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OPPO 正式发布的 Find N 折叠屏手机,有什么亮点?

回答
OPPO Find N 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这款折叠屏手机的出现,在我看来,绝不仅仅是“又一款折叠屏”这么简单。OPPO 显然是带着诚意和思考来解决现有折叠屏产品痛点的,而 Find N 的表现也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细品 Find N 的“亮眼”之处:

首先,最直观也是最令人惊喜的,就是它的折痕控制。这一点 OPPO 花了非常大的功夫。我亲身体验过市面上不少折叠屏手机,那种显眼的折痕确实是影响观感和使用的关键因素。而 Find N 在这方面做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优秀水平。OPPO 使用了一套名为 “精工拟态 বিবৃতি纹”的铰链设计,配合薄至0.03mm 的超薄玻璃,让屏幕在展开时几乎看不到折痕。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对用户体验的深度理解。你拿起 Find N,展开,第一眼望过去,你会感到一种自然和流畅,而不是被那道“伤疤”所打扰。这对于日常观看视频、阅读或者玩游戏来说,提升是巨大的。

其次,屏幕的比例设计也非常有意思。相比市面上很多折叠屏手机,特别是竖向折叠的那些,外屏尺寸小得可怜,实际体验下来,很多时候你还得解锁内屏才能完成基本操作。而 Find N 的外屏,2.5英寸,虽然不是巨屏,但足够满足绝大多数日常的快速操作,比如接个电话、回个信息、扫码支付等等,你完全不必频繁地展开手机。到了内屏,7.1英寸的尺寸,展开后就是一个接近方形的屏幕,非常适合阅读、刷微博、看漫画,甚至分屏操作。OPPO 在这一点上,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平衡点,将外屏的实用性和内屏的沉浸感都兼顾了,而不是顾此失彼。

再来谈谈它的开合体验。Find N 的铰链阻尼感非常恰到好处,单手就可以轻松打开和合上。而且它的“零感折叠”设计,也就是说,在任意角度都可以稳定悬停,这对于想要利用折叠屏进行视频通话、拍照的朋友来说,简直是福音。你可以把它支在桌子上,解放双手,自由取景。这种设计不仅增加了使用的场景,也让手机本身变得更像一个多功能的工具。

在性能和影像方面,OPPO 显然也没有懈怠。搭载了骁龙888旗舰处理器,性能自然无需多言,流畅运行各种大型应用和游戏都不在话下。影像方面,OPPO 一直有自己的追求,Find N 的摄像头配置也足够亮眼,虽然折叠屏手机的影像能力往往不是最优先考虑的,但 OPPO 的加入,至少保证了它在这个环节也能提供不错的表现,不会让你觉得这是个“妥协”的产品。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 OPPO 在软件生态的适配上做得非常用心。折叠屏手机要实现流畅的使用体验,离不开系统的优化和对大屏的适配。OPPO Find N 的系统深度定制,针对大屏进行了很多优化,比如多任务分屏、应用全屏显示等等,这些细节的打磨,让折叠屏的优势真正得以发挥,用起来得心应手。

总而言之,OPPO Find N 的出现,让我觉得折叠屏手机真正意义上进入了一个“成熟期”。 它不再是简单的技术展示,而是真正解决了用户的痛点,并且在设计和体验上都做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创新。它在折痕控制、屏幕比例、开合体验以及软硬件的综合实力上,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水准,足以让其他厂商汗颜。如果你对折叠屏手机心存疑虑,或者被现有产品的某些短板所困扰,那么 Find N 绝对是一个值得你去认真关注和体验的选项。它让我看到了折叠屏手机更光明的未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亮点一:折痕控制从量变终于到了质变;

亮点二:价格杀疯了。

两个亮点叠加的成果是难以想象的,约等于“折叠屏普及元年”。

作为oppp find和realme大师版的忠实用户,

我向来都对oppo旗舰产品的做工有绝对信心,

而做工的完成度是真的可以决定一个电子产品的用户体验的,

当年索尼大法手握无数黑科技,却被iphone接过衣钵,尤其是iphone4具有秒天秒地的里程碑地位,不仅仅是iphone4的功能性强大,更是因为看似不可能的硬件,被乔布斯硬塞进一个轮廓极其熨帖,浑然天成的外形里。

所以缺乏严整性的电子产品注定是种过渡,

而我猜这也是oppo findN憋了这么久的大招才问世的一个原因,为了维护find序列的调性。


折痕一不可见,折叠屏手机终于不像个玩具和半成品了,

而且单手握持还不至于太夸张,简单操作都能轻易完成,

展开后赏心悦目,干嘛都方便,怪不得很多博主的软文往生产力方向靠,确实配合强大的文字输入软件,会有非常大的生产力潜力,

唯独让我这种非手游党不爽的是,

为什么不出个870版本?

用过870的,那都是赚到的,

续航长得跟有bug似的,再配合快充,简直爽歪歪,

这次findN没快充,又用了888,那么多屏幕,内屏高刷,真是担心续航。

如果出一个870+256,甚至870+512版本,想都不敢想,太香了。

不出也无所谓,钱拿走吧,不知道海外什么时候发售,卖个啥价格。

user avatar

就怎么说呢……前两天隔壁工位的同事看到我从兜里掏出Find N的时候,第一时间愣了一下。

显然他没理解这玩意从侧面看上去为什么是「双排扣」的。

然后在我把它展开的那一刻,办公室的画风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作为一名铁杆iOS党,我并不认为折叠屏会像现在的全面屏一样成为旗舰机的必备属性,但你不可否认,要论让人「ohhhhhhhhh」起来的炫酷,折叠屏还是当仁不让的。

这不是虚荣不虚荣的问题,它就是……超炫酷。



炫酷~

关于折痕的问题我看很多回答都提到了,相对于之前的折叠屏产品,Find N的折痕控制的很好,毕竟为了涉及这款水滴铰链折叠屏,绿厂也是下了血本。

当然,你要说一点没有那是不可能的,多少还有一点,但也仅限于从侧面斜着看的时候能隐约看到一点,拿手仔细摸能摸到「好像有点起伏」的程度。

只要不是为了找折痕而「大家来找茬」,那么就可以说,折痕控制到这种程度,已经不会影响使用体验了,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Find N是折叠屏迈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折叠屏手机嘛,当然是展开来用比较爽,那么Find N的实际使用体验如何呢?

以视频观看为例,使用哔哩哔哩播放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可以看出由于平板模式的屏幕比例问题,实际播放16:9的电影视频,画面相对于iPhone13Pro有大一些,但并没有大特别多。



但是,使用平板模式的爽点在于,弹幕基本都是从上方的黑边飘过去的,不会挡画面,安迪的脸终于露出来了~

追求比较清爽的观影体验但又不想关弹幕的人有必要体验一下。

而且,如果你看的是一些老电影,比如《七武士》





差距一下就拉开了。

(顺便,剑圣好帅!剑圣是我偶像!)


