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北航高等理工学院 2021 年大量推免生申请本校时在初审环节被刷?

回答
这事儿,在北航高等理工学院(下称“高理”)的圈子里,当时可是引起了不少波澜。2021年夏天,眼瞅着一年一度的研究生推免季就要到了,高理内部不少大四学生,尤其是那些成绩优异、一直以来都对本校研究生项目抱有期望的同学,摩拳擦掌准备申请。结果呢?没想到,在初审这个环节,就有人数不少的推免生被“刷”了。

当时大家普遍的反应是“懵”和“难以置信”。毕竟,这不同于社会上的招聘,也不同于那些外部竞争异常激烈的名校,高理作为北航内部学院,学生对于保研到本校是有一个相对稳定且有经验的预期的。大家觉得,既然是自家学生,并且在校表现不错,至少在初审这个阶段,应该能顺利通过,然后进入复试环节,在那里通过实力来证明自己。

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情的起因,据我所知,可能有多方面的因素交织在一起,而且各个方面都在互相影响:

1. 招生名额的“优化”与竞争加剧: 这是最直接也最普遍的猜测。研究生招生,特别是推免,名额的分配一直是学校和学院之间非常敏感的问题。2021年,可能学校整体的推免招生政策或者名额分配策略发生了一些调整。比如,学校可能会优先考虑其他学院或者其他校区的优秀生源,或者为了引进一些高理院系本身比较缺乏的、具有特殊研究方向的学生,从而对高理学院自身的推免名额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收紧”或者“优化”。

你想想,如果总体名额没变,但申请高理本校的推免生人数增加了,或者说学院想招收的学生类型更加多元化,那么即使是本身成绩很好的学生,也可能因为“非最优匹配”而被筛选掉。这种“优化”在学术界其实很常见,就是看你是不是学校当前最需要的那一类学生。

2. “申请考核制”的新变化与标准模糊: 当时研究生招生普遍在推进“申请考核制”,也就是初审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很多时候甚至能决定生死。这种制度的本意是希望更全面地考察学生的科研潜力和综合素质,但操作过程中,标准的具体界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高理这样的情况,如果初审的标准突然变得非常严格,或者说,加入了一些之前不那么明显、甚至对很多同学来说是“隐藏”的考察维度,比如对特定科研经历、论文发表质量、甚至是一些与导师研究方向的契合度有更高要求,而这些信息在之前的本科教学和学生认知中并未充分传递,那么很多学生就会因为不符合新的、更细化的标准而被挡在门外。

想象一下,有的同学可能GPA很高,但如果学校特别看重某项具体的科研竞赛获奖,或者某篇高水平论文,而这个同学恰好在这方面有所欠缺,那初审被刷的可能性就很大。反过来,有的同学可能GPA不是顶尖,但如果他在某个小众但学校急需的领域有突出表现,反而可能通过初审。这种“看不见的门槛”最让人无奈。

3. 内部信息传递的不畅与学生认知偏差: 很多学生在申请之前,可能更多的是参考往年的经验,或者从学长学姐那里获得一些信息。如果学院在2021年没有及时、充分地向全体学生传达最新的推免政策、招生偏好或者初审的关键考量因素,学生就可能是在“老经验”的基础上做准备,结果在新政策下“碰壁”。

比如,以前可能更侧重GPA,但今年突然更看重科研成果;或者以前对跨专业申请比较开放,今年突然收紧了。这种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大量学生在初审被刷的直接原因之一。大家觉得“我都准备了这么久,怎么就被刷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信息差。

4. 学院与学校层面的博弈与影响: 有时候,学院内部的招生情况也会受到学校整体招生计划、兄弟学院的招生情况,甚至是一些宏观的教育政策导向的影响。学院可能面临来自学校的压力,需要在有限的名额内,根据学校的整体战略来调整招生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学院本身希望招收一部分表现优异的本校本科生,但如果学校的要求是优先考虑其他来源的学生,学院也可能不得不执行。

具体表现和影响:

大量的讨论和焦虑: 当时在学生群体中,关于“为什么会被刷?”“初审到底看什么?”的讨论非常多,许多学生因此感到沮丧、迷茫,甚至开始质疑自己的能力和学校的公平性。
一些学生被迫改变计划: 被刷的学生,一部分可能选择调剂到其他学校或专业,一部分可能选择出国深造,也有少数可能选择继续考研(尽管推免生一般不怎么考研)。这无疑给这些学生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压力。
对学院招生公平性的质疑: 这种大面积的初审淘汰,自然会引发对学院招生过程的公平性和透明度的质疑。学生们希望了解更清晰、更明确的选拔标准,以及决策背后的逻辑。

总结一下, 2021年北航高理大量推免生在初审被刷,很可能是一系列因素叠加的结果,包括招生名额的调整、招生标准的细化与变化、信息传递的不畅,以及学校与学院层面的政策博弈。这件事也给所有学生上了一课:在研究生招生,尤其是推免过程中,紧跟最新的政策变化、积极主动地获取信息、并且了解不同学校和学院的最新招生偏好,是多么重要。同时,也对高校的招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保证学术水平的前提下,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并兼顾学生的合理预期,是一个持续的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好想做6系的狗啊。

可是6系说她喜欢的是自己家的猫,我哭了。

我知道既不是狗也不是猫的我为什么要哭的。因为我其实是一只来自高工的老鼠。

我从没奢望6系能喜欢自己。我明白的,所有人都喜欢自己家养的猫猫,没有人会喜欢阴湿带病的老鼠。

但我还是问了6系:“我能不能做你的狗?”

我知道我是注定做不了狗的。但如果她喜欢狗,我就可以一直在身边看着她了,哪怕她怀里抱着的永远都是狗。

可是她说喜欢的是猫。

她现在还在看着我,还在逗我开心,是因为猫还没有出现,只有我这老鼠每天蹑手蹑脚地从洞里爬出来,去新主楼上课,远远地和她对视。

等她喜欢的猫来了的时候,我就该重新滚回我高工的洞了吧。

但我还是好喜欢她,她能在我还在她身边的时候多看我几眼吗?

6系说接下来的每个夏令营都要和大家一起过。我不知道大家指哪些人。好希望这个集合能够对我做一次胞吞。

猫猫还在害怕通不过6系的保研初审。

我会去把6系爱的猫猫引来的。

我知道稍有不慎,我就会葬身猫口。

那时候6系大概会把我的身体好好地装起来扔到北航东门外吧。

那我就成了一包鼠条,嘻嘻。

我希望她能把我扔得近一点,因为我还是好喜欢她。会一直喜欢下去的。

我的灵魂透过窗户向里面看去,挂着的铃铛在轻轻鸣响,6系慵懒地靠在沙发上,表演得非常温顺的橘猫坐在她的肩膀。新主楼的灯光照在她的脸庞,我冻僵的心脏在北京的秋风里微微发烫。

user avatar

本人首先表达观点:我认为这件事招生办有必要给一个明确的说法,以防止不必要的节奏和误会。

这里先介绍一下学院背景。北航高工全称叫“未来空天技术学院/高等理工书院”,引用官方的介绍来说——高等理工学院是北航荣誉学院、北京市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亦称“珠峰计划”)。这里我只是想陈述一个客观事实,并没有任何吹嘘夸大的意思:高工至少是可以作为北航的王牌学院之一的,作为北航入学分数线最高的学院,其并不会比其他任何学院差。

然而,同样的计算机专业方向,高工同学初审就被淘汰了50%以上,而计算机学院的同学淘汰率不到15%。这里没有任何引战的成分,但私以为就提交材料来看,无论是课内GPA还是课外科研等经历,两个学院同学之间都不会有如此大的差距。思前想后也判断不出,到底是以什么标准才会让”专家“做出这种筛选。如果真的是因为排名低于一定百分比被刷就认了,但是综排第3被刷了是为何?如果真的是因为GPA不够被刷也认了,但是GPA3.84难道还不够过本校的初审么?

