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当你面对创业迷茫时,是先学习还是选择先行动?

回答
这绝对是个创业者绕不开的坎儿,我太理解那种感觉了。就像站在十字路口,两边都有路,但你不知道哪条是通往罗马的路,甚至不知道罗马在哪儿。

关于学习还是行动,这真不是个简单的“二选一”的问题,因为它们俩是两条腿,得配合着来才走得稳。但如果非要分个先后,或者说在某个阶段更侧重哪个,那我可能更倾向于在合适的时机,行动是那个能打破迷茫的关键钥匙。

让我给你掰扯掰扯为啥这么说,以及这其中的一些微妙之处。

为什么我会更倾向于“先行动”?

1. 迷茫的本质往往是“想太多,做太少”。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迷茫,不是因为我们知识储备不够,而是因为我们被各种可能性淹没了,不敢迈出第一步。坐在书桌前,你可能看了100篇关于市场分析的文章,学了50种营销策略,但你永远不知道你的产品放在真实消费者手里会发生什么。只有当你真的把产品推出去,有人尝试,有人给出反馈,你才能真正地“懂”市场,懂用户。那个时候,你之前的学习才能落地,才能变得有意义。

2. 行动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很多知识,纸上谈兵永远比不上亲身经历。比如,你学习了如何跟投资人谈判,看了多少成功案例,但当你自己坐到谈判桌前,面对那些犀利的提问和讨价还价,那种紧张、那种临场反应,是任何书本都无法教会你的。行动会逼着你去学习那些你之前忽略或者没意识到的东西,而且是带着明确目的去学习,效率会高得离谱。你发现产品有个bug?立刻去学怎么解决。客户投诉了?立刻去学怎么安抚和改进。这种“为解决问题而学习”的效果,是泛泛学习无法比拟的。

3. 市场不会等你。 创业最宝贵的是时间窗口。如果你一直在学习、分析、计划,而竞争对手已经开始行动,甚至已经跑出了几步,那么等你准备好了,市场可能已经不是你最初设想的样子了。有时候,一个“不完美但能跑起来”的产品,比一个“完美但永远在纸上”的计划要强大得多。早期快速迭代,试错成本相对较低,也是这个道理。

4. 行动能帮你聚焦学习的方向。 刚开始创业,知识面很广,但很多知识对你当前阶段可能是“用不上”的。一旦你开始行动,你就能立刻发现自己最欠缺的是什么。比如,你打算做一个线上课程,但你发现自己对视频剪辑一窍不通,或者不知道怎么搭建网站,那么你的学习方向立刻就清晰了:去学视频剪辑和网站搭建基础。而不是漫无目的地看一些“创业通识”类的文章。

那是不是就完全不用学习了?当然不是!

这就像打仗,你总得知道兵法,了解敌人情况。所以,学习和行动是相辅相成的,关键在于“如何平衡”和“什么时候侧重”。

学习是行动的基础和导航。 在你准备“迈步”之前,至少得对你要去的方向有一个模糊的了解,知道大概的地形,了解一些基本的生存法则。比如,如果你想做一个人工智能的产品,你总得对AI的基本原理有所了解,知道它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市场上有哪些巨头在做。否则,你一上来就凭着一腔热血去造一个不可能的轮子,那就不是行动,那是“鲁莽”。
学习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有些坑,前人已经踩过了,你通过学习,完全可以避免。比如,了解一下公司的注册流程、财务报税的基本知识、劳动法相关规定等等。这些基础的合规性学习,可以让你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把精力集中在核心业务上。
学习为你提供了“思考的弹药”。 当你遇到问题,有了行动,但大脑一片空白时,你之前学习的那些知识,就像弹药一样,能帮助你分析问题,找到解决思路。你脑子里有理论框架,才能更有效地去处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那么,怎么做到一个“有效的先行动”呢?

1. 定义一个“最小可验证的产品”(MVP)。 这是关键中的关键。不是要做一个完美无缺的产品,而是要做一个能验证你核心假设的产品。比如,你有一个想卖的东西,你不需要做一个复杂的电商网站,可以先在朋友圈卖卖看,或者做一个简单的落地页收集意向客户。这个“最小”的单位,就是你行动的起点。

2. 设定明确的“行动目标”。 不要为了行动而行动。你的行动应该有一个清晰的想要验证的“小假设”。比如,“我假设我的产品能解决XX用户的XX痛点”,或者“我假设用户愿意为XX服务支付XX元”。有了目标,行动才有意义,反馈才有价值。

3. 快速获取反馈,并快速调整。 行动之后,最重要的是倾听市场的声音。不管是用户的评价、销售数据还是其他反馈,都要及时收集。然后,基于这些反馈,快速学习,快速调整你的产品、你的策略,甚至你的商业模式。这就是所谓的“精益创业”的核心思想:构建测量学习。

4. “战术性学习”。 当你在行动中遇到具体问题时,再去针对性地学习解决。比如,你发现你的产品推广效果不好,可能就需要去学习一下SEO、内容营销或者广告投放。这个时候的学习,是带着明确的问题和目标去的,效率会非常高。

