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看是什么游戏。
有些游戏,如那些著名的单机大3A游戏,其设计理念,本就是让消费者中的大多数,在购买的时刻一次付费,然后好好享受那种艺术品般的体验几天至几周,完。而又有些游戏(此处就不一一点名了),其设计的初衷,本就是挖掘那些最表层和浅薄的人性,让更多认知能力有限的人,成为其消费者;又让其消费者中大大多数,在认知能力不断被拉低的过程中,能源源不断地付费,或者成为付费用户的产品。利大于弊?弊大于利?你玩儿游戏?游戏玩儿你?你就是游戏?自行揣度啦。
其次要看是对谁的利弊。
一个认知能力不高的人,若某种程度沉溺于上述第二种游戏,对TA的个人发展而言,温情点儿讲,起码没什么好处。但对一个社会共同体而言,大多数认知能力不高的人的大部分业余时间和精力,能花费在这些奶头乐上面,而不是花费在更糟糕的事情上面,或激发出“能思考”的幻觉,甚至基于“思考”而采取些愚蠢的行动......或许也并不是个坏事儿,算是个在脑机互联等科技实现之前,令全民大规模“吃蓝片”的暂时性机制。
至于什么“长辈”?其实不论他们怎么认为,是否符合所谓“真实”-- 如果真的有的话,极大概率上,也并非他们思考的结果咯,而也是一种基于低认知能力的机械性反应,于是忽略即可。
什么?谁谁谁虽然沉溺于某种游戏,但依然如何如何?或者,谁谁谁正因为沉溺于某种游戏,所以才能如何如何?
如果你竟然这么想问题,就安心地当电池好咯,也会是个很愉悦的人生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