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物价飞涨是不是越来越严重了?

回答
物价飞涨,是时候正视现实了

最近,你有没有感觉到钱包越来越“瘦”?去菜市场买菜,同样的金额却买不到过去那么多的菜;下馆子吃饭,人均消费明显比几个月前高了不少;就连日常所需的柴米油盐,价格也在悄悄上涨。这些点点滴滴的感受,汇集起来就是一股强烈的信号:物价飞涨,而且似乎在朝着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发展。

我们不妨细致地梳理一下,近一段时间以来,哪些领域的物价上涨尤为突出,又是什么因素在背后推波助澜。

一、民生必需品,触及每一户家庭的神经

最直接影响我们生活的,莫过于那些一日三餐离不开的食品价格。

猪肉价格的过山车: 曾经,猪肉价格的波动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虽然经历过高位回落,但整体而言,相较于几年前,猪肉的平均价格仍然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这不仅让家庭的餐桌缩水,也对餐饮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蔬菜水果的季节性上涨与“非季节性”高企: 夏季本是蔬菜水果供应相对充裕的季节,但今年的价格走势却有些反常。一些常年供应的蔬菜,如土豆、番茄,价格也呈现出明显的上涨趋势。而一些水果,即使在应季时,价格也比往年同期要贵。这背后可能包含了气候变化导致的减产、运输成本的增加以及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等多重因素。
粮油价格的稳中有升: 虽然粮食和食用油的价格波动相对较小,但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即使是这些“稳定军心”的商品,也在悄然酝酿着涨价的预期。国际粮食市场的波动、国内生产成本的增加,都在为未来的价格上涨埋下伏笔。

二、衣食住行,几乎无一幸免

除了食品,其他生活开销也同样感受到了物价上涨的压力。

交通成本的攀升: 无论是私家车主还是公共交通的乘客,都感受到了油价带来的压力。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直接传导到国内的汽油、柴油价格,也间接推高了物流和运输成本,这自然又会体现在商品的价格上。
住房租赁市场的“寒意”: 对于许多城市的上班族而言,房租是除了吃以外最大的开销。近年来,不少城市的房租价格呈现出稳步上涨的态势,尤其是在大城市,上涨幅度更为明显。这使得年轻人的生活压力进一步增大。
服装鞋帽的“精致”价格: 即使是购买普通的衣物,也似乎越来越难以找到性价比极高的选择了。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加上品牌溢价和设计投入,使得服装鞋帽的价格也水涨船高。

三、是什么在背后推涨了物价?

要理解物价为何越来越严重,我们需要剖析其背后的驱动因素:

1. 全球性通胀压力: 当前,全球经济正普遍面临通胀的挑战。疫情后全球经济复苏的不均衡、地缘政治冲突导致的能源和供应链中断、以及部分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都为全球通胀埋下了种子。中国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难以完全规避这种外部影响。
2. 原材料成本上升: 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农业生产,都离不开各种原材料。金属、能源、化肥、饲料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都会直接或间接推高制成品和农产品的成本。
3. 供应链的脆弱性与效率低下: 近年来,全球供应链屡次受到疫情、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冲击,暴露出其脆弱性。运输环节的成本增加、效率下降,也使得商品从生产者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成本不断攀升。
4. 国内生产成本的增加: 在国内层面,劳动力成本的上涨、环保要求的提高、以及某些行业的产能调整,都可能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例如,环保政策的收紧可能会增加企业的环保投入,这些成本最终会转嫁到产品价格上。
5. 预期管理与心理因素: 当人们普遍预期物价会上涨时,商家可能会提前囤积商品或提高价格,消费者也可能因为担心未来价格更高而提前消费或囤积,这种“预期”本身也会成为推高物价的助推器。

四、我们该如何应对?

