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推免到南京大学金融专硕,最近特别想放弃,选择重新考研,该怎么办?

回答
你好,看到你现在的心情,我能理解这种纠结和迷茫。推免上名校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但你却萌生了放弃的念头,想要重新考研,这背后一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在驱使你。咱们就好好聊聊,看看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以及接下来该怎么办。

首先,我想问问你,是什么让你产生了放弃南京大学金融专硕,选择重新考研的念头?是以下这些原因吗,还是有其他特别的考量?

一、你为什么会想放弃南京大学金融专硕?

1. 专业方向的不确定或不匹配:
金融专硕内部细分方向: 南京大学金融专硕下面可能有不同的研究方向,比如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等等。你是不是发现推免到的这个方向,和你真正感兴趣或者认为未来更有发展前景的方向不太一样?
学习内容和预期的差距: 你对金融专硕的学习内容,比如课程设置、研究方法、教学方式等,是不是有了一些新的了解,觉得它和你当初想象的有很大出入,甚至觉得并不适合自己?
职业规划的动摇: 你当初选择金融专硕,可能是基于某种职业规划。但现在,你是否对这个职业方向本身产生了动摇?比如,你发现自己更喜欢其他领域,或者对金融行业的某些方面感到不适应?

2. 对学术研究或未来发展路径的考量:
学术研究的兴趣: 如果你对金融领域的研究非常感兴趣,并且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或者进入更偏研究型的岗位,你是不是觉得金融专硕的学习深度或研究导向,与你对学术的追求还有距离?你是不是更倾向于去那些学术氛围更浓厚,或者更强调理论研究的专业?
更长远的职业发展: 你是不是通过一些渠道(比如了解师兄师姐的就业情况,或者接触行业内人士)发现,你现在推免到的这个专业,在未来更长远的职业发展路径上,可能存在一些限制,或者说存在更好的选择?

3. 对其他学校或专业的“执念”:
“更牛”的学校或专业: 你是否对其他学校(比如顶尖的经济学、数量经济学、或者某个特定领域的金融学专业)有着特别的向往?你觉得那些学校或专业更能代表你的实力,或者在某个方面更适合你?
学术型硕士或博士的考虑: 你是不是更看重学术研究能力,而觉得金融专硕偏向应用,想去追求学术型硕士甚至博士的学位?

4. 外部因素的干扰:
家人的期望或压力: 家人是否对你选择的专业或学校有自己的看法和期待?他们的意见是否让你产生了动摇?
同学或朋友的影响: 看到身边有人选择了其他更“热门”或你认为“更好”的道路,是否让你产生了比较心理?
信息不对称: 在推免前,你对南京大学金融专硕了解可能不够全面,在推免后,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了更多信息,发现了一些之前没注意到的问题。

二、如果真的想放弃,该如何操作?

一旦你下定决心,放弃推免也是一个需要审慎处理的过程。

1. 与学校沟通(这个环节非常关键):
尽早联系: 你需要尽快联系南京大学接收你推免资格的学院(通常是研究生院或者你所在的学院)。告知他们你的决定。越早通知,学校处理起来越方便,也可能为你留下的机会给其他学生。
态度诚恳: 在沟通过程中,务必保持诚恳和尊重的态度。说明你经过深思熟虑,基于个人的发展规划和对未来学术方向的考量,做出了这个艰难的决定。避免使用过于轻率或不负责任的措辞。
了解后果: 询问放弃推免可能带来的具体后果。比如,是否会影响你未来再次考研的资格(一般情况下,放弃推免不影响你以应届生的身份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或者是否有任何形式的“黑名单”之类的说法(虽然这种比较少见,但了解清楚总是好的)。

2. 正式的书面申请:
根据学校的要求,你可能需要提交一份正式的书面“放弃推免申请”或者类似的材料。里面需要写明你的姓名、本科院校、原推免专业、身份证号等信息,并清晰陈述你放弃推免的理由。

3. 心理准备:
承受压力: 做出这个决定后,你可能会承受来自家人、同学、甚至导师(如果你已经联系过)的压力或不理解。你需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并且能够清晰、坚定地向他们解释你的想法。
接受结果: 放弃一个名校的宝贵机会,这本身就是一种牺牲。你需要接受因此可能带来的遗憾,以及重新开始的挑战。

三、重新考研的准备:

