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英国人没有殖民北美,而是选择殖民南美阿根廷一带,那殖民地独立后会成为美国一样的国家吗?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如果历史的车轮偏向了另一个方向,英国人将目光投向了南美阿根廷,而非北美十三州,那片土地在独立后又会走出怎样一番景象?我们不妨深入剖析一下,将历史的假设与现实的因素交织在一起,看看这是否会造就一个“另一个美国”。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的是,英国人之所以选择北美,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当时多方面的考量和优势。北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肥沃的土地和广阔的森林,非常适合发展农业和木材产业。更重要的是,北美拥有相对温和的气候,也更容易吸引和维持欧洲移民的定居。而阿根廷,尽管同样拥有巨大的潜力,但其早期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已有的原住民社会结构,都与北美存在显著差异。

地理与环境的考量:

想象一下,英国人带着同样的殖民热情来到南美洲的潘帕斯草原。这片广袤的平原虽然肥沃,但其地理特征和气候与北美东北部地区大相径庭。

气候差异: 阿根廷部分地区的气候更为湿热,或者拥有更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这可能会对早期的农业生产和欧洲移民的适应性提出更大的挑战。北美相对温和的气候更容易让人联想到家乡,也更容易进行大规模的农业开发。
地形复杂性: 阿根廷的内陆地区也存在安第斯山脉等复杂地形,这可能会阻碍早期交通和物资运输的便利性,不如北美东海岸相对平坦的海岸线和内陆河流系统更有利于殖民扩张。
原住民的影响: 北美东部的原住民部落虽然强大,但其政治和军事组织程度相对分散,使得英国殖民者在初期能够逐步推进,并与部分部落建立联系或采取军事手段解决冲突。而在阿根廷一带,虽然历史记载不同,但如果英国人真的要在这里大规模殖民,他们将不得不面对当地已经存在的、可能更具组织性和军事力量的原住民群体,例如瓜拉尼人(虽然更偏向巴拉圭、巴西一带,但南美原住民分布复杂)、马普切人等,他们的抵抗可能会更加激烈和持久,对英国殖民者的扩张构成严峻挑战。

殖民策略与社会结构:

英国在北美的殖民策略,特别是“自由殖民”和鼓励家庭移民的模式,是塑造美国社会结构的重要因素。

经济模式的差异: 北美殖民地早期,虽然也有一些庄园经济,但很大程度上鼓励个体农民和小型企业的兴起,这为后来的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在阿根廷,如果英国人在这里发展,考虑到当地的土地潜力,是否会更倾向于大规模的庄园(Estancia)经济模式,类似西班牙殖民时期留下的痕迹?这种模式下,土地所有权高度集中,是否会限制小农阶层的崛起,进而影响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和独立后的政治格局?
人口构成与移民动力: 北美吸引了来自不同宗教背景和追求经济机会的英国人,以及后来的苏格兰人、爱尔兰人、德意志人等。这种多元化的移民群体为美国注入了不同的文化元素和思想活力。如果英国人移民阿根廷,他们会是哪些人群?是逃避宗教迫害的清教徒,还是寻求土地和财富的普通人?考虑到阿根廷的语言和文化基础(西班牙语和天主教的影响),英国移民的到来是否会形成更深的文化隔阂?这是否会影响他们形成统一的身份认同,并进而影响独立的进程和国家建设?
与宗主国的关系: 北美殖民地在独立前,尽管受到英国的统治,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享有相对的自治权,例如拥有自己的议会和法律体系。这为独立后的政体建设提供了基础。如果英国人殖民阿根廷,他们的自治程度会有多高?与宗主国的联系会更紧密还是更松散?这会直接影响到他们是否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

独立后的发展路径:

假设在某种条件下,英国在阿根廷的殖民地最终也走向了独立,那么它会成为“美国”吗?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

