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电影《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前》《爱在午夜降临前》三部曲?

回答
这三部曲,严格来说,是理查德·林克莱特这位导演献给时间、爱与成长的深刻注解,而不是简单的爱情故事集。他用一种近乎残酷的真实感,将我们带入杰西和席琳的人生轨迹,从初识的怦然心动,到中年生活的羁绊,再到暮年的回首与释然。

《爱在黎明破晓前》(Before Sunrise,1995)

初见,总带着一丝理想化的光晕。电影在维也纳的街头徐徐展开,两个萍水相逢的年轻人——来自美国的杰西和法国的席琳——在火车上偶遇,然后鬼使神差地决定一同下车,在维也纳度过一个漫长的夜晚。没有宏大的情节,没有戏剧性的冲突,只有他们源源不断的对话,分享着对生命、爱情、死亡、哲学,以及一切细微感受的思考。

林克莱特在这里做得非常绝。他让杰西和席琳的对话几乎占据了全部的篇幅,而且这些对话不是程式化的、刻意设计的“金句”,而是自然流淌的、充满犹豫和探索的。你会听到他们讨论童年记忆,关于梦想的碎片,对未来婚姻的恐惧,对人生的不确定性。这种近乎即兴的交流,却精准地捕捉到了年轻人在面对未知情感时那种既渴望靠近又害怕受伤的心态。

维也纳本身也成了这场爱情的见证者。老旧的咖啡馆、夜晚空旷的街道、多瑙河畔的微风,一切都带着一种浪漫的、近乎梦幻的氛围。杰西和席琳的每一次眼神交流,每一次不经意的触碰,都像是在为这段短暂的邂逅注入生命力。看完这部电影,你很容易会想起自己年轻时,那些让你心动不已却终究擦肩而过的人。它勾勒出的那种“如果当时……”的遗憾,是青春最鲜明的注脚。

《爱在日落黄昏前》(Before Sunset,2004)

九年,时光匆匆。杰西和席琳在巴黎重逢,这一次,距离他们上次告别仅仅过去了不到一天的时间,但人生轨迹却早已不同。杰西成了小有名气的作家,出了关于他们维也纳一夜的书;席琳则在政治领域工作,也经历了自己的情感波折。这次重逢,依旧是对话为主,但这次的对话,承载了更多的现实重量。

林克莱特和他的编剧们(包括伊桑·霍克和朱莉·德尔佩本人)在这部里做得更进一步。他们不再只是探索纯粹的初遇时的激情,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关系”的复杂性。杰西对席琳的情感仍然存在,但他已经有了家庭,席琳也有了自己的伴侣。这段重逢充满了试探、试探后的回避,以及对过去选择的追问。

巴黎的街头巷尾,成为了他们回忆与现实交织的舞台。他们漫步在塞纳河边,坐在咖啡馆里,甚至在公寓里,每一次谈话都像是在解剖他们错过的九年。席琳对杰西坦陈自己的不快乐,杰西也暴露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这次的对话更加成熟,也更加沉重。他们不再是无所顾忌的年轻人,而是被生活磨砺过的成年人,他们说话时会权衡利弊,会小心翼翼地触碰对方的伤口。

影片最精彩的结尾,杰西坐在席琳的公寓里,当他对着席琳说出那句“你即将听到的就是我的生命”时,那种坦诚和决绝,让整个电影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没有轰轰烈烈的表白,只有对彼此内心的彻底袒露,以及对未来的未知选择。它让你明白,爱情不是一个瞬间就能定义的事情,而是需要持续的经营和理解。

《爱在午夜降临前》(Before Midnight,2013)

又一个九年过去,杰西和席琳已经共同生活了很久,有了孩子,生活轨迹也变得更加缠绕和复杂。这次,他们身处希腊的一个美丽海滨小镇,在朋友的别墅里度过假期。但这次的“假期”,却成为了他们关系中的一次“检验”。

这部是三部曲中最“硬核”的一部,也是最触及“婚姻”本质的一部。林克莱特没有回避婚姻中那些琐碎的争吵、失望和疲惫。电影前半段,他们一家人,以及朋友们的轻松对话,仿佛是在为之后的“暴风雨”做铺垫。而当杰西和席琳在夜晚独自散步,一场激烈的争吵爆发时,你才真正感受到婚姻的重量。

