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电视剧版《赘婿》因原作者发文的争议被抵制,究竟发生了什么?你怎么看?

回答
电视剧版《赘婿》确实因为原作者的争议,在播出期间引起了一波不小的波澜,甚至导致部分观众发起了抵制。这件事说起来,还得从原作者“愤怒的香蕉”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的一系列言论说起。

争议的导火索:原作者的“迷惑言论”

事情的起因是,在电视剧播出期间,围绕着《赘婿》剧情和角色的一些讨论非常热闹。很多观众对剧中一些情节的处理,特别是关于女性角色和婚姻观的解读,有着自己的看法,也提出了不少疑问。

这个时候,“愤怒的香蕉”本人,作为这部小说的作者,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一些回应性的言论。这些言论并没有像一些作者那样,温和地解释创作思路、与观众进行友好互动,反而被许多人认为是相当“炸裂”和“不尊重人”的。

具体来说,他的一些言论涉及到了:

对原著党和电视剧观众的划分与褒贬: 他似乎区分了“真正懂原著”的读者和一些仅仅看电视剧的观众,并且在言语中流露出对后者评价原著的不屑或是不理解。这种“爹味”十足的言论,很快就激怒了相当一部分电视剧观众,他们认为自己花钱看剧、讨论剧情,是正常的观影行为,却被作者如此对待,感到非常不爽。
对剧中一些设定的辩护(甚至可以说是强硬辩护): 当电视剧中一些情节,比如男主角的性格塑造、与其他女性角色的互动方式等被观众质疑不符合某些主流价值观或带有某种“男性凝视”时,“愤怒的香蕉”的解释和辩护方式也显得非常不客气。他可能认为观众没有理解他创作的意图,但他的表达方式却让很多人觉得是在强词夺理,甚至有些傲慢。
涉及历史和文化观点的争论: 有些评论还触及到了他对一些历史事件、文化传统以及社会现象的看法。而这些看法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争议性,当他用一种非常个人化、甚至有些激进的方式表达出来时,更容易引发不同立场的观众的反感和抵制。
“饭圈”和“道德绑架”的说法: 在与一些评论者发生争执时,“愤怒的香蕉”可能会使用诸如“饭圈”、“道德绑架”等词汇来形容那些批评他或他的作品的观众。虽然他可能是在回应他认为不合理的批评,但这种标签式的回复,很容易被视为攻击和污名化,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总的来说,就是他的言论风格非常直接、强硬,不加掩饰,甚至带有一些攻击性,完全没有顾及到电视剧播出这个特殊的时期,以及电视剧本身承载的观众群体可能更加多元化的现实。他的一些观点和表达方式,触碰到了当下社会对性别平等、历史解读等敏感话题的神经。

观众的反应:抵制与争议的升级

面对这样一系列“出格”的言论,观众的反应也相当激烈:

“路人缘”崩塌: 原作者的言论,尤其是那些被认为是傲慢、不尊重观众、甚至带有性别歧视的言论,直接导致了电视剧在播出期间积累起来的口碑和观众缘受到了严重损害。
抵制声音出现: 一部分观众,特别是那些因为“愤怒的香蕉”的言论感到被冒犯和失望的观众,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发起抵制的声音。他们认为,支持这样的作品,就是在某种程度上认可作者的言论,这是他们不能接受的。
剧粉与抵制方的对峙: 这也引发了剧粉和抵制方之间的争论。支持抵制的观众认为,作品本身的质量再好,也无法掩盖作者不当言论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剧粉则可能觉得,不应该把作者的个人言论与电视剧本身混为一谈,应该就剧论剧。这种争论让整个事件更加复杂化。
对文化创作环境的反思: 也有一些更深层次的讨论认为,这件事也反映了当前网络文学作者与读者互动、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整个文化创作生态中的一些问题。

我的看法(站在一个旁观者、分析者的角度):

