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历史上张飞丢徐州,关羽丢荆州,马谡丢街亭,你认为谁把蜀国「坑」的最惨?

回答
这三国演义里头,要说谁最坑自家主公刘备,后来又坑了刘禅一把,让蜀汉这颗幼苗还没茁壮成长就元气大伤,这事儿可得好好掰扯掰扯。张飞、关羽、马谡这三个名字,听着都让人心头一紧,好像都背着点“罪名”。

张飞丢徐州,那是一刀致命的开头

张飞吧,他那性子,就是一团火,冲动,又仗着自己勇猛,但有时候这火烧得就有点不着调了。当初刘备在徐州,曹操主动把徐州让给他,这可是个天大的恩情,刘备也是兢兢业业地经营。结果呢?曹操来攻打,刘备没办法,只能去救外头的朋友。这时候,就得有个靠谱的人守家,你说你让个谁去?一般人都会想,张飞勇猛,肯定能守住。

可张飞是怎么守的?他把防务交给了一个叫陈登的人,这人本来是徐州的豪杰,对刘备也忠心。但张飞自己呢?他跑出去跟曹操的将领刘备的旧识夏侯渊打仗去了。你说这仗打得顺利也就算了,偏偏夏侯渊是谁?那可是曹操手下少有的猛将,张飞这仗打得那是相当不顺,几乎是损兵折将。

就在张飞在外头跟人缠斗的时候,曹操那边派了张辽和乐进,加上徐州本土的叛乱势力,直接就偷袭了徐州城。张飞听到消息赶回来,已经来不及了。他这个人吧,虽然勇猛,但有时候脑子转得没那么快,又加上连败夏侯渊,心里可能也憋着一股气,没能冷静地指挥防守。最后,徐州就被曹操给夺了回去。

这一丢,对刘备来说可真是个重创。徐州可是个好地方,地肥人多,战略位置也好,是刘备早期重要的根据地。丢了徐州,刘备一下子就变成了丧家之犬,东奔西窜,还得靠刘表收留。而且,这是刘备第一次失去重要的地盘,给他的政治生涯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也让他本来就不稳固的势力更加飘摇。这次丢徐州,虽然不是张飞直接战死沙场,但就从战略角度来看,他无疑是亲手把刘备辛苦打下的基业给毁了,这第一刀,够狠了。

关羽丢荆州,那可真是自毁长城

如果说张飞丢徐州是刘备早期的一次重大挫折,那关羽丢荆州,那就是蜀汉后期,距离统一天下只差一步时,一记闷棍打在了脑门上。荆州啊,那可不只是块地盘,那是诸葛亮隆中对里头规划好的“跨有荆益”战略的关键。有荆州,蜀汉就有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纵深,就能源源不断地从荆州调集兵力、物资支援益州。失去了荆州,蜀汉的战略空间瞬间被压缩,如同一个人被砍掉一条胳膊,再也无法施展拳脚。

关羽的能力,那是毋庸置疑的,那是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存在。但他这个人吧,也有点“骄傲”。在镇守荆州的时候,他对东吴的孙权,那是一点都不放在眼里。当初刘备跟孙权联合抗曹,靠的就是“联吴抗曹”的大政方针,这个联盟的基础就是荆州的归属问题,虽然有争议,但至少表面上还是友好的。

结果关羽一上来,就对东吴采取了强硬甚至是轻蔑的态度。他去攻打樊城,那是想直接拔掉曹操在北方的军事重镇,志向是好的,但这个时机和做法,却把东吴给得罪了个彻底。他一方面派人去向东吴借粮草,另一方面又对东吴的使者态度不佳,甚至把吴侯孙权的使者给羞辱了一番。你说,人家东吴好歹也是个大国,你这么不给面子,他们能忍你多久?

更致命的是,当他出兵攻打樊城的时候,他为了避开东吴的锋芒,竟然把荆州的大部分兵力都带走了,只留下了少数部队和一些文官来守卫。这无异于“空国而出”,把最关键的战略要地门户大开。东吴那边一看,机会来了!吕蒙,这个本来是粗人,但被诸葛亮看准后,经过孙权的重用,成为了一个有谋略的将领,他设计了一个“白衣渡江”的计策,伪装成商人,轻易就夺取了荆州。

关羽听说荆州失守,急忙从樊城撤兵回援,结果在撤退的路上,被东吴的军队层层包围,最终兵败被杀。这一仗,不仅丢了荆州这块战略要地,更让蜀汉失去了最能征善战的大将关羽。刘备因此悲痛欲绝,出兵伐吴,结果又是在夷陵大败,蜀汉的国力因此元气大伤,几十年都没能缓过来。关羽丢荆州,那可真是自毁长城,直接把蜀汉推向了衰落的深渊。

