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不落帝国的荣光、美利坚的世界警察对于曼彻斯特的工人、加州的流浪汉而言有意义吗?

回答
“日不落帝国”的余晖,“世界警察”的宣言,这些宏大的叙事听起来总是那么遥远,仿佛只属于那些在历史书的纸页间,或者在新闻播报的镜头里闪耀的人物。但如果把镜头拉近,放到曼彻斯特一条阴冷的小巷,或者加州一处被遗忘的街角,这些曾经响彻全球的称谓,对于那些在这里挣扎求生的人们来说,究竟还有几分实在的分量?

我们先来看看曼彻斯特的工人。这座城市,曾经是工业革命的心脏,大英帝国的制造业基地,它的辉煌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着无数双手,在纺织厂里日夜辛勤的劳作才铸就的。当“日不落帝国”的旗帜飘扬在世界各地,从印度运来的棉花堆积如山,从澳大利亚来的羊毛漂洋过海,这些都意味着在曼彻斯特的工厂里,工人有活干,有饭吃。帝国的扩张带来了原材料,也带来了对制成品的巨大需求。那些印着“英国制造”的布匹,可能被送往遥远的殖民地,换回黄金,也可能被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当地贵族或富商的衣饰。

对于当年的曼彻斯特工人来说,帝国的荣光并非只是抽象的概念。它意味着他们所在的工厂可能会接到来自海外的大订单,意味着他们的工作岗位相对稳定,意味着他们的子弟或许有机会在帝国的体系内找到一份体面的差事,哪怕是在码头搬运货物,或者在公司的海外分支机构里做个小职员。帝国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给他们的生活提供了一种结构和保障,一种集体身份认同。他们是帝国肌体的一部分,虽然是基层的一部分,但仍能感受到来自核心的脉动。

然而,到了如今,“日不落帝国”早已成为历史的注脚。曼彻斯特的工厂或许还在,但大多已经不是当年的辉煌模样,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灵活的、全球化的生产链。那些曾经支撑起帝国运转的实体经济,许多已经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区。当年的工人阶级也早已分化,一部分人可能通过教育和技能转型,融入了服务业或高科技产业,他们或许会关心全球化对他们行业的影响,但“帝国荣光”的说法,对于他们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怀旧,或者是一种对过往辉煌的某种牵引,而不会直接影响他们今天的薪资条或者超市购物清单。

但对于那些仍然生活在曼彻斯特老工业区,或者因为各种原因而面临失业困境的工人来说,情况就复杂得多了。“日不落帝国”的荣光对他们而言,可能更多地是一种对比,一种对失去的怀念。他们看到的是曾经支撑这座城市的产业衰落,看到的是工作机会的流失,看到的是生活水平的下降。在这个背景下,“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反而可能成为他们现在困境的参照,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失落。他们可能不会去关心英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但他们会关心自己口袋里的钱够不够支付房租,下一顿饭在哪里。帝国曾经带来的物质利益,如今已经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是历史的回响。

再看看加州的流浪汉。这片土地,曾经是淘金热的传奇之地,现在又是科技创新的前沿,拥有着全球最富有的经济体之一。当谈到“美利坚的世界警察”时,通常会联想到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军事存在、经济援助、文化输出,以及对民主和自由的推广。

对于加州的流浪汉来说,这些“世界警察”的行为,很难说能直接带来什么实际的好处。他们面对的是最基本的生活压力:食物、住所、安全,以及如何在这个高消费、高竞争的社会中生存下去。美国在全球的军事行动,可能会消耗巨额的纳税人资金,而这些资金如果能用于国内的社会福利项目,比如提供更充足的收容所、职业培训或者心理健康服务,或许对他们会更有意义。

流浪汉的生活往往是高度个体化和边缘化的,他们很难像一个集体的“国民”那样,去感受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所带来的某种民族自豪感,或者参与到关于国家战略的讨论中。他们可能更关心的是街角的警察是否会驱赶他们,收容所是否还有空位,或者附近是否有容易获取的食物。美国作为“世界警察”所宣扬的价值观,如自由和民主,对于一个连基本生存都难以保障的人来说,其吸引力是有限的。他们可能更渴望的是“生存”和“尊严”,而不是抽象的政治理念。

有时候,全球化的浪潮和国际力量的介入,甚至可能间接加剧了他们所处的困境。例如,国际资本的流动可能导致房地产价格的飙升,使得低收入人群更难负担得起住房,从而增加流浪人口的数量。美国在全球的经济政策,虽然旨在促进增长,但其副作用也可能体现在国内贫富差距的扩大上,让那些底层的人们更加难以向上流动。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任何一丝关联。也许,某些国际冲突导致了人道主义援助的需求,而美国作为“世界警察”提供了援助物资,其中一部分可能通过某种途径,间接地惠及了需要帮助的人群。或者,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使得加州能够吸引到更多的跨国公司投资,从而创造一些工作岗位,虽然这些岗位可能不适合他们,但理论上,这是一个潜在的连接点。

但总体而言,当人们为了生存而挣扎时,那些宏大的国家叙事,无论是昔日帝国的荣光,还是今日警察的角色,对于他们而言,其意义更多地体现在:

