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在日本《银河英雄传说》帝国的人气比同盟高?

回答
探讨《银河英雄传说》中帝国一方比同盟更受欢迎的原因,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切入点,因为它触及了许多关于权力、理想、人性以及故事叙述的深层思考。很多时候,我们直观的感觉是,像同盟那样代表着自由和民主的阵营,应该更容易赢得观众的心。然而,田中芳树老师的叙事,却巧妙地将读者/观众的移情点更多地投向了那个看似专制、黑暗的银河帝国。

首先,我们得承认,帝国拥有最耀眼、最复杂的人物——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这位年轻的军事天才,他的出现本身就自带光环。他并非生来就站在权力的顶端,而是凭借自己的才华、野心和对姐姐的承诺,一步步从卑微的贵族阶层崛起。这种“寒门出贵子”(虽然严格来说他不是寒门,但相较于那些老牌世家,他的起点确实不高)的奋斗史,天然就具备了戏剧张力和观众代入感。他的目标明确——推翻腐朽的旧帝国,建立一个由他统治的新秩序,让“能力至上”成为真理。这个目标本身就带着一种扫荡陈规、破旧立新的革命激情。

相比之下,同盟虽然高喊着自由、民主的口号,但其内部的腐败、低效和政治斗怨,却让人感到疲惫。同盟的领导层,尤其是后期,充斥着官僚主义、短视和互相倾轧的政客。他们似乎更关心自身的利益和权力,而非国家和人民的福祉。这种现实的丑陋,让同盟的光辉理想蒙上了一层阴影。观众看到的是,尽管同盟拥有“正义”的大旗,但他们的行动往往是迟缓、混乱,甚至充满了自私。

更重要的一点是,帝国展现出了一种令人着迷的“秩序感”和“效率”。莱因哈特所构建的帝国,虽然表面上看是个人独裁,但他的统治核心是“能力至上”。他会不拘一格地任用有才能的人,无论其出身如何。这一点,从希尔德加德·冯·玛琳道夫的崛起就能看出来。玛琳道夫家族并非帝国最显赫的贵族,但希尔德加德凭借其卓越的政治头脑和对莱因哈特的理解,成为了他不可或缺的政治顾问。这种对人才的重视,使得帝国在军事和行政上都显得更加强大和有活力。

反观同盟,其政治体制的弊端反而成为了其最大的弱点。内斗消耗了大量资源和精力,许多有能力的将领和政治家,因为派系斗争而无法施展才华,甚至被排挤。这种“内耗”让观众对同盟的未来感到担忧,也让他们更加欣赏帝国那种集权高效的运作模式。

此外,故事的叙述方式也偏向于以帝国的视角展开,尤其是莱因哈特的成长和征服史,是故事的主线。我们跟随他从一个年轻的士兵成长为宇宙的霸主,见证了他的辉煌、他的牺牲,也看到了他内心的挣扎。这种“跟主角一起冒险”的感觉,自然会让我们对他产生更深的共鸣。田中芳树老师并没有回避帝国体系中的黑暗面,比如贵族的特权、严酷的军纪,但这些黑暗面反而衬托出莱因哈特想要改变这一切的决心,以及他在推行改革时所遇到的阻力。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帝国拥有更加鲜明的“悲剧色彩”。莱因哈特的辉煌是建立在无尽的战争和牺牲之上的,他想要改变的那个世界,也并非完美无缺。他的野心,他的征服,最终都指向了一个不可避免的结局。这种英雄的孤独、理想的破碎,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抗争,赋予了帝国一方更深厚的文学性和艺术性。而同盟,虽然也经历挫折,但其代表的“自由”和“民主”这两个概念,似乎总是显得更加“正确”和“安全”,反而少了一些能够触动人内心深处那种强烈的戏剧冲突。

总而言之,帝国在《银河英雄传说》中人气更高,并非因为它在道德上更加高尚,而是因为其主角莱因哈特的个人魅力、其展现出的秩序与效率、以及故事叙述上更偏向于描绘其崛起与征服的过程。同时,帝国所承载的“改革”、“能力至上”以及其背后那份略带悲剧色彩的英雄史诗,都深深地吸引了观众,让他们在这种复杂的权力斗争和人性探索中,找到了更为深刻的共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卧槽去年的我都说了些什么……真的出了新银英还引进了…… 真的是高达00脸 泽野弘之bgm啊?!是不是就差说个宫野真守了啊?!