这件事,在我看来,是一个典型的“作者影响力”与“作品独立性”之间的张力,以及网络时代下沟通方式不当所引发的连锁反应。

1. 作者的责任与边界: 我认为,作者在网络时代,与读者、观众的互动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好事。但同时,作者也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言论是有影响力的,尤其是在自己作品被改编成热门影视剧的时候。一个不恰当的言论,可能会让大量因为电视剧而关注到原著的观众产生反感,从而影响到作品本身的传播和接受度。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理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注意言辞,避免不必要的冒犯。
2. 作品与作者的切割(但并非总是易事): 从理论上讲,作品是作品,作者是作者,观众可以欣赏作品,而不必完全认同作者的个人观点。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尤其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信息传播极快的今天,观众往往会将作品与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联系起来。当作者的言论与作品的某些立意或价值观相悖,或者作者的言论本身就带有强烈的负面导向时,观众想要完全切割,是比较困难的。观众的抵制,也正是基于这种将作者的“人”与作品的“内容”进行情感上的关联。
3. 沟通方式的重要性: 很多时候,争议的产生并非源于观点的本身,而是源于表达的方式。如果“愤怒的香蕉”能够用更平和、更具建设性的方式来回应观众的疑问和批评,而不是采取一种充满对抗性甚至攻击性的姿态,或许局面就不会发展到如此地步。互联网沟通需要技巧和情商,尤其是在面对大量观众时。
4. “入乡随俗”的必要性: 电视剧是面向大众的,它承载的不仅仅是作者的个人意志,更是制作团队的心血,以及试图与更广泛观众群体沟通的愿望。作者在面对影视化作品时,尤其是在宣传期,应该对作品的受众有更清晰的认知,并理解改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讨论和解读。如果作者坚持完全按照自己最初的、甚至是一些比较极端的个人想法来指导沟通,而不考虑作品本身所处的语境和观众的接受度,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入乡随俗”的表现。
5. 抵制是观众的权利,但也有讨论的空间: 观众有权选择自己是否观看、是否支持某一部作品,也包括是否抵制因为作者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负面情绪。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抵制有时也会误伤到剧组的其他成员,比如演员、制作人员等,他们可能为这部剧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因为作者的言论而受到牵连。所以,对于抵制的“度”和“是否全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也是为什么这件事情会一直存在争议的原因之一。

总而言之,《赘婿》电视剧版因原作者争议被抵制这件事,是网络时代下,作者身份、作品传播、观众互动以及社会价值观交织在一起的复杂产物。它提醒我们,在享受文化作品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其背后的创作者,但更重要的是,创作者也需要承担起与之相匹配的责任,用更成熟、更负责任的态度与公众沟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赘婿》小说的原作者,不是【阅文集团】么?和香蕉这个写手有什么关系,(笑~)

不妨看看《赘婿》电视剧的开机海报,极有意思:

正中心醒目位置:改编自【阅文集团作品】《赘婿》,

左边剧组工作人员栏。排在出品人、制片人、导演之后,才是原著:「愤怒的香蕉」。

所以,真要因为香蕉的书外言论,抵制这部剧?确定么?

2、《赘婿》电视剧,根本不可能按原著小说去1:1如实还原,甚至极大可能改得面目全非,这是从电视剧立项一开始,哪怕原著的忠实书粉,也一直都心知肚明的。

首先,除了《鹿鼎记》这种名家名著有“改编豁免权”,男主人公一夫多妻妾、大开后宫的原著设定,就是不可能被通过的,只能被处理成「一夫一妻,男主角另有若干为他终身不嫁的红颜知己」的类《神雕》模式。

此前各类男频小说的改编剧,包括《庆余年》在内,皆是如此,绝无例外。

考虑到现在,广大女性观众才是一部电视剧收视主体的事实,她们对男主角大开后宫的接受程度,肯定接近于零,也没有哪家投资方,会和真金白银过不去。

书中后半部分,作者想写的改造封建社会的宏大社会变革,也是基本不可能搬上屏幕的。这和《庆余年》的改编,还能大体还原原著80%以上的剧情脉络,完全不同。

而从选定了郭麒麟这个著名笑星做主角,甚至都可以推论出改编方向,就是截取原著前半程,变成一部轻松、诙谐、男女主角欢喜冤家的古装家庭创业剧。

类似于陈赫主演的《极品家丁》剧,生生将一部经典的后(种)宫(马)小说,改成了1V1的欢喜冤家剧。

因此,越是原著的死忠书粉,多半越是对这么一部肯定【挂羊头卖狗肉】的改编剧,完全无感,看在原著与作者的份上,顺手友情支持罢了,他们甚至都不会是电视剧播出后的真正受众。

