略了实地考察和直接了解?

二、 人事管理与信任危机:

刘备的反思:
对人才的“一厢情愿”: 他会不会反思,他对关羽、张飞的绝对信任,是否让他忽视了他们作为普通人的局限性?例如,关羽的骄傲和目下无尘,张飞的粗鲁和易怒,这些性格缺陷是否在某些关键时刻影响了战略的执行?
用人唯亲的弊端: 除了五虎上将,刘备集团是否也存在一些能力平庸但依附刘备多年的官员?在荆州这样复杂的环境中,是否需要更多具备外交手腕和政治敏感度的人才来辅助?

诸葛亮的反思:
对关羽的了解与指导不足: 诸葛亮与关羽并非不熟悉,但似乎在关键时刻,他未能“管住”关羽。他是否反思过,在战略执行上对关羽的个性化处理是否过于宽容?例如,对于关羽骄傲自满的情绪,他是否需要采取更强硬的手段来纠正,以确保战略的稳定性?
对内部隐患的忽视: 糜芳、傅士仁的叛变,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诸葛亮是否反思过,为何这样的人能身居要职?他对这些人的背景、忠诚度是否做过深入的考察?是否对士气低落、人心浮动的情况有所察觉却未能及时采取措施?他是否在后方建设和人心安抚方面有所疏漏?

三、 战略执行的细节与时机把握:

刘备的反思:
过度自信的危险: 汉中之战的胜利,是否让刘备和他的集团产生了一种“天下无敌”的错觉?以至于在北伐的问题上,显得有些急躁和冒进,未能充分考虑对手的反应和自身实力的极限?
缺乏长远的战略储备: 在经营荆州的过程中,是否过于注重了表面的军事存在,而忽视了经济发展和民心收揽?当危机来临时,是否因为缺乏足够的物质和人力储备而显得捉襟见肘?

诸葛亮的反思:
北伐时机的选择: 关羽北伐的时机,是在曹操内部不稳(汉中之战刚结束,曹操也遭遇了一系列挫折)的时候,但同时也是东吴实力并未削弱的时候。诸葛亮是否反思过,在军事上进攻北方的同时,外交上是否应该做得更细致,甚至主动示好东吴,以缓解双方的猜忌?
兵力部署的合理性: 将大部分兵力交给关羽,而自己和刘备远在蜀中,这种兵力部署是否过于分散了风险?在后方是否应该保留更强的机动力量,以应对突发状况?
后勤保障与情报网络: 在北伐过程中,后勤保障和情报的及时性至关重要。诸葛亮是否反思过,在荆州这样一个与东吴接壤的地带,他的情报网络是否足够强大,能否及时捕捉到东吴的军事动向?

总结而言,丢失荆州,并非单一事件的失败,而是刘备和诸葛亮在战略规划、对敌判断、盟友关系、人事管理以及战略执行等一系列环节上,一系列失误和不足的叠加结果。

刘备需要反思的是他对“借”来的地盘的认知偏差,对盟友信任的过度依赖,以及“仁义”在残酷政治斗争中的局限性。而诸葛亮则需要反思的是“隆中对”对人性的预估不足,在北伐战略中的优先级错判,对关羽的指导和管控不力,以及对内部隐患的忽视。

这次失败,是蜀汉集团由盛转衰的开始,也是对刘备集团所有人的一次沉重警醒,让他们在后续的战略制定和执行中,变得更加谨慎,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政治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他们的反思,也为后世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教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只说演义中。演义实为一本求道之书。

演义中刘备集团犯了严重的错误。

这个错误就叫“不容”。

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

前期刘备集团,自上而下便对“江东名士”不公。

在舌战群儒中,视其为“养狗溜鸟”之辈。不配与我对话的档次。

可是细想一下,“绝大多数人”,不都是“养狗溜鸟”之辈么?