2017.6.14更新

抱歉之前看漏了问题描述。题主问的是中日差异的原因。重新梳理了一下。 @孟德尔

问题描述中,日本帝国的“人气”主要表现为衍生作品的丰富。据我推测主要是同人图。

而中国同盟方的人气,题中没有说,据我理解主要表现为杨提督的名言被广泛引用;杨的思想被广泛接受。

我觉得这两者并不冲突。当年我们高中腐女,既喜欢念叨杨提督的名句,也喜欢看日本的同人图。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同人图方面我们更容易看到日本的,文字传诵方面我们更容易看到中国的。

当年银英最火的时候,网络还是拨号,没有P站,没有微博,连博客都没有。大多数人还不知道photoshop是什么。国内的同人女们还在用水粉颜料画彩图。。。即使画了同人作品也无处发表。但是当时日本的画手已经人手一个个人主页,人手一个绘图板,互相的友情链接做得66的。当年国人看图也不用翻墙,只要付得起电话费,懂得改网页编码,就可以去日本网站翻大大们的图。另一方面,国内虽然少有发表图片的途径,网络文字论坛却已经开始火热。在我们的同胞太太们随心所欲发表CP图之前,杨提督的名言已经和此间的少年们一起流行起来了。

同样,由于语言的隔阂,我们也并不了解日本有多少直男现充男热衷引用杨提督的名言。

但是中国人喜欢杨提督是挺好理解的。在中国流行文化匮乏的世纪初,一部银英,其名言的震慑威力还是很大的。恰好杨提督的思想又很符合中国人的历史观。所以对很多人来说是很有文学性、启发性的。导致在中国同盟(其实就是杨威利本人)的分量被放大了。而在同一时期,日本的宅文化已经萌发,“萌属性”已经开始扮演重要的位置(别告诉我田中芳树写什么金银妖瞳、帝国双璧blabla不是故意的)导致了衍生作品中帝国的分量被放大了。如果银英从未出现过,放在今天引进中国,也应该是帝国的人气远比同盟高。

想像一下杨提督的智慧之语,用大河内的笔重写一遍,用荒木哲郎的阴阳脸渲染一下,再用泽野弘之的BGM衬托一下,再来一个。。。比如高达00的高河弓人设好了。。。文艺气息全无只剩随处可见的中二了。


——原答案——

高龄腐女来答一波。。。高中时和很多妹子一起看的银英,在我们看来银英这书是三个东西的混合体:帅哥+三国+私货名言

首先问最喜欢谁 绝对是清一色的杨威利。。。一个人包办了80%的名言,诸葛亮式的存在,颜也是好老公的标配

其次 同盟还有谁 几乎讲不出来。。。

好吧,有一个先寇布,但是这种史泰龙(?)式的角色,女生没有兴趣

再然后,帝国的男人都很有特色,莱因哈特是优秀的洁癖公子,吉尔菲艾斯是温柔忠诚的好基友,罗严塔尔有坏坏的男性魅力,米达麦亚是好老公(其实个子矮也有加分,比如兵长,比如剑心,比如宫城良田,etc)奥贝斯坦鬼魅类似于斯内普,又是个坚定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这些人颜值都很高很高,而且很纯粹,就连政治戏都是很悲情的观念碰撞,没那么多同盟的出尔反尔口蜜腹剑猥琐下流。