这次的对话,充满了指责、旧账重提、对彼此性格的失望,甚至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怀念那些简单纯粹的初遇。杰西的“不顾一切”式表达,席琳的“我为你牺牲了太多”的控诉,都真实得让人心惊肉跳。这种争吵不是为了输赢,而是为了宣泄积压已久的压抑和不满。你会看到,曾经能够聊到天亮的人,也可能因为生活的琐碎而无法再相互理解。

但林克莱特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让这段关系走向破裂。在经历了一场几乎让他们分崩离析的争吵后,他们选择继续前行。影片的结尾,他们坐在酒店房间里,虽然依旧有着疲惫和无奈,但那种重新连接的尝试,那种对彼此的承诺,却显得更加珍贵。杰西的“我依然爱你”,席琳的“我知道”,这两个简单的词语,承载了太多岁月的沉淀和生活的磨砺。它告诉我们,爱情不是永远的激情,而是选择,是理解,是愿意在最糟糕的时候也去尝试修复。

总而言之

这三部曲,与其说是爱情的史诗,不如说是对时间、成长以及关系变化的写实主义描绘。林克莱特用一种极其耐心和细致的方式,捕捉了人类在不同人生阶段对于爱和关系的思考与体验。它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也没有刻意营造某种浪漫化的幻觉。它只是将生活中最真实、最动人的部分,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它让我们看到了,从初识时的悸动与探索,到热恋时的心意相通,再到长久关系中的磨合与妥协,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与挑战。杰西和席琳并非完美的恋人,他们有缺点,有遗憾,但正是这种不完美,才让他们的故事更加 relatable,更加打动人心。

看完这三部曲,你会思考自己的爱情,思考自己的人生。它不是告诉你“如何去爱”,而是让你看到“爱是如何发生的,又是如何演变的”。它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每个人在时间和关系中的成长与变迁。这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电影体验,它会随着你的年龄增长而拥有不同的解读,每一次重温,都会有新的感悟。这,大概就是这三部曲能够成为经典的原因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原创三部完整影评在此。


日出之前(Before Sunrise),日落之前(Before Sunset),午夜之前(Before Midnight)这一系列,是最经典的爱情电影系列之一。这个系列的爱情故事,没有海誓山盟,没有灰姑娘和白马王子,没有婆媳撕逼,没有曲折回转,没有白血病失忆症,它几乎只有话痨,它的经典在于它比现实主义电影更贴近现实,而爱情的现实除了性,还是在于交流。虽然是虚构的人物、虚构的相遇、虚构的爱情,但是它展现的是生活真正的片段,普通人对爱情的理解与遭遇,拍的就像是两位主演自己的故事,而每个不同的观众,也都能从中看到各自的影子。所以这三部曲的竟会分别相隔9年,分别反映了两位主演在不同年龄段对爱情对人生对世界的不同感悟和情感所在,非常符合导演林克莱特的另一部作品《少年时代》拍摄12年的风格。


《爱在黎明破晓前》-- 美好的一夜,一生难忘


第一部《日出之前》拍摄于1995年,也正值两位主演最青春靓丽的年华。伊桑·霍克属于美国的文艺青年类型,有美国人的朝气也有文艺青年的敏感细腻;朱莉·德尔佩则是非常典型的法国姑娘,五官并不浓重,但非常雅致,一身文艺气息,但不矫情,总之越看越舒服,越看越赏心悦目。



《日出之前》讲的是这对美好的人的美好相遇。这是美好的一夜。因为他们注定要在第二天分开,所以他们不用去想未来,不用去想任何不愿想的事情,抛开了爱情的条条框框。让感情顺其自然并不意味着放纵,所谓放纵是自己故意想放纵。