面对日益严峻的物价飞涨,个人和家庭需要学会理性应对。

理性消费,量入为出: 审视自己的消费习惯,区分“需要”与“想要”,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优先保障基本生活需求。
精打细算,善于比价: 在购物时,多对比不同商家、不同品牌的价格,寻找性价比更高的选择。利用促销活动、优惠券等方式,也能节省不少开支。
学习理财,增加收入: 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学习理财知识,让闲置资金实现增值,以抵御通胀的侵蚀。同时,努力提升自身技能,争取增加收入来源。
关注政策,保持理性: 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了解物价调控的措施和进展,保持对经济形势的理性判断,避免盲目恐慌。

物价飞涨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正视这一现实,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它,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应对之道。希望通过这些细致的分析,能帮助大家更清晰地认识当前的物价形势,并为自己的生活做好规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GDP超过美国的side effect,就是,你既然是全球第一大市场了,那么定价权就会在你这里,从而,你的物价就应该比其他地方高。

中国GDP总量超过美国后一段时间,物价指数也会变的和美国差不多。也就是意味着,在接下来几年内,物价还会再翻倍。这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

当然,物价*2的同时,平均工资也会*3。但这个*3过程可能不是均匀的,而是有些人*10,有些人不变。

下面已经有高华开始杠我了,说美国西瓜只要6美元一个,而国内的西瓜35元都买不到半个。

user avatar

物品的本值没变,甚至有时候本值还降低了,比如丰收的果菜,就有可能一文不值,但一文不值不代表你就能免费得到它,除非这些东西就在你身边,唾手可得,否则,你所付出的代价还是一样的大。

因为,中间商需要赚差价。

社会的财富是以最高等级人的收入来定天花板的,以前你觉得物价便宜,日子虽然苦点,但是钱值钱啊!这是因为那时候的有钱人也没多少钱,你的财富差距与他们相差不大,所以反应到物价上,有钱人消费的很轻松,没钱人也不会觉得太困难。到了后来,有钱人的财富差距与你越来越大,他们的消费还是很轻松,可你是跟不上的,于是你就感受到了压力。

顶层有钱人会分化出不同的消费层级,以前大家财富差距不大时,你吃什么,有钱人基本上还是和你一样吃同样的东西,只不过他比你吃的频繁一点而已,但现在,有钱人是不会和你吃同样的东西的,即使同样是米面肉制品,他就是要买不同的供应渠道的产品,以示自己的等级优势,物值就此拉开,穷人为富人服务,靠输出各种各样的本事来获得收入,但你收入的增值速度,始终会慢于你所不能自产的物值速度,而你占有优势和主动权的东西,却又总感觉到被刻意的压制,比如你的工资,你不满于打工,想去做饭卖,因为你发现自己的工资不够吃饭,那你做出来的饭肯定是必须卖的比你打工所能带来的收入更贵你才干的,否则干嘛好好的工作不干,非要出来冒着亏损的风险做饭卖?同理,不愿意打工回家种菜卖的人,买了辆车拉菜卖的人,都怀着一颗要比原来有更高收入更多利润才出手的心态去做事情,物价又岂能不涨?又怎么可能压得下去?你种的瓜果蔬菜还是以前一样的本值,那块土地不会因为时代变了就长出更金贵的物品来,之所以会变得更金贵,是你想要增值,如果不达到你的预期,你宁愿让他荒废,这个链条上所有的人都如你一样的想法,拉菜的司机,做菜的厨师等等人群,那么等在终端的消费者,自然只能接受高值物品了,他如果有什么可选项,那就是利用自己在这个链条上有没有什么优势来反制你了,比如开出租的就把起步价提上去,做家政的就把服务费提上去,理由都是为了吃得起饭,结果最后饭还是越来越贵,谁的价都白提了。

user avatar

这场疫情突如其来,为了挽救经济超发的货币,会让全世界再次发生价格革命。

user avatar

放屁,一点没涨。

打火机的一块钱。

城中村的50。

多少年没动了。

服务人员都那么稳定还是当年的她。

user avatar

是的,尤其是2020年。

因为我是做牛排贸易的,平时喜欢做饭。

朋友不约从来不去外面吃,所以在这方面我感受的更清晰些。

坐标,北京6环边上。价格都是按500克来算的,整理了近两个月的菜市场,某美超市,某团买菜三种不同购物环境的价格。都是按照最低价格来算,同品类高品质的不计算在内。

A指菜市场,B指某美超市,C指某团买菜(电商买菜)