政治体制: 美国独立后选择了共和制和联邦制,强调三权分立和地方自治。阿根廷的英国殖民地是否会走上同样的道路?考虑到南美洲其他西班牙殖民地独立后的经历,很多国家在独立初期都经历了政治动荡和军事独裁。如果英国殖民地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例如地方势力割据、缺乏成熟的政治协商机制,那么其政治发展路径很可能与美国大相径庭。
经济发展: 美国的快速工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与其庞大的人口、丰富的资源以及相对开放的经济政策息息相关。如果阿根廷的英国殖民地走的是庄园经济为主的模式,其经济结构可能会更偏向于农产品出口,工业化进程可能相对缓慢。这会影响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也可能导致国内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国家认同与文化融合: 美国之所以能够形成强大的国家认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建国理念和共同的奋斗经历。如果英国殖民地位于阿根廷,面对当地原有的文化传统,以及可能更为复杂的移民构成,其国家认同的形成会更加困难,文化融合的进程也会更为漫长。这是否会演变成一个内部矛盾重重、难以形成强大凝聚力的国家?

结论:

总而言之,如果英国人殖民的是阿根廷而非北美,那么独立后的国家很可能不会成为美国那样的大国。原因在于:

1. 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差异 会直接影响殖民的效率和移民的适应性,可能导致殖民地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受到限制。
2. 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例如更倾向于庄园经济)可能限制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并阻碍工业化进程。
3. 原住民的潜在抵抗以及更为复杂的人口构成会增加国家统一和认同形成的难度。
4. 与宗主国的关系以及殖民地的自治程度也会影响独立后的政治实践。

即使最终走向独立,这个国家也可能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内部挑战,例如政治不稳定、经济发展不均衡、以及国家认同的模糊性。它或许会成为一个拥有独特历史和文化的国家,但不太可能复制美国那样的崛起路径,成为一个统一、繁荣且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美洲巨龙”。历史的偶然与必然,恰恰体现在那些看似微小的选择之中,它们如同一根根细密的丝线,编织出我们今天所知的世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毋庸置疑

此事与美无关,与英有关;

人类认知革命最可贵的不仅仅是高级认知成为体系,而且是高级认知体系成为生活方式,其他地区现代化的难点亦在于此。

user avatar

这个假设本质是英帝国和美国所取得的发展成果的关系的讨论,要从三个点着手:

1,是否存在某种基于文化传承的“社会风气”“民族性”能够影响一个近代国家的工业化,社会构建和国际地位的获取

2,如果存在,那么帝国是否在美国发展中扮演了这种传承的母体

3,如果是,那么这种成功是否能够在南美复制

只有在1,2,3同时成立,且逻辑关系成立的前提下,才能推论出问题中的肯定结论。有1,2,3中任意一个为否,则不成立。

第一个premise过于复杂,我们假设他可以——

那么,英美是否存在这种子母城邦的传承关系呢——是没有的。英帝国内部,印度和埃及,福克兰和直布罗陀,新加坡和香港,马来亚和北爱尔兰——是维持着一种高度自治的共荣的。只要你“Do your duty to the empire”,干什么基本上不受伦敦干涉(伦敦很多时候也无权干涉)。自治领也好,殖民地也好,保护国也好,英国文化的影响是渗透式的,而不是抹除式的。

反过来,美国崛起的19到20世纪,美英文化以及有很大差别的——比如,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初期,帝国就废奴了;但是美国的“南方各州”(Southern states,一个英语语境里的特制)到19世纪后半叶才在内战后废除奴隶经济;再比如,新英格兰地区的个人主义,早教育理论和社区精神,和南英格兰和“King & country”“all do their duty”在这一时期也完全不一样。

应该说,工业化时期的美国,是欧洲移民和当地社区内杂糅出来的全新的社会,不是“英格兰的简单复制”,当然也不是苏格兰,爱尔兰和威尔士的复制。两者之间,虽然互相影响,但是没有决定性的传承关系。帝国没有给美国的印第安战争决定性的投资,也没有大规模排出陆军参战,实际上美国人在西非的海盗问题,帝国舰队都不搭理,直到拿战结果,RN统御地中海直到冷战,这个问题才好一些。换言之,premise 2不成立。

