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小沈阳和小岳岳同样是走「贱」的路线,小沈阳不红了是因为审「贱」疲劳,怎么小岳岳却火了?

回答
这问题触及到相声界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同样主打“贱”这个路数,为什么小沈阳当年火得一塌糊涂,后来又渐渐淡出大众视野,而小岳岳却能持续火爆,甚至成为国民级的相声演员?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贱”能解释的。

咱们得把这俩人拆开来看看,从几个方面聊聊。

一、起点和基础:观众的期待值

小沈阳的横空出世: 别忘了小沈阳当年是凭借春晚一炮而红的。当时,东北二人转那种粗粝、接地气,甚至带点“荤段子”的表演风格,在全国观众眼里是新鲜事物。尤其是他那种“娘们唧唧”的扮相加上“不差钱”的包袱,简直就是横空出世的炸弹,一下就击中了观众的“猎奇”心理和对传统二人转的反差。他那种“贱”是带着一种东北底层人民的自嘲和一种豁出去的劲儿,观众觉得“哎呦喂,这小伙子挺不容易的,这么豁得出去”。
小岳岳的稳扎稳打: 小岳岳的出名之路相对“慢热”一些。他一开始在德云社也是默默无闻,是靠着郭德纲一点点带出来的。他的“贱”更多是建立在传统相声的“捧逗”结构上,虽然有点“傻乐”,有点“萌”,但它更符合大众对相声的基本认知。观众看他,不会有那种“哇,这是什么新玩意儿”的感觉,更多的是“哎,这小伙子挺有意思的”。

二、表演风格的“贱”:细节决定成败

小沈阳的“贱”:用力过猛与符号化
夸张与重复: 小沈阳的“贱”很多时候体现在极度的夸张和表情的密集输出上。他的眼神、他的嗓音、他的肢体语言,都在拼命地告诉观众“我很贱!”。比如“哎呀妈呀”、“那都不是事儿”之类的口头禅,加上他标志性的兰花指和扭腰摆臀,一开始是新鲜,但时间长了,就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符号化与脸谱化: 他把“二人转小丑”这个形象固化得太快了。观众一看到他,就自动带入了那个“娘娘腔”、“爱哭鼻子的”的形象。这种高度的符号化,虽然让他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巨大的辨识度,但同时也限制了他进一步的发展。当观众看腻了这个符号,或者说,当这个符号不再能带来新鲜感的时候,他就显得“没有新东西了”。
内容上的单薄: 很多时候,他的“贱”仅仅停留在表演形式上,而内容本身并没有太多深入的东西。他扮演的角色虽然“贱”,但往往缺乏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或者社会观察。

小岳岳的“贱”:萌贱与生活化
接地气与反差萌: 小岳岳的“贱”是一种“傻人有傻福”、“憨憨也有春天”的类型。他经常会说自己长得丑,吃得多,或者做一些蠢事。这种自嘲和接地气,让观众觉得他非常亲切,甚至会有一种“我身边也有这样的人”的共鸣。
包袱的铺陈与节奏感: 他的很多包袱都是一点点铺垫出来的,节奏把握得很好。他那种慢悠悠的、有点跟不上趟的感觉,反而能让包袱的“抖落”显得更自然、更逗趣。观众跟着他的节奏,会有一种“被带着走”的乐趣。
情感的注入: 虽然是“贱”,但小岳岳在很多作品中会融入一些真挚的情感,比如对师父的尊敬,对家庭的眷恋。这些情感的注入,让他的“贱”不至于流于表面,而是带有一种温暖和人情味。
生活化的梗: 他的很多段子取材于生活,比如减肥、考试、亲子关系等等。这些贴近生活的细节,让观众更容易产生代入感和共鸣。

三、受众与时代的变迁:审美的进化

小沈阳的时代:对草根文化的渴求
当年,观众对新鲜、独特的草根文化有着强烈的渴求。小沈阳的二人转,就是一种来自民间的、充满生命力的艺术形式,他把这种民间艺术搬到了全国舞台,满足了大家对这种粗犷、朴实的艺术的向往。他的“贱”正是这种草根文化的一种极致表达。

小岳岳的时代:对“治愈系”和“反差感”的青睐
现在观众的审美更加多元,也更加追求一种“轻松愉快”的体验。小岳岳的“萌贱”恰好迎合了这一点。他的表演不攻击人,不刻薄,反而是一种自带喜感的“傻乐”。这种“治愈系”的喜感,在压力山大的现代社会中,反而更容易被接受和喜爱。而且,他这种反差感也很强:一个外表看起来憨厚老实的人,讲起段子来却能逗乐大家。

四、发展与转型:从单一到多元

小沈阳的瓶颈:转型困难
小沈阳当年走的是一条“艺人”而非“相声演员”的路子。他通过春晚的“符号”被大众熟知后,也尝试了电影、电视剧等领域,但这些跨界尝试并未能巩固他的核心观众,反而让他原本单一的“二人转小品演员”的标签更加突出。当观众对他的“二人转式表演”感到疲劳时,他缺乏一个能支撑他继续走下去的新的艺术支点。他的“贱”一旦脱离了那个特定的表演场景和风格,就很难再玩出新花样。

