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的确可能出现一段相对和平共享的时期,但如果说没有恨和嫉妒,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无论从解剖、大脑、心智、情感来说,5万年前的晚期智人和在座的诸位都没有多少区别了。
如果把你放在一个绝对平均的社会,绝对的物质分配,你就没有自己的私欲了吗?
例如食物的偏好,对漂亮的女人/帅哥的偏好,喜欢漂亮装饰的偏好。
遇到你无比喜欢的对象,你一定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吗?
那好,你没有权力,那分配的人总该有权力吧?
但如果分配人给狩猎能力更强的人分配更多,让他们支持自己呢?
分配人觉得那更好了,我让狩猎更强的吃好喝好,成为我的拥趸。我拥有足够的权威时,对狩猎不行的给他们一点都算是恩赐。勉强强强不饿死,他们都会感恩戴德了。
……
原始社会族群,可能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和谐。
但这绝不能说,马克思原始社会理论是错误的。
7万年前,人类的人口曾一度降低到3000~10000人[1],甚至有研究认为当时的可生育女性,一度低至40~600人。
以前的研究认为,可能是7.4万年前,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多巴火山爆发,造成人类濒临灭绝。“火山冬天”持续了6~10年,导致了长达1000年的冰河时期[2]。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多巴火山并不能达到如此的影响,人类族群衰退可能有更多的其它原因。
但无论怎么样,这个时候的人类社会几近灭绝,可能只剩下极少部分族群。
越是小的族群,人类的分配,越可能相对的公平。
因为人类的利他属性,具有很强的亲属选择(kin selection)[3]。
相对于非亲属来说,人类对近亲或者远亲会表现出更多的利他性,这一点在多不同文化的众多研究中得到了证实。
即便在可能存在亲属关系时,人们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加利他行为。
心理学研究更是表明,当把一个人照片改得和参与者相近,参与者就会对照片上的人更加的信任。
除此之外,当人与人之间合作得越多,关系也会建立得更加亲密,建立类似于亲属之间的关系。
甚至在一些政治演讲中,政客对大众采用亲属称谓,也能提高大众的认同(美国政客多么精通此道)。
人类的这种特性,本质上就是在至少长达数十万年的亲属信任演化而来的。
在7万年前,人类仅仅只剩下少数几个氏族时,他们之间存在很近的亲缘关系。
他们此时的互帮互助也能达到极高的程度。
一个人类群体,面对群体存亡危机的时候,总是能表现出足够的团结力和凝聚力。哪怕依旧存在少部分投机分子,但往往是被群体所唾弃的。
在高度协作下,人类挺过难关。随着群体扩张,大约在6万年前,再次走出非洲,在各个大陆发展壮大。
当人类踏上新大陆,面对丰富的猎物,可能出现过一段类似于伊甸园的美好时期。
但随着氏族的壮大,成员之间的亲疏远近也逐渐拉开差距。即便公共财富分配是相对均匀的,人们在互惠过程中,少部分拥有更多威望的人均,依然可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除此之外,在欲望的驱使下,一部分人也可能打破游戏规则,做出更多的私立行为。毕竟在物质足够时代,对群体损坏不够大的牟利行为,也并不一定会被重视甚至发现。
由于原始社会不存在一个后世标准的社会制度约束,所以最初的公平到不公平,是随着人类族群壮大,社会财富积累逐渐变化的过程。而且随着物质交换的增多,便会出现一个既得利益群体,阶级的雏形便诞生了。
有了第一批既得利益者,社会依旧会处在相对公平的状态。
因为既得利益者,在帮助自己的亲友、朋友、盟友等社会人士时,可以间接或直接受利。同时,如果这位既得利益者拥有足够的领导能力时,也能扶持的内部人员、协作增强,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当这些财富分配相对平均,成员荣誉强,拥有相同的精神信仰时,还能加强成员的集体归属感,创造更多的集体利益,形成良性循环。当集体认同足够强时,遇到外族入侵甚至威胁到整个群体时,极端情况下,个体甚至能做出牺牲自我的行为[4]。
这个时候的氏族社会,可以通过巫祝等原始的宗教行为,提升信仰和凝聚力。在族群内部,分配方式可能已经是按劳分配,或者向高地位人员(例如神职人员或族长等)倾斜。
除了亲属之间,普通人也可以通过道德公约,建立互利互惠的行为。但因为人的私欲,在道德之外,也存在以牙还牙、恶性竞争的行为。