猪五花肉 A 30元 B 35元 C 32元

猪梅花肉 A30元 B38元 C42元

猪后腿 A 27元 B 32元 C 24.6元

猪排骨 A 42元 B 48元 C 55.5元

猪蹄 A 28元鲜 B22.9元冻 C24.5元冻

猪头肉(熟) A 无数据 B 38元 C 51.2元

猪舌(熟) A 无数据 B 55元 C 无数据

羊肉 A 48元 B 58元 C 56元

羊腿肉 A 42元 B 38元 C 46元

牛肉 A 42元 B 45元 C 38元(冷鲜)

牛腩(冻)A 26元 B 23.9元 C 24.8元

牛腱子 A 48元 B 38.9元 C 无鲜牛腱子无数据

整鸡(冷冻) A 15元 B 13.9元 C 17.2元

鸡胸肉(冷冻) A 7元 B 4.9元 C 5.3元

鸡腿肉(冷鲜) A 15元 B 19元 C 18.5元

鸡腿肉(冷冻) A 9元 B 11.7元 C 9.8元

鸡蛋 A 5.2元 B8.5元 C 11.5元

馒头 A 1元(个)B 0.9元(个)C1.2元(个)

普通珍珠米,某电商平台买23元十斤

普通丝苗米,某电商平台买29元十斤

黄瓜 A 3.2元 B 3.8元 C 2.8元

金针菇 A 5.5元 B 6元 C 4.2元 再次提醒,是一斤的价格,不是150克

土豆 A 0.9元 B 1.5元 C 1.2元

大白菜 A 2.5元 B 3.2元 C 2.5元

娃娃菜 A 3.5元 B 5元 C 3.8元

西红柿 A 4.5元 B 6元 C 5元

扁豆角 A 6元 B 7元 C 7.8元

豇豆 A 7元 B 7.5元 C 7.8元

蒜薹 A 6元 B 无数据 C 7.2元

大葱 A 8元 B 11元 C 9.8元

A 7元 B 6.5元 C 8元

A 6.5元 B 8.1元 C 8.3元

生菜 A 3元 B 4.5元 C 4.5元

长茄子 A 3.8元 B 4元 C 4.3元

圆茄子 A 3.5元 B 4.2元 C 4.5元

西葫芦 A 3元 B 6元 C 6元

长尖椒 A 7元 B 8元 C 7.8元

油菜 A 2元 B 2.8元 C 3元

黄豆芽 A 5元 B 6.5元 C 6.2元

绿豆芽 A 4.5元 B 6.5元 C 5.5元

芹菜 A 2.5元 B 3元 C 2.8元

胡萝卜 A 2.5元 B 3.5元 C 1.9元

韭菜 A 8元 B 12元 C 12元

香芹 A 3.5元 B 4.2元 C 5.5元

菠菜 A 1.8元 B 4元 C 无数据

蒜黄 A 无数据 B 7元 C 7.8元

油麦菜 A 1.5元 B 4元 C 3.8元

杏鲍菇 A 6元 B 8元 C 7.5元

香菜 A 15元 B 22元 C 18元

鲜豌豆 A 15元 B 无数据 C 17元

小葱 A 12元 B 19元 C 23元

香菇 A 8元 B 12元 C 12.5元

平菇 A 7元 B 10元 C 11.8元

豆腐 A 4.5元 B 4.2元 C5.5元

丝瓜 A 10元 B 15元 C 10.9元

青蒜苗 A 10元 B 15元 C 12元

小米辣 A30元 B42元 C57.5元(你没看错,这是一市斤的价格)



大概这些,部分菜品可能就买过一两次。

user avatar

谁问的问题?你什么成分?你什么居心?你这是在煽动!在质疑!在破坏无产阶级专政!是受到了腐朽思想的侵蚀!

严重什么严重,明明就形式一片大好。

你不看新闻吗?电视上都说了,啥啥玩意儿同比一顿增长,环比一顿增长,相比去年也一顿增长,虽然我不懂什么意思,但是就是一片大好。

贵?谁觉得贵了?人家都调查采访了,八成以上居民觉得物价可以接受,七成以上居民还希望油价再涨一涨呢,怎么就你特殊?