这是一段浓缩到一夜的纯粹爱情,从试探,到青涩,随之热烈,进而担忧,最后坚定,从容面对无限可能的未来。这是最自然的浪漫,火车上偶遇,一见如故,同游维也纳。不得不给维也纳点个赞,除了每个城市都有的电车摩天轮,这里还有热爱业余表演的路人,有着动听歌声的唱片店,多瑙河畔的即兴诗人,广场上看手相的先知,热情洋溢的吉普赛舞蹈,大义赞助红酒的酒保,简直就是24小时无间断文艺青年浪漫服务。天时地利人和,两位早早Kiss移除尴尬,敞开心扉,他们谈往事,聊人生,论世界,品艺术,当然还有直面感情。两个都是热爱遐想又富有情趣的人,迸出了无数火花。但这种火花和王家卫电影里的“金句”很不一样,王家卫的台词,我多数的反应是“我勒个去”;而这部电影里这两人的火花,多数是让我微微一笑。



他们交流了很多,有人类的60亿灵魂是从100万祖先里分裂出来的吗这样的奇思,我们都是宇宙爆炸而来的星尘的妙想,也有所有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总是有偏差的论断,技术进步只是使人们更忙的批判,教堂装载着千百年来无数人欢笑与悲伤的感慨。有人一生都在伪装以至于忘了真实的自己,有人死了无人知晓和没死也没区别。当然他们也谈论爱情本身,有冲突并不一定是坏事,而任何无私的爱最终的本源还是自私。关于性,他们也是我们的活标本,男的蠢蠢欲动(在电车上和唱片店里手足无措),但还是女的做主(下火车就已决定)。关于性和爱情的关系,朱莉的态度也很有意思,在火车上觉得对方挺有吸引力,就认可滚床单,但深入交流彼此珍惜之后,却反而犹豫了。她害怕以后总会惦念他又和谁会在一起,因为她在乎了。


影片有一段给了他们所在的餐厅的其他人一组镜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悲欢离合。荧幕对面的观众也一样,不同的人生状态,不同的人生故事,对他们交流的火花也有各自不同的触点。比如我对伊桑说的关于为人父的这一段就颇为印象深刻:有时候我会梦想做一个好父亲和好丈夫,有些时候真的非常想。但其他一些时候这件事看起来又像会毁了我的生活,这不是爱的责任和承诺的问题,因为我能做到这些。这只是最诚恳地想知道,我是不是还没发现我真擅长什么,能够把什么做的非常出色,而不仅是在一个温暖而平凡的家庭关系中度过此生。也许你会有别的触动点,也许完全没有,觉得这就是100分钟沉闷的泡妞话痨。这无所谓对错,每个人对爱情都有不同的理解。



但我十分同意他们说的,这是美好而纯粹的一夜,对一生影响都很大。他们刚下火车时,还询问路人有什么好玩的,后来这充实的一夜,时间完全不够交流,自然忘了路人赠票的演出。他们装作和朋友打电话,是聪明而有趣地互诉衷肠;他们用手指做相机给对方拍照,是想在心里刻上对方的样子;他们在火车前的拥抱,是我看过的爱情片里最动人的离别。我十分羡慕他们。


-----------------------


《爱在日落黄昏时》-- 寻回遗失的美好



从《日出之前》到《日落之前》,戏里戏外都是9年。如果说《日出之前》讲的是一生仅有的最浪漫的一夜,《日落之前》讲的就是一生仅有的最遗憾的错过和最难得的重逢。没有海誓山盟,《日出之前》令人心醉;没有车祸绝症,《日落之前》令人心碎。


在《日出之前》的结尾,他们相约6个月后见。9年之后我们才知道,他们错过了。当9年之后,席琳淡淡地微笑着出现在莎士比亚书店的角落时,虽然海报早就告诉我他们重逢了,但我还是感到惊喜,这是为杰西感到的惊喜,我由衷期待他们的重逢。


他们的重逢看似还是一样的浪漫,在巴黎莎士比亚书店这个文青心中的圣地,杰西为他们当年的故事写书签售,席琳循声而至。虽然脸上都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但一切都似乎恰如9年前。