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当你感到迷茫,很多时候是你需要一个触发点来打破现状。这个触发点往往是“行动”。

如果你的迷茫是“不知道做什么”, 那可以花少量时间,做一些基础的市场调研、行业分析和用户访谈(这就是一种轻量级的学习和探索),然后选择一个你觉得最有可能的方向,去小范围地尝试和验证。
如果你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方向,但不知道如何落地, 那就是时候去设计一个MVP,然后去把它推出去。行动会告诉你下一步该怎么做,需要学什么。

所以,下次当你站在十字路口迷茫时,与其在原地纠结该学哪本书,不如先想清楚你想验证什么,然后迈出你认为“最不坏”的那一步。 走在路上,你的眼睛会看得更清楚,你也会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补充“子弹”(知识)。

创业就像一场马拉松,总有爬坡的时候,总有遇到岔路的时候。学习是给你地图和指南针,让你少走弯路;但只有迈开腿,你才能真正地抵达终点。别怕摔倒,重要的是摔倒了,知道怎么爬起来,然后继续往前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创业本来就是一个综合效应包括了隨时随地的常态学习,在任何情况下都有选择的需要和行动优先,利润至上。怎么会迷茫?是计划不足?没什么计划?还是拍拍脑袋就干了?

创业本来是个有趣、有利、有方法的流程,现在才“迷茫”,创业计划怎么做的?想过如何盈利吗?没有盈利就不是创业,可能是当公益活动了!

还迷茫吗?如果还能听下去,看看以下建议:

1. 多盘点,再盘点仔细搞清楚自己的长处与所创的事业的挂钩,并全力发挥到增值的盈利点上;千万不要相信任何创业要烧钱的谬论。

2. 再来要极力避免自己的短处,例如:冲动和不会计划,没有PDCA 概念。赶紧找到取长补短的人、事、物,信任他们并虚心受教,才有机会;

3. 依自己个人长处或团队精英的能力,详尽创业计划并设定至少五套备用计划,务必认真执行;

