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妈去救援了,将心比心吧。
我爹妈住在第三大街 大约4 5公里远。
我在外地出差,爆炸之后我急的要命。
然后问他们:
他们做志愿者,第一时间开车接难民了……
他们做志愿者,第一时间开车接难民了……
他们做志愿者,第一时间开车接难民了……
初衷是救朋友,后来就看谁困难就帮谁了。
老爹从不发朋友圈 今天发几张照片给他们报了下平安就去了
(爸妈就在开发区里边,不存在堵路情况,大部分人出还来不及,谁愿意往里进……
难民从里边走出来不少是没食品没水的,真有就一条裤衩跑出来的,徒步去全部人满为患的旅馆很不容易)
揪心不揪心?揪心的不得了
自豪不自豪?自豪的不得了
人人向往英雄,但是我从来不希望我们家为这事出英雄
消防官兵家人比我心情复杂一万倍,我今日体会到了
--------------------------------
如果问我会不会去:
作为孩子,我一百个不愿意他们去,我希望他们赶紧离开。
然后如果我在现场,有条件的话,我应该也会去的。
老爹爱看书,他也是说过:“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作为家属就这感觉。
军人,消防队员 为国捐躯不是说说的。我们和他们的胸怀差的太远。
------------------------------
最后 家里刚装修 老爸想挂副字
我妈“安居乐业 多好”
我“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多好”
老爹“还是,国泰民安吧”
妈,我“这……”
今天想想,我啥时候能有这胸怀……
------------------------------
平安归来,感谢一切。
车借别人了,同学啥的都在那。
居民不出户了
我在密切关注空气情况,谣言满天飞也是醉了。
这氰化物好像真有……
我还是让他们远离点吧
-----------
刚问,他们明天撤到市里,氰化物似乎真有风险……
他们车子借人了急用了
应该再找辆车吧……
-----------
8月14日 早上老爸老妈到东丽区我的住处住了。
另外关于氰化物,果壳有辟谣子:
http:// m.guokr.com/question/61 0616/下雨不会产生传言的危险。
相信科学,鸡汤不能战胜灾难,科学才行。
知友们么么哒,知乎正能量和理智人士更多些。
谢谢各位,下期见!
仿佛每次发生重大灾害,总要至少撕一次逼。一方面是祈福的,一方面是质疑的;一方面是歌颂的,另一方面是嘲讽的。
可是对我来说,仿佛大家关注的点都太奇怪了。
天津消防队员现在是最可爱的人,那我有个问题,这些最可爱的人,他们的待遇如何,有没有人知道?这些最可爱的人,他们的装备如何,有没有人知道?这些最可爱的人,他们一旦伤残、牺牲,身后事如何,有没有人知道?
如果你不关心这些,仅仅去歌颂他们的勇气和他们的牺牲,你无非也就是在煽动他们替你送死而已。“你替我卖命,我给你祈福”,真是好买卖,算盘打得噼啪响。
看一个消防员写的大连火灾的记录,一个感触就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平时消防器械、装备没人关心,要钱钱没有,要权权也没有。消防检查都是打招呼就能过,等到发生火灾了才想起追究责任,才喊“最可爱的人”、“兄弟们给我上”。也就是这时候,各级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就都想起来了,我们还他么有一帮最可爱的人可以替我们送死呢,赶紧忽悠他们上啊。
过了这段时间,你再看,消防队还是那个德行,没人疼没人爱。
欧美消防人员地位很高,但是这个地位不仅仅是用嘴吹出来的,或者用朋友圈刷出来的,那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
你家姑娘找个对象,说“他可是消防员呢!”你的第一反应到底是“我凑她爱上了个屌丝”还是“她后半生都会幸福?”
当前社会,正常人都是前者的反应。我以前同学做消防兵的,当完兵连分配都困难,压根无法得到体面的生活,哪怕是在火场,也不过是被责任和压力驱动去卖命而已,最关键的是,卖几个钱都没人知道。
我们对那些可爱的人,从来都是吝啬的。
我们的工作就是用我们的生命去拯救更多的生命,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大的力量去博取最可能的时间,生命,优势。职责在此,想不了那么多的。
我们吃着这口饭,战斗打响的时候我们必须冲锋在前,说高了来讲,是信仰,说低一些,就是职业道德。不管是911世贸大楼,还是切尔诺贝利核泄漏,还是福岛核电站,消防队员都会义无反顾的进入现场,也请每一个人都铭记他们的牺牲,灾难来临的时候,他们是倒在了保护你们的路上。
我们不需要光环,也没人想成为那个进入火场没有回来的英雄,我们只是希望,再出警的时候,不要听到那么多的辱骂,不要听到那些臭当兵的,不要听到我交税了你就得xxx!