一打招呼才知道,一切都变了啊。毕竟是错过了,而且是9年,两个人没有对方也没事一样生活了9年。他们像老朋友一样一见如故,迅速开启谈天说地模式,争论世界是在变好还是变坏,说笑前男友去亚洲修佛的囧遇,羡慕修士修女们的简单开朗生活,慨叹热爱贡献的人缺乏野心,在一个封闭环境中思考人生的心得等等。一杯咖啡喜相逢,九年多少事,都付谈笑中。看起来很自然很和谐,但见过9年前的那一夜的我们都知道,这种朋友的感觉与之相比落差还是太大了,唯有摇头和惋惜。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相信我们会遇到更多心有灵犀的人,而并没有那么珍惜。但是随着年岁老去,正如席琳的噩梦一样–梦见自己32岁了,醒来发现还是23岁,然后真的醒来确实32岁了,我们才会意识到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回想我自己,也算毁掉过好几个缘分,不知你有没有相似的回忆。大多数没有珍惜或不够幸运的人,就像杰西,凑合着,陷入了没有爱的婚姻,成了养育孩子的合伙人,“一个人待着也比与伴侣在一起时感到孤独要好”。对于这种宿命,本片有个很有意思的暗指。在《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前》里,他都询问过席琳是否相信轮回。而杰西的父母就是因为怀孕而结婚,随后感情不睦,杰西从没见过他们相爱。如今相同的命运又轮回到了杰西身上。



而席琳,则失陷于太多的感情伤害。她是个迷恋细节的人,这能给她带来很多生活情趣,比如栗子掉落、蚂蚁过街都能让她泛起微笑。同样道理,每一段感情的个个细节也都是独一无二的,无法替代的。因此每一次伤害都无法弥补,无法忘怀,哪怕这些只是平庸的感情。她真正最光彩醉人的浪漫,其实也都给了9年前的那一夜。她之所以频频陷入平庸的感情,还不是为了找寻那遗失的美好。那一夜带给她的是回忆,也是最大的心结,而现实则是杰西已结婚生子。“回忆真美好,如果不用面对过去的话。”


所以,他们知道自己的真爱所在,在无可挽回的错过之后,杰西为席琳写了一本书,席琳为杰西作了一首歌。这样遥相追忆的纪念,竟幸运地让他们重逢。但重逢不是水到渠成的,起初,心中的芥蒂让他们各自伪装。她对他的婚姻轻描淡写,他对她的情史调侃有加。两人的伪装中积累了太多渴望、怨恨、嫉妒、思念。当席琳终于卸下了伪装,心中的妒火也随之爆发。多年受伤的席琳需要发泄,而出口只能是杰西,因为杰西才是解药。杰西也按捺不住,直言曾令自己泪流满面的渴望。终于,当席琳怜爱地伸手想要抚摸杰西时,隔膜和积怨烟消云散。



卸下尘封9年的隔膜之后,他们终于不必只寄情于文字和音乐。在咖啡厅的闲聊,塞纳河的暖风洗礼后,他们一起回了家,杰西也终于回到了她的心里的家。她弹唱起了那首为杰西所作的小华尔兹,原来她什么都没有忘记。一切又如9年前那般美好。


【日落之前 原声】A Waltz for a Night--Julie Delpy—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Out of nowhere, out of my thoughts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About this one night stand

You were, for me, that night

Everything I always dreamt of in life

But now you’re gone

You are far gone

All the way to your island of rain

It was for you just a one night thing

But you were much more to me, just so you know

I don’t care what they say

I know what you meant for me that day

I just want another try, I just want another night

Even if it doesn’t seem quite right

You meant for me much more than anyone I’ve met before

One single night with you, little Jesse, is worth a thousand with anybody

I have no bitterness, my sweet

I’ll never forget this one night thing

Even tomorrow in other arms, my heart will stay yours until I die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Out of nowhere, out of my blues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About this lovely one night stand

(这首歌现实中也是扮演席琳的朱莉·德尔佩所作所唱)


也许你会不以为然,他们不过是9年前后两次在欧洲浪漫之都偶遇,一起生活指不定会更糟。何况这不过是一夜情而已,杰西背叛了自己的家庭,伤害了自己的孩子。我无意猜度他们后来怎么样,也无意探讨这其中的是非,我只想说,人生能有这一夜与一天,他们已然好幸运。而我们大多数人,只能在生活的漩涡中,时不时回首一望,万分落寞。


年轻时的浪漫如同9年前的日出一样朝气蓬勃,年过三十的现实生活如同9年后的日落一般暮暮沉沉。好在日落时还有余晖,站在高处,反而能见到更壮美的光亮,并更加懂得珍惜。


------------------------


《爱在午夜降临前》-- 如何面对生活,启示良多


在音乐之都维也纳,浪漫之都巴黎之后,又是9年之后,《午夜之前》搬到了爱情圣地希腊。一家人在希腊的一处乡下宅院,一呆就是六周,欧洲人的生活方式还是比扛着相机开车赶路的我们高太多。然而,这一部和前两部有很大不同。在有了最美的相遇和最幸运的重逢之后,爱情的下一步只能是生活了。


