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中国经济的时候,官媒第一时间拿评级机构来背书。
看空中国经济时,官方发言人亲自出马驳斥,官媒学者也跟进发文配合
新华社记者刊文:西方评级机构信誉早已受到质疑下回看好中国经济,还要不要拿这些信誉早受质疑的评级机构来背书呢?
去年3月初穆迪已经下调对中国主权评级展望(稳定变为负面),这次评级下调对汇率市场和国内企业在海外发行的债券有一些影响。
不过我觉得最应该关注的是财政部对穆迪的回应,财政部在回应中又一次强调:2015年开始,除了国债和地方债其他任何举债都不是政府债务!!
政府为了缓解国家债务真是操碎了心,也就是说请注意:理论上根据《预算法》,央企、国企、地方融资平台出事还不起钱国家都不用兜底,国家给自己留了口子,投资人也小心吧。
PS:这几年政府其实一直在引导居民加杠杆,间接缓解政府债务,这个就不展开讲了。
以下是原文:
记者问:穆迪在报告中指出,2018年政府直接债务将达到GDP的40%,2020年将达到45%,请问您怎么看?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是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唯一合法形式,除此以外,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以任何方式举借债务。因此,目前我国政府债务范围依法是指中央国债、地方政府债券以及清理甄别认定截至2014年末的非政府债券形式存量政府债务,除此以外我国不存在其他任何政府直接债务。 记者问:穆迪认为,除了政府直接债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国有企业等债务水平持续增长会增加政府或有债务,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 答:穆迪这一观点说明一些国际机构对我国法律制度规定缺乏必要的了解。 一方面,关于或有债务范围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已经作出明确规定。即,除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外,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为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债务以任何方式提供担保。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后,我国地方政府或有债务依法是指地方政府为使用外国政府或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担保债务,除此以外不存在任何其他或有债务。 另一方面,对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国有企业等债务与政府债务之间的关系,我国相关法律制度也已经作出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除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外,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以任何方式举借债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因此,不论是中央国有企业、还是地方国有企业(包括融资平台公司),其举借的债务依法均不属于政府债务,应由国有企业负责偿还,地方政府不承担偿还责任;地方政府作为出资人,在出资范围内对国有企业承担责任。
这是精准的一击。
这几年楼市狂飙突进,给国民经济带来很多隐患。政府为了限制房地产业畸形发展,出台了不少政策。其中之一就是限制银行体系给房地产企业和政府融资平台发放贷款。
但是,限贷政策拦得住其他行业,却拦不住房地产企业。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房地产业超高的利润率可以打通一切合法或是不合法的通道。
小型的房地产公司可以靠借入高利贷过活。这些年很多地方出现了民间借贷泛滥的情况,老百姓多年积累的储蓄投向了高利贷行业,转手进入房地产公司,因为能承受得起如此之高利率的一般只有房地产业和矿业。
中型房地产公司有更便宜的融资途径。银行不是不能很方便地给房地产公司和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吗?变通一下就可以了。银行先发行一个理财计划,然后拿老百姓买理财的钱再投向券商、信托、基金子公司等发行的资管计划,再由这些资管计划向房地产公司和政府融资平台放款。
所以,尽管财政部说地方债总额不多完全可控,但是通过各种“通道业务”流入房地产公司和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相当可观。而这一部分债务,大部分是在监管视线之外的。最近银监会大力限制“通道业务”就是怕这部分债务失控。
大规模的房地产公司就有更便宜的融资途径了。国内限制他们上市融资,他们就去境外上市。境内限制他们发债券,他们就去境外发债券。
特别是2014年之前,人民币汇率一直上涨。债券利息几乎可以被人民币升值抵消,也就是可以白借一大笔钱。于是,那几年国内的大型房地产公司拼命在海外发债,积累了相当可观的美元债务。
2014年以后,人民币开始贬值,之前流入国内的热钱开始出逃,两年间消耗掉一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实应该是一万七千多亿,因为这两年七千多亿的贸易顺差也被消耗掉了)。
国家开始用尽各种办法保卫外汇储备。今年三月份政府宣布外汇储备稳定在了三万亿上方,让国内外业内人士大吃一惊。但是,大家很快就发现,原来多出来的外汇储备是政府让银行、大型国有企业在海外发行美元债券换来的。
现在中国整体评级下跌,那么中国的企业评级也要跟着下跌。评级下跌了,已发行的债券价格就会下跌。新发行的债券就需要提高利率来吸引投资人,这就提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这时房地产公司想要借新还旧就更困难了,如果资金链太紧,就有崩断的可能。尤其是以恒大为首的那些房地产公司,本身负债率就超高,还特别喜欢在海外发债。
政府想要继续通过发行美元债券来稳定外汇储备规模也更难了。本来人民币就在贬值再加上利率提高,成本就更高了。
之前中美经济百日谈判就提到要开放美国评级机构进中国,这还八字没一撇呢,就给中国来了个下马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