我们也是普通人,有父有母有女友有孩子有哥哥有弟弟。躺在屋里,午休起来,战友对我说,人生真美好,我还活着,希望我们这里的xxx不会爆炸!希望把,我们共同期待时间美好,平安。
我们也希望进去几个人出来几个人,不要有伤亡。
不要做英雄!
不要做英雄!
不要做英雄!
我们坚持的是救人第一的原则,所以只要有人受伤,有人被困,我们不管是什么燃烧,必然要把被困人员平安救出。(讲不知道是什么在燃烧的时候就要进去产生疑问的童鞋们就是这个道理,要救人啊!)
还有,我觉得场外的人能做的,那就是不信谣,不传谣。传递正能量,给所有人信心。相信这个世界的美好,没有阴谋,没有黑幕,没有不实际情况的报道。相信官方,如果有救援经验的,可以通过官方渠道合理的适度的组织救援,切勿私自接近现场。
最后,愿天下太平,世间平安。
this is my choice
这是一句台词。
最近在看特工卡特,卡特就是米国队长的前女友,第一集的开头就是米国队长和卡特分开的时候。
this is my choice,这是米国队长的台词,他正在努力操控一架已经失控的飞机冲向北冰洋以避免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当然,这样做的后果对他来说显然是灾难性的,,,,
我想说的其实就是这个,我们不能强求每个人都可以无私的献出自己的生命。在这种危难的关头,我能对他说的只有,this is your choice。
如果消防官兵选择了义无反顾的上前,我尊敬他们,这是一种高尚的选择,我尊重他们的选择。
如果消防官兵选择了退缩,我理解他们,这是一种可以理解的选择,我同样尊重他们的选择。
总之,这必须是他们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被舆论和道德绑架的结果。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的职业与大多数人是不同的。
大多数人工作是为了更好的活着,他们工作,却是随时准备好去送死。
我有一个表哥,比我大一岁,是一个消防员。
当年上学的时候,我去了石家庄省警,他去了廊坊武警学院,过年的时候我们在家聊天,说起训练科目,我说我们要练习射击和障碍跑,他说他要练习爬楼。
怎么爬?
赤手空拳,用指头抠砖缝,及格的标准,是要能爬到三楼。
消防兵是怎么训练的—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U1NzI3NjQ=.html?from=y1.2-1-103.4.27-1.1-1-2-26-0在这段视频里,我找到了他们训练科目的内容。
我知道我做不到,我说:“还是你们牛逼。”
他伸出手来给我看,两手的指头上都长满了老茧。
那年我21岁,他23岁,他说消防部队一线队员的平均年龄,也就是20岁。
20岁的时候我们在干什么?
有很多20岁的年轻人,却在流着汗水、泪水和血水,但是他们的付出,却是为了离死神更近。
之前我在一个答案里说过,警察应该算是高危职业,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中国还有15万武警消防部队,和他们比起来,我们面对的是人,人虽然可怕,却是可以估量的,他们面对的,是无法揣测的灾难,飓风、洪水、山火、爆炸,在自然面前,人才是最渺小的。
他们的待遇很不错,平时看上去除了训练,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
但是你们应该知道,他们已经把生命奉献给了这个职业。
这一次,是在天津,之前呢?
大连、哈尔滨、深圳、青岛,每一次当大火熊熊燃起,站在最前面的,都是他们的身影。
有的人还来得及说一声再见,很多人却连骨灰都没能留下。
当他们离开,家人能够怀念的,只有他们的相片和名字。
这个世界上最让人伤痛的,不是牺牲,而是我们对牺牲者没有尊重。
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也不是死亡,而是我们认识不到死亡的价值。
那些还在责难、诋毁、质疑、愤怒的人们,请扪心自问,当火焰在你身边燃烧,会是谁拉起你的手臂?
你的父母救不了你,你的孩子也救不了你,你的兄弟姐妹也不一定有冲进火海的勇气。
但是,现在你们在说:“这不是送死嘛,好蠢!”
他们冲上去了,不是因为愚蠢,他们比你们更清楚,这有多么危险,他们只是献身于这个职业,守护他们的同胞兄弟。
其实他们都是不情愿的,但是他们必须要冲上去,能好好活着,为什么要死?
因为他们别无选择,他们勇敢的站在灾难面前,就是为了不让灾难侵袭这些冷嘲热讽的人们。
你们真的认识灾难吗?你们真的认识死亡吗?你们真的认为这个世界像新闻联播一样吗?
我希望他们都能平安归来,但是我也知道,这很可能是一种奢望。
不管结果是什么,我都致以我的敬意。
这一次牺牲的是你们,下一次牺牲的可能是我们,但是如果没有这些牺牲,牺牲的就是他们。
他们虽然并不可爱,甚至可恨,但是他们是我们曾经承诺要保护的人。
-------------------------------------------------------------------------------------------------------------------------------------------
向在天津爆炸中牺牲的烈士们致敬,你们做出了表率,也请你们放心,会有更多人的人站出来,守护这个世界,爱你们曾经爱过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