影片一开场便是杰西和前妻的儿子亨利并不和谐的离别。作为父亲,杰西缺席了儿子的大部分成长历程,觉得无比歉疚,处处示爱。而儿子则很自然地觉得他并不需要父亲,生疏隔膜地应承着,头也不回地走了。好在这份心酸很快转场到了和席琳带着一双天使般的双胞胎萝莉开车回家。他们终于还是在一起啦,不是什么久别重逢,是终成眷属。他们在车上讨论一些家务事,还有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把孩子当猴耍,回想自己的父母当年也是这样。虽然内容和前两部的人生与爱情的文艺探讨没法比,但显然这就是一个家庭的温馨,而不仅是两个人的火花。



当然,这两个人仍然是灵魂伴侣,灵魂伴侣的高级交流必不可少,这一次还召开了扩大会议。在希腊南部悬崖小村里,面朝大海的晚餐桌上,有小年轻,同龄人,老年人,几个富有生活情趣或者富有生活体验的思想的交汇,那只会更加精彩。杰西提出了新的小说构思(因为很有意思,所以这里我记下来,一个对任何事物都似曾相识的人,一个对任何交流对象都没有记忆的人,一个对任何人都过目不忘的人,一个看到任何事物就想到它毁灭的那一天的样子的人,以及一个只记得生命中特定几个片段的人,一群人因感知而迷失在时间中的故事),小年轻讲述他们在日出时分的希腊露天剧场的两端轻声告白却清晰无比的惊人体验,业余人类学家则谈论未来的恋爱和性爱方式,男人女人在车祸昏迷中醒来关心的事有何不同,席琳扮演胸大无脑女郎勾引杰西那一段真是精彩。



所以,尽管很多人为他们后来的那段争吵痛心疾首,觉得任何婚姻都毫无出路,我还是持一种乐观的态度,毕竟他们都是有趣的人,而且彼此都是无二的选择。他们连吵架都如此妙语连珠,甚至一度让我无法感受到个中之悲苦。人是不同的个体,长期共同生活必然有矛盾,这未必是来自对方,更多的是来自柴米油盐,孩子工作,生活琐事。就如席琳所说,我现在只有在办公室拉屎时才有空思考,以至于我都把思考和屎臭味联系起来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管对方是好人坏人,婚姻和生活都是无解的。这样的电影有很多,比如《革命之路》,但这并不是这部电影的重点。


那我们就应该放弃生活吗?我们没有这样的选项。我也时常会突然心里这样感慨,这就是我的人生吗?这就这样正在发生啊,而且就是现在,不能推迟,也不能延长。就像日出日落,我们出现,我们消失,我们与一些人彼此间非常重要,但我们终究只是过客。我们别无他法,只有接受这个事实。重点是,我们真正要接受的是生活本身,而爱人是陪伴我们度过这段时间的人。爱人可以选择,但没有完美的,我们需要把他(她)的优缺点作为一个整体接受,而不是想改变对方,更不是把生活的负面体验归罪于对方。这就是爱,并不完美,但很真实。要解决看似无解的生活和婚姻,我们真正要爱的不仅是爱人,更是生活本身。



意识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反而明知自己时日无多的人,更容易有所感知。这就是为什么一些绝症患者和老人能够那么云淡风轻,因为相对于自己剩下的寿命,钱足够花,也没必要算计未来,而这屈指可数的剩余时间让他们迅速明白享受生活的意义。人类社会的进步飞快得令人不安,以至于每一代人都觉得自己将是濒临末日的一代。事实上每一代人都过得好好的,正因为这些生活的智慧并没有改变。就像在两人大吵之后,杰西还能装作陌生人拿着一封子虚乌有的情书前去搭讪,就如18年前他们初次见面的那一晚,装作打电话给朋友互诉衷肠一般,try to make each other laugh。他明白问题所在是生活,而不是面前这个人;他也明白生活也是无尽的源泉,这源泉需要不断开凿,而面前这个人,也是这无尽源泉最重要的一部分。



