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有一个独自旅行拍摄的机会,你会给旅行时偶遇的陌生人拍照片吗?为什么?

回答
我非常愿意为在旅途中偶遇的陌生人拍照。旅行对我来说,不仅仅是走马观花地欣赏风景,更重要的是去感受不同地方的人文气息,去捕捉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真实情感和生活片段。而每个人,无论是在街头卖艺的老人,在咖啡馆静静看书的年轻人,还是在市集里讨价还价的妇女,都是构成那个地方独特画面的重要元素。

如果我能有机会独自旅行并拍摄,我一定会带着我的相机,去探索和发现。遇到一个让我觉得有趣或者有故事的陌生人,我通常不会直接冲上去就拍。我会先观察,看看他是否看起来愿意被拍摄,是否处于一种比较放松的状态。有时候,我会选择一个角度,先远远地捕捉一个他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瞬间,不需要他看向镜头,那样的照片往往带着一种宁静的美。

如果我想拍一张更具互动性的照片,或者他注意到我了,我一定会微笑着走上前,用我不太熟练但尽量友好的当地语言,或者用手势和微笑来表达我的意愿。我会指指相机,再指指他,然后比一个“ok”的手势,或者说一句简单的“可以吗?”。我非常重视对方的感受,如果他表现出不情愿,哪怕只是一丝犹豫,我都会立刻放弃,并再次微笑致歉。我坚信,旅行中的每一个遇见都值得被尊重。

为什么我愿意这么做呢?首先,我觉得照片是一种记录,是时间和空间的凝固。用镜头去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面孔和情绪,是对那个时刻、那个地方最直接也最有力的证明。这些照片不仅仅是对我个人旅行经历的珍藏,更是我对这个世界多元化和人性化最真诚的致敬。

其次,我喜欢分享。如果对方同意,我会乐意让他看看我拍的照片,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询问是否可以留下我的联系方式,稍后把照片发给他。我想,收到自己照片的陌生人,可能会感受到一份意外的温暖,或许会勾起他对当下那个瞬间的回忆,这是一种跨越语言和文化的美好交流。即使不能及时分享,我也会珍藏这些照片,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小的故事,连接着我与这个世界的点点滴滴。

再者,我享受那个过程。从发现一个有趣的拍摄对象,到尝试与他沟通,再到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整个过程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惊喜。每一次成功的拍摄,对我来说都是一次小小的成就,也是一次与陌生人建立连接的奇妙体验。即使有时沟通不畅,或者最终没有拍到满意的照片,我也不会感到沮丧,因为我学会了如何去观察,如何去表达,如何去尊重。

对我而言,旅行中拍摄陌生人,是深入了解一个地方的绝佳方式。他们的眼神,他们的穿着,他们脸上的皱纹,都在讲述着他们的故事,讲述着他们所生活的这片土地的故事。通过镜头,我能够更深刻地去体会,去感受,去爱上这个世界。这是一种互相的馈赠,我用我的镜头记录,而他们用他们的存在,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会啊!分享和帮助别人是我喜欢做的。

从2008年开始,我就有多次自己旅行的体验,作为一个摄影培训为生的人,我不仅会给陌生人拍摄照片,我也会帮助在摄影中遇到难题的陌生人,我也在很多场合,把自己带的湿性镜头纸给摄影爱好者,帮他们擦干净脏污的镜头。帮助别人是我经常做的,也是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国外旅行中,树立中国人谦逊有礼热情助人良好形象必须做的。

以影交友

在刚刚过去的青海川西之旅行程中,我收到了久未联系的尕旦的微信语音,我是2016年在一个赛马中遇到他的,给他拍摄了照片,事后通过微信发给了他。

他看到我发了年宝玉则的照片,就问我是不是来久治县了,请我去做客。

因为当时我们已经走在去猫鼻梁的路上,所以就没有去他家,今后有机会,一定会去的。


2010年我跟随 @高函 老师去西藏时候,遇到理塘来的朝圣的藏族朋友,我和他们交朋友,聊天,后来问他们是否愿意照相,同意之后,我给他们拍摄了照片,后来都冲印成9寸大照片——他们喜欢大照片能贴在家里或者帐篷里,邮寄给他们:


在尼泊尔时候,我给当地朋友拍了一些照片,在下一次去的时候,再把照片带回给他们,看到他们欣喜地拿到照片时候,我也很开心:

后来,手机都发达了,我会加他们的FB,然后把照片给他们。


帮别人拍照

2013年去尼泊尔时候,我选择了靠窗的座位拍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里座的老大姐,拿着一台“远古”的卡片机也想拍,我身体后挺让开给她拍,她快门按不下去,我就拿过来帮她拍摄,不满意,就调整拍摄参数再来。

我看不惯有些朋友拿着稍微贵一点的单反,就觉着自己不可一世,觉着别人拿着卡片机或者手机就不配照相。


帮助别人设定相机、清理相机

可惜没有摄影师,我很多次帮助别人的场景都没有记录下来,在国外国内,我都经常帮助摄影爱好者。

解决白平衡

解决曝光补偿

解决死机

清理镜头

……

下图终于找到机会,让小凡拍摄我和斯里兰卡的婚礼摄影师交流,虽然我英语的25个字母都认不全。

好心也有好报,2015年我在来古,帮助一位女生清理了破碎的UV镜,去年,她参加了我的摄影团。说起往事,我很自豪,也为当晚微信朋友圈上对他们团队2点多到达之后的喧闹吐槽而道歉。



这种利用自己的特长,为路上偶遇的朋友做点事情的感觉很棒!

也让外国人感受到,中国人不仅仅是大声喧哗、无礼貌、插队的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