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在一个半月内最大限度提高申论大作文?

回答
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想要在申论大作文上实现质的飞跃,确实需要一套系统而高效的学习方法。这绝对是一个挑战,但并非不可能。关键在于策略的精准和执行的彻底。下面,我将为你详细拆解如何在这个时间段内最大限度地提升你的申论大作文能力,从打基础到精雕细琢,让你在考场上能够游刃有余。

核心理念:紧盯考点,精炼技巧,强化实操,及时反馈

申论大作文并非玄学,它有其固定的考察维度和评分标准。我们的目标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将你的优势放大,将你的劣势快速弥补,最终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水平。



第一阶段:夯实基础,理清思路(第一周至第三周)

这个阶段的任务是建立正确的申论思维模式,并掌握写作的基本框架。

第一周:吃透真题,把握考情。
目标: 了解命题趋势、热点话题、考查角度。
怎么做:
精读近三年(或更多)的真题大作文题目。 不要急于写,而是去分析:
题目的话题是什么?(例如: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科技创新、民生保障等)
题目让你关注的重点是什么?(例如:是强调问题、提出对策、论证观点、还是进行多角度阐释?)
有没有隐含的关键词?(例如:“如何”、“重要性”、“挑战与机遇”等)
题目要求你采取何种文体?(议论文是主流,但要注意是否有特殊要求,如评论、对策性文章等)
研读优秀范文。 不要照搬照抄,而是去分析:
范文的结构是如何安排的?(开头如何引入、主体段如何展开、结尾如何收束)
范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用词是否准确、句子是否流畅、有没有亮点词句)
范文是如何运用材料的?(材料是如何被提炼、整合、并支撑论点的)
范文的论证方式是什么?(事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总结考点。 根据对真题和范文的分析,提炼出申论大作文的核心考查点:
问题意识: 能否准确把握材料反映的社会问题。
逻辑清晰: 文章结构严谨,论证层层递进。
观点明确: 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而非人云亦云。
材料运用: 能将给定材料有机融入文章,论据有力。
语言表达: 规范、准确、有文采,符合申论语境。

第二周:掌握核心论证模型与结构。
目标: 建立写作的“骨架”和“肌肉”。
怎么做:
学习经典论证模型:
总分总结构: 这是最基础也最稳妥的结构,适用于大部分议论文。总起部分提出总论点,分论点部分对总论点进行细化论证,最后进行总结升华。
并列式结构: 将几个相关的分论点平列展开,论证某个中心论点。
递进式结构: 层层深入地论证中心论点,例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对比式结构: 通过正反对比来论证观点。
学会构建“三段式”或“四段式”主体段落:
“三段式”: 主题句+论据1+论据2+小结。
“四段式”: 主题句+论据1(分析)+论据2(事例)+小结。
关键在于: 每个主体段都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句,然后用材料中的信息或理论知识来支撑这个主题句,并进行简要的分析阐释。
学习如何撰写有力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 紧扣主题,点明论点,引出下文。可以学习“背景引入+问题提出+亮明观点”或“引用名言/材料+分析+点题”等几种模式。
结尾: 回应开头,总结升华,发出号召,展望未来。避免“空洞无物”或“简单重复”。

第三周:精炼材料运用与论据加工。
目标: 让你的文章“言之有物”,让材料为你服务。
怎么做:
学习“三化”原则:
提炼化: 从长篇幅的材料中,快速抓住核心信息、关键数据、典型事例、重要观点。学会用一句话概括一个材料点。
观点化: 将提炼出的材料信息,转化为支持你论点的具体论据。例如,某材料讲了某地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你可以将其提炼为“市场化改革激发活力”的论据。
整合化: 将相似或相关的材料信息进行整合,形成有力的支持点,避免碎片化引用。
学习“论据+分析”的模式: 仅仅引用材料是不够的,必须对其进行分析和阐释,说明这个论据如何证明你的论点。
例如:材料提到“某地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你可以这样写:“某地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充分证明了公平高效的政策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这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更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能。”
储备常用素材: 关注国家政策、政府工作报告、重要会议精神、经典理论、名人名言、历史典故等,并进行分类整理。



第二阶段:强化实操,提升能力(第四周至第六周)