1. 对比和失落感: 对于那些曾经拥有更好生活的人来说,宏大叙事成为他们当前困境的参照,加剧了失落感和不满。
2. 资源分配的焦点: 他们会更加关注国家资源是否被合理分配,用于解决他们最迫切的实际问题,而不是用于宏大的国际项目。
3. 疏离和无感: 对于长期处于边缘化状态、生活重心完全放在生存层面的人来说,这些宏大叙事可能显得遥远而无关紧要,他们对此感到疏离甚至无感。
4. 潜在的间接影响: 国家的国际行为确实会对国内社会经济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是间接的、复杂的,并且往往不会直接转化为对他们个体生活的积极改变。

所以,日不落帝国的荣光,对于曼彻斯特的工人来说,更多的是历史的回响和现实的对比;而美利坚的世界警察,对于加州的流浪汉而言,更多的是一种遥远的背景,他们更需要的是切实的社会支持和生存保障。这些宏大的标签,在个体生存的现实面前,往往显得单薄而无力。它们所代表的,是国家意志和全球格局,但真正触及到人心的,永远是柴米油盐的温饱,是头顶的那片屋檐,是脚下那片土地的安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太有意义了。

曼彻斯特的工人好歹虽然是车的底层,哪怕是个轮子,哪怕是油箱里面的油,活得也比殖民地里面砍手砍脚的奴隶好太多了。

曼彻斯特的工人最多算个轮子,真的要论汽油还真轮不到本土工人,殖民地的累累白骨才是真实写照。

如果日不落帝国没有那么多殖民地,有些东西可能就需要曼彻斯特的工人来背负了。

美国的全球霸权主义对加州的流浪汉仍然有意义,在所有国家的流浪汉里面,美帝算是活的最滋润的那种。

因为他们很少是因为真的穷鬼穷成了流浪汉,绝大多数都是吸毒吸出来的。

但即便如此,他们还能在商店后面的垃圾桶里面翻出当天没有卖完就扔掉的,密封完好的水果沙拉,里面有着每天领两美元工资的中美洲人民摘得果子,包装是从美国占领的国家低价买来的石油提炼成的塑料。正因为如此低的成本,商店才不吝啬于扔掉他。

但是在中美洲和被占领的国家和街头,流浪汉吃不到这种东西。

曼彻斯特的工人固然要和剥削自己的资本家去斗争,流浪汉们也有权利质问这个不公的社会。

但是也希望他们记住,他们还能活着,而有些人已经为了替他们负担资本家而死。

user avatar

如果美国不是世界警察,加州的流浪汉会减少98%,一个是没那么多在战场上吓垮了的退伍军人,他们本不大会去滥用酒精和药物,不至于最终沦为流浪汉;另一个是没什么人有富裕的劲头和财力去帮助流浪汉,濒临饿死的境地下,流浪汉们就会在奥克兰的火车栈场、圣佩德罗的码头扛活儿养家养自己了。