马谡丢街亭,那是战略上的 fatal mistake

马谡这个人,大家一般都说他“纸上谈兵”。诸葛亮对他寄予厚望,认为他有经世之才,所以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就委以重任,让他去守街亭。街亭是什么地方?那是北伐大军的粮道咽喉,是连接蜀汉和关中的重要枢纽。一旦街亭失守,北伐大军的粮草就会被切断,整个北伐计划就会面临崩盘的危险。

马谡这个人呢,他确实读了很多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但在实际的军事指挥上,他却犯了一个非常低级的错误。诸葛亮再三叮嘱他,一定要把兵力布置在街亭的交通要道上,扼守水源,这样才能有效阻击曹魏的进攻。可马谡觉得,自己才是真正懂得兵法的人,他认为把部队驻扎在山顶上,居高临下,更能发挥优势,而且还能一鼓作气击溃敌人。

结果呢?魏国的将领张郃,那可是经验丰富的老将,一看马谡把兵驻扎在山上,而且水源被断,心里就乐开了花。他没有跟马谡硬碰硬,而是直接围住山脚,断了马谡的粮道和水源。山上的士兵又渴又饿,战斗力直线下降。张郃再发动进攻,马谡的军队很快就崩溃了。

街亭一失,北伐大军的粮草供应立刻陷入危机,诸葛亮不得不下令撤军。这次北伐虽然没有让蜀汉军队全军覆没,但却断送了蜀汉一次非常宝贵的发展机会,而且对士气打击也很大。马谡本人也因为失守街亭而被诸葛亮挥泪斩杀。

谁坑得最惨?这得看怎么定义“惨”

现在我们来比比,到底谁坑得最惨?

从“直接造成的损失”来看, 关羽丢荆州无疑是最惨的。荆州不仅是蜀汉的战略支点,失去了荆州意味着失去了北伐的基地和后勤保障,直接导致了蜀汉战略上的被动。同时,关羽本人也战死,这是蜀汉人才上的巨大损失。这一步棋走错了,直接让蜀汉看到了衰败的影子。

从“对刘备个人的打击”来看, 张飞丢徐州是最惨的。那是刘备早期的事业基石,失去了徐州,刘备一度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差点就此退出历史舞台。虽然后来他凭借自己的能力重新崛起,但徐州之失,是刘备创业生涯中最黑暗的一段经历。

从“对蜀汉长期发展机会的扼杀”来看, 马谡丢街亭也是极其严重的。第一次北伐的失败,虽然不是灭顶之灾,但却是蜀汉在诸葛亮主导下,难得的一次主动出击,这次机会的丧失,使得蜀汉在面对强大的曹魏时,始终处于被动防守的局面,也让诸葛亮之后的北伐越来越困难,国力消耗越来越大。

我的看法是:关羽丢荆州,坑得最惨。

原因如下:

1. 时机和战略层面: 关羽丢荆州发生在蜀汉已经建立起“隆中对”的战略框架,并且诸葛亮已经做好了北伐准备的关键时刻。此时的蜀汉,实力相对稳定,与东吴的联盟也至关重要。关羽的失误,不仅断绝了北伐的战略通道和后勤,更导致了与东吴的联盟破裂,使得蜀汉腹背受敌。这种“自毁长城”的行为,对蜀汉的长期发展和统一大业的实现,造成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2. 损失的全面性: 失去了荆州,蜀汉失去了最重要的一块战略要地和兵源地,从此只能偏安一隅。同时,关羽本人作为蜀汉的顶梁柱,他的战死,让刘备痛失爱将,也让蜀汉失去了最能与曹魏抗衡的大将。这种战略、人才、地盘的三重损失,是张飞丢徐州和马谡丢街亭都无法比拟的。张飞丢徐州,刘备还能重新打下汉中,东山再起;马谡丢街亭,虽然是北伐的重大挫折,但诸葛亮很快就稳住了阵脚,并没有导致蜀汉的核心力量被摧毁。

3. 影响的持久性: 荆州失守后,蜀汉就再也没有了北伐中原的战略优势,只能依靠汉中这一个狭窄的出口。这种战略上的被动,贯穿了蜀汉后期的大部分时间,直接影响了蜀汉的国力和发展方向。即使是诸葛亮这样的天才,也无法弥补荆州失陷带来的巨大战略空缺。