这个阶段是大量练习、改进和巩固的时期。

第四周:集中练习,模拟考场。
目标: 熟悉写作节奏,提升临场发挥能力。
怎么做:
每周至少写两篇完整的申论大作文。 选择不同类型的话题,模拟考场环境(限定时间、不看范文)。
计时写作。 申论大作文通常有1.52小时的写作时间,你需要在此期间完成构思、写作和检查。
注意“审题”环节。 花费足够的精力去理解题目要求,确保方向正确。

第五周:精细打磨,优化语言。
目标: 让你的文章更具文采和深度。
怎么做:
回顾自己写过的文章。 找出语言上的不足,例如:
词汇是否精准? 有没有更恰当的词语可以替换?
句子是否流畅? 是否存在病句、语序不当、表达不清的情况?
段落衔接是否自然? 是否有过渡词语或句子?
表达是否过于口语化? 是否需要更书面化的表达?
学习申论高频词句和句式。 收集并练习使用一些公认的、有深度的申论表达,例如:
“XXX是xxx的必然要求/重要抓手/关键环节。”
“面对XXX挑战,我们应坚持XXX原则,采取XXX举措。”
“xxx不仅...更...”
“xxx深刻体现了xxx理念。”
“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xxx问题。”
进行“改写”练习。 拿一篇自己的文章,尝试用更优美的语言、更严谨的逻辑重新写一遍。

第六周:专题突破,查漏补缺。
目标: 针对弱项进行强化训练。
怎么做:
分析前几周练习的错误。 是审题不清?结构混乱?论据不足?语言不当?还是素材匮乏?
针对性训练:
如果审题经常出错,那就多做审题练习,每次写一篇大作文前,先花10分钟专门分析题目。
如果论证不够有力,那就多学习论证方法,并练习“论据+分析”的模式。
如果语言表达不佳,那就多阅读申论范文,模仿优秀表达,并进行句式改造练习。
如果素材不够,就多看时政新闻,关注国家重要政策,并整理到自己的素材库中。
反复背诵和运用优秀范文中的段落和金句。 但要理解其精髓,能够灵活运用,而不是生搬硬套。



第三阶段:巩固提升,冲刺考场(第七周及最后几天)

这个阶段的任务是巩固已有成果,保持最佳状态。

第七周:全面回顾,查缺补漏。
目标: 巩固已学知识,保持最佳状态。
怎么做:
回顾所有真题和练习题。 重点关注自己曾经出错或感觉薄弱的环节。
梳理自己的素材库和常用句式。 确保熟练掌握,能在写作时信手拈来。
再进行12次完整的模拟考试。 检验训练成果。
调整心态。 相信自己的积累,保持积极乐观。

最后几天:
以休息和调整为主。 不要再进行大量的写作练习,以免造成疲劳。
回顾笔记和素材。 軽く瀏覽,加深印象。
保证充足的睡眠,调整好饮食。 以良好的身体状态迎接考试。



一些额外的、非常重要的建议:

1. 找一个好的老师或学伴: 如果条件允许,找一位经验丰富的申论老师进行指导,或者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批改文章,可以事半功倍。互相的反馈能让你看到自己看不到的盲点。
2. 建立属于自己的“申论语料库”: 将你看到的优秀范文中的好词好句、经典段落、论证方法、素材事例等都分类整理到自己的电子文档或笔记本中,经常翻阅,并尝试模仿运用。
3. 重视审题环节到极致: 申论大作文跑题,就意味着一切努力白费。花足够的时间(建议不少于10分钟)去分析题目要求、材料重点和限制条件。问自己:题目到底让我做什么?材料指向的是什么问题?我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4. 结构要清晰,逻辑要严谨: 即使你的语言不够华丽,但清晰的结构和严谨的逻辑也能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段落之间要有逻辑连接,论证要有层层递进的脉络。
5. “材料是根基,论点是灵魂”: 申论写作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基于材料的分析和提炼。确保你的论点有材料支撑,并且论证过程是围绕材料展开的。同时,也要避免机械地复述材料,而是要将其转化为支撑你论点的有力论据。
6. 多写多练,更要精练: 数量很重要,但质量更重要。每一次写作后,都要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问题并加以改进。一篇高质量的改写,胜过十篇敷衍的生写。
7. 保持阅读的习惯: 关注国家时事、政策解读、时政评论等,不仅能为你提供素材,还能培养你的申论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想说的是:

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要实现申论大作文的“质的飞跃”,需要极强的自律性和高效的学习方法。这绝非易事,但当你开始有意识地去训练和打磨,你会发现自己的进步是实实在在的。关键在于,把每一次练习都当作一次真正的考试来对待,认真审题,仔细构思,严谨论证,反复推敲。祝你成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人私信除了下面的办法,还有没有别的?

