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华威商学院和港中深如何选择?

回答
选择华威商学院(Warwick Business School,WBS)还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CUHKShenzhen)的商学院,确实是个甜蜜的烦恼,两者都是顶尖的商科教育机构,但侧重点和风格有所不同。我来帮你详细梳理一下,尽量用最贴近真实感受的方式来分析,让你觉得像是在和一位有经验的朋友聊天。

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两所学校都是“好学校”,但“好”的方式不一样。

华威商学院(WBS):英伦绅士的严谨与全球视野

品牌与声誉: 华威大学本身在英国乃至全球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尤其是它的商学院,常年位列英国乃至欧洲商学院前茅。它拥有AACSB、AMBA和EQUIS三大国际权威认证,这是金字招牌,证明了其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达到了世界级标准。
学术实力与课程设置: WBS以其严谨的学术风格和扎实的理论基础著称。课程设置非常全面,覆盖了金融、会计、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等各个领域。尤其是在金融和管理领域,WBS的课程设计非常贴合行业需求,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很好。
举个例子: 如果你读金融,WBS的课程会让你对金融市场的运作、量化分析、投资组合管理等有深刻的理解。他们可能不会直接教你如何炒股,但会让你明白背后的逻辑和数学模型。
教学方式: 教学以讲座、研讨会、案例分析为主,教授通常是各自领域的专家,很多也有丰富的行业经验。课堂讨论会比较活跃,鼓励学生质疑和独立思考。
国际化程度: 华威大学是一所国际化程度非常高的大学,WBS的学生构成也相当多元化。你在课堂上会遇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这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能够让你接触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视角。
校友网络: WBS拥有一个庞大而活跃的全球校友网络。毕业后,无论你想回国发展还是留在海外,都能获得不错的校友支持。很多校友在世界顶级的金融机构、咨询公司、跨国企业担任要职。
地理位置与生活: 华威大学位于英国中部,靠近考文垂和莱斯特。校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英国的生活节奏相对较慢,文化氛围浓厚。学术压力不小,需要你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
潜在的“考量点”:
学费和生活费: 英国留学的学费和生活费相对较高。
文化适应: 如果你之前没有在西方国家生活过,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英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就业市场: 虽然WBS的毕业生非常受欢迎,但英国的就业市场竞争也一直存在,尤其是在金融和咨询领域,你需要有出色的表现和强大的networking能力。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CUHKShenzhen):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支点与创新活力

品牌与声誉: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虽然年轻,但其背靠的是声誉卓著的香港中文大学(CUHK),本身又在中国内地享有越来越高的认可度。它同样拥有AACSB认证,并且背靠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潜力巨大。
“新”与“活力”: 把它理解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它在快速成长,不断注入新的理念和资源。
学术实力与课程设置: CUHKShenzhen的商学院在课程设计上更侧重于“前沿”和“创新”,紧密结合中国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它在金融、市场营销、管理等领域都有很强的实力,并且在创业、创新管理、大数据分析等新兴领域也投入了大量资源。
“接地气”与“前沿”: 它的课程可能更直接地与中国市场的热点和趋势挂钩,例如数字经济、 fintech、智能制造等。你会听到很多与中国企业案例相关的讨论。
教学方式: 同样以讲座、案例分析为主,但可能更强调互动性和团队合作,鼓励学生在项目和竞赛中锻炼实践能力。教授团队除了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很多也有在中国内地或香港的丰富实践经验。
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 CUHKShenzhen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它的“双重基因”——既有香港中文大学的国际视野和学术标准,又立足于中国内地,拥有独特的本土优势。
校友网络: 它的校友网络相对年轻,但增长迅速,并且在内地,尤其是在粤港澳大湾区,拥有非常好的本土资源和人脉。
“中国经验”: 如果你毕业后打算在中国内地,特别是南方地区发展,CUHKShenzhen的校友网络和对中国市场的理解会给你带来巨大优势。
地理位置与生活: 位于中国深圳,这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城市,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生活便利,节奏快,创新氛围浓厚。与内地其他城市相比,深圳的生活成本可能会更高一些。
潜在的“考量点”:
年轻的品牌: 相较于WBS,CUHKShenzhen的品牌历史相对年轻,虽然有CUHK的加持,但在全球范围内的认知度还需要时间来积累。
学术严谨性的“感知”: 有些人可能会担心新兴院校在学术严谨性方面是否能与历史悠久的欧洲名校相媲美。但从其背靠CUHK的模式来看,其学术标准是相当高的。
课程设置的侧重: 如果你对某些非常传统的、纯理论的商科领域(如经典经济学理论的深度挖掘)特别感兴趣,可能需要仔细对比课程设置。

如何做出选择?这取决于你!