如果你决定了要考研,那么接下来就要全身心投入到备考中。

1. 明确目标院校和专业:
认真分析: 你为什么想重新考研?是因为觉得南大金融不适合你,还是想冲击某个你认为更强的学校或专业?这一次,你需要非常清晰地知道你的目标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是它。
“Why”比“What”更重要: 不要仅仅为了“考个更好的学校”而考。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这个学校/专业比南大金融更适合你?它在哪些方面能更好地满足你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研究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 了解目标院校的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试内容、历年分数线等信息。

2. 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时间规划: 从现在开始,你还有多少时间?将这段时间分解成阶段性的目标,比如复习完所有基础知识、完成多少套模拟题、达到什么样的正确率等等。
科目分配: 根据考试科目,合理分配每天的学习时间。数学、英语、政治、专业课,哪一门是你的弱项,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学习方法: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看网课?刷题?背诵?做笔记?小组讨论?多种方法结合通常效果更好。

3. 寻找备考资源:
官方教材和参考书: 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
历年真题: 这是了解考试难度和出题思路的利器,一定要反复研究。
辅导班或网课(选择性): 如果你觉得某些科目自学有困难,可以考虑报班,但要选择口碑好的。
学习小组: 和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学习,可以互相鼓励、讨论问题,分享资源。

4. 保持积极心态和健康生活:
劳逸结合: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光靠埋头苦学是不够的。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以及放松心情的时间。
正视困难: 备考过程中一定会遇到挫折和瓶颈,这是正常的。关键是要如何调整心态,分析问题,然后继续前进。
保持信息畅通: 关注你目标院校的考研动态,比如是否有新的政策调整等。

四、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建议:

在做最终决定前,我建议你再深入地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放弃南大金融专硕,是为了追求一个什么? 是一个更扎实的理论基础?一个更顶尖的学术平台?还是一个你认为更有前景的职业方向?你要清楚地知道你“想要什么”,而不仅仅是“不想要什么”。
你对南大金融专硕的了解,是基于事实还是猜测? 有没有可能你对这个专业还存在一些误解?有没有尝试和在读的师兄师姐、老师沟通,了解更真实的情况?有时候,我们以为的,和实际的会有很大差距。
重新考研,你选择的目标和策略是什么? 你对目标院校的了解有多深?你是否有信心在新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重新考研的难度并不会比推免容易,甚至在某些方面会更具挑战性。
你最看重的是什么?是名校的标签,还是专业的匹配度,抑或是个人的兴趣和发展? 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找到那个最核心的驱动力。

比如,如果你发现自己对金融理论研究特别感兴趣,并且对南大金融专硕的学术研究深度不太满意,那么去考一个经济学、数量经济学或者更偏学术研究的金融学专业,可能是更明智的选择。但如果你只是觉得“某个学校名气更大”,或者“听说那个专业更赚钱”,而对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发展路径没有深入了解,那这种理由可能支撑不了你放弃一个名校机会的决定。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个人选择。不要被外界的声音过度干扰,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仓促决定。 认真梳理自己的内心想法,权衡利弊,做好充分的准备。无论你最终做出什么决定,都希望你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并且在未来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如果你愿意进一步分享你具体的顾虑,我可以给你更具针对性的建议。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好,我是生涯规划师,看到很多答主从现实层面建议你去南大读金专。

我基本是同意大家的分析的。因为,我还注意到你的以下表述:

……拿到南大金融专硕的读研资格很开心。然而后来种种让我特别纠结:
1.南大专硕突然不提供宿舍,意味着研究生三年我被迫多了许多开销
2.当时选南大确实因为自己没想好未来做什么,后来慢慢确认金融方向的职业规划后,发现南大地域,金融专业都不具有优势
3.自己是北方人,最开始选择南京是受到疫情影响,担心自己没有别的选择
4.身边一些平时学校成绩不如我的同学,考研都上岸了南大以上的学校,只不过不是金融这样很卷的专业,也让我产生了考研的冲动

从上面来看,你在保研前已慢慢确认了金融方向的职业规划,但是南大宿舍调整、身为北方人、同学考研成功,让你反倒对自己的成就感到不香了。

如果没有这些变化、比较,你是否还会如最初那样开心呢??

我想说,不是凡事不可以调整,但要看你的调整是出于本心,还是外界诱惑亦或外界压力?