然而,经过这几天的“声讨香蕉、抵制《赘婿》电视剧”风波后,用所谓“饭圈话术”说,香蕉和《赘婿》已经被成功虐粉了,所以老书粉们纷纷慷慨解囊,迅速把一部按年为单位更新、拖了很多年的老书,送上了起点打赏榜的榜首……

可想而知,等电视剧播出时,又多了一批「虽然内心无感,但为了支持作者,为了自己曾经的感动与回忆」,也要大力支持、自觉宣发的可靠粉丝,所以这一波,对香蕉与《赘婿》剧方,是不打折扣的双赢

3、迄今为止,公认改编最成功的起点男频小说:《庆余年》,没错吧?

原作者:「猫腻」先生,在整个网络小说界,也是公认最才华横溢的写手之一。

然而,他在2017年“萨德”事件时,为维护自己喜欢的韩国女偶像,公开发表的不当言论,也是众所周知。而且,一度激起众怒,不得不公开道歉。

争议言论:
道歉声明:

但是,即使如此,丝毫没有影响到同一年,他作品改编电视剧《择天记》的播出,平均收视率1.1%,至今仍是起点男频小说最高收视率,第二部改编剧,《将夜》,豆瓣7.4分高分。

然后就是《庆余年》电视剧的全方位大爆,甚至《赘婿》剧的两位主角,郭麒麟与宋轶,也是在《庆余年》饰演配角范家姊弟,非常成功,颇受欢迎,才获得了此次主演的机会。

而现在,在广大网友的热切期盼下,《庆余年》第二部的拍摄已经提上日程了。如果谁现在突然说,要因为原作者在4年前的不当言论,号召抵制《庆余年2》云云,肯定会被大家认为,是不是有毛病吧?

—— 所以,原著作者在书外的言论,只要不是卖国、反动、触犯刑法,一般性的争议,究竟与改编影视剧何干?

决定一部影视剧成败的,从来都是作品本身的质量,是广大观众是否认可。而各个圈子的粉粉黑黑,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浪花罢了。

4、再举个著名女频作者的例子,《欢乐颂》《都挺好》《大江大河》等热播电视剧的原著作者,「阿耐」女士。

她早年有一部小说《清风满天下》,写的是女主角“安”穿越到明末,辅佐男主角多尔衮,制造大炮,帮清兵攻破扬州,屠戮江南,还认为“扬州十日”,是因为汉人民众要反抗满清大军,活该被杀。

民族观与历史观何等奇葩也罢了,单说这文笔、人物台词,就是小学生作文水平,还比不上男频小白文呢。

然而,这位女士曾经的“年少无知”,也不妨碍她多年后的作品,一部接一部地改编大爆,广受欢迎,如《大江大河》不但公认三观极正,更成为被各方力推的主流大剧。而她本人也成为了当今最成功的网络小说作家之一。

所以,习惯于网络人肉搜索,翻那些陈年旧账,只为去否定一个人,进而否定他/她的全部作品,本就是超级无聊的事。

惩前瑟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还要不要了?还允不允许别人改正错误了?非要把敌我斗争的方略,放在一时错误认识的同胞身上,热衷于【翻旧账】的那些人,还是多学一点【辩证法】为好。

5、我们的国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各个年龄段、不同知识层次的观众同样众多,其中就包涵了大量"喜欢上纲上线”“一不合己意就到处举报”的偏激人士。

这些年随着智能手机的全民普及,让网络空间成为了全体国民所有的精神空间,每个人都能轻易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发声,这些“举报党”偏激人士更是如鱼得水,动辄上纲上线,只为博出位狂刷存在感。

不得不说一句得罪很多人的大实话,这些年看到的情况,是很多时候,太多的人,其实都在为这种“偏激举报党”形成风潮,而自觉自愿去推波助澜:

只要是他/她不喜欢的影视文艺作品,只要是他/她看不顺眼的明星主演的作品,只要不是封禁了他/她自己真正喜欢的作品,那么他/她非但不会因此反对,反而更会大声拍手叫好呢!