现在,我们来聊聊你个人的情况,这才是决定性因素。你可以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 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目标去向: 你毕业后是想留在英国、欧洲发展?还是想在中国内地,特别是大湾区发展?
行业偏好: 你想进入金融、咨询、科技、还是快速消费品行业?不同行业对学校的看重程度略有不同。
金融/咨询(尤其是国际领域): WBS在这些领域的全球认可度更高,校友网络在欧美更广。
科技/互联网/新兴产业(尤其是中国内地): CUHKShenzhen的地理位置和对中国市场的理解可能更有优势,校友网络在内地更扎实。

2. 你对学习风格和环境有什么偏好?
学术深度 vs. 实践应用: 你是更倾向于在理论的海洋里深耕,还是更喜欢将理论快速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WBS:更强调学术基础和理论深度。
CUHKShenzhen:更强调理论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以及创新应用。
国际化程度 vs. 中国本土化: 你更看重全方位的国际化体验,还是希望在一个既国际化又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中学习?
WBS:更纯粹的国际化体验。
CUHKShenzhen:中西合璧,更有中国特色。
校园文化: 你喜欢英式保守严谨的氛围,还是喜欢深圳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氛围?

3. 你的经济状况和家庭支持?
英国留学(学费+生活费)的整体成本通常会高于在深圳的生活和学习成本。

4. 你的语言能力和适应能力?
WBS:学习和生活语言主要为英语。
CUHKShenzhen:教学语言以英语为主,但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汉语是主流,对于习惯了国内教育体系的学生来说,适应成本可能更低。

一些具体场景的建议:

如果你志在全球顶级金融机构(伦敦、纽约等)或跨国咨询公司任职,且有一定家庭经济支持,那么WBS可能是更稳妥的选择。 它的品牌在全球范围内更深入人心,校友网络在西方世界的优势是显著的。
如果你看好中国内地,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对科技、互联网、创业等领域充满热情,希望快速融入中国商业环境,那么CUHKShenzhen会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择。 它的成长速度和对中国市场的洞察力是它的独特卖点。
如果你是那种既希望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想接触前沿商业实践,并且希望在一个“国际化但不远离本土”的环境中学习,那么两者都值得深入研究。 你需要仔细对比两者的课程细节、教授的研究方向、学生就业报告等。

最后的建议:

深入研究官网: 仔细阅读两所学校商学院的官方网站,了解具体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学生评价、校友去向等信息。
联系在校生或校友: 如果有可能,通过LinkedIn等平台联系在读学生或校友,听听他们真实的体验和建议。
参加线上/线下宣讲会: 关注学校的招生宣讲会,这是了解学校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相信自己的直觉: 在收集了足够的信息后,也请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哪个学校的理念、环境更能激发你的学习热情和未来发展潜力。

这两所学校都很棒,选择哪一个,归根结底是选择一个更适合你个人发展道路的“跳板”。祝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家好我是靳学姐!