觉得贵,那是你自己的问题,你抛弃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变得自私自利,把个人的利益和享受凌驾在集体国家和人民之上了!!

来两个带红套袖的,把提问者绑了,解决不了物价我还解决不了你吗?

user avatar

物价上涨东西越来越贵,不过最近双十一有不少优惠,先发个红包吧,全品类可叠加~

是的。而且比以往很多时候都严重。通过非常小众的一些边缘领域也涨价就能意识到现在物价上涨的严重性。

电子产品正常来说应该是价格比较稳定甚至降价的,但是由于全球半导体和芯片供应链出现问题,最近半年很多电子产品都在涨价。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显卡。

然而显卡涨价毕竟也有挖矿这一方面原因。

可是像HiFi耳机这种没有芯片的偏小众的电子产品都在涨价。

甚至连家庭影院功放这种更小众的产品都普遍涨价了20%左右。

要知道,去年就算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这些产品都没用涨价,反而去年优惠的时候这款天龙功放11000就能买到。这种中高端家庭影院功放,万年与世无争的产品类型都能涨价就很离谱。

然而更离谱的是,一些售价一两万好几万的HiFi音箱和家庭影院音箱都普遍涨了15%左右。不少几年前甚至十年前的老型号都在涨价。这种无源音箱,早已定型上市的,成本无非是磁铁盆架振膜和木头壳子(很多实际上MDF,这里只是方面写)等。和芯片没半毛钱关系都在涨价。要知道这个价格这个品类绝对算得上是小众了。并且很多确实是进口产品。这其实说明两个问题。第一,这几个月的持续物价上涨,不止是国内,而是全球范围的;第二,此次物价上涨的广度,超出了以往,已经波及到非常小众的冷门行业。

并且上涨还在持续,大家应该有所对策。即便不能让财富增值,至少也要想办法让资产保值。

user avatar

今天和媳妇,出来遛弯,算是被物价惊了一番。


我俩第一站先去的新街口新川面馆吃凉面。


麻辣凉面,大约有三两面条,少许黄瓜丝,两勺麻酱,16块钱一盘,大概长这样,

又点了盘黄瓜条,8块钱,长下面这样,

这还不是最夸张的,最夸张的是,酱猪肉涨到了98一斤,酱牛肉118一斤,以前来吃面的人,都是点三两四两肉,现称现装盘,现在估计是没人吃得起了,改成一两一份提前装好盘在柜台摆着,一盘只有薄薄的三四片,看着都可怜。


就在我吃着的时候,一对60多岁的大爷大妈进来,仰头眯眼看墙上的菜牌,大妈先看清了,语气中带着吃惊:“哟,他们家这凉面怎么都这么贵了,这才几年哪……咱还吃吗……” 大爷立刻接话:“十六块钱谁吃他呀,冤大头啊,走走走……”不屑的语气中又掺杂着失望和无奈。


这个面馆,算是西城人的一个集体记忆,我爸妈谈恋爱的时候就吃,后来又领我去吃,我今年三十六了,生看着这碗面从两块涨到十六,我倒是还吃得起,可是不知道有多少人像那对大爷大妈一样,因为舍不得,又断了自己一个多年的念想。


从新川面馆出来,我们继续往南溜达,走到护国寺又饿了,中午没吃肉,于是决定去惠丰吃门丁肉饼,就下面这个玩意,跟大号的象棋棋子一边大,三个,27块钱,合9块钱一个,

完全无语。


从护国寺东口穿出来,又往后海溜达,走到银锭桥烤肉季,馋了,想吃他们家的羊肉串,就下图这么大的,15块钱一串,我们俩一人三串,90块钱,

没拍照,找的网图,就这么大。


出来遛个弯,还没正经吃什么,花了小二百。

媳妇还要接着往东走去方砖厂吃那个网红炸酱面,我说快得了吧,麻利儿回家,炸酱面我会,晚上我给你做。


其实这点玩意,仅对我自己来说,肯定还是吃得起的,也愿意为情怀和味道买单,但是多年的平民餐饮,搞到现在让原来吃得起的老百姓嫌贵不吃了,而且为数还不少,这确实是个问题。