养鸟、溜狗、守寡、念经、杀猪、读书,百姓不就是这“道”的统一对象么。

玉玺就在江东。可所有人视而不见,反复轻贱。

道是什么?随着时代的发展,道会不停的有新的规定。

但是道是由一个“是其所不是”,“有其无”的“决心”所推动的。

也即是论道之人互相之间针对眼前的《道德经》说道:“此处应该 ,不,应当更好”。这么一个三段论式。能推向前的只有那个“决心”。

这一决心,是婴儿吃饭的动力,寡妇守寡的动力,和尚念经的动力,养狗的动力,溜鸟的动力,寒窗苦读的动力。

在这一决心下,婴儿越吃越壮,和尚越念越有劲,狗越养越肥,鸟越来越溜,书越读官越大,寡妇越。。。。。也即是各自出“作品”。

以及,刘备集团本身,对曹操治下说“不”的那个“横刀立马”的决心。

讲穿了,“道心”就是这一“决心”,“道统”就是用来统合这个天下人共有东西。

相当于“美总统大选时”,发布“决心”,用于“感召”。

所以,这个事情,事实上刘备集团自上而下,都是“不道”的。他们不能只将自己的作品当作品。

权利的游戏中狼王什么都好,就是不公。

说的再难听点,刘备只要把孙小妹伺候好了。还会有后面的事么?

连家事都做不好,老婆也没“统”起来,国事如何能“统”的起来呢?