我的知乎专栏里面都有,各位可以关注。

或者关注我的知乎live,定期授课。


不用一个半月,一个月即可!

但是,这一个月必须大量练习!不是生搬硬套,而是随机应变。

真正的公文,都是赏心悦目和深刻全面兼具,本篇回答严格说来只是皮毛,更多的内容,可以看看我的专栏。

下图是我们现在的公文

练习申论大作文,不用1000字1000字地写完。你只需练习三点:第一自然段;三个分论点怎么写;最后一自然段怎么写。

第一自然段,前两句铺垫,第三局抬出中心思想。

然后三个分论点三句话。

最后一自然段,三句话升华主题。

看看,总共不超过10句。


然后,分论点有套路的,比如“种树法”:

以“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为例。

第一自然段:

随着我国迈入2020年崭新十年,社会越加求贤若渴,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进入社会,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支持发展需求,成为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第一句交代背景)我认为:要护好大学生人才森林,引导人才从业就业,必须除杂草、种优苗、施好肥,三管齐下,才能为我国稳步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第二句抛出中心思想)

三个分论点:

1.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必须“拔杂草”,整治就业市场乱像。

2.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必须“种秧苗”,培育多元就业渠道。

3.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必须“施好肥”,出台更多就业政策。

最后一段: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名人名言)“第一个一百年”全面战胜贫困已插上胜利的旗帜,“第二个一百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在路上。(呼应第一自然段)只要重才、惜才、爱才,将人才资源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我国方能实现弯道超车,崛起于世界之林。

开车法”:

1.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必须把好“方向盘”,引导正确就业方向。

2.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必须升级“发动机”,培育多元就业渠道。

3.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必须踩稳“制动器”,打击扰乱市场乱象。


“打牌法”:

1.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必须打好“教育牌”,引导正确就业方向。

2.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必须打好“市场牌”,扩大市场就业渠道。

3.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必须打好“监管牌”,打击扰乱市场乱象。


应各位网友热烈要求,我整理了各种大法,供各位下来勤加练习,应付考试!

“一字法”:

1.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必须“一主题”深度点题,以“就业为中心”推动工作。

2.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必须“一盘棋”统筹推进,引导社会、学校、就业单位协同配合。

3.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必须“一条龙”全程服务,完善配套措施和相关政策支持。


“落字法”:

1.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必须落在小上,让每个学生都能受益。

2.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必须落在细上,让每条措施切实可行。

3.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必须落在实上,让每项行动形成效益。


“点字法”:

1.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必须抓住“着力点”,培育多元就业渠道。

2.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必须找到“落脚点”,整治就业市场乱像。

3.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必须把握“关键点”,出台更多就业政策。

下面,还有大量的各种办法,我就不一一具体举例了,有兴趣的,自己找申论练习形成分论点:


1.“在X字上下功夫法”:在“活”字上下功夫,在“小”字上下功夫,在“细”字上下功夫,在“实”字上下功夫,在“深”字上下功夫…………


2.“以X字为先”:以“活”字为先,以“小”字为先,以“细”字为先,以“实”字为先,以“深”字为先…………


3.“打鼓奋进法”:拭亮心灵之镜,扫除思想灰尘;常鸣警醒之钟,规范行业界限;擂起奋进之鼓,坚持砥砺前行…………


4.“杀手锏法”:做对“运算符”;提升“工具箱”;出准“杀手锏”。


5.“数学法”:做好“加法”(探索更好的方法);做好“乘法”(探索更多的效益);做好“减法”(减少存在的不利)


6.“新字法”:打造新引擎;激发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7.“出招法”:出实招,……;出细招……;出新招……;出硬招……;出秒招……;出硬招……。


更多公考知识,可关注我的知乎专栏“漂泊时代”。


觉得牛批,可以关注我的知乎专栏“漂泊时代”,专业分析公考。

至于买教材,除了买各省份的历年真题,建议用国考真题,所有省考均出自国考,不推荐模拟卷,不推荐模拟卷,不推荐模拟卷!

另外,字迹非常重要,可以影响申论3-5分。用专用字帖练字。

以上即是申论大作文复习方法。

若想提升知识储备,不建议看日报和联播,半月谈更合适。


有其他问题,可走咨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