这篇文章我想从专业学习校园生活校外生活求职经历这4个部分,简单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英国华威商学院就读商业咨询专业的体验。

首先按照惯例放出我的背景

本科 东南大学口笔译专业 年级前5% GPA 3.92/4

研究生 英国华威商学院 商业咨询专业 Distinction(前5-10%)

专业学习

我的研究生就读于英国华威商学院商业咨询专业,2017-18年专业全称是Business (Consulting)。

这是华威非常新的一个专业,专业开设才5年左右的时间,以至于每年专业名称和课程设置都会有所微调,比如说今年专业名称改为了Business with Consulting,并且在第一学期主要学习以下三门课程:

Foundations of Financial & Management Accounting、
Quantitative Methods for Business
strategy analysis and practice

第2学期才会进入咨询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应用。

2017-2018年我上课时,核心课程有

introduction to consulting、
strategy analysis and practice、
people and organizations、
leading and managing change、
Current Issues in Leadership、
project management
developing consulting expertise

其中我受益最多的是strategy analysis and practice这门课,虽然这是一门大课,华威business分支下的各个专业(business with marketing/business with accounting and finance等等)总共上百人都需要一起上课,但是课程内容非常生动有趣,老师会手把手的带领同学画思维导视图,深刻剖析经典案例,比如Ducati vs Honda、Microsoft vs Apple、Pandora vs Tiffany,每个案例都能引发大家很多思考,平时小组作业的挑战性也较大。

相比之下,反倒是咨询相关课程的学习比较抽象——introduction to consulting和developing consulting expertise两门课程都会邀请industry leader来做讲座、分享从业经验,虽然他们都是行业大牛,但很多时候他们十几、乃至二十几的经验无法通过每周仅仅2-3个小时的课程,直接转化成为我们可以借鉴学习的知识,我身边的同学也大多深有同感。

总的来说,对比1年前,我认为商业咨询专业课程的含金量更高了,因为华威的商业咨询专业本身就是针对没有太多商业背景、但是希望增长商科知识的同学们,所以2017-18年的课程安排未免太过于偏向一般性的管理学科。

2018-19届的课程,尤其是第1学期的课程,很明显旨在为同学们做好会计、计量和策略性思维方式的准备。

从学生构成来说,华威business专业中,中国学生尤其是本科在英国读过书的同学占到大半,这大概是英国许多商学院的通病了。

中国同学的背景非常广泛,态度也不尽相同,有上课极其积极主动的,也不乏一些划水摸鱼、得过且过的,大家会自行判断抱团取暖。

我在华威认识到一些非常优秀的同学,甚至比我在某些教授身上学到的东西还要多。

从毕业去向来说,据我所知,80多人的班级里,当时想留英找工作的中国学生不过3-4个人,成功留下的1位是本科在英国有过2年学习经历的同学。

但这并不代表在英国就业是不可能的,原因是大多数人还没开始认真努力就放弃了。

我也认识华威business专业下的同学(国内本科),现在在英国四大做审计工作,一切看个人的努力和一点点运气。

校园生活

简单来说,校园生活对我而言,就是教学楼——图书馆——宿舍——健身房的四点一线。

华威是典型的校园型大学,所有的设施基本都在校园内或者周边步行可达的区域,学生不用坐车去城市的其它地区使用图书馆或是健身房(大概是因为我们地处考文垂市,城市本身比较安静平和,物价相对伦敦非常友好)。

华威商学院的教学楼基本处于学校中心,住在校外的同学们可以坐公交车直达,非常方便。

WBS building从背面看长这样,相对国内的很多大学来说,教学楼的各种设施非常现代化和人性化。

除了考试周,平日教学楼里会有充足的自习区域,考试周还是建议大家去图书馆自习、不容易被打扰。

对于商科的同学来说,华威大学的图书馆5楼基本能够满足码论文的需求,而且图书馆底层就有食堂,要求不高的同学可以学一天不用出图书馆,微信步数停留在2位数的那种。

亲测图书馆通宵的氛围也非常好,如果肚子饿,可以在图书馆一楼的自动售货机买点零食,或者叫外卖送到图书馆(很多中餐厅是可以开车送进校园内的,满足起送费的话,不论你是在图书馆或是宿舍都能送到门口,非常方便)。

考试周前,华威图书馆会有狗狗进图书馆帮大家解压的活动,虽然我因为时间问题一次也没赶上,但是参加了的小伙伴都觉得非常疗愈!