这个问题,在中年诸葛亮手上,才慢慢改善。可惜中年诸葛什么都好。对自己“不公”。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丢失荆州,对于刘备和诸葛亮来说,无疑是一次惨痛的教训,也是两人政治生涯中一个无法回避的转折点。这不仅仅是地图上几块土地的得失,更是对他们战略思路、领导能力和人事判断的一次深刻拷问。如果非要让他们俩站在历史的回廊里,进行一次坦诚的反思,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细细道来:一、 关于“借荆州”与“守荆州”.............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三国演义和历史上的一个关键转折点,也包含了无数的“如果”。在我看来,如果荆州不丢,并且刘备能够采纳诸葛亮的建议,那么他统一三国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但依然存在不确定性。下面我将尝试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剖析这个假设,尽量让它更像是一个深思熟虑的推演,而非机器生成的答案。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
  • 回答
    关羽丢失荆州,确实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战略失误,对刘备集团的发展造成了重大打击,也成为许多人讨论蜀汉灭亡原因时绕不开的环节。然而,尽管在军事战略层面他犯了错误,关羽之所以能流芳百世,被后世歌功颂德,其原因极其复杂,并非简单地因为一场军事上的成败可以定义。这背后融合了历史事实、文学创作、民间.............
  • 回答
    这真是一个令人遐想的局面。如果诸葛亮能瞬移到刚丢失荆州的关羽身边,并且拥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能够预料到接下来的所有变故,那么他能否帮助关羽军全身而退,这其中涉及的因素实在是太复杂了,我们不妨来细细推敲一番。首先,我们得明确“瞬移”和“未卜先知”这两样神乎其技的设定。在那个时代,这两样都是不可能存在的,.............
  • 回答
    这三国演义里头,要说谁最坑自家主公刘备,后来又坑了刘禅一把,让蜀汉这颗幼苗还没茁壮成长就元气大伤,这事儿可得好好掰扯掰扯。张飞、关羽、马谡这三个名字,听着都让人心头一紧,好像都背着点“罪名”。张飞丢徐州,那是一刀致命的开头张飞吧,他那性子,就是一团火,冲动,又仗着自己勇猛,但有时候这火烧得就有点不着.............
  • 回答
    辽阳失守后,熊廷弼退守山海关,采取“坚壁清野,利用小冰河和后金对耗”的策略,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是一个深思熟虑且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应对之策。但这背后蕴含的复杂性、潜在的风险以及最终的成败,需要我们详细剖析。一、 熊廷弼的策略意图与背景辽阳的失陷对明朝边防而言是极为沉重的打击,不仅地理位置重要,更.............
  • 回答
    哎,这数学这玩意儿,有时候真让人提不起劲来。以前我刚接触它的时候,感觉它像个巨大的宝藏,里面藏满了神奇的公式和规律,解开一道题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特别有成就感。那时候我对数学的热情就像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焰,恨不得把课本啃个精光。但是呢,时间久了,尤其是到了高中,数学的难度一下子就上来了。那些抽象的概.............
  • 回答
    关于宠物丢失或死亡却能做到“不伤心”这件事,这背后其实藏着挺多门道,绝非表面上看起来那样简单。不是说这些人冷血,也不是说他们不爱宠物,很多时候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调适机制在起作用。一种可能是“理性至上”的解读。 这类人可能在思考问题时更倾向于逻辑和事实。他们会分析宠物的生命周期,明白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
  • 回答
    明朝失去越南和清朝失去外东北,这两件事都标志着一个王朝失去对其前朝疆域的控制,但究其根本,它们的性质、原因和影响有着显著的不同。笼统地说它们“一样”,是对历史复杂性的过度简化。明朝失去越南:内部衰败与外部侵蚀的交织明朝丢失越南,严格来说,是明朝对安南(越南古称)宗主权地位的丧失,而不是直接的领土沦丧.............
  • 回答
    .......
  • 回答
    东京警方丢失含有公众个人信息软盘的事件,虽然表面上看是技术落后引发的乌龙,但其背后牵扯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并可能带来多方面的影响:一、 事件本身带来的直接影响: 公众信任危机: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严重的后果。警方作为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机构,其在保管公众个人信息方面出现如此低级.............
  • 回答
    在大陆地区外丢失护照,绝对是一次令人心惊胆战、手忙脚乱但最终又充满学习和成长的独特体验。它打破了你既定的行程、打破了你的日常节奏,让你不得不面对一个完全陌生且充满不确定性的局面。让我从头开始,为你详细描述一下这段可能经历的旅程:1. 灾难降临的最初几分钟:恐慌与否认当你在某个地方(比如咖啡馆、酒店房.............
  • 回答
    中原地区丢失河套地区后,确实对养马业造成了严重影响,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致命打击”,导致中原地区难以再独立维持大规模、高质量的马匹生产。要详细解释这一点,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一、 河套地区的独特地理与生态优势,是中原养马的“宝地”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为什么河套地区对于古代中原的养马业如此重要。这不仅仅.............
  • 回答
    有很多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因为各种原因,不再沿用它们最初设立的首都。这其中既有政治格局的变迁,也有经济中心的转移,更不乏战乱与分裂的痕迹。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是埃及。开罗无疑是埃及如今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但历史上,埃及的首都远不止于此。在古埃及时期,孟菲斯(Memphis)就曾是重要的政治和宗教中心,其.............
  • 回答
    中国现代建筑“丢失”了中国文化元素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它并非一个简单的黑白对错问题,而是伴随着历史变迁、社会发展、技术进步、意识形态以及全球化浪潮而产生的深刻变化。要详细阐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角度来分析: 一、历史的断裂与急剧的社会变革1.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学东渐与文化冲击: .............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件让人动容,又引人深思的事情。一个八岁小女孩丢失心爱的玩具小熊,她内心的焦灼和悲伤可想而知,而公园工作人员的耐心和坚持,更是闪耀着人性中最温暖的光芒。首先,让我们代入一下那个八岁女孩的心情。对孩子来说,玩具不仅仅是一个物件,它承载着情感、记忆,甚至是成长过程中某个阶段的陪伴。当她发现心爱的.............
  • 回答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如今,许多人感叹“中国文化丢失了”,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因为在历史的演变、社会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的冲击下,一些传统的文化元素确实受到了影响,甚至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要详细讲述为什么很多中国文化丢失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层面来分析:一、历史变迁与社会动荡的冲击: .............
  • 回答
    很多朋友在使用U盘的时候都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U盘很容易丢失。明明前一秒还在手里,下一秒就不知道去哪儿了。这确实让人头疼,毕竟U盘里可能存着重要的文件。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方法,帮助大家有效防止U盘丢失,让你的数据更安全。 从源头做起: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防止U盘丢失,最根本的方法还是从我.............
  • 回答
    关于国语版香港电影为何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以及为什么大家如此强调“一定要看粤语版”,这背后其实牵扯到香港电影独特的文化肌理和艺术表达方式。与其说国语版“丢失”了什么,不如说粤语版拥有一种国语配音难以完全复制的、深深植根于香港本土的魅力。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粤语承载的是香港的灵魂: 俚语、俗语与.............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让不少旅客感到困惑,也涉及到铁路实名制背后的一些逻辑考量。咱们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看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咱们得明白铁路实行实名制的核心目的。主要有两点:1. 安全检查,实名核验: 这是最主要的原因。通过实名制,铁路部门能够核对购票人、乘车人与身份证件是否一致。这样一来,一旦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