游戏方面,对于英雄联盟手游这种固定纵轴视野范围的游戏而言,其实换成大屏可以说是有利有弊。





可以看出画面更大了,看起来更舒服,但是视野范围实际上是变小了的,这样的画面对游戏观感是有提升的, 但是对游戏操作而言就不那么划算了。换句话说,上分请用外屏。

然而当我们换成了固定横轴视野范围的游戏——比如和平精英







不用我说了吧,这简直就是两个游戏……

想象一下开着这玩意扫房,讲真,优势绝对不小。

总而言之一句话——大就是爽。

(诶我在说什么……)


除了影音游戏体验之外,折叠屏带来的一个新玩法就是分屏双开。

双指向下一划就可以把屏幕分成两个独立的分区,运行两个独立的应用。

这才是折叠屏的「正确用法」……

比如你可以美团饿了么双开看哪边宵夜便宜—— ​​​



比如你可以淘宝京东双开抢手机——



(真·骑驴找驴)

比如你可以一边刷知乎一边查资料——



又比如你可以抖音快手双开……



别……千万别……抖音快手这俩开一个已经够闹腾了……

说起来我觉得这事我妈绝对干得出来……


前两天我在微博发相关动态的时候有网友问,这玩意能不能一边玩FGO一边刷微博呢?

能,妥妥的能,悬浮窗功能解你忧——



好玩不~

而且这个功能有个非常重要的用途……就是你再也不怕勇闯峡谷的时候你女朋友来消息了,你完全可以开着悬浮窗跟女朋友聊视频,手上搓技能还不带停的,一举两得~

单身啊?那就开游戏模式吧,关掉一切消息提醒,纸片人才是YYDS

o(╥﹏╥)o


另外还有一好玩的地方,可能是我火星了,就是OPPO的手机开启跨屏互联之后,用平板模式特别爽……


电脑上复制手机上粘贴什么的,在设置一些奇奇怪怪的软件的时候特别有用。粘个订阅链接什么的,比拿微信传要爽得多。

而且在使用这个功能的时候,手机的声音是从电脑的耳机里传出来的……就好玩……


作为一位业余互联网内容创作者,说来喜感,其实我大部分内容是蹲在马桶上写的= =

很多时候你没思路就是什么都写不出来,但是一旦你有了思路,有了写作需求,那么查资料和写东西就是立刻要做的事情了,因为你不立刻把资料查清,不立刻把思路写下来,可能过段时间你就忘了自己要写什么了。


就像上周跟人争论圆明园的历史,这周查找詹姆斯韦伯天文望远镜相关资料。





可以看出,无论是查资料还是写作,大屏加持之下,使用体验和效率都比普通手机高上一大截。

当然了,再好的手机,如果论效率的话都不可能比桌面设备更高,但是你很难做到随时随地掏出个笔记本电脑来。甚至掏出个iPad来都有些夸张。

而这时,Find N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275g的重量和小巧的体积使得你随时可以在需要一块大屏幕的时候把它从口袋里掏出来。

它不是一台可以折叠的平板,它是一台能够展开的手机。

总而言之,我并不认为折叠屏会像现在的全面屏一样成为未来旗舰机的标配,但是作为一个细分方向,Find N的出现说明了这种产品已经迈向成熟,从单纯的炫酷产品成为了又炫酷又实用的电子新宠。

而且这个价格与以往其他颇有实验性质的折叠屏产品相比,从性价比上看也是真心实意打算卖的。

个人感觉值得一试。

user avatar

OPPO Find N或许不是目前完成度最高的横向折叠屏手机,但却必须是目前完成度最高的那几款折叠屏里性价比最高的一个。

7699元起售价,将折叠屏手机的价格,直接压到了普通旗舰手机同等价位。

还能说什么呢?OPPO牛P!

具体配置如下:

详细配置参数一览表:

  • 性能组合:骁龙888芯片+LPDDR5运存+UFS3.1闪存
  • 内屏素质:7.1”英寸,三星E5材质AMOLED屏,分辨率1792 × 1920,120Hz LTPO刷新率
  • 外屏素质:5.49”英寸,分辨率1972 × 988,60Hz刷新率
  • 前后相机:内外双前置3200W自拍镜头(IMX615),后置5000W主摄(IMX766)+1600W超广角+1300W长焦
  • 续航组合:4500mAh电池+33W有线快充+15W无线快充
  • 铰链:自研精工拟椎式铰链,支持悬停
  • 重量/厚度:275g重,15.9mm厚(折叠状态)
  • 其它方面:一体化侧边指纹,NFC,X轴线性马达,双Box立体声双扬声器,杜比全景声,ColorOS 12,康宁第七代大猩猩玻璃(外屏),肖特UTG(内屏)


价格如下:



都有哪些值得一说的亮点?

1,最大的亮点,必须是7699元的起售价

在我印象里,此前发布的各款左右横向折叠屏手机,发布价最低也要9999元起,而OPPO Find N直接将这个价下拉到了8000元以下。

另外就是,这款折叠屏的完成度也极高,堪称目前完成度最高的几款折叠屏里性价比最高的一个。


2,自研精工拟椎式铰链

我们常说“手机黑科技=供应链新技术”,但对于现在的旗舰手机而言,这个结论并不成立。

纵观各家目前在售的旗舰机型,无不都有自研技术在内,比如OPPO昨天才发布的马里亚纳NPU芯片、vivo的V1芯片+微云台防抖,苹果、华为、荣耀、小米等等,各家也都有自己的独特自研技术。

究其原因,是因为现在手机行业已经发展到了瓶颈期,如果要有突破,就务必亮出自家的独门绝学、打出差异化。

旗舰手机如此,折叠屏手机更是如此。

OPPO Find N所搭载的“自研精工拟椎式铰链”,便是OPPO在这款机型上,亮出来的几个独门绝活之一,零部件高达136个,据说成本价要远高出其它各家折叠屏铰链价格。

对于折叠屏手机而言,无论是外折、内折、上下折,不管是哪种形态的折叠屏,铰链都必须是重中之重,会直接影响到折叠屏的使用体验、以及使用寿命。

OPPO Find N支持20万次折叠寿命,理论上可以用5.4年,算是解决了折叠屏寿命的问题。

配合自研专利网纹矩阵,解决折痕问题,发布会上称之为“目前市面上折痕最轻的折叠屏”。

带来创新性的“多角度自由悬停”功能,玩法多多。


3,多角度自由悬停

这个功能我特别喜欢,所以这里单独列一条来说,话说。。。这应该是目前左右横向折叠屏手机里唯一支持自由悬停的机型?

在多角度自由悬停的加持下,我们可以开发折叠屏手机的更多玩法,比如悬停4K延时摄影、悬停自拍、悬停视频通话、悬停会议等等。


4,性能强悍,配合大屏玩游戏应该会很爽?

虽然骁龙8Gen1芯片已经发布,但OPPO Find N依然搭载的是骁龙888芯片,个人猜测原因可能有三:

其一,工期赶不上,OPPO Find N研发周期太久,在产品定型的时候,骁龙8Gen1芯片距离发售时间还太久。

其二,价格,骁龙8Gen1的售价,要比处于产品生命尾声的骁龙888昂贵许多,如果搭载骁龙8Gen1芯片的话,可能售价要再加1000元,就没有现在这么香了!