什么叫美好生活的需要,具体起来,其实就是那碗面条,那盘酱肉,就是北京的退休老太太能舍得吃一碗年轻时候的凉面,是河南人的烩面里能多几片羊肉,是东北人能多吃几顿烧烤,说着简单,难度其实不小。

user avatar

我修改好吧,猪肉是周期性的,希望消费者、生产者都有钱赚

user avatar

聪明人看到形势不对,年底都去买房了。

user avatar

2022 3.22日 今天银行卡扣了房贷,真准时!

今天菜价比20号居然又涨!无丝长豆角12一斤!前天3.5的西葫芦今天4元!买了二斤豆角,一斤西葫芦一斤qing菜,三斤排骨二斤肉,一百块钱没有了!不到吃不起饭就是有保障!不怕!前段时间怕疫情一直开车,今天坐公交车出来的 ,也要一个一个扫二维码 健康码 行程码 好慢!感觉能买个电动车了 2018年买的电动摩托车去年冬天居然放几个月居然坏了 完全充不进去电 准备再买个小一点的锂电池电动车了 !锂电池毕竟长时间放问题不大 起码不会报废

另外说个事情 老婆19年恒大影城充了五百 20年停了半年多后来继续开了 放假孩子们看的剩一百多 昨天担心倒闭想起来去看个电影 结果真的倒了大门紧锁 里面黑乎乎 门口堆几个人偶 里面有大熊和光头强!门上贴个电话 打电话问下午三点开门 我说能不能看电影 ,下午三点开门 我继续问不是问你开门是问你下午放不放电影 说这几天不放

2022.3.20更新 这两天买菜去了两次,菜价又涨了 ,年前价格还好一点 然而年后涨的比过年期间还高 最便宜的菜就是西葫芦也需要3.5元,大葱再一次到达5元高位、可喜的是肉价下降了 8块随便买啦 然而排骨却需要15元 以前肉12排骨15

———————-¥

以下原文

非常严重 普通人 无非就是柴米油盐 吃穿住行

这一个月来比上个月物价涨了百分之百

山西某18线小地方 青椒9元 两个月前4-5元

大葱8元 两个月前2.5元

西红柿5元 以前2元

大白菜以前这个时候9毛 现在2元

猪肉前段时间还23 现在28

羊肉今年一直45 这几天55

油价两个月前5元左右 现在6-7元

我已经觉的快活不起了 亚历山大

感到一种莫名的的恐惧 再加上疫情不敢想像这些物价会到什么地步

这就是我们普通人的基础压力 最可怕的不是房价涨 而是食物涨价 涨到最后吃不起的会饿肚子 下一步饭店生意会越来越差

一部分人可以回村里面生活吧 毕竟有二亩薄田


最后敲重点 工资已经好多年没涨啦

~~

2021年4月13更新一下,市场上面居然已经出现16元的猪肉,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是好事,鸡蛋也恢复2019年正常的4元出头 各种蔬菜也有所恢复!

但是啊但是!油价居然7连涨!目前月油费支出直接上探1200!不开心!

好事就是现在买衣服越来越便宜了,一般品牌裤子300搞定,去服装城100元就可以!

~~~~~
2021年5月4日更新

今天看见网上一个信息,我国农民工平均工资4070元,可喜可贺又可悲 可喜的是目前农民勤快一点去打工生活水平就正常,起码家里面买个电视 冰箱 甚至3万元的小车不是梦 !

可悲的是 做为一个上班十几年的中年老男人来说,半生了工资收入居然比农民工高不了多少

~~~~《

2021.10.30更新一下

这几个月物价回落,猪肉居然重回9元,然而没有几天,今天发现又涨到了13元,而且据可靠消息,今年冬天物价回飞涨,猪肉重回20大关,油价目前92号油已经8.3了 ,现在我这个suv一箱油已经差不多400了,目前一个月油钱直逼两千!

煤涨到1800一吨,简直了,而短短10年前不过300元!今年冬天不知道供热公司能不能正常供热,反正去年我们小区暖气片仅保持温热,家里18度!

