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Stack Overflow只需要11台IIS 服务器和4台负载均衡就可以支撑这么大的流量?

回答
Stack Overflow 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它成为开发者社区的圣地,还在于它背后那套令人惊叹的技术架构,能够以相对“轻巧”的硬件配置支撑起庞大的流量。你提到 11 台 IIS 服务器和 4 台负载均衡,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精妙的设计,但要理解它为何如此高效,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设计哲学和具体实践。

首先,我们要明白,这里提到的“IIS 服务器”和“负载均衡”只是他们技术栈的一部分,而且很可能不是我们想象中那种“直接跑着一个巨大的 ASP.NET 应用程序”的传统 IIS。Stack Overflow 的技术栈经历了多次迭代和优化,目前最核心的部分早已不是 IIS,而是他们自主研发的、基于 .NET Core(后来是 .NET 5/6/7 等)构建的 StackExchange.Redis 和 ASP.NET Core 应用。IIS 在早期可能扮演了角色,但现今的主要流量承载和应用逻辑运行,很大程度上是 ASP.NET Core 应用在处理。

那么,为何这看起来不算特别庞大的硬件数量,却能支撑起如此巨大的流量呢?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精心设计的软件架构与代码优化:

高度解耦的服务化: Stack Overflow 并不是一个单体的怪物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经演变成了一个高度解耦的微服务(或至少是服务化)架构。这意味着不同的功能模块(例如,问题发布、用户认证、搜索、通知等)可能由独立的服务负责。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当某个服务出现瓶颈时,可以独立地扩展该服务的实例,而不需要扩展整个应用程序。如果某些服务对资源的需求特别高(比如搜索),就可以为其配置更多的专用服务器。
高效的缓存策略: 缓存是支撑高流量的关键。Stack Overflow 大量使用了 StackExchange.Redis,这是他们自己维护的 Redis 客户端库,以其高性能和可靠性著称。
内存缓存: 几乎所有静态数据、经常访问的用户信息、热门问题、排行榜等都会被缓存到内存中,避免了频繁的数据库访问。
CDN 集成: 静态资源(如图片、CSS、JavaScript)由内容分发网络 (CDN) 提供服务,这极大地减轻了 Web 服务器的压力。
Redis 集群: Redis 本身也运行在集群模式下,提供了高可用性和可伸缩性。多个 Redis 实例协同工作,分担缓存压力。
轻量级的请求处理: ASP.NET Core 在性能上相比 IIS 上运行的传统 ASP.NET 有了显著的提升。它采用了 Kestrel 作为高性能的内置 web 服务器,并且其管道式请求处理模型也非常高效。Stack Overflow 的工程师们持续对代码进行性能调优,确保每一个请求都能以最快的速度被处理,减少不必要的计算和资源消耗。
精简的数据模型和高效的数据库查询: 数据库是性能的潜在瓶颈。Stack Overflow 在设计数据库 schema 时就非常注重效率,并且在编写 SQL 查询时也力求精简和高效,避免了全表扫描等低效操作。同时,他们也使用了各种数据库优化技术,例如索引、存储过程(虽然在新架构中可能有所减少)等。

2. 强大的负载均衡能力:

你提到的 4 台负载均衡器(通常是硬件负载均衡器,如 F5,或软件负载均衡器,如 Nginx/HAProxy)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是简单地将流量平均分配给所有服务器,而是具备了更智能的负载均衡策略:

健康检查: 负载均衡器会持续监控后端服务器的健康状况。如果某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或响应缓慢,负载均衡器会暂时将流量从该服务器上移除,直到它恢复正常。
会话粘性(Session Affinity)的最小化: 在许多传统应用中,为了保持用户会话状态,需要将同一个用户的请求始终发送到同一台服务器(会话粘性)。然而,这种做法会破坏负载均衡的效率。Stack Overflow 通过将用户状态信息存储在共享的缓存层(如 Redis)中,或者在无状态应用程序设计的基础上,极大地减少了对会话粘性的依赖。这意味着任何一台应用服务器都可以处理任何用户的请求,从而实现更均匀的负载分布。
智能的算法: 现代负载均衡器支持多种算法,如轮询(Round Robin)、最少连接(Least Connection)、加权最少连接(Weighted Least Connection)等。Stack Overflow 可能会根据服务器的实际负载情况和处理能力,选择最合适的算法来分发流量。