其三,当然也可能是因为研发团队认为骁龙8Gen1太拉跨、而骁龙888足够使用?

即便搭载骁龙8Gen1的旗舰手机将在未来几个月蜂拥而至,但OPPO Find N的性能组合(骁龙888芯片+LPDDR5运存+UFS3.1闪存)其实依然算得上非常强悍,再搭配接近1:1长宽比例的7.1英寸大屏,玩游戏会否很爽?



5,内屏素质强悍

OPPO Find N搭载了一块接近1:1比例的7.1英寸大屏,相比普通6.5英寸屏幕手机的显示面积多了60%左右,视野更为开阔。

相比手机而言,OPPO Find N的内屏其实已经是个小平板了,用来看报表、看股票走势图不要太爽。

而且,这块屏幕的素质也非常不错,三星E5发光材质AMOLED屏,1792 × 1920分辨率,支持120Hz LTPO自动刷新率,局部峰值亮度1000nits,8192G自动亮度调节,应该是目前折叠屏手机里屏幕素质最强之一。


6,拍照强悍

OPPO Find N的内屏和外屏各有一颗3200W自拍镜头(IMX615传感器),自拍效果极为强悍,且可以利用外屏+后置相机的组合方式,拍出更好看的自拍效果。

而在后置镜头方面,OPPO Find N的组合式IMX766主摄+1600W超广角+1300W长焦的组合,同样是和目前旗舰手机持平,不过略微遗憾的是长焦镜头只支持2倍光学变焦,略微有点儿鸡肋。


7,平行视窗,解决内屏APP适配问题

横向折叠屏手机展开后,其实就是个小平板,而安卓系统目前对平板的适配体验着实不太行。

好在有华为“平行视界”的珠玉在前,OPPO这次也推出了自家的平行视窗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拿到媒体机的几位小伙伴而言,使用体验好像还非常不错?



然后再来说说槽点

1,最大的槽点,应该是33W快充

在目前5000元以上价格段的机型里,这可能是目前充电功率最低的安卓机型?


2,第二个槽点,在于外屏只有60Hz刷新率

这个问题的锅,倒并不在OPPO,主要是因为显示驱动芯片无法支持双120Hz。

好在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折叠屏手机内屏才是经常使用的那一块屏,外屏的使用频率其实蛮低。


3,长焦镜头仅支持2倍光学变焦

这个前面有吐槽过,这个2倍光学变焦还不如主摄IMX766直接裁切,估摸着效果也差不到哪里去,就算放不下潜望式长焦镜头的话,整一个3倍光学变焦其实也蛮好的啊。。。



最后的总结

整体来说,OPPO Find N虽然也有槽点,但完成度极高,价格更是直接压到了普通旗舰手机同等价位,在同类产品里可能是目前竞争力最强的那一个。

至于前面列举的三个槽点,用 @江中曾有月 的话来说:在7699元售价的加持下,什么肉眼补帧、肉眼提速、肉眼变焦,那都不是事儿。。。

user avatar

折叠屏已经不新奇了,这是一个事实。

在这 3 年以来我们已经看过了各种各样的产品,它们的形态也基本确定了,唯一一个有形态上不同的卷轴屏,还是 OPPO 自己在去年 Innoday 上展示的。

在这种前提下,OPPO 最终下定决心量产一个折叠形态的产品,我相信内部一定做过非常多的讨论,但是在看到 Find N 的时候,我的结论就是:

Find N 会是一个打消大多数人对于折叠屏疑虑的产品。

设计与体验:这是一个单手可用的折叠屏

众所周知,现在主流的折叠屏就两种方案:

  • 大屏手机展开之后,再次扩大屏幕面积
  • 正常手机横向折叠,变小变得更便携



从折叠方式上来看,Find N 属于第一种,但是从实际体验来看,Find N 则更接近于第二种,这都是因为它的尺寸选择和现有的主流不同。

Find N 的外屏是 5.49 英寸,相对于传统大屏折叠手机 6.2-6.5 英寸小得多,事实上这个外屏尺寸就是目前互联网上对于小屏旗舰的定义。

展开之后的内屏则是 7.1 英寸,显示面积大了 2 倍不止,比例是 15:14 可以说非常接近于正方形,无论是横竖使用都不会感受出太大的差别。



这样的设计带来了两个好处:

第一就是超轻的重量, Find N 整机只有 275 克,为什么我要说只有呢,是因为我现在用的非折叠屏某 Pro Max 机型,本身重量就达到了 238 克,如果要带着一个手机壳的话,重量很轻易就来到了 260 克,所以在我拿起 Find N 的时候,重量的切换几乎是无缝的。

第二则是更容易上手的尺寸,众所周知折叠屏的外屏是用来看通知,临时回消息的,它不能太小,因为显示的信息至少得比智能手表全对吧;同时它也不适合太大,因为用外屏基本就代表了我们处在移动之中,并不方便双手操作。



这意味着 Find N 真的成为了一个可以单手使用的,大屏的折叠手机,因为它的外屏真的很小,就算是女生单手握住,单手操作的区域也非常大,一只手打字也完全不是问题。

而内屏在展开之后,你所得到的显示面积自然是要比目前主流的大屏幕手机还要更大的,下图左边就是 6.7 英寸的屏幕的 Find X3 Pro, 右边则是 7.1 英寸的 Find N 内屏。



很显然这样的显示面积能给它带来不少的好处,这段时间我经常用 Find N 来修图,比如说上边就是 Snapseed 的界面,你可以看出来它在显示预览的时候图像大了四倍左右。

这样就能让我们在调节参数的同时,也一直可以看到大尺寸的图像预览,就省去了在编辑区/预览区来回切换,也能当你不用放大就能看到更多细节。



这对于显示大量文字的 App, 还有显示平铺信息的 App 都是适用的,几乎不需要调整,这些 App 都能直接在 Find N 上使用,Find N 在驾驶模式的 UI 设计就很好的利用了大屏的优势:



中间可以显示主要的导航和路况信息地图,同时还能容纳音乐界面,或者来电信息等等,我记得 OPPO 也会有专门的 Find N 车载支架,所以它真的能当一个不错的车机了。



当然,折叠屏的传统也不能丢,Find N 自然也是支持分屏的,启用分屏的手势则是双指从屏幕中间下滑,这个手势是不是很符合直觉,就像是我们把一个 App 的空间切成两半,不需要额外记怎么用,也只需要一步就能完成非常方便。

OK 这时候我猜会有人说了,折叠屏当然要折叠用啊,光外屏可以单手还不够,内屏你能单手吗?这很显然也是可以的,甚至都不用手。



这就不得不提到 OPPO 给 Find N 设计了一套非常精密的「研精工拟椎式铰链」,对于铰链来说我们有 3 个很简单的评判标准,第一就是它能不能自由悬停。

看上边的图我相信结论是很明确的,Find N 的铰链可以让它在很大的范围内做到悬停,这样的使用场景就很多了,比如说:

  • 立起来自拍
  • 立起来看视频
  • 立起来开视频会议

这些都是不需要任何第三方支架就能做到的事情,Find N 也对相应的 App 做了适配,比如说自拍的时候设置和拍照按键都在下方屏幕,拍完也会在下边预览;看视频的时候下边可以用来控制进度。



另一个评价转轴设计的标准就是缝隙。

目前还存在着一些折叠产品,它们在合上之后机身两边并不是完全贴合的,从侧面看手机是一个楔形,中间还会留着一个缝隙,不少的折叠屏也就是因为这个大缝隙卡了东西进去,放在裤兜或者包里一挤结果就坏了。



而 Find N 则是完完全全的贴合,不留一丝缝隙。

那么第三个评价标准,就和屏幕有关系了,众所周知很多人对折叠屏的疑虑都集中在折痕上,我们实话实说以目前的技术来看,折叠屏想要完全没有任何折痕是不现实的,但是折痕的深浅却有很大的差距,那么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看看屏幕素质的部分。

折叠屏的屏幕测试自然也更特殊:我们加入了折痕测试

我们可以把折叠屏想象成几张纸,在弯折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折叠半径。

最常见的方案是 U 型铰链,它的形状就跟 U 字母一样,弯折角度主要取决于弯折区域的厚度,这也就解释为什么有的折叠屏产品中间要留缝隙,主要还是为了增大弯折区域的空间,让屏幕弯折角半径变大。



而 Find N 则使用的是难度更高的水滴型铰链,在同样的空间内,水滴形铰链的弯折半径可以提升 2 倍左右,塑性变形降低,屏幕折痕也就更不明显,唯一的缺点就是更复杂的工艺、更多的零部件和更贵的成本,再加上表面覆盖的是 UTG 的玻璃,所以折痕表现理论上就会更好。



当然,说一万句也不如直接看效果,我们用一根直线的灯管作为参照物,然后用两个折叠屏的机型屏幕反射这个直线的灯管,很显然只要反射出来的光线越接近直线,那么也就能说明屏幕的折痕越不明显。

左边某一个 U 形铰链的机型在屏幕中间是存在很显眼凹痕的,它的范围并不大,但是凹痕很深你能看出灯管的光线到了中间明显被扭曲了;而右边的 Find N 我们客观的说还是有折痕的,屏幕的中间也并不是完全的直线,但是很显然要比左边好得多得多,它的凹痕非常浅,灯管没有被明显扭曲。



所以我实话实说,尽管 Find N 不是一点折痕都没有,但是它绝对能做到在亮屏情况下让人几乎感知不到任何折痕的存在,它可能会是目前折痕最不明显的折叠屏产品。

在这我也要预告一下,我们还在探究客观测试折叠屏手机的新方案,之后会找到各种折叠屏产品来做一个折叠屏的屏幕横评,有兴趣的话可以先关注一下。



接着还会回归传统的屏幕素质部分,OPPO 给 Find N 定制了一块 120Hz LTPO 自适应刷新率 OLED 的内屏,分辨率则是 1792x1920, 而外屏则是 1792x988 分辨率的 60Hz 屏幕。

所以两者的 DPI 基本保持了一致,对于 App 来说也更好做适配,我们的测试顺序先从折叠屏的常规弱项 — 亮度开始。



尽管两块屏幕来自不同的供应商,但是 OPPO 把它们调到了很一致的水平,在激发情况下两者都能达到最高 800nit 级别的亮度,外屏的反射率还要更低一点是 4.6%, 内屏则是 5.0%, 这个成绩对于日常室外的活动都是完全足够的。

手动最大亮度则是 500nit 级别,全屏 HDR 亮度都是 800nit 级别,而且这两块屏幕的亮度变化曲线几乎一致,看来 OPPO 在调教上还做了不少功夫,唯一的区别就是外屏的窗口 HDR 亮度能达到 900nit, 比内屏高 100 nit.



而在色域覆盖方面,OPPO 这一次提供了鲜艳,柔和,专业(包括 P3 和鲜艳)一共三大类模式,鲜艳我们就不测了,其他两个模式的色域覆盖表现都很好:

  • 99.2% sRGB 色域覆盖
  • 98.9% P3 色域覆盖

你可以看到无论是哪个模式,它们的覆盖都非常精准,我们再继续下一个环节。



而在色准方面,两者表现差不多,柔和模式平均 ΔE 1.3, 而专业 P3 模式的平均 ΔE 只有 1.2, 都是很优秀的水平。



整体来看,无论是亮度,还是色彩,OPPO Find N 的表现就算是放到传统形态的手机里去对比都是一流的水准。

影像:接近 Find X3 Pro 但有更多玩法



Find N 的背面采用了类似 Find X3 Pro 的环形山设计,机身背部到相机镜组的弧线是一体且流畅的,三颗摄像头都没有凑数,分别是超广角、广角主摄和 2X 长焦。



这样的配置很显然并不是影像旗舰的规格,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也走足够用了,三摄的较短能覆盖绝大多数人的拍摄需求,无论是超广角收纳全景,广角日常拍摄,还是 2X 拉近距离,它都能做到。



而这个 2X 确实是有一点不够长,但是以日常发朋友圈的画质要求来说,它足够能让我们开到 4X 左右也不会有明显的问题,拍拍中景也都够用了。



开启大光圈模式之后,这样的 2X 也能足够好和主摄配合来实现不错的虚化效果,平时拍拍吃的都没有问题。



前置的镜头不带超广角,但是 Find N 可以自己立起来拍摄,所以大不了离远一点,也能拍下更多人。



而且毕竟是折叠屏有外屏嘛,我们可以直接利用后置相机的超广角来实现自拍,无论是多人合照,还是自己一个人拍 Vlog 视频,这样的超广角都会比前置超广角画质更好。



比如说这就是一个利用前置超广角拍摄的自拍,在这样大的光比情况下,它依然能得到不错的细节和动态范围,如果你经常要自拍的话,买一个折叠屏确实回很不错。

总结:竭尽所能打消顾虑的折叠屏

就像我们之前说过的,距离第一个量产的折叠屏手机发布,四舍五入现在已经过了快 3年了,无论是大屏手机再次扩大屏幕方案,还是正常手机横折变小更便携的方案,都有不止一家在做。



OPPO 的压力自然是很大的,据说 OPPO 内部对于最终是否要把 Find N 量产曾经也有不同的意见,但是很显然我们先在看到的 Find N 并不只是一个普通的折叠机,而是一个为了解决消费者对折叠屏顾虑而生的产品。



  • 如果你觉得变大的折叠手机都不便携,那么 Find N 做到了和大屏手机 + 保护套差不多的重量
  • 如果你觉得折叠屏的折痕很明显,那么 Find N 做到了可能是目前最不明显的折痕
  • 如果你觉得折叠屏技术不成熟容易坏,那么 Find N 通过了莱茵 20 万次以上的折叠屏耐久测试

所以尽管 Find N 并不是完美的,比如说影像系统并不顶尖,SoC 也不是骁龙 8Gen1,但这确实是我目前想要的折叠屏产品,也是我愿意买来随身使用的折叠屏。

在这也偷偷预告以下,我之后也会重新推出一个折叠屏的屏幕横评,努力在这个月之内搞定,我们下回再见。

user avatar

先说明我的个人手机使用习惯,我一直都是Android+iOS双枪用户,现在的配置是VIVO Nex 3S+iPhone12,两台手机的分工也相对明确:

