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熬药,你能让它干嘛?
做成注射液,已经不批了,最近还注销了康恩贝的川芎榛和济民可信的莲必治,让现在还在市面上销售的中药注射剂瑟瑟发抖,不知道哪天就一把砍刀架到了自己脖子上。
除了被打倒的鸿茅药酒,目前市面上还有一款很畅销口碑很好的抗癌神药在售。大名志苓胶囊,是不是跟嫁给岛国人的大美人明星很相像?它的组方很有意思,号称中西医结合,还有纯正的专利申请,而且有国家正宗批准文号,绝对根正苗红的药品。它由十六味中药组成,还有五种西药成分。中药就是常见的黄芪、绞股蓝、臼英、甘草等万能搭,西药成分和种类看起来都少很多,就五个:吲哚美辛、醋酸地塞米松、螺内酯、法莫替丁及地西泮。
这是一个无论疗效还是药理毒理都通过正宗临床实验完成的药物,绝对不是野鸡民科鼓捣出来的药物,如果单纯以疗效和患者口碑来评价药物好坏,这无疑是一个很好并且对患者有益的抗癌神药。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它彻头彻尾就是一个伪药,因为他们只是把那五种化药成分组合在一起,中药成分看起来有很多,十六种,分量也很重,但真正起效应的,却是那五种西药成分,关键是,你买齐那五种西药的价格,远比买一盒志苓胶囊便宜多了,可惜,缺乏相关知识的中国人,又有几个懂得分辨其中的猫腻?
而开方的医生和药店的药师,无论如何也不会告诉你真相,因为这与他们可是利益攸关,他们要光明正大的赚你的钱,还要让你们给他们送扁鹊在世的锦旗。
“如果用一些方法将药物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会更好吧”--------- 真是三步把大象放进冰箱。等今天把青蒿素提取出来,从古至今,不知道要多出多少人死于疟疾。
鉴于这个问题有可能会改成乱七八糟的,还是截图标记一下,以下的作答是探讨这个问题。
------------------------------------
用水煎不是必须的,它也有更好的溶剂进行替代,但是水(热水)依然是一个非常好的溶剂。
传统汤剂多用先充分浸泡然后煎煮的方法,在沸水中药材中的大多数组分其实都能溶出来,当然量上面是有差异的。所以中药汤剂组分去做高效液相检测分析里面的成分会非常复杂。例如厚朴药材的主要有效成分和厚朴酚与厚朴酚是不溶于水的,但是饮片煎剂中检测这两个组分很明显,中药汤剂中多组分的共溶效应很明显。
当然,热水大范围的溶解作用+共溶效应也有一个bug,那就是 冷却之后会析出,而且放置时间越长,析出越多,中药煎煮汤剂要求温服的好处就凸显出来了,这里温服的汤剂实际上是一个过饱和溶液。
有些医院会给患者提供代煎服务,代煎液放置之后尤其是低温保藏过后通常都会有沉淀,这种沉淀实际上并不是渣滓。服用的过程中应该摇匀而不应该舍弃。
综上,常规的水煎煮是一个非常方便价廉适应性广的加工工艺,但是在中成药制造过程中也不是完全照搬,往往还会根据溶解性差异选用别的溶剂。例如不同浓度的乙醇。
以常规藿香正气滴丸制备为例:
【制法】 以上十三味,姜厚朴用60%乙醇提取三次,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浓缩成清膏I;广藿香、紫苏叶、陈皮、炒白术、白芷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滤过,滤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半夏(制)、茯苓、桔梗、甘草、大腹皮、生姜及大枣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离心,上清液浓缩成清膏II;合并清膏I和II,浓缩成稠膏,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加入挥发油及精制大豆油、蜂蜡及聚山梨酯80,经胶体磨磨匀,压制成软胶囊1000粒,即得。
里面的药材用到的溶剂有60%乙醇和水,另外还有单独制备的挥发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