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看过《天气之子》之后,如何评价电影?

回答
《天气之子》在我心里,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夏日暴雨,酣畅淋漓,却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伤,最终留下的是湿漉漉的心绪和一道道清晰的彩虹。

初看这部电影,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美”。新海诚的画面,依旧是那个能把空气都染上色彩的男人。《天气之子》里的东京,不再是那个冰冷钢铁丛林,而是被肆虐的雨水浸泡得如同水下都市,每一帧都充满了流动的光影和细腻的情感。雨滴落在窗户上的纹路,少年少女在雨中奔跑溅起的飞沫,以及那标志性的、仿佛能透过屏幕温暖人心的夕阳,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那些色彩,浓烈而又梦幻,让人忍不住沉浸其中,忘记了现实的烦恼。

故事的主线,围绕着离家出走的少年帆高和拥有召唤晴天的“天气巫女”阳菜展开。帆高带着一丝迷茫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来到东京,却遭遇了现实的残酷。他无家可归,只能在社会的边缘挣扎。而阳菜,一个看似普通的打工少女,却背负着家族的使命,她的每一次祈祷都能短暂地驱散东京的阴霾。他们的相遇,就像是两个在黑暗中摸索的灵魂找到了彼此的微光。

我喜欢他们之间那种纯粹而炙热的情感。帆高对阳菜的保护,阳菜对帆高的依赖,这种情感不是刻意的煽情,而是自然流露的。在那个冰冷而充满雨水的东京,他们是彼此唯一的依靠。帆高即使饿着肚子,也要把最后一块炸鸡留给阳菜;阳菜即使知道自己的能力会付出代价,也要为了帆高和这个世界而努力。他们的爱情,就像是那个时代年轻人的一种缩影,在压抑和无助中,渴望着一丝温暖和自由。

然而,《天气之子》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它更像是一个关于选择与牺牲的寓言。当世界被持续不断的暴雨侵蚀,城市面临着灭顶之灾时,阳菜的能力成了唯一的希望。但这种希望,却是以阳菜的消失为代价。帆高面临了一个艰难的选择:是拯救世界,还是拯救他爱的阳菜?

我个人非常理解帆高的选择。在那种情况下,面对一个即将被淹没的世界,很多人会选择牺牲阳菜,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但帆高,他是一个普通的少年,他无法做到“大义灭亲”。他对阳菜的爱,超越了对“正确”的选择。当他冲破一切阻碍,闯入那个神明的住所,只为带走阳菜时,我看到了那种不计后果的爱,那种“只要你在,世界毁灭又何妨”的决心。这是一种非常动人的情感,虽然可能在某些人看来是自私的,但在我看来,那是对“爱”最直接、最勇敢的诠释。

电影在处理这个选择时,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正确”答案,而是将这个问题抛给了观众。新海诚似乎在提醒我们,在追求“更好”的世界时,我们是否会忽略了身边最重要的人?在追求“天晴”的理想时,是否会忘记了那些本可以享受雨中阳光的瞬间?那个被雨水淹没的东京,虽然失去了“晴天”,但帆高和阳菜却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结局,他们依旧在一起,在那个属于他们的新世界里,继续着他们的生活。

当然,电影也并非完美无瑕。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故事的逻辑有些地方处理得不够严谨,或者帆高的行为有些过于冲动。但对我来说,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电影传达的情感是真实的,它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它让我思考,在现实的压力和社会的期望面前,我们如何去坚持自己内心的声音,如何去守护我们真正珍视的东西。

《天气之子》就像一场雨,洗刷了城市的喧嚣,也洗涤了观众的心灵。它让我看到了新海诚式的美学依旧是那么迷人,也让我看到了他对年轻人情感的洞察依旧是那么深刻。它不是一个让你看完后拍手叫绝的爆米花电影,它更像是一个在你心里留下淡淡涟漪的故事,让你在之后的日子里,偶尔抬头望向天空,都会想起那个为了爱,不惜与整个世界为敌的少年。这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并且能够引起你内心共鸣的好电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回答节选于:zhihu.com/question/3056


个人评分天气之子:7.5/10(对比,你的名字。8.5/10)

本作是新海诚的第7部在电影院上映的电影。

本作有着明显的新海诚风格,直接来说就是“一股新海诚的味道”,单是视觉上那熟悉而又及其特别的光影,和熟悉是360度旋转镜头都能让人马上想到“啊,这是新海诚的作品吧”。

是的,新海诚的动画会给人一种特殊的享受,那是不同于CG电影的美,是2D动画动画所能展示的最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的美。所以新海诚会被观众喜欢,即使他在《你的名字。》之前一直是只被动画爱好者的中一部分人所喜爱。

而《你的名字。》取得了新海诚以往作品所没有的成绩,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新海诚将故事讲明白了,让观众感受到了他所想要的传递的感情。