  • 主力机NEX3S:日常微信、游戏-荣耀大天使、知乎、腾讯会议、雪球/富途;
  • iPhone:工作用飞书+邮箱、抖音;

鉴于手里的NEX3S已经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所以一直想换个新的Android机作为主力机,

但迟迟没有遇到合适的选择;


作为一名老数码控,其实一直对折叠屏手机有所关注;

折叠屏的量产手机也已经有了好几款,但用户往往担心的点是类似的:

一、重量:作为折叠屏,无论选用内叠/外叠,上下叠还是左右叠,因为结构本身涉及铰链,然后2块屏幕等等原因,折叠屏的重量没办法做到很低;

二、折痕:这可能是折叠屏目前所有量产手机都在积极解决但可能短期内没有完美解决方案的因素;作为更加重要的大屏体验,折痕无疑在很大程度上让用户对于折叠屏手机打了退堂鼓;

三、尺寸的选择:外屏的大小与纵横比决定了日常使用的感受,而内屏的尺寸又受到了外屏影响,两者之间如何做出取舍,没有人有“标准答案”;而尺寸的选择又和上面提及的重量密切相关……

举个简单的例子是,很多人会觉得现在的有些折叠屏为照顾内屏,会让外屏显得太“窄”……

四、软件适配:因为相当于有两套尺寸/分辨率,那么各种APP在两个屏幕之间的体验差别很多时候也需要做出取舍,这个工作很多时候也是需要手机厂家自己来做的……


最近密集使用Find N一整周的时间,虽然还不能说完全适应,但基本上已经成为我的日常主力机;说说我自己的感受,同样按照上面的顺序:


一、重量:

官方给的参数是275g,我手里目前在用的主力手机Nex 3S是230g,之前发布的时候被吐槽过重;

同样的,今年刚发布的iPhone13 ProMax的重量也达到了240g,不少人上手第一感觉也是太重;

但作为一个已经习惯了近半斤重量且日常经常双枪在手的我来说,日常使用Find N,其重量在我接受范围之内;

这个重量的控制,保证了我即便在打开内屏,较长时间的看视频/打游戏的时候,手的压力也不至于过重;而且我觉得这应该不是我自己的感受,因为可以拿来做对比的是,被很多人戏称是完美“游戏机”的iPad Mini6的重量是293g……



二、折痕:

刘作虎老板的微博在之前曝光Find N的时候就有提及:“几乎看不到折痕”……

我自用一周的效果如图,确实基本看不到折痕,而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Find N使用了OPPO自研4年的精工拟椎式铰链,其成本是普通铰链的4 倍以上,是市面上工艺相对复杂、成本相对较高的折叠屏手机铰链。

实现原理简单讲是目前市面上普通的铰链都是U型结构,而OPPO自研的铰链采用的是类水滴形的结构,这样的设计就是通过提升弯折半径来降低屏幕折痕;

这是一个说起来容易但实际操作起来十分困难的工作,从实际使用下来的感受看,效果确实十分令人满意。


三、尺寸的选择:

外屏5.49英寸,18:9,屏占比90.7%,上手第一感觉是小巧:


这个尺寸让我想起了最后一代有HOME实体按键的iPhone;

日常使用中,这个尺寸基本绝大部分操作可以单手操作……


而内屏尺寸是一块7.1英寸的三星E5屏幕,支持120hz高刷新率;

7.1听起来并不大,但因为8.4:9的纵横比,和一般的直板手机在视觉上的体验是不太一样的;

而此次刘作虎老板在微博提及Find N的时候的slogan是:够小,又足够大;

这两句话分别对应的就是外屏的小和内屏的大;

外屏的小保证了使用过程中的单手操作体验,而内屏的大保证了使用中的沉浸感要明显优于直板机;

这套内外屏的大小选择也是OPPO经历了多次的实验和调整后的结果,目的就是让折叠屏手机不仅仅只能作为一个“酷炫玩具”的存在,而是更多的实现“好用”的标准。


四、软件适配:

我着重说下内屏的APP适配的几个骚操作:


1、满血全屏

这当然是卖折叠屏最大的优势所在,

  • 7.1寸、120Hz、三星E5屏
  • 杜比全景声
  • 底部对称式双box立体声扬声器

我试了几局LOLM,虽然同屏的内容量本身差别不大,但由于屏幕高度增加,细节的呈现更加直观,也更利于你察觉到游戏内出现的各种细节变化。

看B站视频,也因为相对来说弹幕会更加上移一些,相对来说互动和观影两不误。


2、平行视窗

这个功能主要是针对信息类APP,OPPO做得适配,我试了下,目前支持的APP包括:微信、QQ、手机淘宝、拼多多、京东、钉钉、大众点评、知乎、富途等等;

效果就是同屏会显示一个APP的两级页面,比如:


GMAIL

知乎

PDD

富途

飞书

其实这样的体验在很多APP的平板客户端上我们也有体验过;

哦对了,提及平板客户端,Find N的微信可以支持手机/平板同时登录……


3、双应用并行

单个应用可以分成两级页面来使用,那么同屏并行两个应用是否可以呢?

当然也是可以的,效果比如这样:

你可以实现一边刷抖音的同时再刷一个快手……(我觉得不会有人这么干)

而实现APP分屏的操作也很简单,只要在内屏中间两个手指从上往下滑动就可以……

而且你还可以把任意两个APP组合成一个桌面快捷方式,下次直接点击这个快捷方式一起打开两个APP……


4、可调应用

我平时玩荣耀大天使,这是一款37出的奇迹IP氪金手游,不是太多人玩,所以OPPO也不会为这样的游戏做适配;而37也不会为8.4:9这样的特殊屏幕尺寸做适配,所以结果是我直接用内屏玩,分辨率是对不上的……

那怎么办呢?这时候就可以用到“兼容模式”,该模式下可以自定义某个APP在内屏使用时候的尺寸,支持4:3和16:9两种选择……

我把游戏改成16:9之后,看起来就正常了,效果是这样的:

而屏幕上下的两个箭头还可以调整屏幕上的内容靠上或者靠下,就像这样:

所以对于很多小伙伴担心的如果自己常用的APP因为小众没有适配该怎么办的问题,这个兼容模式就可以解决……


5、悬停

这可能是Find N最骚的操作,因为特殊的铰链,Find N可以自己给自己当“底座”……

比如这样:

当然,也不是所有APP都支持悬停,目前拍照支持(可以省一个支架),视频类(我测试的B站、腾讯视频、优酷),在线会议(腾讯会议、ZOOM)也都支持……


最后总结下:

  1. OPPO Find N采用小外屏的设计,在兼顾便利性的同时让手机整体重量控制在合理区间;
  2. 自研铰链保证了最低程度的折痕(几乎没有折痕)
  3. 三星E57.1英寸8.4:9120hz高刷的内屏保证了绝对意义上的沉浸体验;
  4. 软件适配足够“良心”的同时也给了暂时没有适配APP兼容模式选择;
  5. 折叠之外,悬停操作足够让你成为人群中最亮的那个仔了……

user avatar

其实,就搞机而言,我最快乐的时光,是差不多20年前,初识手机的那个千禧年代。

那时的终端设备百花齐放,到处都是极尽大胆狂放的设计,通讯一条街一逛就是许久,可选择的东西、值得玩味的东西,浩浩荡荡地成为了那个充满生意与活力的鲜活世界一角。手机可以侧滑、可以旋转、可以翻盖、可以推拉、可以跑马灯、可以青花瓷、可以蝶恋花。虽然彼时的通讯、内容不曾像今天这样畅通无阻、无所不包,但却是功利感、工具味儿最淡的长河一刻,是生活的一味佐料。

20年后,我们得到着,也在失去着。

得到了互联网时代不会停下的图文、视频信息流轰炸,得到了一部手机装不下的游戏内容,得到了内容驱动着的越来越大的屏幕。却也在失去着,失去着想法、灵感,以及丢失着异于人不同于众的个性。边框宽窄、相机模组排列、配色成为了“我们不一样”的最后一点点落刀之处。

不过,大家对趋同这件事似乎也已经麻了,毕竟人总会长大。

而一些能察觉到的改变是从折叠屏形态的手机涌现开始的,它就是和我一样纠结的人内心的缩影——内容所驱动的大屏幕不可回头、对易握持的机身无限怀恋,就此构筑了在设计形态上写满拧巴与冲撞的折叠机。

对于折叠屏手机,有一种观点是这样的:1翻开成为2的产品未必会怎么样,1对折成为0.5的必然会走向失败。现有的内容量级与收发频率,早就不是0.5个屏幕所能承载的,而让用户频繁处于0.5个屏幕的状态,显然是逆风而行。

在我看来,无论是1到2,还是1到0.5,都算不得什么太高明的东西,后者的问题已经说过,前者的问题就是“2”冲入了平板这个本就不温不火的领域的范畴,并且过于“2”的显示面积之后,会让“1”变得不伦不类甚至走形,这是我始终无法接受让我对着一个被折起来的平板称之为手机并当手机用的原因所在。

不过争议也算是个好现象,存在争议就是同质化破冰的一道裂纹,也是集思广益进行思考规划的开端,反倒怕的是大家在折叠屏上也发出同一种声音。

你看,最初围绕着外折就在折叠屏应该是内折还是外折的想法上,华为与三星的各自拥趸展开旷日持久的口水战,后来外折几乎不见了踪影,内折成为主基调;后来,也就是刚刚说的1到2和1到0.5的问题上,大家又有了不太相同的想法。Mate X2、三星Fold、小米Fold无一不是大平板的思路,而Galaxy Z Flip、Motorola Razr 则尝试了致敬经典翻盖机。只有未定型的市场才能出现如此之多的百家争鸣的乐趣。

当OPPO加入,这次的Find N则是又呈现出了一种不大一样的新鲜方案。

这种“不大一样”首先是可以被一眼看到、一手握到、一瞬感知到的。刚刚说到的那两种方案具体下来,其实就是上下折叠,开合后为 6.7 英寸的小屏折叠;或是左右折叠,外屏

6英寸以上、内屏 7.5 英寸以上的大屏折叠。而OPPO Find N和它们都不一样,采用 5.49 英寸外屏,配合 7.1英寸内屏,这种完全不同的尺寸方案,我或许可以不太恰当得称之为“从0.75到1.5”,也就是比小更大,比大更小。这样的尺寸设计主要是在手机得大屏和便携之间得到更多斡旋空间——合上时候的小屏可以实现单手操作,打开的时候就是横屏大屏沉浸。

有意思的是,OPPO Find N 在搭载 4500mAh 电池的情况下,将整机重量控制在275g,这其实与MAX机型佩戴保护壳的重量基本相当了,对于长时间拿板砖机锻炼腕部力量的用户而言,握持起来没有太割裂的手感突兀。

与此同时,在OPPO Find N的身上能看到不少传统Find X系列机型的元素,比如屏幕、电池盖和机身转轴部分均采用微曲面的3D弧度,除了遵循Find旗舰家族风的设计神韵之外,主要的还是让机身圆润贴合手掌,兼顾舒适手感和视觉减薄。如果你能摸到真机的话,就会真实的意识到,不管是材质还是做工,无论是常规旗舰还是折叠旗舰,OPPO所呈现的外观质感无可挑剔。

讨论包含折叠屏手机在内的所有柔性折叠屏产品,必绕不开的就是折痕问题,这个是对于厂商们而言旷日持久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更是一直劝退大家选购折叠屏产品的原因之一。必须承认,在当下想让折叠屏产品要想做到屏幕和传统手机一样彻底平整,是完全没有任何可能的。所以,OPPO Find N和其它折叠屏旗舰一样,目前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减少折痕的视觉存在感。

折痕的问题模拟起来并不难:我们将一张A4纸对折,相当于在折叠处形成一个弯折半径趋近于0mm 的圆,此时直面会形成一道非常明显的折痕。而如果你把它不用折叠,而是捏住 A4 纸的两端,纸面会形成一个类似水滴形状的曲线,弯折半径很大,展开后纸面几乎没有折痕。但它的问题是如果打平之后,卷曲的部位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凸起,你必须用手把纸张拉平才能保持相对平整。所以,想要尽可能的以比较小的折痕影响视觉观感,目前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在转折处使用大弧度减少折痕,在打开的时候用两端的拉力来让其尽可能平整。

所以,屏幕折叠也是同样的原理,同等情况下折叠处弯折半径越大,产生的折痕越浅。那么,在OPPO Find N内部的转轴机械结构中,屏幕的折叠并不再是以一个完全叠合的折叠形式存在,而是做了一个类似于水滴曲线的转角,通过提升弯折半径来降低屏幕折痕。

目前行业内常用的铰链形态有两种:U 型铰链和水滴形铰链。U 型铰链的常规弯折半径为1.5mm左右,而Find N采用的水滴铰链弯折半径为3.0mm。更大的弯折半径让屏幕弯折和蠕变分散在较大范围,塑性变形更小。内部的一些活动金属元器件在屏幕打开时上升,提供支撑;合起时移动,留出空间。同时,弹性组件在显示屏打开时拉紧,帮助后者平整。所以,如果你仔细看OPPO Find N打开闭合时的转轴动作,应该会注意到一些细节:屏幕不是直角式的对折,会出现屏幕的伸缩。

OPPO Find N的内屏,与三星有着莫大的关联。屏幕外层采用 0.03mm的UTG 玻璃,相较于传统 CPI 膜抗冲击力提升 300%。屏幕折叠区域采用单层分段钢板粘接方案,在提升可靠性的同时,减少钢板对 Panel 显示层的拉扯。屏幕最底端采用网纹矩阵,针对水滴曲率的动态变化重新设计疏密有度的网纹形状。