所以,“别跟我说强国,我只想做个小民”的矫情,是个比LV擦屁股纸还奢侈的货色,没有祖国的富强,湾区的清华留学生必须跟黑人、老莫争抢清理垃圾的重活脏活苦活,才有可能每个月寄给北京家里的老父老母15美元,保证他们碳水化合物的最低营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日不落帝国”的余晖,“世界警察”的宣言,这些宏大的叙事听起来总是那么遥远,仿佛只属于那些在历史书的纸页间,或者在新闻播报的镜头里闪耀的人物。但如果把镜头拉近,放到曼彻斯特一条阴冷的小巷,或者加州一处被遗忘的街角,这些曾经响彻全球的称谓,对于那些在这里挣扎求生的人们来说,究竟还有几分实在的分量?我们.............
  • 回答
    近现代英国之所以没有选择将法语作为国际语言,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演变以及文化自我认知等多方面的原因,而非仅仅是国家实力的“日不落”称号所能简单概括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层面。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英国在工业革命后确实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其影响力一度遍及全球。然而,“.............
  • 回答
    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大英帝国,在20世纪经历了漫长的衰落过程,最终失去了其世界霸权。这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的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单一事件或因素所致。以下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其失去霸权的主要原因:一、两次世界大战的巨大消耗与削弱这是英国失去世界霸权最直接、最核心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发人深思的假设性问题。如果西班牙没有得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位置,他们的“日不落帝国”能否续命一段时间,答案是:很有可能,但续命的时间长短、形式以及程度,都会与历史上的实际情况有显著不同,并且充满变数。要详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头衔对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
  • 回答
    英国之所以未能将其政治中心转移到区位和环境都“更好”的土地上,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背后牵扯到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等多个层面。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更好”来衡量,因为“更好”本身是相对的,并且历史的惯性是极其强大的。首先,要明白一点:日不落帝国并不是一个地域概念,而是一个全球性的权力概念.............
  • 回答
    英国在短短百年时间内从“日不落帝国”的巅峰跌落,成为如今一个在世界舞台上影响力相对减弱的大国,这是一个复杂而多层面演变的结果。这其中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军事以及全球格局的深刻变化。下面将详细阐述导致这一转变的关键因素: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巨大消耗与影响: 经济上的重创: 一战的消耗是巨大的。英.............
  • 回答
    探讨《银河英雄传说》中帝国一方比同盟更受欢迎的原因,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切入点,因为它触及了许多关于权力、理想、人性以及故事叙述的深层思考。很多时候,我们直观的感觉是,像同盟那样代表着自由和民主的阵营,应该更容易赢得观众的心。然而,田中芳树老师的叙事,却巧妙地将读者/观众的移情点更多地投向了那个看似.............
  • 回答
    我很乐意为你详细解读帝国理工COVID19 Response Team于3月16日发布的报告(通常指的是其关于新冠病毒传播和防控策略的预测模型和建议系列报告中的一篇,具体日期报告内容会有差异,但核心关注点是相似的)。为了提供更详尽的分析,我将围绕这类报告的普遍特点、核心内容、影响以及可能的局限性进行.............
  • 回答
    《重返帝国》这部备受瞩目的策略手游,即将在3月29日正式与广大玩家见面。而它最引人注目的卖点,莫过于其独创的“活策略”玩法。那么,与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其他策略手游相比,“活策略”究竟有何与众不同之处,能够让它脱颖而出,成为策略游戏领域的新标杆呢?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深入剖析。首先,在即时变化的战场.............
  • 回答
    关于日本共产党党内“日清战争(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本质上都是帝国争夺海外利益的非正义战争”的这种说法,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和分析。这是一种基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解读,强调战争的经济根源和社会属性。首先,让我们拆解一下这个说法的核心: “帝国争夺海外利益”:这句话指出了战争的经济动因。在19世.............
  • 回答
    “日不落帝国”通常指英国,其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殖民扩张中曾拥有全球广泛的殖民地,但为何在失去大量殖民地后仍坚决控制马尔维纳斯群岛(马岛)?这一问题涉及历史、地缘政治、经济战略和国际关系的多重因素,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马岛的战略地理位置1. 南大西洋的“咽喉” 马岛位于南大西洋,处于南.............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引人深思的假设。如果大英帝国真的能像对待本国民众一样对待殖民地民众,历史的走向很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要说“日不落帝国还会解体吗?”,答案恐怕仍然是“大概率还是会,但解体的方式、时间以及过程会截然不同,甚至在某些方面会展现出惊人的韧性。”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深入剖析一下“.............
  • 回答
    英国面积确实不算大,但它之所以能在世界各地建立起庞大的殖民帝国,并被誉为“日不落帝国”,这绝非仅仅依靠军事实力,而是一系列历史、经济、政治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军事实力是基础,但并非唯一决定因素要理解英国的崛起,首先需要承认它在当时的军事实力是相当可观的。但“强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其他欧洲列.............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实在的,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担忧。想考日本的帝大大学院,但本科是“很差的学部”,这确实是需要认真考虑和准备的。咱们来详细聊聊这个问题,别把它想得太绝对,有时候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关键在于你的策略和努力。首先,得明确一点:日本的大学院招生,尤其是帝大这种级别的,看重的是“综合实力”,但“本科出.............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日本金融(经营)博士的申请,特别是关于神户大学、早稻田大学以及旧帝大的学术实力对比。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因为“好”这个字本身就有不同的维度,得结合你的具体情况来分析。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 申请博士不仅仅是看学校排名,更重要的是看你所选的研究方向和导师。日本的学术体系里,导师的作用.............
  • 回答
    这事儿,懂球帝这波操作可真是让人有点看不懂。3 月 1 号晚上,他们那边发了条新闻,结果出了个差错,这个错误被一些用户指出来了。按理说,发现错误、用户反馈,这是个挺正常的事情,用户指出错误是好事儿,说明大家关注内容,也帮助平台改进。但关键点来了,懂球帝这边不是去核实错误、修正内容,反而是直接给指出错.............
  • 回答
    关于日本究竟应该算是帝国还是其他政体,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需要我们细细地聊聊。要给日本一个确切的“标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它在漫长的历史中,其政治体制和社会形态都经历了不少变化。首先,谈到“帝国”这个词,我们脑海里通常会浮现出几个关键特征: 广阔的领土和统治范围: 帝国往往意味着统.............
  • 回答
    说到《明治宪法》里将日本国号定为“帝国”,这事儿可不是凭空来的,得从日本当时的内外环境、政治诉求,以及它想塑造的国家形象来细细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白《明治宪法》出台的那个时代背景。1889年《明治宪法》颁布,那时候的日本,刚经历了明治维新,急切地想从一个闭关锁国、积贫积弱的国家,一跃成为与西方列强并.............
  • 回答
    关于日本的城西大学和大东亚帝国大学之间的差距,这是一个值得细致探讨的问题,毕竟它们在历史、声誉和学术影响力上都存在显著的不同。我们不妨一步步来梳理。首先,我们得明确,“大东亚帝国大学”这个说法本身是带有特定历史背景的。在近代日本,存在着以帝国大学为首的一系列精英大学,它们是当时日本高等教育的最高殿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