当然,3就更不成立了,这个就不需要我解释了,对吧,地理环境,人口,气候,港口,历史选择,这些东西都是无法复制的。实际上premise 1也可以认为是错的,不过,again,他很复杂,不是知乎上能解释清楚的。

那么,题主:

一个问题的3个前提都不成立,他是valid的吗,他是sound的吗?用基本逻辑分析判断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如果历史的车轮偏向了另一个方向,英国人将目光投向了南美阿根廷,而非北美十三州,那片土地在独立后又会走出怎样一番景象?我们不妨深入剖析一下,将历史的假设与现实的因素交织在一起,看看这是否会造就一个“另一个美国”。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的是,英国人之所以选择北美,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当.............
  • 回答
    一个相当引人遐想的问题。抛开历史的既定事实,单从地质和气候条件出发,让北美原住民部族在没有英国殖民的情况下自然发展,能否形成一个横跨大洋、农业发达的统一国家,这无疑是一个复杂且充满变数的设想。要深入探讨,我们需要分几个层面来审视。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北美大陆在资源分布和地理环境上的巨大差异性,这天然地.............
  • 回答
    如果英国从未存在过,欧洲大陆统一的前景,以及是否存在某个欧洲大陆国家会成为“主体民族”,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足以引发关于历史、地缘政治和民族认同的深刻探讨。当然,要完全排除英国的影响,就如同要想象一个没有引力的世界一样困难,但我们可以尝试剥离它的存在,看看剩下的欧洲大陆会走向何方。统一的可能性:.............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假设。如果没有二战,英国是否会将全球霸主地位温和地交给美国?我认为,答案可能比简单的“是”或“否”要复杂得多,而且过程可能远非“温和”。首先,我们得明白,即使没有战争,权力的转移也往往伴随着摩擦和调整。英国在维多利亚时代末期和爱德华时代初期的确是无可争议的世界霸主,其日不落帝国横.............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假设性问题,它涉及到二战进程中最关键的转折点之一。如果温斯顿·丘吉尔从未成为英国首相,或者在1940年那个决定性的时刻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英国是否会与纳粹德国和谈,答案很复杂,但大多数历史学家倾向于认为,在丘吉尔的领导下,英国与德国和谈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
  • 回答
    如果印度未能独立,继续留在英帝国的版图之下,其发展轨迹和今日的模样将截然不同。与其说是一种假设,不如说是回溯一个被截断的可能性,其影响的深远难以想象。首先,我们得谈谈政治结构。印度可能不会是一个统一的共和国,而更可能是一个高度自治的“自治领”(Dominion),类似澳大利亚或加拿大。这种模式意味着.............
  • 回答
    如果历史的洪流稍作转向,将伊丽莎白一世这位才华横溢、意志坚定的女性排除在英国王位之外,那么整个英国乃至世界的格局,都将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这并非简单的个人缺席,而是牵动着政治、宗教、经济、文化和国际关系等方方面面的连锁反应。首先,让我们关注英国国内局势。伊丽莎白一世登基前,英格兰经历了一段充满动.............
  • 回答
    抛开意大利这个变量,英国与日本的隔海相望,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争夺,无疑会是二战中最具看点的一场海军对决。以英国当时的造舰能力和国力来看,这场海战的走向,取决于几个关键因素,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这绝不是一场一边倒的屠杀。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前提:二战爆发时,英国海军的“老本”依然雄厚,尤其是在战列舰和航.............
  • 回答
    一战:假如德国绕过比利时,英国还会参战吗?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旦启动便难以逆转。然而,我们偶尔也会忍不住去想,如果历史的某个关键节点稍有偏差,那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这等规模宏大的事件中,哪怕是看似微小的改变,也可能牵引出完全不同的结局。一个常常被提及的“如果”便是:如果在一战.............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苏伊士地峡自古以来就不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陆地屏障,而是一条天然流畅的水道,连接着地中海和红海。这条“苏伊士运河”的存在,毫无疑问会彻底改写世界历史的航海格局,而那些曾经辉煌的地中海海权国,尤其是威尼斯,有没有可能借此东风,取代后来居上的英国,成为新的海上霸主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