今年看样子也好不到哪里,半夜暖气片温度几乎没有,白天还是温热 好在这几天不怎么冷!

user avatar

我觉得吧,主要还是我穷,所以对物价的增长没有感觉到…买什么东西都觉得贵。

user avatar

一看美国大满灌,四个字足矣概论:凛冬已至

那些出现在历史课本里的东西将再现,果然peace and love才是历史车轮上的永恒,珍惜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物价飞涨,是时候正视现实了最近,你有没有感觉到钱包越来越“瘦”?去菜市场买菜,同样的金额却买不到过去那么多的菜;下馆子吃饭,人均消费明显比几个月前高了不少;就连日常所需的柴米油盐,价格也在悄悄上涨。这些点点滴滴的感受,汇集起来就是一股强烈的信号:物价飞涨,而且似乎在朝着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发展。我们不妨.............
  • 回答
    物价上涨,人民币贬值,这无疑是当下让不少人感到焦虑的经济现象。对于辛辛苦苦攒下点钱的普通老百姓来说,最大的疑问莫过于:“我的钱是不是越来越不值钱了?存着钱是不是很亏?”这个问题,其实比看起来要复杂一些,不能一概而论地说“一定亏”或者“一定不亏”,但很显然,这种经济环境下,单纯地把钱放在银行活期或定期.............
  • 回答
    在农产品领域,你提到的“订单农业”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它确实对农产品的价格有着不小的影响,但说它能“完全控制”农产品的物价,我觉得还有些过于绝对了。咱们一点点来聊聊。什么是订单农业?首先得明白什么是订单农业。简单来说,就是农民在种植农作物之前,就已经和收购方(比如食品加工企业、超市、大型餐饮连锁等).............
  • 回答
    月均两千,为何大学生的钱包依旧“瘦”?最近,关于大学生平均生活费的讨论又热了起来,不少新闻和论坛都提到,大学生一个月的开销平均下来接近两千元。这个数字听起来不算低,但很多同学却直呼“还是不够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日子越来越难过了,物价飞涨,还是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的“胃口”变大了,消费习惯不一样了?.............
  • 回答
    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物价与中国的物价差异确实存在,但这种差异并非绝对,而是受多种经济、社会和市场因素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原因: 一、生产成本与劳动力成本1. 劳动力成本差异 中国: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尤其是制造业领域。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中国劳动力成本(如工资、社保)远低于欧美国家.............
  • 回答
    在《宝可梦》的世界里,如果要讨论“物价”,其实是个挺有趣但又有点模糊的概念。毕竟,不像我们现实世界里有固定的货币单位和精密的市场经济,宝可梦世界更像是一个架空的、以冒险和收集为核心的社区。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窥探一下这个世界的“物价水平”。基础消耗品:恢复道具和精灵球 精灵球(Poké B.............
  • 回答
    2011年的伊朗,物价水平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动态的议题,深受国际制裁、国内经济政策以及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想要“详细”地描述,需要从几个维度来分析。首先,需要理解2011年伊朗经济的大背景。 那一年,伊朗正处于西方国家对其核计划实施日益严厉制裁的时期。这些制裁,特别是针对其石油出口和金融系统的.............
  • 回答
    经济危机下,企业面临销量下滑、库存积压的严峻考验。为了“止损”甚至“回血”,一些企业可能会动起歪脑筋,比如把多余的货物“秘密储存”起来,同时对外放出“产品销毁”的消息,意图通过制造稀缺感来推高产品价格,从而消化库存,减少损失。这种做法,从短期来看,或许能给企业带来一丝“喘息”的机会,但从长远来看,这.............
  • 回答
    关于物价为何高涨,许多人第一反应便是“东西少了,所以贵了”。这话说对了一半,但绝非全部真相,甚至有时候,这个“稀缺”的概念,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确实,最直观的高物价原因就是供不应求。想象一下,如果某个地方突然来了很多人,大家都要买同一种面包,而面包店每天做的面包数量是固定的。那么,自然而然,面包.............
  • 回答
    提起88年的物价闯关和随之而来的抢购潮,那绝对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一个既惊心动魄又极具象征意义的事件。它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经济波动,更触及了当时社会深层的心理和期待。要理解这一切,得从当时的大背景说起。是什么引起的哄抢?—— 一场心理与预期的集体爆发1988年,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经历了十.............