3. 专业的运维和监控体系:

技术架构只是硬件能够承载高流量的基础,而高效的运维和监控是确保这一切稳定运行的关键。

精细化的性能监控: Stack Overflow 拥有非常完善的监控系统,能够实时收集和分析各个环节的性能指标,包括 CPU 使用率、内存占用、网络流量、请求响应时间、数据库查询性能、缓存命中率等等。一旦发现任何异常或潜在瓶颈,运维团队能够迅速定位问题并采取措施。
自动化部署和扩容: 尽管 11 台服务器数量固定,但背后很可能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部署流程。当流量激增时,他们可以快速地部署新的应用实例,或者在云环境中进行自动化的扩容(如果他们是部署在云上的话,虽然早期可能是自建机房)。
“优雅地降级”策略: 在极端流量压力下,某些非核心功能可能会被暂时禁用或降级,以确保核心服务的可用性。例如,在流量高峰期,实时通知功能可能会短暂地延迟发送,以减轻服务器的压力。

4. “刚刚好”的硬件选择与配置:

“11台IIS服务器”这个数字听起来可能不多,但关键在于这些服务器的“配置”和“用途”。

专用的服务: 这 11 台服务器很可能不是 allinone 的,而是按照服务进行划分的。例如,可能有几台服务器专门负责处理 API 请求,几台负责渲染页面,几台负责处理后台任务等等。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资源分配和性能优化。
高效的硬件: 即使是同样的服务器数量,如果使用了配置更高、性能更强的服务器硬件,也能支撑更大的流量。现代的服务器拥有更快的 CPU、更大的内存和更快的存储介质(SSD)。
优化后的操作系统和网络配置: 服务器操作系统(如 Windows Server)的各种网络参数和内核参数都会经过高度优化,以应对高并发连接。

举个比喻:

想象一下,你不是在用一辆大型货车来装载所有货物,而是拆分成了一堆轻便的快递小车。每辆小车都有自己的目的地,并且有智能的交通指挥系统(负载均衡器)引导它们,还有专门的仓库管理员(缓存)预先把最受欢迎的货物提前打包好。这样,即便只有 11 辆小车,也能比一辆大货车更有效率地完成任务。

总结来说,Stack Overflow 能够以相对精简的硬件配置支撑巨大流量,并非仅仅依靠数量,而是凭借以下几点:

极致的软件优化和高效的代码实现。
成功的服务化拆分,使得可以独立扩展瓶颈服务。
强大的缓存策略,特别是对 Redis 的深度利用。
智能且灵活的负载均衡器和网络架构。
专业细致的运维监控和自动化能力。
可能使用了配置精良的服务器硬件,并进行了深度定制。

这是一种“少即是多”的设计哲学,通过智慧而非蛮力来解决大规模流量的问题。这背后是工程师团队对技术细节的极致追求和持续的迭代优化。与其说他们“只用了” 11 台服务器,不如说他们“设计了”一个系统,让 11 台服务器可以“表现出”远超其数量的吞吐能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他们把买硬件的钱花在找程序员身上了

user avatar

2013年还是2014年,stackoverflow第一次公布了部分数据和架构,引发了我很大的兴趣。

当时stackoverflow日UV 300W+,PV 2Y+,正好和我司当时的数据完全一样。他们使用了8台物理服务器,而我们呢,使用了400+近500台物理服务器。

我们是lamp架构,和stackoverflow的windows体系架构有区别,但是性能差异不至于到大数量级。而且一般来说lamp架构的性能更好,而我们正相反。我们采购的是戴尔低端机型,换算到stackoverflow的性能,大概是2:1,那么硬件资源的对比是250:8,性能差异是反比,8:250。

我们的架构上应该没有大问题,db分布了,缓存分布了,solr做的search,图片资源多但走的是外部的cdn,该做的调优也做了,打了google的malloc,开了大页内存,nginx mysql redis的各项参数,也做了性能测试和ab test经过n轮调整,那为什么性能差异还是这么大?