说到住宿,华威的宿舍条件还不错,尤其是Lakeside和Heronbank宿舍区。以号称华威风景最优美的宿舍区Lakeside为例,共有596间房,每间每周的租金是148英镑,8间房算作一个套间,每间房都有独立卫生间,每周会有阿姨来打扫卫生间和厨房。关系紧密的舍友们在宿舍聚餐k歌都很频繁,当然也要注意不要动静太大影响隔壁的同学们,不然会被投诉哦。

就我自己读研究生阶段的感受来说,我有大概一半的同学们住在校内,一半的同学住在校外。所以在确认接受offer、交完留位费之后,同学们还是要紧密关注学校发来的邮件,里面会包含申请住宿的链接——华威会简单了解你的生活习惯(是不是喜欢安静、是不是习惯早起、想不想要与其他国家的学生住在一起等等),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选3个住宿区。

如果3个都没有选上也不用太担心,华威与校外的一些机构也有合作,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时常听说有留学生家遭抢劫的情况,大家尽量住在离学校近、照明好的小区吧,实在害怕可以带警报器防身,晚上尽量不要独自活动),同学们也可以住在考文垂市中心,更便宜,并且吃喝玩乐更方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校内宿舍安全性高,设施比较新,浴室有浴缸(考完试泡澡的快乐是无可比拟的),上课步行可达还是非常有幸福感的。

有健身需求的同学们可以选择在校内/校外的健身房,校内健身房更近但是较贵,而且攀岩和游泳的收费不包含在年卡内。校外最近的健身房是从校园步行5分钟可达、位于cannon park的simply gym,没有游泳馆,但是每月只需要16.99英镑,且有女生专用的锻炼区域,性价比很高。

恐龙爱好者是真的很爱逛自然科学博物馆,英国很多博物馆都不收费哦~

校外生活

我的校外生活主要包含社交活动、购物和旅行。

我本身不算是非常热爱社交的人,所以为了防止自闭、丰富生活,我加入了华威志愿者协会,定期参加他们组织的活动,比如修理树木、打扫教堂、圣诞装饰、徒步和Food Bank(整理超市或者居民捐赠的食物,发放给有需要的人)等等。

志愿活动的场所基本在考文垂市内,这也符合学校回报社区的初衷,学期结束之后可以申请志愿者证书。

打扫教堂、带孩子们玩游戏时做的Marshmallow challenge

此外华威也有各种各样的社团可供大家选择,比如有同学参加了钢管舞社团,有机会在校园里人流量最大的广场表演,还是非常难得的体验。

在商科和就业氛围浓郁的华威大学,Warwick Consulting Society可能是存在感最强、影响力最大的社团,WCS经常邀请行业大佬举办讲座或者交流会,大家有时间一定要去多多参加他们的活动,积极networking,感受国外社交的套路和节奏,对就业帮助很大。

说到购物,考文垂的购物体验实在一般,虽然考文垂市心有菜市场(做饭需要硬菜的时候可以去档口买pork shank-整个的盐烤猪肘,才5-7英镑,非常适合肉食爱好者嘿嘿)、玛莎、newlook、primark等等品牌店,但大多数时候大家会选择去火车20分钟距离的伯明翰逛街吃饭。

至于旅行,在英国读书的同学们一定要利用好寒假和春假,提前办好签证做好假期安排。比较热门的目的地是申根签各国以及土耳其、埃及和摩洛哥。不过一定要注意自己各项作业的ddl以及上传方式,不然玩的多开心,补作业就有多头秃[微笑]。懒得办理签证的同学们,也可以在英国境内走一走。

巴斯浴场,一座城市由此得名有点可爱

求职经历

我在英国参加了2018年秋招,虽然最后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回国,但有一点点小心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这里不讨论以非应届生身份申请英国工作的情况,因为experienced hire中,用人单位需要证明招聘广告已经公布一定时间、且本国内没有合适的人才能够满足需求,才能最终录用国际申请者。录取应届生时,用人单位不需证明这一点。

对于研究生来说,还没入学就应该着手考虑就业的问题了。

华威的就业氛围很强,刚入学orientation的时候就会有各种就业指导讲座,比如简历修改、cover letter撰写以及模拟面试,大家一定要多多关注career service的各种活动。