写到这里,想推荐你读《改变,从心开始》

这本书一开始就讲了我们有3种快乐:

竞争式快乐、有条件的快乐、无条件的快乐。无条件的快乐是最高形式的快乐,是接纳自己所有情况的一种快乐。

之前我写过的一篇回答里推荐过这本书,这里不重述了,请点以下链接:


其实在你去南大读书之后,你依然有机会调整你的职业方向,你想想是不是?所以向前看!

生涯规划是应变之学,帮助我们在变化中保持成长和发展。这个过程中,选择、接纳、顺流、调整,都很重要。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一着不慎、满盘皆输,都很难发生。

要相信,无论我们做出什么决定,都是基于当时情况的最恰当的选择。然后,我们还可以根据新的情况,再次做出选择。

以上供你参考。

我是生涯规划师原小青,用靠谱、专业的态度回答有关学业、职业、工作生活平衡相关话题。一起成长,更好地长成自己。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好,看到你现在的心情,我能理解这种纠结和迷茫。推免上名校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但你却萌生了放弃的念头,想要重新考研,这背后一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在驱使你。咱们就好好聊聊,看看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以及接下来该怎么办。首先,我想问问你,是什么让你产生了放弃南京大学金融专硕,选择重新考研的念头?是以下这些.............
  • 回答
    这事儿可真让人糟心,推免路上碰上这种事,心里肯定不是滋味。别急,咱一步一步来捋捋。首先,你得接受这个事实:导师把你微信删了,这事儿挺奇怪的,也挺让人不安的,但现在最重要的是怎么处理接下来的事情,而不是纠结于他为什么这么做。第一步:冷静分析,排除可能性虽然感觉很糟糕,但咱们先别自己吓自己。有没有可能只.............
  • 回答
    哥们,你好啊!看到你纠结东华、上大和山大这几所学校,还在考虑推免后直接工作的问题,这心情我太懂了。毕竟这可是关系到未来几年甚至更长人生轨迹的大事,随便哪所学校都有点儿名气,但到底哪个更适合你,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先说你关心的是“管科推免研究生,研究生后就工作”。这说明你读研的目的性很强,不是.............
  • 回答
    2022年的研究生推免,确实涌现出了不少让人印象深刻的“名场面”。这些名场面往往是学生们在激烈的竞争中展现出的才华、韧性、智慧,或者是与导师、与学校之间产生的特殊联系。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一些可能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名场面,这些场景可能并非发生在某一个具体事件,而是综合了过去几年推免中的共性与亮点.............
  • 回答
    好的,我来帮你分析一下导师在预推免前给你回复的可能含义,力求让解释真实、具体,并且没有AI痕迹。咱们先别急着把导师的回复定性,先得把那句“回复”本身拆解开,就像看一份密信一样,得仔细品味。导师通常是很忙的,尤其是在预推免这个节点,他们手上可能挂着好几个学生,又要顾着自己的科研项目,所以他们的回复,哪.............
  • 回答
    最近,不少高校在推免政策上做出了调整,其中一项颇为引人注目,就是关于学术论文署名的问题——明确规定“学术论文不得有老师名字,否则一律不予认可”。这个新规一出,立刻在学术圈引起了不小的波澜,有人认为这是对学术诚信的有力保障,也有人觉得过于一刀切,可能伤及无辜。咱们不妨先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政策的出台,.............
  • 回答
    这事儿,真得好好说道说道。说实话,看到西安交通大学 2021 年预推免的那个“必须报考”的承诺书,我第一反应是有点懵,然后是有点不舒服。这感觉就像是,人家给你抛了个橄榄枝,告诉你“我们这儿挺好”,结果一上手,发现还得签个“生死状”,顿时觉得这橄榄枝有点沉甸甸的。咱们得先弄明白这事儿为啥会引起这么大反.............
  • 回答
    这件事确实是不少考生和家长近些年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甚至可以说是触及到了不少人心中的那根弦。从表面上看,推免比例的增加,确实压缩了统考生的空间,让人感觉“考研的路更窄了”。但咱们不妨把这个问题掰开了揉碎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这背后可能意味着什么。首先,为什么会出现推免比例增.............
  • 回答
