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是怎么样的,你就怎么样回答,没必要刻意讨好对方。
我 2012 年面 Facebook 时,我就一副「我只是路过顺便进来看看」的态度,我也拿到 offer 了。总共 6 轮面试,有两轮问我经典的「Why Facebook」问题,简直就如同女人经典的「why me」问题一样。我的回答就是:
你们 recruiter 邀请我来面试的,我就来了。我还没想好如果有 offer 的话要不要加入 Facebook,要不你多分享一下你觉得 Facebook 哪里好哪里不好?
我加入 Facebook 并且当面试官后,我看着面试官的文档更新了,叫大家不要再问「Why Facebook」这个问题了。
这样做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这个问题对被动候选人(passive candidate)特别不友好。人家并没有想要来 Facebook,只是 Facebook 觉得人家很可能合适而想方设法邀请来面试的。你面试时问人家这样一个问题,对方没办法回答,现场很尴尬。
这就如同一个女人主动约你,见面后突然来一句「天下有千千万万女人你可以去约,你为什么选择来见我?」这时候你心中千万匹草泥马奔驰而过……你想着的是,「这个女人太作了,下次还是不要来见她了」。
第二个原因是,这个问题背后实际想要探讨的是动机(motivation)这一个维度,但这个问题问了之后经常得不到这个维度的有效信息,那还不如问其它同样用于探讨这个维度的问题。
大多数候选人这个问题都不会回答得太差,也不会回答得太好,那就是一个没有区分度的问题。只有少数人成功把这个问题回答得糟糕到我们能够直接拒掉:
现在 Facebook 在问动机维度问题时,通常会问:
有一件事情大多数人都不知道,那就是优秀的员工真的非常非常难招。如果不是职业做招聘和猎头的,很多人变成经理后才能意识到这一点,然后才意识到自己职业生涯上一直被没有必要地忽悠和压榨。或者用时下流行的说法,「一直被 PUA」。
我有一个观点,就是大家没必要假装利益一致性(alignment)。合作的双方必须接受大家利益不一致的地方,然后在此之上寻求利益共同点。如果找不到利益共同点,可以不合作。如果找到利益共同点,那合作就是围绕着利益共同点进行的,双方分别该往哪个方向用力都很明确。假装利益一致的话,表面上一团和气,但该向哪个方向用力就很不明确了。
你跟一家公司合不合得来,没必要勉强和迁就。你是不知道一家公司是否适合你,你就要说不知道。(如果一家公司想要你,它是会想方设法让你以为自己喜欢它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