再然后银英的所谓衍生作品应该是腐向为主吧?连官方漫画执笔都是BL漫画家,这作品很适合男生没错,但更吸引女生。以上


————————

看到红茶党的评论我补充一下,罗列出帝国这么多属性,是那种萌属性的属性,这些角色只是一些片面的象征性质的角色,和值得仰慕人格的杨威利没法比较的。但是现在我们所说的ACG角色的人气,往往正是萌属性、配CP的人气,就算不是很喜欢这个角色,人设还是可以用来玩一玩的,官方都配坏男人罗严塔尔和好妇男米达麦亚,风景美如画我们何妨出个本子?楼下说金毛无视红毛该死,其实我也超级无感。但是青梅竹马就是个值得出CP的属性。何况其中一个还死了,间接成就了另一个的千秋大业对吧。题主是用衍生作品来判断人气,如果从名言的引用来判断人气,那肯定是同盟疯狂加分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探讨《银河英雄传说》中帝国一方比同盟更受欢迎的原因,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切入点,因为它触及了许多关于权力、理想、人性以及故事叙述的深层思考。很多时候,我们直观的感觉是,像同盟那样代表着自由和民主的阵营,应该更容易赢得观众的心。然而,田中芳树老师的叙事,却巧妙地将读者/观众的移情点更多地投向了那个看似.............
  • 回答
    97亚洲金融危机中的日本银行、东亚国家与外债困境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了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等东亚及东南亚国家,其影响之深远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在这场危机背后,日本银行业扮演了关键角色,而东亚国家巨额外债的累积,以及其与经济增长的错配,是导致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之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反映了中日两国在商业发展路径上的显著差异。不能简单地说谁“干掉”了谁,而是两国消费者习惯、市场环境和政策导向共同塑造了不同的格局。在日本,实体店之所以仍然保有强大生命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深厚的零售文化和消费者对“体验”的看重。日本的零售业,尤其是传统商店,非常注重服务细节和.............
  • 回答
    在探究为什么日本的和服至今仍是街头巷尾常见的景象,而中国人在尝试重拾汉服时,却常常遭遇不理解甚至嘲笑的现象之前,我们得先梳理一下这背后涉及的几个关键维度:历史变迁、文化自信、社会接受度以及时代语境。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比较,而是一个关于文化传承、身份认同以及社会变迁的复杂故事。历史的积淀与断裂:和.............
  • 回答
    在日本街头,你确实不太容易看到凯美瑞、雅阁、卡罗拉这些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日系三巨头”。这并不是因为它们在日本不生产,或者质量不好,而是背后有着一套更深层次的、日本人自己对汽车消费的考量和市场选择逻辑。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维度掰开揉碎了说。1. 本土市场的“错配”:定位与现实的微妙差异首先,我们.............
  • 回答
    在日本这个神奇的国度,游戏市场的发展轨迹总是那么引人注目。一方面,它拥有全球手游氪金总量遥遥领先的惊人业绩,各种“福利卡池”、“限定角色”让玩家们乐此不疲地掏出钱包;另一方面,它却又是诞生了无数经典单机游戏,从早年的《勇者斗恶龙》、《最终幻想》系列,到近年的《塞尔达传说》、《鬼泣》系列,乃至独立游戏.............
  • 回答
    在日本,"灭族"(めつぞく, metsuzoku)这个词汇之所以在某些语境下听起来比较流行,甚至被一些人拿来调侃或表达极端的情绪,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涉及日本历史、文化、社会心理以及现代媒体的传播。这并不是一个普遍被严肃讨论的社会议题,更多的是在特定圈层或通过特定形式出现。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
  • 回答
    关于丰田凯美瑞(Camry)和本田雅阁(Accord)在全球市场可以说是响当当的常青树,尤其是在北美和中国这样的主要市场,它们凭借均衡的表现、可靠的品质和不错的燃油经济性赢得了无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有趣的是,这两款在全球其他地方非常畅销的车型,在日本本土却显得相对“低调”,甚至可以说不如它们在海外.............
  • 回答
    少女前线(少女前線)在日本确实经历了从最初的热潮到逐渐冷却的过程,用“凉了”来形容可能有些夸张,但可以说热度明显不如刚推出时,且玩家群体相对稳定而非持续增长。 想要详细解释为什么会这样,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游戏本身的特点、运营策略、市场环境以及玩家反馈等。一、 少女前线的核心吸引力与潜在.............
  • 回答