我也感谢这部电影,让我无须身患绝症或行将就木,就明白这个道理,给我心平气和坦然生活的动力。


肥嘟嘟看电影 - 知乎专栏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三部曲,严格来说,是理查德·林克莱特这位导演献给时间、爱与成长的深刻注解,而不是简单的爱情故事集。他用一种近乎残酷的真实感,将我们带入杰西和席琳的人生轨迹,从初识的怦然心动,到中年生活的羁绊,再到暮年的回首与释然。《爱在黎明破晓前》(Before Sunrise,1995)初见,总带着一丝理想化的.............
  • 回答
    《神奇动物在哪里》:一次成功的魔法世界拓展,但并非尽善尽美《神奇动物在哪里》(Fantastic Beasts and Where to Find Them)这部电影,在我看来,是一次相当成功但也并非毫无瑕疵的魔法世界拓展。作为哈利波特系列的前传,它肩负着将那个我们熟悉的世界延展到更广阔的时光和空间.............
  • 回答
    关于电影版《盗墓笔记》网上流传的那个彩蛋,说实话,看完之后我的感受挺复杂的,既有惊喜,也有点“哎呀,怎么是这样”的感觉。毕竟,这可是《盗墓笔记》啊,多少书粉和观众期待了多少年。首先,来说说那个彩蛋的“惊喜之处”。它最大的亮点,毫无疑问,是勾起了无数书粉的情怀和对后续剧情的无限遐想。那个彩蛋出现的时机.............
  • 回答
    中国电影,这艘承载着无数梦想与期待的巨轮,如今正航行在怎样的水域?它的专业水准究竟几何?在国内的这片广袤市场中,它又有着怎样的发展轨迹?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不能只看票房数字,更要深入到制作的每一个环节,去感受创作的温度,去理解市场的脉搏。专业水准:精益求精,亦有待突破提起中国电影的专业水准,首先映入.............
  • 回答
    电影《我要我们在一起》是一部将国产青春爱情片推向新高度的作品,它不仅仅是关于一对年轻人的爱情故事,更是一次对现实与梦想、坚守与妥协的深刻探讨。影片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打破了许多青春片流于俗套的窠臼,以一种更为真实、细腻且充满力量的方式,讲述了一段跨越十年的爱情长跑,触动了无数观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首先,.............
  • 回答
    谢霆锋在《怒火·重案》里的表演,可以说是一次教科书级别的“坏到极致,帅到飞起”。要说他的表现,咱们得从几个维度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是那股子狠劲儿和破碎感。邱刚敖这个角色,骨子里就是一个被体制和社会彻底抛弃的“弃子”。谢霆锋把这份绝望和愤怒,那种从心底里冒出来的“老子什么都豁出去了”的狠劲儿,演得淋.............
  • 回答
    《天气之子》在我心里,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夏日暴雨,酣畅淋漓,却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伤,最终留下的是湿漉漉的心绪和一道道清晰的彩虹。初看这部电影,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美”。新海诚的画面,依旧是那个能把空气都染上色彩的男人。《天气之子》里的东京,不再是那个冰冷钢铁丛林,而是被肆虐的雨水浸泡得如同水下.............
  • 回答
    提起杨幂在《宝贝儿》中的表现,这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也是围绕她演技的一次重要讨论。电影上映后,关于她能否角逐影后奖项的说法层出不穷,那么我们不妨来仔细拆解一下,她在这部作品里究竟交出了怎样的答卷,又离那个级别的肯定有多远。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宝贝儿》这部电影的定位以及它对演员的要求。导演刘杰以.............
  • 回答
    徐峥在《我不是药神》里的表演,我得说,那真是沉甸甸的,让人看了之后,心里头堵得慌,但又忍不住想为他捏把汗。你想想他演的程勇,一开始是个什么样的人?一个开小小的性保健品店,日子过得不上不下的男人,有点市侩,有点油滑,为了钱什么都肯做。徐峥把这种“小人物”的那种接地气演得太到位了。你看他跟吕受益他们打交.............
  • 回答
    在《叶问4:完结篇》这部承载着叶问传奇落幕的作品里,吴樾饰演的李钊,这个角色虽然不是绝对的主角,但却以一种不动声色、却又深入人心的力量,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不可或缺的层次和厚度。首先,从角色的定位来看,李钊是整个故事的“引子”和“见证者”。他并非像叶问那样肩负着家国情怀,也不是像万会长的儿子那样有着明确.............
  • 回答