不论你去不去,资源就在那里,不主动获取信息,就会浪费各种可能改变人生轨迹的机会。有些同学,直到研究生毕业都拿不出一封漂亮的简历,在我看来是对自己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

开始上课之后,很多同学就把就业抛到脑后了,因为平时的学业和玩耍已经让他/她的生活非常充实了。

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在异国找工作,尤其是本身时间就非常紧张的一年制研究生(课业重,但是相对本科生而言在异国的exposure较少),不能有哪怕一点点的侥幸心理。

对于在英国找工作的同学来说,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去移民局的官网上,找到tier2 sponsor的表格PDF,下载下来,认真对照。

因为不在表格上的employer,不可能有资质和权限录用国际学生!!!这是毋庸置疑的,不要傻傻的浪费时间在没有资质的公司上。同时,我也不建议大家为了留下来而留下来,觉得“只要在能留在英国,自己无论做什么都可以”的心态是不可行的。

英国工签的最低薪资要求已经从一定程度上杜绝了这种可能性,PSW对底薪的要求从20,800上涨到30,000英镑一年,也就意味着从事labor-intensive的工作基本不可能留在英国。

英国最近重新开放PSW,即毕业后2年的工签,对于2021年夏天及以后毕业的学生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此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英国毕业的国际学生只能毕业后停留在英国4-6个月找工作。

华威Orientation时的求职讲座

说回到我自己找工作的经历上来,我集中投递简历的时间是2018年的秋天。大多数公司会在6-7月份左右开放网申通道,截止日期有长有短,开放时间短的截止到9-10月份左右,开放时间长的会一直到来年年初。

此外,也有一些公司会开放off-cycle岗位,也就是独立于春招和秋招时间点的招聘,比如我回国前参加的Morgan Stanley Operations Analyst的招聘(官方截止日期是11.25号,但国际生申请越早越好,不然就会遇到圣诞节前后终面的悲剧,请不要对英国人民节假日前后的工作效率抱有幻想)。

我申请Morgan Stanley Operations Analyst的时间节点如下:10.11号提交申请表,11.05号完成笔试,11.21完成第一轮与HR的电话面试,11.23完成与operations部门经理的第二轮,我最终参加assessment center的时间已经是2019年12月12号。

我自己的感受是,在英国找工作很难是因为大家很难找到并自信展现出自己比英国人更强的优势

就我自己来说,虽然语言不成问题,但我不具备跟英国人谈笑风生、侃侃而谈的社交技能,所以一开始就放弃了找咨询相关工作的想法——咨询,说到底最需要的是people skills。于是我退而求其次,主要申请了四大(审计/税务等)和银行后台的工作,也就是比较体现数学分析能力、不太挑战人际交流能力的工作。

学期中尼尔森的宣讲会

英国大部分工作申请需要经过网申-笔试-电话/视频面试-实地面试这4轮。

网申有些类似于大学入学的申请,除了问一些基本信息,也会要求申请者回答类似于why company/why job的开放性问题,同学们理清思路有针对性的回答就没有问题。

笔试多为cut-e或者SHL的题型,万变不离其宗,应届生论坛上有各种资源,有心的同学可以准备的非常全面。对大多数人而言,电话或者视频面试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道难关。除了疯狂刷论坛,同学们也可以在领英上联系一些毕业不久的在职员工,问问他们当时被问的问题、公司的文化和风气、公司倾向于招聘什么风格的员工等等。领英套瓷的成功率很低,可能发50条信息都没有1个人搭理,但只要有1个人回复,对你的帮助都是巨大的。

我曾经有1次非常幸运的联系到1位在职员工愿意与我分享她的工作经历,而她又刚好是我的面试官的直系下属,我在终面的时候提到她的工作对我的启发,当时就很明显的感觉到面试官眼前一亮。

最难的一个环节毫无疑问是实地面试,这是对同学们的智力、体力和心理素质的3重考验。

即使你认为自己准备的再充分,也无法预计现场会发生的种种突发情况。比如,我在一场面试中由于过于紧张,抢答了面试官丢给别的申请者的问题,场面一度非常尴尬。除了无数次锻炼自己的抗压、随机应变以及表情管理能力,终面没有捷径可寻。