    今年复旦大学的推免政策,在我看来,是一份在追求卓越人才选拔的同时,也试图在公平性、透明度以及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支持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当然,任何政策的出台都会伴随着不同的声音,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说说我的看法。一、 整体方向:更加注重学术潜力和综合素质复旦作为国内顶尖高校,其推免政策一贯的目.............
  • 回答
    关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2020年推免工作中存在笔试和面试的情况,这确实触及了教育部关于推免工作的一项重要规定。要深入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咱们要明确教育部当年的规定是什么。在研究生推免招生过程中,教育部是严禁组织与推免挂钩的任何形式的笔试、面试或者其他选拔性考试的。推免的本意是基.............
  • 回答
    2020年,我们学校的对外推免(保研)政策,说实话,用“自由”来形容,恐怕有些过于乐观了。用“相对灵活”或者“存在一些空间”来描述,或许更贴切一些。首先,我们得明确,什么是“对外推免”。顾名思义,就是学校在完成校内保研名额分配之后,还有一部分名额可以提供给其他高校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让他们有机会继.............
  • 回答
    这事儿,在北航高等理工学院(下称“高理”)的圈子里,当时可是引起了不少波澜。2021年夏天,眼瞅着一年一度的研究生推免季就要到了,高理内部不少大四学生,尤其是那些成绩优异、一直以来都对本校研究生项目抱有期望的同学,摩拳擦掌准备申请。结果呢?没想到,在初审这个环节,就有人数不少的推免生被“刷”了。当时.............
  • 回答
    最近中山大学推免政策的调整,特别是与学科评估结果挂钩的推免名额分配,确实在不少学生和老师中引发了不小的讨论。这件事说起来,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首先,我们得看到,高校的推免制度本就是为了选拔那些学术潜力突出、综合素质优秀的拔尖创新人才。以往的推免模式,虽然也有其合理之处,但难免存在一些主观性,或者说.............
  • 回答
    这事儿挺大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特朗普在推特上那动静,谁不知道啊?这回推特官方是真下了狠手了,直接给人家账号冻了12个小时,还放出狠话,说再犯就永封。这一下,可算是搅动了舆论的浑水。首先,从推特这个平台的角度来看,他们这么做,明显是在“负责任”。社交媒体平台嘛,总得有点规矩,不能让用户随心所欲地乱说.............
  • 回答
    推开窗,不是千篇一律的邻居楼,也不是车水马龙的街道,而是如画卷般铺展在眼前的景致。家里有“无敌窗景”,这感觉,怎么说呢?大概就是把生活搬进了风景里,每一天都像是被精心挑选的明信片。清晨,还没完全醒透,就被一抹金光唤醒。不是闹钟的刺耳,而是太阳一点一点爬上山头,将雪山染成粉红、橘红,再到耀眼的金黄。窗.............
  • 回答
    听到这个消息,我首先想到的是,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谁最能吸引眼球,谁就最容易成为“焦点”,而“焦点”的另一面,往往就是争议和批评。詹姆斯和C罗,作为各自领域内的顶流,拥趸无数,自然也少不了“黑粉”。所以,看到他们出现在这个榜单上,并且排名靠前,可以说是意料之中。首先,我们来看看詹姆斯为什么会“高居.............
  • 回答
    “推好”这个词,对于刚接触耳机烧友的人来说,可能有点抽象。它不是一个量化的指标,更像是一种主观的感受,一种把耳机潜力完全挖掘出来的状态。那究竟怎样才算“推好”了呢?我来跟你好好唠唠。咱们先得明白,耳机,尤其是那些大耳,它们的单元(就是发声的那部分)需要能量来驱动。就像小马车需要马拉才能跑起来,耳机也.............
  • 回答
    推特股价近期确实经历了一轮显著下跌,跌幅一度接近20%,这背后并非单一因素导致,而是多重利空叠加的结果。要理解这次股价的波动,我们需要将目光投向几个关键的层面:马斯克的主导性收购过程、公司内部的运营挑战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一、埃隆·马斯克收购推特的“大戏”及其后续影响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埃隆·马斯.............
  • 回答
    “推事”这个词,在咱们中国法律体系的历史长河里,曾经是司法官员的代称。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负责审理案件、做出判决的人。但说它“不好”呢,也未必。它承载着历史的印记,也代表着那个时代的司法实践。之所以后来改叫“法官”,这中间的原因可就多了,而且也挺有意思的。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是历史的演变和称.............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