所以,如果非要评判谁“坑”得最惨,那一定是关羽,他的失误,直接让蜀汉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最大机会,也加速了其最终灭亡的进程。那一声叹息,仿佛还回荡在三国史册的字里行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难得提了一个相对正经的问题

张飞丢徐州,无伤大雅,本来刘备就坐不住徐州牧的位置,徐州犬牙交错,东有陈登,北有臧霸,南有袁术,还有吕布,每一个是好热的,刘备本身在徐州根基就薄弱,丢徐州早晚的事情

马谡丢街亭,首先是让诸葛亮一伐全据陇右,拿下凉州的计划破产,影响非常之大,一伐之声势浩大,导致本来轻视蜀汉的曹魏,在西方的防守越来越重,以至于后来的数次北伐都没有造成比一伐更大的影响,可以说一伐是成功率最大的,最能打开三足鼎立格局的北伐,但是我不认是最惨的

关羽丢荆州,其严重性是直接让诸葛亮隆中对提出的战略目标胎死腹中,本来两路伐魏,左右策应的局面,打成了诸葛亮终其一生只能带领一路出汉中北伐。

从损失上来说,丢徐州=损失不大,丢街亭=损失拿下凉州的最好机会,丢荆州=损失一战还于旧都的机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三国演义里头,要说谁最坑自家主公刘备,后来又坑了刘禅一把,让蜀汉这颗幼苗还没茁壮成长就元气大伤,这事儿可得好好掰扯掰扯。张飞、关羽、马谡这三个名字,听着都让人心头一紧,好像都背着点“罪名”。张飞丢徐州,那是一刀致命的开头张飞吧,他那性子,就是一团火,冲动,又仗着自己勇猛,但有时候这火烧得就有点不着.............
  • 回答
    张飞,这位在中国历史上响当当的名字,提起他,大家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大多是那个豹眼环眼、声若巨雷、一把丈八蛇矛横扫千军的猛将形象。他的勇猛无匹,在长坂坡吓退曹操百万大军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被后世奉为“万人敌”。但是,如果仅凭“勇”来评价张飞,那未免太狭隘了。要说他是不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咱们得仔细.............
  • 回答
    想象一下,那是一个截然不同的汉末三国。若张飞、关羽、赵云、诸葛亮这四位文臣武将,不是在刘备麾下,而是怀揣着某种难以言说的理由,选择向曹操效忠,历史的车轮便会朝着完全陌生的方向滚去。首先,曹操阵营的实力将得到一个难以置信的飞跃。张飞那如雷般的嗓音和横扫千军的勇猛,关羽那“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
  • 回答
    张良辅佐刘邦,这事儿可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简单的“英雄识英雄”。这背后,是一场深邃的政治博弈,一个时代的潮起潮落,以及张良本人那颗洞察世事的明珠。要说张良为啥选了刘邦,咱得从头细细说道说道。一、出身与家学:张良的“高起点”首先得知道,张良不是个普通人。他出身名门,是战国时期韩国的相国。他爷爷张开地、.............
  • 回答
    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叱咤风云的人物,张骞无疑是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一位。他不仅打通了汉朝与西域的联系,更开启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伟大篇章,被誉为“中国古代伟大的外交家和探险家”。但若要问,中国历史上是否还有像张骞这样的人物,答案是肯定的,只是他们的身份、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所承担的使命各有不.............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假设性问题!如果刘备能够采取这样的策略,并且得到庞统、赵云、黄忠等大将的全力支持,北伐取得比历史上更大的战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关键的挑战。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1. 策略分析:为何刘备派庞统、赵云、黄忠等入蜀帮助刘璋灭张鲁会有积极影响? 巩固益州根基,消除后顾.............
  • 回答
    2021年7月26日,东京奥运会的击剑赛场上,当张家朗以15比11的比分击败意大利名将达·莫纳,为中国香港摘下男子花剑个人赛金牌的那一刻,整个香港都沸腾了。这不仅仅是一枚金牌,更是香港体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是香港历史上的第二枚奥运金牌,距离上一次已经过去了25年。张家朗的胜利,对香港而言,有着非凡.............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三国时期一个核心的权力交接和政治考量。刘备之所以没有让刘禅像关兴、张苞那样活跃在战场上,并非全无缘故,而是有着多重深层原因,这些原因既有个人性格的考量,更有政治格局和时代背景的制约。首先,我们要明白刘备对刘禅的态度和他的政治目标。刘备一生颠沛流离,以兴复汉室为己任,他的政治.............
  • 回答
    张若昀版《霍去病》在历史改编方面引发了不少争议,其中最核心的批评就集中在制片方和编剧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篡改”。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剖析: 1. 争议的焦点:究竟是什么被“篡改”了?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历史剧并非必须完全忠实于史实,这是改编的常态。然而,对于《霍去病》的争议,.............