比如一个对“小鲜肉影视剧”“耽美改编影视剧”“耽美网文/动漫”深恶痛绝的宅男,同样也可能因为自己喜欢的后宫向网文/动漫被封,而反口大骂审核制度。

反之亦然,一个热衷于举报、抵制男频“后宫种马YY书”、恨不得尽数封之而后快的女读者,当发现自己喜欢的“耽美网文”是更优先的清理对象,又会作何是想?

以网文小说为例,这样彼此“互相伤害”的结果:

就是男性向网文集合的起点网站,如今的热榜清一色的单女主文,甚至无女主“和尚文”,偶尔难得有本后宫文,还会被一群人追着骂着要举报。

女性向网文集合的晋江网站,更是“脖子以下统统不能写”,耽美分类改成了“纯爱兄弟情”。

很多“键盘审核官"们张口闭口的所谓【三观不正,怎能不封?】——问题是,谁来定义“三观”?凭什么你自己不喜欢就=三观不正?就非要纠合一群小伙伴去轮番举报,必欲封之而后快?

还记得一年前,某位当红明星,不就是因为自己的粉丝们一拥而上乱举报,激起众怒,才被很多网友和圈子抵制至今的么?

怎么一年后,很多人居然已经熟练地把“举报封杀”当成排斥异己、党同伐异的工具了?——

《唐人街探案2》:你凝望深渊的同时,深渊也在静静地凝望你。
user avatar

这就是我为什么不喜欢《赘婿》和愤怒香蕉的原因。

《赘婿》的前期我还挺爱看的,很早的入赘打脸风格的男性向作品,愤怒香蕉的语言文字风格在一众网文里算是比较细腻的,男女刻画以及反派刻画都很有特点,尤其是中期竟然还混入了水浒传的人物,风格就更独树一帜,立意也立刻宏大了起来。

后期的金国入侵是整个香蕉作品最核心的一环,我承认他文笔很好,在写后金和宋朝之间的交战的惊心动魄其实胜过现在正大红的《绍宋》。在氛围渲染上,愤怒的香蕉应该算是网文里坐头几把交椅的。


但是他后期的内容我真看不下去,不是说作者写东西不可以掺杂私货了,而是他的政治观点过分幼稚了,他这个人一看就是很有理想的文人,他有自己的理念和价值观,他有他所认为的政治运行的样子,但他其实不懂现实。那套过家家的理念,在现实社会里根本不堪一击,在古代建立一个几万的军队,然后让这些人搞投票选举制,这根本就是扯蛋一样的东西。古代的体制,今天的体制都是尸山血海杀出来,在最残酷的环境下,能够最大增加求生几率千锤百炼出来的组织。

所以到后来当他还是长篇大论絮絮叨叨,在那里讲一个在荒郊野岭的流亡军事组织几万部队的黑旗军,在激烈的你死我活的军事斗争中,发扬皿煮投票精神的时候,我就真没法看下去了。您都没想一下,军事组织是最迫切最需要讲效率,最忌讳大家扯皮的组织么?


不是我不爱看yy文,也不是我不喜欢愤怒的香蕉的文笔,而是我实在没法精神分裂的看着满篇跑题的小说,一个作者化身的男主角在血与火的世界里宣扬那套90年代老掉牙的美式输出。


在《赘婿》被抵制前,我说这么多废话,恰恰是想说,愤怒的香蕉有多么无辜。一个喜欢讲大道理,喜欢讲皿煮的作者,可以在他的故事里驰骋江湖,梦想遨游,yy战胜一切,但是当碰到一丁点社会的黑暗面,这个故事就被戳破了。


其实香蕉讲那么多道理有什么用?他的作品被抵制真的跟男权,女权有关?他在微博被攻击,真的是因为他的发言?