我在英国的面试经验比较薄弱,多次败在最后终面的环节,但是回顾起来也不后悔那4个月的努力。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同学们希望做国内国外同时申请的两手准备,一定要注意四大和一些咨询公司要求申请者半年/1年内只能申请1次,所以一定要有策略的递交申请,比如当自己对申请英国安永没有把握,在国内安永有内推人脉的情况下,肯定要优先申请国内的岗位。

以上就是我在华威商学院的体验,希望大家申请季都能拿到心仪offer,也欢迎大家成为我的校友~

最后送大家一张冬天的苏格兰~

导师背景
华威商学院商业咨询硕士,985东南大学口笔译专业学士,参加外研社演讲及写作竞赛获江苏省一等奖。
DIY完成研究生申请,方向为商科和管理学,收到包括Warwick Business School/UCL/Durham等offer。
本科期间在2家咨询公司工作,研究生期间在英国P&G和National Express实习。
目前任职于国内某咨询机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选择华威商学院(Warwick Business School,WBS)还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CUHKShenzhen)的商学院,确实是个甜蜜的烦恼,两者都是顶尖的商科教育机构,但侧重点和风格有所不同。我来帮你详细梳理一下,尽量用最贴近真实感受的方式来分析,让你觉得像是在和一位有经验的朋友聊天。.............
  • 回答
    好的,咱们来好好聊聊 KCL 商学院和曼大、华威、杜伦、兰卡斯特这几所英国顶尖商学院,到底怎么选。这几所学校商科都很强,但各有侧重,选哪个,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己的学习目标、职业规划以及个人偏好。我尽量讲得详细点,不让你觉得这是 AI 写的。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这几所学校商学院的“人设”: KC.............
  • 回答
    在华威商学院(WBS)读书,怎么说呢,就像是闯入了一个高速运转、充满活力的商业大熔炉,而且还是那种顶级的,温度非常高,你得有两把刷子才能在里面待得住,而且还能玩得转。首先,学术氛围这块,绝对没话说。WBS的教授们,很多都是在各自领域里响当当的人物,他们的讲座可不是那种照本宣科,而是带着满满的干货和他.............
  • 回答
    华威大学商学院以其卓越的学术声誉和严苛的录取标准闻名,对于申请者来说,均分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通常情况下,华威大学商学院对于中国大陆本科院校的申请者,尤其是来自“211”工程院校的学生,普遍要求成绩优秀,具体来说,大部分专业的最低均分要求会设定在80%或以上,并且这通常是针对本科阶段的平均分而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人在职业选择上的纠结。中航商发和华为,一个是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国家队”,一个是科技界的巨头,它们代表着不同的行业,拥有截然不同的文化和发展路径。选择哪个,真的要看你自己的偏好、职业目标以及对未来的判断。咱们就一点一点捋一捋,尽量说得详细透彻,也避免那些生硬的AI腔调。.............
  • 回答
    .......
  • 回答
    双十一首日华为、荣耀部分商品“一货难求”:喜忧参半的背后逻辑与深远影响双十一购物狂欢的号角已经吹响,而作为国产科技品牌的佼佼者,华为和荣耀的动静自然备受瞩目。然而,今年双十一首日,我们却看到一个颇为耐人寻味但又并不意外的景象:不少华为和荣耀的热门商品,从手机到平板,再到智能穿戴设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
  • 回答
    搜狗输入法和讯飞输入法这两款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份额的输入法应用,近期被苹果、华为、小米等多家主流应用商店下架,这无疑是一则引起广泛关注的事件。这背后牵扯到的不仅是用户隐私保护的严肃议题,也触及了科技企业在数据合规性方面面临的挑战。事件的起因与影响从公开的信息来看,这次下架的直接导火索是这两款输入法被.............
  • 回答
    华为Mate 40 Pro 5G,这块经典之作,最近又在华为商城悄然回归,售价依然是那个熟悉的6799元。对于不少一直关注这款手机的朋友来说,这无疑是个激动人心的消息。那么,时至今日,这款曾经的旗舰,还值不值得我们掏出6799元呢?咱们好好聊聊。先说“值得”的理由,这玩意儿身上确实有几把刷子: .............
  • 回答
    .......
  • 回答