一个原因应该是业务逻辑,我们带有社交元素,交叉的各种点赞,关注,收藏等关系和查询,有更多性能开销,但是这个我觉得不是主要原因。主要的性能差异在我看来,是应用层面开发的程序员造成的。

我们处理过许多许多典型的性能坑:

db查询没用到索引

联表查询太复杂性能奇差

循环里写查询一次连接变几十次

打开文件句柄 socket连接没有释放

300k文本直接存到redis里

curl请求没有加超时

不同的进程争抢同一个文件资源写日志

get_image_size()获取图片尺寸(会把图片文件整个读取到内存里,每个连接都会!)

写的扩展内存溢出

直接读取整个巨大文本文件(应该逐行方式读取)

在代码逻辑循环里直接发短信发邮件(应该扔到队列异步处理)

ip黑名单和关键词过滤直接用文本查找比对(应该做成hash表)

每次看面试题都是算法,调优,架构(我们自己也是),其实我想说90%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的是能合格编写增删改查的业务需求的程序员就够了。

至于stackoverflow,我想他们也没有发明什么太多银子弹黑魔法,指数级的提高性能。他们做到的只是:找到了合格的程序员。

这就够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Stack Overflow 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它成为开发者社区的圣地,还在于它背后那套令人惊叹的技术架构,能够以相对“轻巧”的硬件配置支撑起庞大的流量。你提到 11 台 IIS 服务器和 4 台负载均衡,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精妙的设计,但要理解它为何如此高效,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设计哲学和具体实践.............
  • 回答
    在国内,确实少有能与 Stack Overflow 媲美的问答社区。这背后的原因,我觉得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聊聊,而且这个现象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首先,“生态”的差异是根本。Stack Overflow 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建立在一个非常成熟的开发者生态系统之上。这.............
  • 回答
    Stack Overflow 这个名字,初听确实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甚至带着一丝“不祥”的意味,尤其对于一个致力于解决编程难题、追求清晰逻辑的平台来说。但如果你深入了解它的由来,你会发现这个名字背后蕴含着一种程序员特有的幽默感和自嘲精神,更重要的是,它精准地捕捉了编程过程中一个极其普遍且令人抓狂的场.............
  • 回答
    为什么GitHub和Stack Overflow在中国Google Trends上热度如此之高?当我们在Google Trends上输入“GitHub”和“Stack Overflow”这两个关键词,映入眼帘的往往是中国地区惊人的搜索热度。这背后绝非偶然,而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开发者生态以及信息获取方.............
  • 回答
    如何评价Stack Overflow上超过半数程序员为非科班出身?“Stack Overflow上有超过半数的程序员为非科班出身”这个说法,如果属实(通常来说,这种数据来源于社区调查或第三方分析),那么它揭示了一个关于现代软件开发行业的重要趋势:非科班出身的人才正在成为软件开发领域一股不可忽视甚至主.............
  • 回答
    vector 和 stack 在 C++ 中都有各自的用处,它们虽然都属于序列容器,但设计目标和侧重点不同。可以这么理解:vector 就像一个可以随意伸缩的储物空间,你可以按照任何顺序往里面放东西,也可以随时拿出任何一个东西。而 stack 就像一个堆叠的盘子,你只能在最上面放盘子,也只能从最上面.............
  • 回答
    C++ 中将内存划分为 堆(Heap) 和 栈(Stack) 是计算机科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关乎程序的内存管理、变量的生命周期、性能以及程序的灵活性。理解这两者的区别对于编写高效、健壮的 C++ 程序至关重要。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为什么需要将内存划分为堆和栈: 核心原因:不同的内存管理需求和生命周.............
  • 回答
    在《冰与火之歌》这部史诗般的巨著里,史塔克家族的悲惨命运是贯穿始终的一条暗线,他们的死亡往往伴随着屈辱、背叛和权力的无情碾压,让无数读者扼腕叹息。与其说是一种“设定”,不如说是乔治·R·R·马丁精心编织的命运和人性冲突的必然结果。要细究其根源,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凛冬将至的预言与冰原的坚韧不拔.............
  • 回答
    坦白说,《冰与火之歌》里有很多角色的粉丝群都挺复杂的,史塔克夫人(Catelyn Stark)绝对是其中一个。要说为什么她不招人待见,原因其实挺多的,而且很多人不喜欢她,也不是空穴来风。咱们就掰扯掰扯。首先,得承认 Catelyn 是个挺有魅力的角色,起码在最初设定里是这样。她作为北境的夫人,对家人.............
  • 回答