  • 回答
    欧美国家物价高昂,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经济、社会和历史因素。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探究这些“高物价”的成因,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当地居民的购买力的。欧美国家物价高昂的多重原因:1. 高工资与高劳动力成本: 最低工资标准: 许多欧美国家设有相对较高的最低工资标准。这直接推高了服务业、零.............
  • 回答
    “美国人均月收入3000美元,而物价比中国低得多”这个说法并不完全准确,而且存在很大的误导性。 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美国人均月收入3000美元的准确性 收入分布不均: 美国人均收入的概念很容易被误解。3000美元/月(约合36000美元/年)更接近于“中位数收入”.............
  • 回答
    人们在看到一些负面事情发生时,比如生育率下降、物价上涨等,会感到高兴,这种现象背后涉及多种心理机制,并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这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反应,与个体经历、社会环境、个人价值观以及认知偏差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我们可以从“相对剥夺感”和“幸存者偏差”的角度来理解。 相对剥夺感(Rela.............
  • 回答
    这两句天猫的地铁广告,一出街就引起了不少讨论,甚至可以说是炸开了锅。单从传播效果来看,无疑是成功的,它抓住了大众的痛点和情绪,让人一眼就能记住,并且引发共鸣或者争议。但要深入看待,就得拆解一下它背后可能传递的逻辑,以及它为什么能打动一部分人,又惹恼一部分人。“物价这么高,不如咱俩在一起吧”这句话的杀.............
  • 回答
    涨工资和物价上涨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这是一个经常被拿出来讨论的话题,很多人直觉上觉得“涨工资了,大家都有钱了,肯定会买买买,东西不够了,商家就涨价了”,似乎很有道理。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这其中涉及到不少经济学的门道。咱们先从最直接的“需求拉动”角度来看。想象一下,如果一个行业里的工人都普遍涨了工资.............
  • 回答
    最近一个月,我确实能感觉到物价的上涨,而且这种上涨并非偶然,而是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先说说最直观的,菜市场。以前,周末去菜市场,买一把青菜、几根黄瓜、一小块豆腐,可能也就二三十块钱。但最近这一个月,同样的东西,价格明显就上去了。我记得上周买的西红柿,以前也就五六块一斤,现在都要八九块了。同样的,豆.............
  • 回答
    近段时间以来,不少朋友都明显感觉到,日子好像没那么好过了。买菜、加油、买衣服,甚至连偶尔下馆子吃顿饭,账单上的数字都比以前要“膨胀”不少。这种物价上涨的感受,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全国各地普遍在经历的事情。那么,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在“推手”?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它呢?“涨声”响起,是哪里在冒烟?要说物价上涨,.............
  • 回答
    2021年,大多数人确实都切实感受到了物价的上涨。这不是一种模糊的感觉,而是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超市的账单到加油站的价格,再到房屋租金,都像是在悄悄地,但又毫不留情地“膨胀”。首先,最直观的感受来自 超市购物篮 。 以前可能还在琢磨着买哪种牌子的牛奶或者蔬菜,现在更多的是在对比哪个更“.............
  • 回答
    20 万集装箱积压在港口,美国供应链紧张,商品短缺物价上涨,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其背后涉及多个相互关联的因素。以下是我认为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并会尽量详细阐述:一、 需求端的“超预期增长”与消费者行为变化:1. 疫情后的消费反弹(“报复性消费”): 随着疫苗接种的普及和限制措施的放松,.............
  • 回答
    西安外国语大学近期出现的学生集体喊楼事件,导火索直指“长期封校致物价上涨”,而校方给出的回应是“简化学生外出报备程序”。这看似是一个简单的校规调整,实则折射出高校管理中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首先,“物价上涨”是学生情绪爆发的直接诱因,但背后反映的是校内生活成本与外部市场脱节的问题。 长期封校意味着学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