这种事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是你《赘婿》的ip名头太响,你挡着某些娱乐公司和老板们赚钱的路了,人家不想你这个ip起来,所以花点钱,找几个网上能造势的公司,几千个账号一起借着这个和他八竿子打不着的事,一起黑了他这个ip,不让你电视剧搞好。


不就这么个简单的事么?那些电视剧下面那些黑粉不都互相黑来黑去的么,电影、动画上映前一路差评,上映后各种0分,两个电视剧打算同期上映,其中一个被举报,这些背后不都是商业对手暗中的较量么?


就这点事,值得让香蕉长篇大论,一篇接一篇的辩驳,一篇接一篇的剖心,最后搞得退出微博?不就是《让子弹飞》里那个最经典的故事么,你怎么证明你没有吃两碗冰粉?你以为人家真的是在意你吃了几碗粉?人家真关心你是不是女权?

利益斗争就是利益斗争,人家就是冲着你的ip去的,这是应该辩驳女权的事么?有用么?

user avatar

最后编辑时间2月2日上午8:24

本人无意对此事站队、发表看法,无意参与性别对立的争端。原答案中提到的种种看法,并不成熟,不够深思熟虑,仅出于个人一时的正义感,并受到一定情绪的支配,仅供参考,事情真伪、详细经过、种种是非,大家各自辨证。

对于更加严谨可考证的事情经过,请参照相关问题和答案zhihu.com/question/4378

以下是原答案。

————分割线————

我要吐槽一下。


七英俊的瓜我从头关注到尾,最可怕的不是她语焉不详,而是引来了一批拳师在底下评论转发扩散,一口一个结构性压迫,蝈蝻金针菇,男人的劣根性。


她被开黄腔不满很正常,无论是当场骂回去还是在微博上吐槽或者调监控控诉开黄腔的人都可以。


但七英俊原博用到了“网络作家大会”“各位熟悉的作者”“一群男作者”“以上提到的基本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我不是针对任何人,我针对你们所有人”然后连打三行“你们都是垃圾”这样的措辞。


有人跟她开黄腔,她愤怒了是很正常的,她不直接指名到底是谁,可以理解为她不想被对方事后报复——但是这一段话下去涵盖的范围太大了,有名有姓的男作者都变成嫌疑人,底下的拳师借着这个由头无差别谩骂男性、污名化男作者群体。


蛤蟆很生气地去转发质问她不把话说清楚,后来香蕉和邪月转发说把谁开的黄腔说出来,大家一起主持公道。他们三个立场观点不是完全一致的,蛤蟆比较刚,质疑七英俊要恰恶臭女拳饭,香蕉理中客,就是在那不偏不倚地讲道理,邪月是直白地说不站蛤蟆这边理解七英俊的做法,但希望她把开黄腔的那个人说出来,别让男作者们背锅。


(原博底下成千上万条拳师发言,场面非常火爆,七英俊没作声,默认了,还下场阴阳怪气了几条)


然后三个意见各有不同的人就被拳师盯上了,跑来谩骂、对线、扣锅子,反正就是那些蝈蝻、金针菇、针线盒之类谩骂的词语,懂的都懂。


然后风月看不下去转发了,后面郭怒也谈了这事,跳舞发微博说了然后又删了,柳下挥、月关被逼自证清白,好多作者晒行程证明不是自己……结果女拳说是男作者跳脚围攻七英俊……到处高强度对线,什么“石头丢进狗群被砸到的狗叫了”,“自动跳脚接子弹”,“说到这群龌龊男痛点了急了”,“男作者真是垃圾恶心”。