    近年来,自由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确实呈现出明显的衰落趋势,这一现象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技术、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复杂互动。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自由主义衰落的原因: 一、经济全球化与贫富差距的加剧1.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自由主义经济学强调市场自由、私有化、减少政府干预,但其在21世.............
  • 回答
    俄乌战争期间,虚假信息(假消息)的传播确实非常广泛,其背后涉及复杂的国际政治、媒体运作、技术手段和信息战策略。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1. 信息战的直接动因:大国博弈与战略竞争俄乌战争本质上是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北约)之间的地缘政治冲突,双方在信息领域展开激烈竞争: 俄罗斯.............
  • 回答
    政府与军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政治与军事体系问题,其核心在于权力的合法性和制度性约束。虽然政府本身可能不直接持有武器,但通过法律、组织结构、意识形态和历史传统,政府能够有效指挥拥有武器的军队。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法律授权与国家主权1. 宪法与法律框架 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国家宪法或法律。例如.............
  • 回答
    关于“传武就是杀人技”的说法,这一观点在历史、文化和社会语境中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以下从历史、文化、现代演变和误解来源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武术的原始功能与社会角色1. 自卫与生存需求 中国传统武术(传武)的起源与农耕社会、游牧民族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在古代,武术的核心功.............
  • 回答
    关于近代历史人物是否能够“翻案”的问题,需要结合历史背景、人物行为对国家和民族的影响,以及历史评价的客观性进行分析。袁世凯和汪精卫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历史评价确实存在复杂性和争议性,但“不能翻案”的结论并非基于单一因素,而是综合历史、政治、道德等多方面考量的结果。以下从历史背景、人物行为、.............
  • 回答
    关于“俄爹”这一称呼,其来源和含义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同时要明确其不尊重的性质,并指出如何正确回应。以下是详细解析和反驳思路: 一、称呼的来源与可能的含义1. 可能的字面拆解 “俄”是“俄罗斯”的拼音首字,而“爹”在中文中通常指父亲,带有亲昵或戏谑的意味。 若将两者结合,可能暗示.............
  • 回答
    民国时期(19121949)虽然仅持续约37年,却涌现出大量在文学、艺术、科学、政治、哲学等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师级人物”。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多重历史、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思想解放与文化启蒙的浪潮1. 新文化运动(19151923) 思想解放.............
  • 回答
    航空航天领域在待遇和职业环境上确实存在一定的挑战,但国家在该领域取得的飞速发展,主要源于多方面的国家战略、技术积累和系统性支持。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国家战略与长期投入:推动技术突破的核心动力1. 国家层面的战略目标 航空航天技术往往与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密切.............
  • 回答
    吴京作为中国知名演员、导演,近年来因《战狼2》《英雄联盟》等作品及个人生活引发公众关注,其形象和言论在不同语境下存在争议,导致部分人对其产生负面评价。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可能的原因: 1. 个人生活与公众形象的冲突 妻子被曝光:2018年,吴京妻子的近照和视频被网友扒出,引发舆论争议。部分人.............
  • 回答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对乌克兰的支持确实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这一现象涉及多重因素,包括国际局势、地缘政治博弈、信息传播、经济援助、民族主义情绪以及国际社会的集体反应。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1. 俄乌战争的爆发与国际社会的集体反应 战争的爆发:2022年2月,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全面入侵.............
  • 回答
    《是大臣》《是首相》等政治剧之所以能在编剧缺乏公务员经历的情况下取得成功,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的综合作用: 1. 构建政治剧的底层逻辑:制度与权力的结构性认知 政治体制的系统性研究:编剧可能通过大量研究英国议会制度、政府运作流程、政党政治规则(如议会制、内阁制、党鞭系统等)来构建剧情。例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