他将人物性格,人物关系,事件起因,事件发展,最后结果都讲清楚了,且事件间具有连贯性。

新海诚的动画除了《追逐繁星的孩子》外,其实都是非常具有趣味性的,所传递出来的感情也是非常纯粹,其中透露出反抗,与无奈感。

《星之声》作为世界系代表之一,《秒速五厘米》让许多人对火车深恶痛绝,但它们并不是一部具有完整故事的电影。因为它们的感情传递太过于粗暴。新海诚想传递给观众的是少年和少女,在时间和空间面前的无力和绝望感。

《星之声》的经典片段“24岁的阿升你好,我是15岁的美加子,直到现在我依然非常喜欢阿升”,我觉得是设计的非常成功的,本来同岁的两人,发送短信和接收短信的两人,却变成15岁和24,摆在他们面前的是无形的墙壁,这道墙壁名为“空间”,他们看不到对方的影像,甚至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他们只能通过二进制编成的黑白文字交流。

可是即使有着如此优秀的片段《星之声》却依然不能称之为优秀的电影。不是它不感人,而是它作为电影缺少必要的成份,即通顺的故事。

打个比方《星之声》和《秒速五厘米》比起小说更像是散文,它省略了太多必要剧情,使得观众在理解两人关系和经历时,必须通过自述中的少许文字来脑补两人的经历。有些观众会自动将自己代入到主角,然后通过主角的每一句话来幻想出无比相爱的主角二人,然后再通过主角的带有伤感的台词来被感动。

但有些观众就不能接受这样的方式,他一定要导演,要编剧告诉他,一笔一字一个图像的告诉他,男主和女主两人一起度过了什么事,一定要有个事件来证明和表现他们相爱,不然你的感情传递,在他们眼中就变成了矫情,没有看到两人的以往经历,主角二人对她们来说就是路人,没人会被路人的两句话感动。

《你的名字。》就是因为做到了把故事来龙去脉清楚的告诉观众后,再爆发式的传递感情,所以它才会比新海诚以往的电影更大众,更容易被接受。当观众心中的男女主角和新海诚心中的男女主角重叠时,新海诚设计的感情炸弹,时间空间的劫难来到时,观众就被带进了新海诚的世界,新海诚觉得虐的地方,观众会哭,新海诚觉得开心的地方,观众会笑。

说回《天气之子》,这部电影可见新海诚的成长,因为他将《你的名字。》优秀的地方复制了过来,他有着完整的起因,发展,结果,较长的背景介绍和人物塑造。

可他却过度复制了,我同事出电影院的第一句话就是“它太像《你的名字。》了。”

我思考了同事所说的话。

像吗?

其实《天气之子》和《你的名字。》设定上一点也不像,一个是交换身体,一个是祈求天晴。剧情上男女主角两人所经历的事件也完全不同,《天气之子》在剧情的原创性非常大,故事中的许多情节具有独创性,是我在其他动画和电影中没见过的。

但是《天气之子》却是典型的“少年遇见少女,两人相恋,然后出现阻碍,两人克服一切来相爱的故事。”

当然,这故事很常见,重点是怎么写。可是新海诚却过度将《你的名字。》的复制给《天气之子》。以致于部分画面和大纲与《你的名字。》过度相似。比如电影中存在的民间传说,男主找女主的过程,克服困难的相遇,到结局。

因为它有着和《你的名字。》相似的此起彼伏,相似的高潮,以及音乐和画面,才会觉得《天气之子》和《你的名字。》相似吧,虽然故事上他们并不相同,但《天气之子》却想和《你的名字》用一样的方式来打动人心。

不过,这却达成了资本方的目的。

《你的名字。》的成功注定了新海诚会成为资本家本最喜欢的动画导演,而稳赚不赔的方式就是要“复制《你的名字。》的成功”相似的画面,相似的音乐,是最稳妥的方法,因为票房已经证明观众喜欢新海诚的画面,喜欢RADWIMPS的歌曲,这些都不用改,如果剧情再往《你的名字。》靠一点那就有着稳妥的票房了。

《天气之子》这部电影有着许多不太好的元素,有着许多不属于新海诚的卖肉情节,有着许多为了强行煽情,但仔细思考就感觉很羞耻很蠢的情节,这些无一不是新海诚为了讨好资本家,讨好观众故意而为之,也是为了票房和流量的让步和妥协。

资本对于这部电影充满的信心,以致于电影还没取到多少成绩时,广告和联动就已经随处可见的侵蚀着日本人的日常了,如果你生活在日本,你可以发现随处可见《天气之子》的相关元素,无论是街上,地铁,店里,家里电视上。

许多人看完《天气之子》都说到,“诚哥又变回去了”,可能对许多人来说,这个“变”是贬义的,指的是相对于《你的名字。》新海诚的导演实力退步了。

不过对我来说《天气之子》比起《你的名字。》,却让我想起的《云之彼端》,因为高潮部分的撕心裂肺,主题上的“爱大于世界,为了所爱之人,世界都可以放弃”,我让我无比怀念。

这让我想起了我为什么喜欢新海诚的电影,因为我就喜欢他那“爱情在时空中挣扎”的故事,这也是新海诚商业片中除了画面外,唯一的以前的影子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