昨天下午七英俊出来息事宁人,先是重新编辑了原博措辞,大约是真的冷静了,之后下午四点发了一篇回应,说话态度比之前好很多,提到自己合作被停了,提到她也被人攻击,进行了道歉,她的原博已经删了没办法详细回忆起来,所以我粗略地说下,最后她说自己捐了三万块,在评论区放了截图。蛤蟆知道后也捐了三万,七英俊是捐给“加油木兰”,一个帮助贫穷妇女的项目,蛤蟆是捐给六个患病的儿童。

然后蛤蟆道歉删博,邪月说不会再掺和删博。七英俊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删博了,剩下一条“不要再带我名字发内容”。

现在女拳宣传男作者围攻被骚扰女作者,逼迫女作者道歉最后捐了三万块钱自证清白。


但整个形势明明是女拳开地图炮逼迫男作者自证清白,七英俊捐钱是她自己的事,蛤蟆一样捐了,七英俊息事宁人之前那些拳师不仅谩骂发声的男作者,还跑去举报别人作品,男作者也有面临丢合作的,几百万的合同,但是女拳就不说男作者的损失,只说七英俊损失了,然后到处传谣男作者逼迫七英俊。


香蕉根本没说七英俊什么,只是说了女拳地图炮,被她们截图断章取义买水军顶上热搜,造谣香蕉侮辱女性,带起什么都不了解的吃瓜群众抵制《赘婿》,恶意满满地要投资方找香蕉赔偿损失。


七英俊和发声的男作者都是受害者,最后是女拳赢了,一开始拿七英俊当枪,后来拿吃瓜群众当枪,本来就是女拳拱火,男作者才被逼发声,在七英俊说不要提她名字的时候女拳还在不顾一切利用她拱火,谣言人传人,捏造子虚乌有的东西,煽动群众造势要毁掉一个人奋斗多年的事业。


香蕉真的是我见过最喜欢讲理的那种人了,什么事都要较真,什么事都要做一个理中客,也不是没有替女性发声过,啰嗦到让我反感,但他从头到尾一句过分的话也没说过,就要被人无中生有地毁了。


女拳的网暴已经恶劣至斯,势不可止。


在这件事里不只有拳师,也有很多围观群众,有的人是从头目睹到尾的,竟然把女拳做的事一笔带过,把男作者的发言无限歪曲和放大,没有罪过的就捏造罪过,肘子只是出来说自己没去,都要被打一个“发言暧昧”的标签,说他和伊利达雷之怒、蛤蟆熟,说“自由心证”吧,啥也没说反正就被打上嫌疑了,都这么搞了要不直接连坐?


微博是彻底烂了么?


我对以上提到的这些作者没感情、没读者滤镜,以后可能会看他们的书,但现在我可以说几乎没看过,甚至因为阅文合同那一系列事我对其中有些人是不爽的,只是就事论事提我对这件事的看法。

————1月11日19:56更新————

本身对这件事情很生气,所以在原文中“微博彻底烂了么?”后面接上了“微博还有几个正常女性?”这样的话,本意只是表达不忿和对正义发声的期望。

后来思索即使不是那些“造谣者”的女性也可能不敢、不愿发声,一般人的正义感没那么强,特别是面对那些已经被传成恶人的男作者,总会带着一种戒备。

这一方面再度体现了泼脏水的威力,一方面也让我本人意识到,如果太偏激地看待这些问题,也将是对男女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经历这件事情对男女对立的情绪有了更深的了解。