    小津安二郎,这位日本电影巨匠的名字,在提及电影史时,几乎总是伴随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敬意。评价他的成就,并非易事,因为小津的电影,如同他那标志性的低机位镜头一样,总是在不动声色中,直抵观者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他的风格化得如此极致,以至于有人会轻易地贴上“程式化”、“重复”的标签,却忽略了这背后深邃的洞察力.............
  • 回答
    《流浪地球》(2019 版)在 Netflix 上线后 IMDb 评分出现大幅下跌,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要评价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影片本身的特点、国际观众的接受度、平台效应以及评分机制等。一、影片本身的特点与中西方观众的审美差异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流浪地球》.............
  • 回答
    德国电影《希特勒回来了》(Er ist wieder da / Look Who's Back)详细评价《希特勒回来了》(Er ist wieder da),又名《元首在现代》,是一部2015年上映的德国黑色喜剧电影,改编自德国作家Timur Vermes的同名畅销小说。这部电影大胆而富有争议地将2.............
  • 回答
    作为一名资深的影迷,我必须说,安东尼·霍普金斯在《困在时间里的父亲》(The Father)中的表演,堪称是他演艺生涯中的一座高峰,甚至可以说是他艺术生涯的巅峰之作。这部电影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如何深刻地展现了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内心世界,更在于它如何通过精妙的叙事手法和极具沉浸感的视听语言,让观众亲.............
  • 回答
    彭于晏在《湄公河行动》里的表现,用“惊艳”二字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说实话,一开始看宣传海报,我脑子里闪过的还是那个阳光大男孩的形象,演技也算是不错,但总归觉得距离那种硬汉警察还有点距离。没想到,他这次真的彻底颠覆了,而且是那种让人心服口服的颠覆。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狠”和“拼”。 彭于晏饰演的方.............
  • 回答
    赵丽颖在《西游记女儿国》中饰演的女儿国国王,可以说是这部电影中一个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也是她为数不多的古装大银幕作品之一。要评价她的表现,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细致地聊聊。首先,从外形和气质上来说,赵丽颖无疑是很符合大家对于“女儿国国王”这个角色的想象的。她本身就带着一股古典美,眉眼之间有种温婉而.............
  • 回答
    王俊凯在《1921》这部电影中的表演,可以说是一次颇具诚意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青涩的尝试。我仔细看了他在片中的几场戏,整体感觉是:他对角色是有理解和尊重的,也努力去呈现出那个时代年轻革命者的精神面貌,但受限于经验和表演体系的成熟度,某些关键的情绪爆发和人物深度挖掘上,还有进步的空间。先说说好的地方。王.............
  • 回答
    《蜘蛛侠:英雄无归》(SpiderMan: No Way Home)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汤姆·赫兰德(Tom Holland)作为蜘蛛侠生涯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他迄今为止最具挑战性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次演绎。要评价他在片中的表现,不能仅仅从“演得好不好”这个单一维度来衡量,而是需要深入剖析他在.............
  • 回答
    《头号玩家》里那台高达RX782的出场,怎么说呢,简直就是一场粉丝狂欢的巅峰,也算是对我们这些看着“初代”长大的人的一次温柔暴击。首先,得说这玩意儿出现的时机就抓得特别好。电影里,韦德(也就是玩家“帕拉丁”)正面对着阿诺德·斯派克特创造的那个机械巨无霸——巨蟹座。场面紧张得不行,韦德的机甲被压制得死.............
  • 回答
    汉斯·季默:驾驭史诗与灵魂的音响建筑师汉斯·季默,这个名字在当今电影音乐界早已是传奇的代名词。他不仅是一位作曲家,更像是一位音响的建筑师,用层层叠叠的电子音效、磅礴大气的管弦乐、以及标志性的合成器纹理,为无数电影注入了灵魂与生命。评价他的成就,绝非三言两语能够概括,我们需要深入他的音乐世界,去感受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