  • 回答
    如果我要为未来历史课本上关于新冠病毒那一页选择一张配图,我会选择一张能够传达出这场疫情多方面影响的照片,而不仅仅是病毒本身。我倾向于选择一张能够触及人性、社区和全球互联互通的照片,它应该具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深刻的意义。我最终会选择的配图是:一张医院窗户前,一名医护人员与一位被隔离在病房内的患者隔着.............
  • 回答
    张召忠与黄旭东的历史性会面,与其说是对军事战略的深度探讨,不如说是一场充满戏剧性与符号意义的文化现象。这两位在各自领域深耕多年的人物,一个以其独特的军事评论风格,尤其是在“战略忽悠局”的标签下,深入浅出地解读国际局势,赢得了众多拥趸;另一个则作为中国即时战略游戏(特别是《星际争霸》)的代表人物,以其.............
  • 回答
    抱歉,我无法直接“看到”您提到的图片。要了解图片的出处、是否为实拍还是后期制作,以及其中可能蕴含的历史故事,您需要将图片本身提供给我。如果您能将图片上传或者描述给我,我会尽力帮您分析。不过,我可以先从普遍情况出发,告诉您在分析一张图片时,我会关注哪些方面,以及您在提供图片信息时可以补充哪些内容,这样.............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如果张骞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历史的长河会因此而改写到什么程度,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首先,我们来认真审视一下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和意义。当时,汉武帝刘彻雄心勃勃,渴望扩张汉朝的疆域和影响力。对于北方强大的匈奴,汉朝一直遭受其侵扰,疲于应付。武帝迫切需要找到能够联合抗衡匈奴的力量。而传.............
  • 回答
    张继科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如果能摘得男单金牌,实现职业生涯的双满贯,这无疑将是他辉煌职业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要因此断言他就能超越马龙成为“历史第一人”,这件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去细细掰扯。首先,我们得明确“双满贯”的含金量。双满贯,指的是在奥运会、世乒赛和世界杯这三大赛.............
  • 回答
    《大秦赋》这部剧,可以说是近些年古装权谋史诗类作品里,相当有分量的一部了。它之所以能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背后强大的卡司阵容——张鲁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这几位名字单独拎出来,都是在圈里摸爬滚打多年的实力派,各自都有拿得出手的代表作。而当他们齐聚一堂,共同演绎秦始皇统一六国.............
  • 回答
    历史上有许多因决策失误或极端错误而被后世称为“馊主意”的案例。这些方案往往基于错误的判断、短视的策略或对现实的严重误解,最终导致灾难性后果。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涵盖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等多个领域: 1. 拿破仑的“大陆体系”(18061812) 背景:拿破仑为对抗英国的海上霸权,于1806.............
  • 回答
    关于中国历史上“只有秦朝、汉朝和明朝修长城”的说法,实际上存在明显的错误。中国历代王朝中,周朝、秦朝、汉朝、北魏、隋朝、辽、金、元、明、清等朝代都曾修建或修缮过长城,只是不同时期的修建目的、规模和重点有所不同。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为什么历史教材或大众认知中常提到秦、汉、明三朝修长城?1. 秦朝:中.............
  • 回答
    在中国历史上,“满门忠烈”通常指整个家族因忠于国家、忠于信仰或忠于某人而集体殉难或英勇牺牲。以下是一些历史上被广泛传颂的“满门忠烈”人物及其故事,尽管部分案例可能因历史记载的模糊性而存在争议,但其精神和事迹仍被后人铭记: 1. 岳飞家族(南宋) 背景: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以“精忠报国”闻名,其家族成.............
  • 回答
    李世民(599年-649年),即唐太宗,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他以开明的政治、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包容的文化政策闻名,开创了唐朝历史上最辉煌的“贞观之治”,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他的历史形象: 一、政治统治:开明务实,以民为本1. 继位与玄武门之变 .............
  • 回答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发生在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志愿军第9兵团与联合国军(以美军第10军为主)在朝鲜北部长津湖地区展开激烈交战。这场战役不仅改变了朝鲜战争的局势,也展现了志愿军在极端环境下的顽强意志和战略智慧。以下是战役的真实情况及志愿军面临的困难的详细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