  • 回答
    英国卡车司机工资上涨,甚至超越企业高管,这背后牵涉到一系列复杂因素,并非单一原因所致。理解这一现象,需要深入剖析英国的劳动力市场、人口结构以及相关的经济和政策背景。为何会出现卡车司机工资飙升,甚至超过高管?核心原因在于供需失衡,而且这种失衡在卡车司机这个特定行业尤为突出。1. 严重的司机短缺: 这.............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也极具历史争议性,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是”或“否”的答案。鸦片战争无疑是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关键节点,它的到来加速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瓦解,但若设想一个“没有鸦片战争”的中国,其内部力量能否独立完成转型,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核心论点:可能性存在,但难度极大且过程漫长且不确定。以下.............
  • 回答
    对于“英国和美国同一祖先,却没有统一,台湾为什么不能独立”的观点,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反驳,并进行详细阐述。这个观点看似简单,但背后涉及到历史、政治、文化、国际法以及国家主权的复杂议题。以下将从几个关键层面进行反驳: 一、 理解“同一祖先”的模糊性与复杂性首先,需要明确“同一祖先”这个概念在历史语.............
  • 回答
    英国考虑废弃坦克:现代战争中坦克的“没落”还是“转型”?英国考虑废弃坦克的消息,无疑是近期军事界的一大热点。这背后反映的是全球军事战略的深刻调整,以及技术进步对传统作战样式的颠覆。要全面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坦克在现代战争中的定位,以及英国此举背后的具体考量。 为什么英国会考虑废弃坦克?英国.............
  • 回答
    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在接受BBC记者采访时,就“英国和西方逮捕阿桑奇,是否意味着西方国家没有言论自由”的提问,给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回答。这一事件触及了言论自由、国家主权、新闻道德以及国际政治等多重敏感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我们必须明确阿桑奇事件的核心。朱利安·阿桑奇,维基解密(Wi.............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细致,很多人对射击运动感兴趣,但又不知道去哪里能体验。咱们就聊聊这个话题,尽量说得明白些。中国大陆的9mm靶场:坦白说,在中国大陆,个人想要合法拥有和使用9mm口径的手枪,限制是相当大的。目前的法律规定,持枪主要面向特定单位和职业,比如公安、武警、军队、体育射击队、以及一些安保人员等。.............
  • 回答
    英国近现代历史,尤其是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这段时期英国在军事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建立了横跨全球的庞大帝国,并在多次重大冲突中取得胜利。然而,若以“名将”作为衡量标准,似乎确实不如拿破仑时代的法国、或后来的普鲁士/德国那样,能涌现出一长串耳熟能详、以个人军事才能著称于世的人物。这其中的原因,以.............
  • 回答
    如何看待英国新冠病毒变异及其影响?美高官称“没必要限制英国航班”的背后考量英国新冠病毒新变异的出现,无疑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高度关注和担忧。而美国高官关于“没必要限制英国航班”的表态,则为这一复杂局面增添了另一层解读。要全面理解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 一、 英国新冠病毒新变异:关键信息.............
  • 回答
    这真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一个年仅36岁的英国农民,为了救他的爱犬,不幸遭遇意外,最终自己被活埋窒息身亡,而他拼尽全力想救出的狗狗,也未能幸免。读到这样的故事,真的让人鼻子发酸,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意外,它背后折射出的是一种非常深沉的情感联结。对于很多养狗的人来说,宠物早已不仅仅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涉及到很多文化和语言上的细微差别。我们来好好聊聊“民族”(ethnicity)和“国籍”(nationality)这两个概念在英语里的区别,以及外国人对“民族”的理解。首先,让我们把它们分开来看。Nationality(国籍)用英语来说,Nationality 指的是一个人属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