这件事无疑是极其荒谬的,但招生办官方给出的回应更为荒谬——“是否通过初审,是我院专家一致评审的结果”,好一句标准的官腔,感谢招生办让我们提前感受了社会的模样。

无论是发那一封询问邮件还是发这一条回答,本人的初衷只是希望官方能给出一个定量的,客观的,让人信服的初审筛选标准。可是,如果连这种最基本的要求招生办都无法满足,那我只能表达我对官方的失望,可能高考以后就再也没有所谓的公平公正透明了吧。

我希望大家都能关注到这件事。可能这次损害的只是那十几个人的利益,可能这些人平时跟你根本无任何交集,但我还是希望大家能给予一点支持和理解。这只是18级北航高工计算机方向发生的一件事,但谁能保证19级、20级,或是其他学校的其他专业这样的剧情不会重复上演呢?本人也未参与本校计算机学院的保研,这件事其实与本人并无任何直接的利益关系,但我从内心深处觉得自己这一次不该再当沉默的大多数。趁着内心还未被现实社会磨去棱角时候,我们应该去不留遗憾地发声。可能你真的不习惯为这些事不关己的东西去写一点什么,但点点关注之类的让这个事件的热度上去,也会成为很大的助力。

文章的结尾,我想再次表达本人的立场,作为北航的一份子,我只是希望研究生招生办可以给出一个真正令人信服的答复。我也不希望这件事过多影响到其他通过初审的同学,他们这些天也在努力复习备考,祝愿他们取得好的结果,也真切地祝愿学校的招生工作顺利。