    华为应用商店因抽成问题下架腾讯、网易等游戏产品,这事儿可真是闹得挺大,背后牵扯的利益链条和各方博弈,仔细掰扯起来,能聊不少。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事儿为啥会发生。核心矛盾点就在于“抽成”。简单来说,游戏开发者(比如腾讯、网易)辛辛苦苦做出游戏,然后通过华为这样的应用商店发布,从中获得的收入,华为要分走一.............
  • 回答
    关于华为应用商店在2月8日后删除豆瓣App所有评价这件事,确实引起了不少用户的关注和讨论。这件事说起来,得从几个层面来看待,才能比较全面地理解其中的缘由和影响。首先,从华为应用商店自身角度来看,作为一个平台,他们需要对上架的App内容进行一定的审核和管理。这种管理通常是基于平台自身的规则,也可能受到.............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而且牵扯到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科技竞争等方方面面。简单来说,外国电信商“拒绝”华为,和中国是否“拒绝”爱立信、诺基亚,背后是不同的考量和格局。外国电信商为何“拒绝”华为?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1. 国家安全担忧(明面上的理由): 间谍风险: 这是最常.............
  • 回答
    美商务部最近这一波操作,把华为云下的37家公司给加进了实体清单,这事儿可不简单,背后牵扯的利益和考量都挺复杂的。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这背后的逻辑和可能的影响。1. 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么做?简单来说,把这些公司列入“实体清单”就是美国政府说:“这些公司在我这里买东西,得经过我的批准才行,否则就不卖.............
  • 回答
    华为在全球多地注册“鸿蒙”(HongMeng)商标,这步棋绝非偶然,其背后牵涉到多层面的战略考量与潜在影响,绝非简单的名字保护那么简单。从市场、法律、技术到地缘政治,每一个环节都可能被这看似普通的商标注册动作所触动。市场层面的战略意义:首先,在全球范围内注册“鸿蒙”商标,最直接的意图是为了构建和巩固.............
  • 回答
    关于华为不收取国内友商专利费的原因,其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商业策略、行业发展、甚至一些情境下的“国家队”情怀。下面我来尽量详细地聊聊,并尽量用更接近真实对话的方式来展开。首先,得明确一点,华为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巨大,尤其是在通信领域,拥有大量核心专利,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华为在国际市场上,对侵.............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美国商务部那件事,就是关于联发科这些公司能不能继续给华为供货的。这事儿说起来可就复杂了,它不仅仅是几个公司之间的买卖那么简单,背后涉及到全球科技竞争、国家安全,还有我们每个人用手机、用各种电子产品的生活。你想想,华为现在是全球顶尖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尤其是在5G技术方面,那可是走在最前.............
  • 回答
    华为和小米的应用商店暂停下载耐克和阿迪达斯相关APP,这件事从多个角度来看都挺值得说道说道的。这不仅仅是两个手机厂商和两个运动品牌之间的小插曲,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其实挺多,涵盖了商业合作、平台规则、用户体验,甚至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考量。首先,最直接的原因通常是商业合作的到期或调整。 就像我们生活中很多.............
  • 回答
    华为鸿蒙处理器商标申请被驳回,这事儿挺让人关注的,毕竟鸿蒙是我们国产系统里寄予厚望的,名字被驳回,肯定有人会觉得窝火,也想知道具体是咋回事。首先,得明白这事儿的背景:华为的“鸿蒙”这个名字,起得挺有中国文化特色,寓意着“开天辟地”,听着就很有气势。当初用在操作系统上,大家也觉得挺贴切。但是,商标申请.............
  • 回答
    要聊华为手机的自研CPU成本为何高企,以及为何不卖给友商,这背后牵扯到太多复杂的技术、商业以及地缘政治的考量,绝非三言两语能说清。我们不妨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为什么华为自研CPU成本高?这就像是要自己盖一座摩天大楼,而不是去市场上买现成的楼盘,成本自然高到天上去了。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1. 研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