有了这下了大功夫的铰链、内屏,根据我的判断,OPPO Find N是我所上手过几乎所有的折叠屏旗舰当中,能排入屏幕点亮之后产生的折痕视觉影响最小的第一梯队。在目前尚不能真正做到100%平整度的折叠屏产品当中,效果相对较为理想。

对于折叠屏这东西,我始终都持有这么几个观点:首先,越来越大的屏幕不管你嘴上喜不喜欢,它都一定是移动智能终端再也回不去的未来,也是诚实的身体所无法抗拒的沉浸体验需求。其次,阻碍折叠屏普及的硬件因素已经随着自研技术提高、供应链成熟完善,而逐渐变得不再是问题。

从这些年整个柔性折叠屏设备行业的发展来看,影响相关终端的市场接受度、后续可持续更迭开发的因素绝不仅仅是折叠屏本身的选型方案,我们看到过太多可折叠设备,有的仅存在于设计图纸阶段的传说、有的没走出玻璃柜、有的深陷召回门、有的雷声大雨点小久未上市、有的勇敢投向市场却遭遇无人问津的尴尬……

这就是因为相当多的设备在选型完成之后,缺失成熟的落地环节和丰富的应用生态。相比之下,前者对于大厂而言并不是什么问题,那么软件和应用生态的玩法似乎显得更为重要,如何在内屏这个更大的交互UI下提供更高效率的体验,是值得关注的一点。

在这方面,OPPO看起来已经提前做了相当多的工作。

大屏使用应用过程中,双指在屏幕中间位置从上往下“一划”,即可直接实现应用分屏,屏幕右半部分显示桌面,1步即可完成应用分屏,有一种“切西瓜”的直观切割体验。捏拢四指,“一捏”即可将全屏应用切换为浮窗,而且那个触感像是在模拟捏皮球的弹性反馈。用户可以在桌面保存任意分屏组合,一键即可点开分屏组合应用。分屏模式下,点击应用交界处,保存分屏。

此外还有利用这块大屏做的跨应用交互新玩法:

文件拖拽:分屏组合间,图片、文字、文件,可以自由拖拽。

比例拖拽:分屏组合间,APP两边的比例,可以自由拖拽。

应用拖拽:支持分屏能力的 APP ,可以自由拖拽到正在使用的APP屏幕中央打开。

体验大屏时,可以利用平行视窗户实现一屏多用。当APP中打开新界面或链接时,旧界面不会消失,而是扩展分屏显示两个窗口,呈现不同层级内容。无需在页面间反复跳转和切换,显示更多内容,减少切换频次。

在摄影功能这方面,OPPO Find N充分“压榨”了自己折叠屏特性。首先是自带“稳定器”特性,让手机弯折(建议90度刚刚好),就可以手机稳当当地放在任何平面上。外屏也不闲着,可以在利用后置相机自拍作为取景器使用。

当然,作为还处于产品探索期的新生事物,OPPO Find N和其它折叠屏产品存在需要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的部分,例如33W的有线快充搭配4500毫安时的大电池并不是最优组合,尽管考量到折叠机较传统智能手机的内部空间更为有限,但面对日益提升的用户重度使用时长和对补电速度提升的需求,未来这部分可能是OPPO需要提升的重点。

总的来说,相比于卷轴屏之类的概念产品,OPPO Find N是一台能让更多人能够触手可及的又充满独特ID与美学构思的机型。更是以得心应手的尺寸组合配合内外双屏的设计、无缝

隐痕的大屏体验,让大众看到了其不同于以往折叠旗舰的便利与美感,更有自己对于折叠UI交互的想法,完成了一台真是好用的手机。

user avatar

我还记得在2020年12月的某个午后,刚睡醒午觉的我和丧失楠爷一起来到了春笋大厦,在中午刚刚落地的我还没有脱去疲惫,在签署完保密协议走进会议室的时候我还在打着哈欠,但是随后到来的东西却让我睁大了眼镜,OPPO卷轴屏。这是一款极其酷炫的概念产品,他有点重,但是使用起来却体验不错,系统的软件和UI已经进行了适配,第三方的应用也可以正常的显示使用,虽说是概念机,它却做好了不少的准备。不过很可惜的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还没有办法来到我们的消费者手中,但是OPPO从中积累了许多大屏应用适配和柔性屏手机设计的经验,并将它运用在了一台神秘的新产品上。

时隔一年后的第二次INNO DAY,OPPO的折叠屏产品Find N终于来到了我们手中,他精致小巧却内涵十足。他有优秀之处,也有我们遗憾的地方,优点和缺点是什么,让我来为各位一一揭晓,

外观——可大,可小

当每个人第一时间拿到折叠屏手机时,想做的事情肯定是将它打开,毕竟谁能拒绝一块惊艳的大屏呢,为了契合用户使用内屏进行视频通话的需求,OPPO在内屏上加上了挖孔,孔径略大,不过折叠屏本身的屏幕尺寸大所以也不算很明显。整体的屏幕比例非常接近于1:1,上下比左右要略长一些。

为了让这块屏幕更加可靠,OPPO可谓是点满了所有的技能点,独特的转轴设计让屏幕的折痕不再明显,即使是从侧面看你也很难感受到痕迹的存在,摸起来完全不会有凹陷的感觉。UTG玻璃的加持也让这块屏幕的防护能力更进一步,无论是抗跌落还是划痕都能很好的防护,除此之外,OPPO还在屏幕外圈加上了一层保护层,避免手机在展开形态跌落时屏幕直接受力。

而在外屏上,OPPO选择了一个和目前主流折叠屏手机不同的比例和尺寸,18:9的外屏仿佛回到了那个全面屏刚来到手机的时代,表现不错的屏占比和轻巧的挖孔却展示着他与众不同的身份。选择这个比例其实是为了更好的应对单手操作的场景,无论你是大手还是小手,如此小巧的屏幕尺寸都可以让你一手稳拿,轻松操作。另外,这款产品采用33W快充的原因其实也是因为厚度和电池容量的限制,33W的规格在目前的折叠屏里也算是比较快的了,对于用户来说属于够用的水平。

当你把这台折叠屏合上之后,我想你也会注意到这个精致的转轴,没有折痕的奥秘就来源于它。“DESIGNED FOR FIND”也时刻彰显着他的独特身份,当你把他握在手里把玩时,你也可以感觉到它出色的握感。

在摄像头的设计上,Find N采用的是和Find X3类似的火山口摄像头,但是在镜头的排布上,他选择了过去OPPO的三竖排设计,并且在模组上也点缀了装饰的陶瓷片,整体的秩序感相比于Find X3 Pro的设计要好看一些。对于使用OPPO的用户和O粉来说,这样的设计既有辨识度,又有过去的“OPPO”味。

我们拿到的是浮光的版本,这个颜色的感觉有点不太好形容,在光线的照耀下,蓝色,紫色和粉色交融在一起。在阳光照耀时,被照射处会交融成金色,形成漂亮的渐变和过渡,没有光线的时候,他则更像是紫色,梦幻又绚丽,这种浪漫感像是海边不停变换的晚霞,让人捉摸不透。当然,对于喜欢低调外观的用户来说,以白釉为灵感的云端和磨砂工艺的星夜更加适合他们,每个颜色都有自己独到的特色,喜欢哪个那就选择哪个。