两种相反的行为都是广泛存在于大众之间,并在不同的社会中,存在不同的状态。
例如,越是互利互惠的社会越可能存在良性循环,加强人们的合作和信任,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加的互惠。相反,如果一个社会个人侵害的行为过多,就可能导致互惠行为的破产。例如中国一些典型法律案例造成的道德破产。见义勇为or见死不救,往往不在于个人是否善良,而在于整个社会是否具有足够的互利互惠属性。
当人类社会的族群变得更大了,无论族群还是个人之见,互利和竞争都会变得更加的多元和丰富。再加上物质和精神财富分配多样化,这就造成整个人类社会结构的复杂性:
永远只有局部的和平共享,而不会存在总体的和平。
所以,对于这么复杂的群体,就需要国家机器、以及相应的规则约束了。
西方古代社会的逻辑,把不同的既得利益者联合起来,于是形成了联邦制。
中国古代的逻辑,把所有的既得利益者编制到我的家族内部来,这就是宗法制。
除了改朝换代,既得利益者永远是既得利益者。
中国近代完成了一次颠覆性的革命,但社会的发展依旧会产生新的既得利益者。
聪明的既得利益者,会通过慈善的方式,与民众建立互惠互利的关系。
而慈善机构的存在,实质也在调和既得利益者和大众的之间的矛盾。当然,聪明的慈善机构,往往也会给捐款者赠送小额礼物。慈善机构公布大额捐款也具有互惠属性,本质上也是对捐款者的荣誉回馈。
而道德贬损行为,实际是一个群体(或者个人代表群体)对不合作的人一种报复行为,它并不总是正面的或者负面的。尤其是在社会分配不同时,可能存在一定的积极意义。
除此之外,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来说,纯粹的金钱奖励和慈善捐赠都会激活了多巴胺的奖赏通路[5]。当人们遇到感动的事情,或者觉得受到别人更多信任时,大脑也会分泌更多的催产素,提升人们的同情心。相反,当催产素被抑制的时候,人们就会表现得更加的自私。
虽然通常人通常都有同情心以及对自己过错的懊悔心理。但一些具有精神障碍的人群,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而有一项研究表明,多达80%的人在生命中的某个时间节点,会发展出可诊断的精神疾病[6]。
从这一点的角度来看,不仅不同的人利他性不同,而且在每个人人生的不同阶段,也而可能存在不同利他属性。
总的来说,人类社会在一定范围内、相对性地出现过和平共享,是没有多少问题的。
但对于足够复杂的社会体系,至少对于当前的人类来说,是不现实的。
原始社会真正的和平共享?
这纯纯是理想之言,原始社会的人是什么?就是一群大猴子。
说好听点,叫一群大猩猩。
楼主以为的和平共享,一群原始人坐在部落里,每个人都乖乖的等着分配食物。
不会吵闹,公公平平,和平的气息蔓延在整个山洞里。
现代社会,我走在大街上,手里拿着一个冰淇淋,被抢的几率只有百分之零点五。
真实的原始人生活,
场景1 我手拿着一个冰淇淋,开开心心的舔着。
原始人A因为长得比我强壮,先是对我一顿殴打。
疯狂的拿脚踩我的脸,并发出GEIGEIGEI的骂声疯狂辱骂我,抢走了我的冰淇淋。
最后我被打的鼻青脸肿,挨了一顿骂,被GEIGEIGEI一顿嘲笑,冰淇淋也没了。
场景2
原始社会,我走在山洞里,发现了一块漂亮的小石头,一块宝石红中带绿,我想到了部落里的美少女,猩猩强女士,我满怀欣喜的捡起了这块石头。
想着送给猩猩强女士,结果突然走来一个同部落的强壮男子,我打不过他。
他一眼看到了那块宝石,眼中透出了贪婪的光芒,没等我反应过来。
强壮男子先是一个耗油跟把我打翻在地,又一个阿杜根重击在了我的胃部,一下打得我把昨晚吃的草根都吐了出来。
最后又是一顿加加布鲁根,给我踢的满嘴吐血,随后her tui 一口大粘痰吐在了我的脸上。
我被一顿暴打后,内心充满乐屈辱,但是没办法,原始社会就是这样,强者为王。
就算我找到部落首领,他也不会帮我,强壮男子是部落的中流砥柱,而我只是一只牛马。
现代社会,由于有法律的加持,许多强势的人想压榨我们普通老百姓,总得伪装伪装,披上一层人皮
不能玩原始人那一套,上来生抢硬夺了,都开始玩温水煮青蛙了。
仔细看看现代人类,其实还是远古大猴子那一套,不信咱看看美国,一天天四处又抢又杀。
只不过现在用的是枪炮,换成原始时代就是一群大猴子拿着石头长矛去抢其他弱小部落的食物资源
楼主所说的和平共享,从来都只是一个虚假的定义。
在这个地球上,从来就没有过什么和平共享,万物皆有贪欲,谁能打,谁能抢,谁就是最大的爹
关于原始社会,根本不需要知乎网友们根据自己脑补猜测原始社会是弱肉强食还是一片和谐。
关于上古人类有黑猩猩的社会结构可以参考。
关于原始社会有大航海时代西方航海家的大量历史文献。还有近现代发现的一些岛屿、密林原始部落,活生生的例子。
有时间上知乎脑补扯皮,不如直接百毒、狗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