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上大学期间,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原理曾经让我困扰不已,因为它跟我十几年来的日常生活认知太不相同。
虽然我可以按照量子力学的教科书中的薛定谔方程做一些计算,但是还是无法去真正接受这种不确定性。
我想当年爱因斯坦面对量子力学如此厌恶,估计也是在内心中无法接受这种不确定性。
为了寻找解答,我读了很多量子力学早期创立者,如海森堡、狄拉克、泡利、波尔等人的著作。我想知道,他们是如何做到在思想上抛弃经典力学的确定性,而接受物理规律有不确定性的存在的。
我借了很多书,在图书馆泡了很长的时间,直到我读了狄拉克《量子力学原理》之后,我的才真正解决了疑惑。这是一本非常简洁清晰的量子力学教科书,作者是量子力学创立者狄拉克,书中给出了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对量子概念极其深刻的认识。
我把狄拉克对不确定性原理的描述和理解摘出来。他的这些话,帮助我理解并且喜欢上了量子理论,希望也能帮助你们。
科学所研究的只是可观察的事物。同时,只有让对象与某种外界影响相互作用,我们才能观察它。这样,观察的动作必然地要伴随着对所观察的对象的干扰。 必须假定:为满足一定的观察的精确程度,干扰的微小程度有一个极限,而这个极限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可超越。 当对象达到这种极限,干扰可忽略,这可用经典力学;当干扰不能忽略时,要用新的理论来处理。 因果性仅对未受干扰的系统适用。对小系统的观察将产生严重的干扰,因而在观察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性的联系。 假定因果性对没受干扰的系统仍适用,为描述未受干扰的系统而建立的是一些微分方程,它们表达出某一时刻的条件与后一时刻的条件间的因果联系,但它们只能间接地与观察的结果相联系。这些方程与经典力学中的方程紧密对应,但是它们只能间接地与观察的结果相联系。 在计算观察出的结果时就有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出现,一般来说,理论使我们能够算出的只是,当进行观察时能获得某个特定结果的几率。 量子力学背离了经典理论的确定性,在对自然的描述中引入了极大的复杂性;但是它引入了态的叠加原理,这样带来的极大简化又抵消了之前的复杂性。 在量子力学中出现的叠加,与任何在经典理论中出现的叠加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因为它要求观察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注:态的叠加原理是量子力学中的基本原理。一个粒子可以同时既在A处也在B处,电子自旋可以是朝上的态和朝下的态的叠加。物理上的观测,让粒子进入到一个特定的量子态,从而测量得到一个结果。粒子的测量结果都是以几率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上面是《量子力学原理》第一章的内容,狄拉克一上来就把量子力学不确定性的根源讲清楚了。我花了非常多的时间才真正接受了量子力学的概念,而从此之后就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些理论。
上面引用的文字可能会造成一些断章取义,如果你也无法接受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去读一下狄拉克《量子力学原理》吧。他的每一句话都值得反复理解。
顺便提一句,物理学家费曼在他的书和论文中提到过,他发明的路径积分(量子场论中的重要方法),就是受到狄拉克这本书中某句话的启发。
=======
发了回答之后,发现多数评论的内容我完全看不懂。也许应该关闭评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