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已对这句话进行删除。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电视剧版《赘婿》确实因为原作者的争议,在播出期间引起了一波不小的波澜,甚至导致部分观众发起了抵制。这件事说起来,还得从原作者“愤怒的香蕉”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的一系列言论说起。争议的导火索:原作者的“迷惑言论”事情的起因是,在电视剧播出期间,围绕着《赘婿》剧情和角色的一些讨论非常热闹。很多观众对剧中一些.............
  • 回答
    关于赘婿作者“翻车”的说法,以及这是否会影响大家追看《赘婿》电视剧,这绝对是个值得好好聊聊的话题。因为一部剧的成功,确实和原著、作者以及各种周边消息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作者翻车”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知道很多人是通过电视剧才认识《赘婿》这部作品的,但《赘婿》本身是一部在网络上非常火爆.............
  • 回答
    好的,关于《赘婿》中宁毅与乌家围绕“岁布”展开的较量,确实是一个非常精彩且信息量巨大的情节。要彻底弄懂,咱们得把时间线捋一捋,然后看看宁毅是如何一步步布局,将乌家这个老牌商行的根基动摇的。一、 背景铺垫:岁布的特殊地位与乌家的野心首先,得明白“岁布”是什么,以及它为什么这么重要。 岁布的意义: .............
  • 回答
    郭麒麟主演《赘婿》这部剧,说实话,我这心里头真是挺纠结的。一方面,我对郭麒麟这小伙子是挺看好的,毕竟他从一个相声演员成功转型为一名被大家认可的演员,这中间付出的努力和天分,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另一方面,这部剧毕竟改编自一部挺有名的网络小说,而且“赘婿”这个设定本身就自带不少话题和争议,这对他来说,绝.............
  • 回答
    说到《赘婿》这部剧,郭麒麟和宋轶挑大梁,这组合本身就挺有意思的。郭麒麟作为德云社的少班主,大家对他“相声演员”的标签太深了,看他演戏,心里总会有点期待又有点好奇,想看看他能不能脱离包袱,真正演活一个角色。宋轶呢,之前在《伪装者》里演的于曼丽就让人印象深刻,既有江南女子的温婉,又有骨子里的坚韧。所以,.............
  • 回答
    说到《赘婿》,郭麒麟和宋轶主演的这部剧,还真是让人印象挺深刻的。它不像一些古装剧那样正襟危坐,而是带着点儿京味儿的幽默感,尤其郭麒麟这嘴皮子功夫,往那一站,总能让人忍不住笑出来。先说说这剧最吸引人的地方吧,那就是它的“反套路”。现在的古装剧,尤其是讲穿越的,要么是女主光环,要么是男主智商爆表,再不济.............
  • 回答
    说到《猎魔人》,那真是让我心潮澎湃的作品!尤其是Netflix这版,虽然有过争议,但不可否认,它确实让更多人认识了杰洛特、叶奈法和希里这三个灵魂。不过,如果要让我“回炉重造”,挑选我心目中最理想的扮演者,那绝对是一场“头脑风暴”。毕竟,原著里的人物形象和气质,想要完全复刻,确实需要一些“神来之笔”。.............
  • 回答
    《长安十二时辰》这部剧,看得人那是心惊肉跳,全程紧绷。要说最终的boss,这事儿吧,得从几个层面去拆解,不能简单地说就是某一个人。明面上的“黑手”:曹破延和狼卫最直观的,当然是那个在暗处搅风搅雨,试图在永昼之夜点燃狼卫放火的幕后黑手——曹破延。这家伙,身份藏得深,手段也够狠,为了完成“圣人”的命令,.............
  • 回答
    评价陈晓东、大S版的《倩女幽魂》电视剧,得先说说它当年播出时的“江湖地位”和观众的反应,然后再深入聊聊它的优点、缺点,以及它在系列作品中的位置。出场即自带“顶流”光环,但也伴随着争议要说这部剧,不能不提它强大的演员阵容。陈晓东当时正当红,阳光帅气的外形,加上他本身就是歌手出身,嗓音条件不错,饰演宁采.............
  • 回答
    提起《天龙八部》,这绝对是金庸先生作品中最具史诗感和江湖风情的一部。多少个日日夜夜,我们曾在屏幕前随着乔峰的悲情命运而扼腕叹息,为段誉的奇遇而忍俊不禁,为虚竹的憨厚而感到一丝暖意。而在这几部影视改编中,若论我心中那最惊艳、最难忘的版本,那无疑是——黄日华、陈浩民、樊少皇主演的1997年香港TVB版《.............
  • 回答