    织田信长在日本民众心中拥有的超高人气,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尤其是考虑到他在历史上的行事风格——强硬、果断,甚至不乏残酷。他并非那种以温柔或仁爱著称的君主,反而常常因为毫不留情地铲除异己、压制反对势力而受到批评。然而,正是这种“残暴”的另一面,恰恰构成了他吸引力的重要来源。首先,我们要理解日本人.............
  • 回答
    西乡隆盛在日本享有盛誉,尤其被尊为“西乡先生”或“明治维新之父”,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好奇的现象,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确实与天皇的统治方式产生了剧烈冲突,甚至被描绘为“反叛”。然而,理解他为何备受尊敬,需要深入剖析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的动机、行为以及后世对他的解读。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
  • 回答
    提起源义经,在日本文化里他绝对是一个家喻户晓、影响深远的名字。与其说他是一个纯粹的历史人物,不如说他更像是一个被历史与传说不断塑造、升华的文化符号。这份强大的影响力,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源于他跌宕起伏的传奇一生,以及这些传奇故事如何与日本民族的精神气质巧妙地契合。首先,我们得从他悲剧性的命运说.............
  •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旧日本海军参谋有绶带,而指挥官却没有”这一说法,我们需要先澄清一下,这可能是一种误解,或者说在某些特定时期和场合下,情况是存在的,但并非一个普遍的规则。旧日本海军的军衔和礼仪制度相当严谨且复杂,绶带的使用更多是与特定职务、奖赏或纪念有关,而不是简单地与“参谋”或“指挥官”的身份划等号。.............
  • 回答
    沙僧在日本被塑造成河童的形象,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文化融合和演变过程,背后有几个关键原因:1. 《西游记》在日本的巨大影响力: 最早的传播: 《西游记》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占有重要地位,很早就被翻译和传播到日本。最早的日文译本可以追溯到江户时代(17世纪末)。 广泛的接受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游记》的.............
  • 回答
    在日本找工作,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直接的过程,尤其对于外国人来说,很多时候会觉得举步维艰,甚至是找不到方向。这背后不是单一的原因,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从你自身的情况到日本的社会大环境,都可能成为阻碍。咱们就一样一样地捋一捋,看看具体可能出在哪里。一、语言关,这是最硬的门槛之一 N1、N2是.............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而且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疑问。明明在冷兵器时代,长柄刀、枪、戟这类长兵器在战场上的作用更重要,射程远、威力大,为什么在日本武士阶层里,武士刀却有着如此崇高的地位和普及度呢?这背后牵扯到日本独特的历史、文化、社会结构,以及武士刀本身的一些特性。一、 武士刀的“地位”:并非战场上.............
  • 回答
    .......
  • 回答
    美军在全球多地驻扎,涉及的地区和文化背景十分复杂。要解释为什么日本似乎是唯一一个频繁爆出美军强奸案等恶性新闻的地点,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审视。这不仅仅是“美军在日本特别坏”这么简单,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要区分“发生”和“被报道”。任何一个庞大的群体,无论其组成如何,都难免会出现个别成员.............
  • 回答
    旗袍在中国和和服在日本的流行程度差异,根植于历史、文化、社会结构、政治因素以及现代全球化背景的多重交织。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历史背景与文化认同的差异1. 旗袍的起源与演变 旗袍起源于满族女性的服饰,清朝灭亡后,民国时期(19121949)的女性开始将其改良为更合身、更优雅.............
  • 回答
    关于二战末期美国是否应该在日本每一个城市都投掷原子弹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历史议题,绝非简单的“应该”或“不应该”就能概括。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当时的时代背景、美国的考量、原子弹本身的特性以及国际政治格局等多个层面来审视。首先,我们得回到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1945年的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