小岳岳的潜力:相声的根基与个人魅力
小岳岳的优势在于他拥有相声这门传统艺术的根基。郭德纲的栽培让他对相声的节奏、包袱、以及如何与观众互动有深入的理解。他可以在“贱”的基础上,不断地学习和吸收相声的技巧。同时,他本人也在不断地尝试新的段子,并且与时俱进地融入一些流行元素。他的“贱”是建立在更扎实的艺术基础上的,所以更能延展。

总结一下:

小沈阳的“贱”是一种 现象级的、符号化的、强视觉化的表演,它在特定时期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但由于内容上的单薄和表演的单一化,容易造成“审美疲劳”。

小岳岳的“贱”则是一种 生活化、萌系化、带有情感温度的“人设”,它建立在传统相声的扎实基础上,并且善于抓住现代观众的心理需求,更具延展性和观众缘。

就好比一个刚出土的稀世珍宝,大家都觉得新鲜无比,但如果只有这一件,看久了也觉得没啥了。而小岳岳就像是一个手艺精湛的老匠人,虽然他的手艺看起来不那么“惊世骇俗”,但每次都能打磨出让人称赞的作品,而且他还在不断学习和创新。这就是为什么一个“贱”得这么相似的表演风格,一个能火遍全国,一个却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小沈阳类猫,小岳岳像狗。

user avatar

哎。现在的小朋友记忆这么差吗!

小沈阳在火了以后,到处走穴演出。可是每次演出内容都一样,讲的笑话都一样。在演出的时候,还讲脏话。做节目的时候,还辱骂其他电视台的主持人。

岳云鹏在火之前。起码会两百多段相声。火了之后,继续踏踏实实的表演。保持艺术水平。

要是岳云鹏火了之前,就会一段相声。火了之后,到处演出,每次都表演那一段,一边表演一边骂观众。他就会和小沈阳一样,很快不火了。

演员啊!到最后拼的就是文化。

———郭德纲

user avatar

很简单,小沈阳不想继续贱下去了,想做个正常的演员,靠演技和作品生存,而岳云鹏到现在还在继续他那种很便宜的风格,无论在哪儿,都是那个贱嗖嗖的表情,用郭麒麟的话说,就是耍贱卖萌。

如果小沈阳当初红了之后,不是急于摆脱自己身上的标签,愿意继续扮丑,继续贱下去,或者就是继续走当初那个娘炮路线,火到现在毫无问题,很轻松,只有他愿意不愿意的问题。转型成不成功是一回事,有没有这个愿望并且去努力,这是另一回事。

问题就是他不想继续这么贱下去了,无论是在吐槽大会,还是在其它地方,他都说过,当初确实火了,都火得不行了,但他在台上感觉是很难受的,因为别人对他的期待,不是对正常人的期待,而是看耍猴的心态。他不能这么继续自轻自贱下去,他想像个人一样,站在舞台上。所以,他在吐槽大会上最后一句话是,他是小沈阳,是一个小演员。

其实,他们这一代演员,尤其是喜剧演员,还是小沈阳和岳云鹏这种草根出身的,出道的时候都得靠这种方式,自轻自贱,耍贱卖萌,恶心自己,娱乐大众。一旦一个人设立起来了,如果想继续火下去,就得继续沿着这个路子走。离开这个路子,进入别人的赛道,往往吃力不讨好。

比如沈腾,经营多年之后,靠小品火了,然后是演电影,现在已经成了票房鸡血,有他票房就有保证。但他的套路始终是那个套路,形象始终是哪个形象,他没有试图去演一个比较严肃的人,你如果试着让他去演一个深沉的人,可能就不行了。

岳云鹏虽然也参演了一些影视剧,但绝大多数是配角,只有在德云社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里当过主角,但票房都很惨淡。他在其它那些电影里的角色,大多数也都属于可有可无,只是增加笑料而已。他自己也没看出来有什么别的想法,或者是想突破自己,或者是在哪方面有所进步。红了这么多年,一直都是这么便宜。

不仅岳云鹏一个人便宜,而且他这种便宜的风格还在德云社开始流水线化的制造了,他那两个记名的徒弟,就是郭德纲说的,贱门有后,基本上就是复制岳云鹏的路数,但并没有怎么大红大紫。如果他们想红起来,得有所突破了。

但是贾玲这次拍电影很成功,虽然她还是那个形象,但风格有所突破,后面应该会有更多的机会。宋小宝也一直是贱嗖嗖的风格,这次拍的电影虽然没有上院线厮杀,但现在口碑还是不错的,也有所进步。

说起来,肖央很不错,戏路很宽,可以演深沉的角色,也可以演很滑稽、搞笑的角色,可塑性很强,也基本上摆脱了笑星的标签,算是上岸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