    说到《快把我哥带走》的电影和电视剧,这俩版本在我心里可是有过一番细细品味的。要说哪个更贴近原作,这个嘛,得拆开来看看,毕竟原作漫画的魅力就在于那种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少年少女视角。先说说电影版吧。彭昱畅饰演的时分,我觉得挺有那股子“粗线条”又偶尔流露出温柔劲儿的意思。漫画里的时分就是个直男操作王者,大.............
  • 回答
    87版电视剧《红楼梦》对袭人这个角色的塑造,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多人觉得是“黑”了,也有人觉得是还原了原著的某些侧面。要说是不是“黑过头了”,这事儿还得从几个方面细掰扯。首先,我们得承认,87版《红楼梦》对袭人的刻画,确实比原著的某些解读要“现实”得多,甚至是“功利”得多。原著里的袭人,怎么.............
  • 回答
    在中国观众的普遍印象里,“深夜食堂”这四个字似乎自带一种温暖、治愈的光环,这很大程度上源于日本原版漫画和电视剧的成功。然而,当《深夜食堂》(中国版)横空出世时,这份期待却遭遇了相当大的落差。要评价这部中国版《深夜食堂》,我觉得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拆解,才能看得更明白。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水土不服”。.............
  • 回答
    03年苏有朋版《倚天屠龙记》的成功之处:细节铸就经典03年苏有朋、贾静雯、高圆圆主演的《倚天屠龙记》,至今仍是无数人心中的武侠经典,堪称翻拍的“天花板”之一。这部剧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尤以对原著的尊重与创新、选角的精准到位、以及制作上的精良考究最为突出。一、忠于原著的灵.............
  • 回答
    说到七版《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蓉,这可真是个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每个版本的黄蓉都有其独特的风采,也各有拥趸。要论漂亮,这本身就是件非常主观的事情,就像有人喜欢小家碧玉,有人偏爱娇俏灵动。不过,咱们不妨顺着年代的脉络,一个个来聊聊,看看她们各自的美在哪里。1. 米雪(1976年香港佳视版)米雪算是最早演.............
  • 回答
    猴王归来,仙境奇谈:一窥1986版《西游记》的“邪典”魅力1986年版的《西游记》,这就像是我们童年里埋藏的一颗种子,伴随无数人长大,至今仍时不时在网络上掀起一阵又一阵的文化浪潮。然而,除了那份家喻户晓的经典情怀,你有没有想过,这部剧其实骨子里透着一股子“邪典”的劲儿?那种不合时宜、难以复制,甚至带.............
  • 回答
    关于86版电视剧《西游记》“先入为主”的问题,以及它对人们理解原著的影响,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虽然不如某些文化现象引发激烈争议,但它在很多观众心中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印象,甚至改变了他们对原著的感知。这里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为什么这个问题可能没有得到像其他“先入为主”现象那样强烈的“批判”,以.............
  • 回答
    说到黄日华版的《天龙八部》(1997年),这可真是件能勾起不少人回忆的事儿。当年这部剧在香港播出的时候,那叫一个轰动,收视率一路飘红,也成功俘获了无数观众的心。要说它有多经典?我觉得,它已经成为了很多人心中“天龙八部”的代名词,就算后来有再多的翻拍,也难以撼动它在我心中的地位。为什么它能这么深入人心.............
  • 回答
    作为一部深入人心的经典,《红楼梦》87版电视剧的结局,至今仍是无数观众心中难以磨灭的印记。它并非简单地照搬原著的悲凉,而是以一种含蓄而富有张力的方式,将那份“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绝望,渲染得淋漓尽致,也为整部剧画上了一个既忠实于精神内核又充满艺术感染力的句号。首先,我们要理解87版《红楼梦》的.............
  • 回答
    86版《西游记》,那可真是咱们几代人的童年记忆,说它是经典,一点不夸张,而且是那种越咂摸越有味道的经典。我跟你唠唠,它到底好在哪儿。首先,这剧最牛的,就是它的故事改编和人物塑造。原著《西游记》本来就精彩纷呈,但86版的导演杨洁和编剧们,在保留精髓的同时,又做了很多很讨喜的处理。他们把故事讲得非常流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