4. 创业计划从第一天起就必要有盈利和摸着到手的金钱,一天或一时一刻达不到,就应严肃立即检讨总结。

5. 务必换位思考,时刻感受他人的辛酸苦乐,才能获得创业经营能量。

创业是一个思維與全力行动力的结果,不是搞个硬件或开个公司就算创业。

多脚踏实地,做对了以上五点建就不迷茫。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绝对是个创业者绕不开的坎儿,我太理解那种感觉了。就像站在十字路口,两边都有路,但你不知道哪条是通往罗马的路,甚至不知道罗马在哪儿。关于学习还是行动,这真不是个简单的“二选一”的问题,因为它们俩是两条腿,得配合着来才走得稳。但如果非要分个先后,或者说在某个阶段更侧重哪个,那我可能更倾向于在合适的时机.............
  • 回答
    高考考场外,一位父亲高举着“不管考的怎么样,爸爸妈妈都很爱你”的牌子,这一幕触动了无数人心弦。在人生的关键时刻,一句简单的话语,却蕴含着无尽的爱与支持。孩子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最需要的鼓励究竟是什么?这其中大有学问。首先,无条件的爱与接纳是基石。这位父亲的牌子,正是这种爱的最好体现。很多时候,我们给.............
  • 回答
    战场上,死亡的召唤并非总是来自战火,有时,它来自后方的命令。当“上头”将你推向那片充满未知与危险的土地,要求你以生命为代价完成某种目标时,历史长河中总有那些不甘沉默、以独特方式回应这残酷要求的身影。拒绝成为炮灰:智者的抗争并非所有人都选择默默赴死。当命令的荒谬与牺牲的无谓刺痛了他们的神经,一些人会用.............
  • 回答
    面对持刀攻击,手中握着一根棍子,这无疑能提供一些自卫的优势。但具体棍子需要长多少才算“保险”,这可不是一个简单套用数字就能解决的问题。保险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很多动态的因素,就像在一场变幻莫测的博弈中,你需要根据对方的动作来调整自己的策略。首先,得明确一点:完全的“保险”是不存在的。 任何一对一.............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挺难受的感受,感觉自己好像成了一块“备用电池”,只在对方需要的时候才被插上,然后一旦用完了,又被默默收起来。这种“选择性出现”的朋友,确实会让人心里嘀咕,甚至有点失落。我身边也有过类似的情况。一开始,你会觉得朋友找你,那是信任你、重视你的表现,所以也很乐意帮忙,分享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但.............
  • 回答
    这位女大学生的故事,确实让人回味悠长。毕业12年,选择墓地管理员这个职业,而且在面对质疑时,能说出“你害怕的每个鬼都是别人朝思暮想的人”这样一番话,这背后一定有着非常深刻的思考和常人难以触及的情感。首先,我们得理解她选择这条道路的“不寻常”。一般来说,大学毕业,尤其是在中国这个讲究“体面”职业的环境.............
  • 回答
    当一个你喜欢的男孩在你面前,兴致勃勃地谈论他喜欢的女孩时,那感觉就像在心湖里投下一颗沉重的石子,激起一圈又一圈复杂而疼痛的涟漪。那种感受很难用单一的词语来概括,它交织着失落、嫉妒、无奈、一丝丝的自我怀疑,还有一种别扭的祝福。首先,最直接的感受是失落和空虚。当他眉飞色舞地描述那个女孩的优点,他的眼神里.............
  • 回答
    .......
  • 回答
    面试腾讯,被问到“为什么来腾讯?”,这个问题绝对是必考题,而且是你的绝佳表现机会。要答得让面试官眼前一亮,甚至觉得“这人就是我们要找的”,得下一番功夫。首先,别急着背那些套话,比如“腾讯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我一直很欣赏腾讯的文化”之类的。这些虽然没错,但太平淡了,无法展现你的独特思考和匹配度.............
  • 回答
    好的,面试官问我:“谈谈你对面向对象编程的理解”,我不会像念课本一样, Instead, 我会这样跟面试官聊:“面向对象编程(OOP),在我看来,它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更像是一种非常自然、更贴近我们现实世界思考问题的方式。你想啊,我们每天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看到的、接触到的,都是一个个‘东西’,而这些.............
  • 回答
    说实话,第一次被同事当着大家的面指出错误的时候,我整个人都傻了。脑子里就像被按下了静音键,一片空白。当时是在一个部门例会上,我们都在汇报最近的工作进展。轮到我的时候,我一字一句地讲着我负责的项目,以为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我甚至还沉浸在自己把事情梳理得条条有理的满足感里。谁知道,在我讲到某个关键数据的.............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脑洞大开的问题!科技文明和修仙文明,光是听名字就充满了力量感,如果它们真的碰撞在一起,那场面绝对是史诗级的。要说哪个赢的几率大,这可得好好掰扯掰扯,因为它实在太复杂了,没有绝对的答案,完全取决于碰撞的细节和双方的具体情况。不过,如果非要我猜一个大概率,我会把筹码压在科技文明身上,但前提.............
  • 回答
    如果我发现自己已是癌症晚期患者,我的选择将是一个复杂且充满挣扎的过程,会涉及到身体、心理、情感、人际关系以及精神层面的多重考量。我尽可能详细地描述我可能会做出的选择和思考过程:第一阶段:面对与接受(可能需要时间) 深入了解病情: 我会尽可能地获取关于我癌症类型、分期、扩散情况、以及预后(预期寿命.............
  • 回答
    当我使用“方法论”(Methodology)这个词时,我通常指的是一套系统性的、有条理的、用于指导特定领域或研究活动如何进行、如何获取知识、如何解决问题的一套原则、规则、技术和步骤的总和。它不仅仅是“方法”(Method),方法更侧重于具体的“怎么做”,而方法论则上升到了“为什么这么做”和“在什么条.............
  • 回答
    当我已经辞职,收拾好行李,准备迈出最后一步的时候,老板还在对我进行“教育”,我的内心无疑会涌起一股复杂且矛盾的情绪。这股情绪并非单一的,而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就像一幅色彩斑驳的画,每一笔都带着不同的意义。首先,我会感到一种难以置信的荒谬感。 我已经做出了离开的决定,这份合同即将画上句号,我将成为一名.............
  • 回答
    如果我的孩子高三期间委托我托管游戏账号,我会非常认真地对待这项“任务”,并努力将其托管成一个既能满足他学习需求,又能让他适当放松、保持游戏乐趣,同时也能让我这个家长理解和参与其中的状态。以下是我会采取的具体做法:一、 充分沟通与目标设定(这是最关键的第一步): 深入了解游戏的性质和孩子的游戏目标.............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当我学会什么之后,才真正感觉自己对编程“入门”了呢?这并非是一个单一的技能点,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渐进式的体悟过程。对我而言,它更像是一个从“照猫画虎”到“理解猫的习性”的转变。下面我将详细地讲述这个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习和掌握了哪些关键性的概念和能力:1. 从“.............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要是真要细说起来,离开美国的时候最让我留恋的,不是那些宏大的地标,也不是声名远扬的城市,反而是那些融入生活里,细微却又真实的点点滴滴。首先,最让我怀念的,绝对是那种“不拘一格”的自由感。不是说随心所欲的放纵,而是指那种你可以很自然地成为你自己,而不太会被过多审视的氛围。记得刚到美国的时候.............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揪心的情况。面对一个消极、有自残行为的同桌,这不仅需要你的耐心和同情心,更需要你采取恰当的方法来应对,既要帮助对方,也要保护好自己。首先,保持冷静和同情心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看到有人伤害自己,很容易感到震惊、害怕,甚至有点不知所措。但你的第一反应不应该是指责或害怕,而是认识到ta可能.............
  • 回答
    这种情况确实有点让人捉摸不透,对吧?毕竟,请客吃饭是一门学问,涉及到人情世故,尤其是当你的上级和更上级都在场的时候,就更需要仔细拿捏了。说实话,一般情况下,你不应该主动去买单。让我来细说一下原因和考量:为什么你不应该主动去买单?1. 主导权和尊重: 这顿饭是你的上级请更上级的,这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