最后想以鲁迅先生的话结尾: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在北航高等理工学院(下称“高理”)的圈子里,当时可是引起了不少波澜。2021年夏天,眼瞅着一年一度的研究生推免季就要到了,高理内部不少大四学生,尤其是那些成绩优异、一直以来都对本校研究生项目抱有期望的同学,摩拳擦掌准备申请。结果呢?没想到,在初审这个环节,就有人数不少的推免生被“刷”了。当时.............
  • 回答
    北京高校拆除实体围墙的试点行动,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社会现象。这项政策的初衷、潜在影响以及各方观点都非常值得细致地梳理和分析。一、 政策背景与初衷:北京高校试点拆除实体围墙,并非孤立的事件,而是大背景下的一项尝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理解其初衷: “城市规划与开放共享”的理念渗透: 近年来.............
  • 回答
    北京上海高考,这两个名字在中国教育史上,乃至无数中国家庭的记忆里,都承载着非同寻常的分量。它们不仅仅是两个城市的名称,更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地,是无数青少年梦想起航的起点,也是他们面临严峻考验的竞技场。高考的“光环”与“重压”首先,得承认北京上海高考的“光环”。它们在全国范围内享有极高的声誉,主要得.............
  • 回答
    近期,关于北京13所高校学生支持男权主义的讨论,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争议。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不能简单地贴标签或者一概而论。首先,我们需要厘清“男权主义”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在一些语境下,它可能指的是一种健康的、基于理性分析的男性视角,比如在某些家庭、职场或社会议题上,肯定.............
  • 回答
    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的名字,不仅仅是因为他优异的成绩,更因为他接受采访时那番引起广泛讨论的言论。他的话,像一把双刃剑,有人从中看到了真诚与思考,有人则觉得他“凡尔赛”或“傲慢”。要理解他的言论,不妨从几个层面去剖析:熊轩昂的“状元”身份与“凡人”的期待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状元”这个身份.............
  • 回答
    北极地区冬季出现约2℃的异常高温,相比往年同期普遍偏高30℃,这确实是一个令人震惊且极具警示意义的现象。它不仅仅是一个天气预报上的数字,更指向了我们星球正经历的深刻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2℃”这个数字在北极冬季的含义。在普遍认知中,北极冬季意味着极度的寒冷,气温.............
  • 回答
    “北大最小新生05后屈诗颖高考696分”,这个消息一出来,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了层层涟漪。05后,意味着她今年才17岁,甚至可能未满17。在这个绝大多数同龄人还在高中课堂里埋头苦读、为高考冲刺的年纪,她已经手握通往北大的敲门砖,而且是如此优异的成绩——696分。说实话,当我看到这个数.............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专业类院校取消2020年艺术类部分专业校考,改为以高考文化成绩直接录取这一事件。这背后涉及多方面的原因、影响以及引发的讨论。事件背景:2020年,在中国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为了减少人员聚集、保障师生健康安全,许多高校,包括顶尖的艺术类院校,都对招生.............
  • 回答
    2021年北京高考本科录取分数线公布,为400分,这一数字一出,无疑又引发了一轮热烈讨论。对于今年的分数线,我个人有几点看法,想和大家详细聊聊。首先,400分的本科线,我觉得是比较稳定的。 北京作为全国的教育高地,每年的高考分数线都有其自身的规律。400分这个数字,对比往年来看,并没有出现特别大的波.............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挺唏嘘的。北大、清华这些名校的医学准博士,你说天赋和能力肯定没得说吧?结果呢,因为一个规培考试没过,就卡在那儿,读不了博士,甚至可能得转行。这事儿一旦被爆出来,肯定会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和讨论。首先,这事儿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那些“准博士”们本身。 你可以想象一下,他们付出了多少努力.............
  • 回答
    这件事情真的太让人感到震惊和愤怒了。上财北郊一名高一男生,竟然在女厕所安装监控,还用拍摄到的内容威胁女生,这简直突破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也让我们对校园安全问题再次敲响了警钟。事情的恶劣性首先,从道德层面来说,这是一种极其卑劣、侵犯隐私的行为。女生的如厕是个人最私密、最需要安全感的时候,将摄像头偷偷安.............
  • 回答
    北京地铁4号线和大兴线拆除部分座椅以缓解早晚高峰拥挤的措施,这是一个在城市交通管理中常见的思路。从一个普通市民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有其合理之处,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显而易见的弊端。拆除座椅的出发点与效果分析: 缓解拥挤,提高载客量: 这是最直接的目的。在早晚高峰时段,地铁车厢的站立空间往往比座位空.............
  • 回答
    看到北京的高考分数线比其他省份低这么多,心里肯定会泛起不少涟漪。这事儿说起来,不是一句“不公平”就能简单概括的,里面牵扯的因素相当复杂,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哎,这分数线,怎么差这么多?” 很多其他省份的考生和家长,看到北京的分数线,尤其是本科一批的分数线,经常会觉得难以置信.............
  • 回答
    这件事情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尤其是在网络上。一位福建女孩,父母曾在阿根廷工作,然后她以外籍身份参加了高考,并且被北京大学预录取。这其中涉及几个层面,值得我们好好梳理一下。首先,从程序正义的角度来看,如果这个女孩确实符合相关的招生政策和规定,并且通过了所有必要的审核程序,那么她的被录取就应该被认为是合.............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能联想到《我的三体之章北海传》(以下简称《章北海传》)和《机动战士高达:雷霆战线》(以下简称《雷霆战线》)之间的镜头相似性,说明你对这两部作品都有一定的了解和观察力。我们先来拆解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以及这种相似性背后可能的原因。一、 感知上的相似之处:可能来自哪些方面?要说.............
  • 回答
    北上广的“蹲族”:都市角落里的另类生存样本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总有一些缝隙,孕育着不被主流视野捕捉的生命。北上广,这三个自带光环的城市,吸引着无数梦想与野心,但也无可避免地成为了“蹲族”的聚集地。他们,是那些“身在北上广,心却闲庭信步”的群体,是某种意义上“三和大神”的“升级版”,在繁华都市的边缘,.............
  • 回答
    关于奔驰高管在北京辱骂中国人并喷辣椒水事件,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梳理事件的经过、各方说法,并分析可能存在的反转情况。事件的经过(根据公开信息和多方报道):事情大概发生在2024年4月,地点是北京朝阳区。一位奔驰公司的中国籍高管(事后证实为负责大中华区的高管)在停车时.............
  • 回答
    台湾空军高调展示以北大武山为背景的轰炸机飞行照片,确实能引起不少人的关注,特别是对于身在台湾或者关心台湾地区局势的人来说。这样的画面,往往会被解读出一些更深层的意味。首先,从军事展示的角度来看,选择北大武山作为背景,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北大武山是台湾的“五岳”之一,地理位置重要,在台湾岛内有.............
  • 回答
    金高银在节目中提到她在北京上初一才开始学ABCD,回到韩国后觉得跟不上韩国的教学难度,这件事情,我看到后觉得挺有意思的,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首先,我们得承认,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和教学进度确实存在差异。金高银的这句话,我觉得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1. 教育起点的差异:北京的初一,通常是指七年级。在这个.............
  • 回答
    高杏欣因为破解北斗二代导航卫星系统而获得美国航空无线电委员会(AARF)表彰这件事,确实引起了相当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而且其中涉及到的信息和背景也比较复杂。要看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1. 事情的经过与事实层面 事件本身: 2015年,一个名叫高杏欣(Xingxin Gao)的研究人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