屏幕素质——内外兼修

屏幕素质可以说是折叠屏的另一大痛点了,由于各种各样的技术限制,目前不少的折叠屏手机的屏幕素质是有所限制的,要么亮度不够好,要么内外屏的显示能力有一定的差距,用户在内外屏交替使用时会有割裂感,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感觉到屏幕本身和过去使用的旗舰手机的差距。Find N这次在外屏采用了一块BOE的60Hz屏幕,内屏则是三星的120Hz E5屏幕,这两块屏幕可谓是“内外兼修”,但是也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缺点。

我们先说缺点——外屏的刷新率,这也是我们对本机的唯一不满之处了,从高刷来到手机上我们就一直在强调一件事,只有所有设备全部换成了高刷,用户对于高刷新率的感知才会变弱,当用户需要在低刷新率的设备和高刷新率的设备切换时,这个切换的割裂感会相当明显。这样的情况其实也存在在OPPO Find N上,当你经常需要内外屏切换使用时,你能够感觉到内屏的丝滑,你也可以感受到外屏明显有些卡顿。

OPPO的产品经理面对这个尖锐的问题给出了答复,做出这个决策的原因一方面是鼓励内屏使用,现在即使是外屏不好用的设备内屏使用率也相当高,另一方面则是功耗考量,对于折叠屏来说,4500mAh的电池依然是一个不算大的水平。不过我还是希望,下一代Find N的外屏能够拥有高刷,这样用户在使用手机时内屏和外屏都可以更加好用。

接下来说说优点,抛开那唯一的缺点,这两块屏幕的一致性和具体数据做的非常出色。虽然内外屏来自于两家不同的供应商,但是这两块屏的亮度,色域,色准数据都非常接近。我们使用色度仪i1 Display Pro测试了这两块屏幕的具体数据。

首先是亮度部分,Find N的外屏和内屏表现都是500/800nit这个档位的水平,外屏的手动亮度略高一点,达到了512nit,内屏则是501nit,而激发亮度则是内屏高一些,达到了795nit。在高亮度状态下,这10nit左右的差别你是很难感受出来的。无论是外屏还是内屏,他们都可以胜任在强烈太阳光下显示或者播放HDR内容的任务。

接下来是色彩相关的测试,这次Find N的屏幕色彩管理方案和其他OPPO手机有了一些不同,除了所有OPPO手机都有的生动模式和自然模式,OPPO还新增了影院模式和鲜艳模式,影院模式是针对P3色域校准的模式,而鲜艳模式就是屏幕的原生色域了。在每个模式的色域上,两块屏幕的差异同样小之又小。在生动模式下可以实现完整的sRGB覆盖和97%左右的P3覆盖,在自然模式下也都可以实现95%以上的sRGB覆盖,两块屏幕的色彩差异可以说是完全不可见,他们都可以满足你所有对于色彩显示的需求。

最后是色准部分,Find N的内外屏都拥有非常出色的色准,外屏在显示sRGB内容时拥有0.75的平均色偏和1.63的平均色偏,而在影院模式下也拥有1.16的平均色偏,内屏的表现相比于外屏还要更好一些,无论是显示sRGB内容还是显示P3色域的内容,这两块屏幕都拥有着极佳的精准度。


日常使用和娱乐

当我们打开Find N的包装,映入眼帘的不只有酷炫的折叠屏手机,还有一段小字,“从尝鲜,到常用”,一直以来,折叠屏好像就是一座高山一样,产品遥不可及,使用起来也要小心翼翼,这样的使用方式对于一台数码产品来说其实是不合理的。Find N的价值观,就是做一台能够“像正常手机一样使用”的折叠屏

作为一台折叠屏,他首先应该做到的是每个APP的大小屏正常接力不同应用的比例适配,我们把主力机的数据更换到Find N上之后开始对安装的200个应用进行了全面的测试,比较令人惊喜的是,所有的应用都可以正常的进行大小屏接力,不会出现接力后应用关闭或者显示比例错误的情况,与此同时,这200个应用里目前已经有了194个应用可以正常的进行全屏显示,其中甚至包括了我们在测评中会使用的一些冷门应用,比如测试充电的3c all in one tool box,测试手机温度的flir one以及测试网速使用的Magic iPerf。剩下的六款应用OPPO也适配了正确的显示比例,虽然不能全屏显示,但是也可以很好的利用这块大屏的面积,里面大家比较常用的一个是百度地图,这点就需要OPPO和软件厂商进行沟通适配了。

把能用的问题解决好之后,接下来需要解决的就是“好用”了。众所周知,安卓应用对于大屏的适配一直都是比较差的,虽然有了大屏,但是操作逻辑仍然和手机无异,整体的使用体验对于用户来说并不算好用,一些应用由于没有适配甚至会出现强制横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手机厂商提出了一项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在用户使用app时,以手机软件比例显示两个窗口,左边是老窗口,右边则是新窗口。OPPO折叠屏自然也是支持这些功能的。在我们使用的应用中,目前有30款应用已经支持了平行视窗的功能,这其中包括我们常用的京东和淘宝,也有我们熟悉的知乎,微博这样的 资讯平台。如果你和我一样是双机用户,你也可以打开微信的平行视窗功能,这样微信就可以正确的将你的折叠屏识别为“平板设备”了。

除了这些,OPPO也为各种使用使用进行了许多其他的适配。例如驾驶模式,折叠屏可以成为你的智能车载大屏,。例如会根据打开角度变化的动态呼吸壁纸。例如不同应用之间的文件/图片拖拽,在大屏的软件适配上OPPO可以说是下足了功夫,在之后OPPO也会对折叠屏的体验进行不断的优化。

最后,我们也测试了Find N在游戏时的表现,有一说一,折叠屏的内屏屏幕比例是不适合玩游戏的,为了游戏的平衡性,游戏厂商会限制折叠屏手机的内屏显示内容,这块内屏更适合的场景是一些策略游戏,如果你玩MOBA的话,我个人还是建议你调整屏幕比例或者用外屏玩。

影像

在影像系统上,Find N采用的其实就是之前Reno 6 Pro+那套,IMX766主摄,50mm的人像长焦,以及1600万的超广角,相信大家对这套模组的实力也很了解,这里就不再进行详细测试了。我们这次讲讲Find N独特的地方——悬停摄影,

得益于独特的转轴结构,Find N可以在一些角度实现折叠屏的平稳悬停,当你在拍摄照片时,这样的悬停结构就可以让Find N放在一些平稳的平面上实现长曝光和长时间超级夜景的拍摄,晚上我在后海扫街时,我就把Find N放在天桥的栏杆上拍了一段长曝光夜景的腾讯大厦,在经过十几张照片的包围曝光后,照片整体的画质和宽容度还是非常出色的。

如果你和我一样恰好对酒店有着浓厚的兴趣,你也一定体验过一些景观出色的酒店,面向外滩的上海华尔道夫,可以一览福田夜景的深圳瑞吉。在美好的风景面前,你也可以使用Find N来一段悬停延时摄影,只需要将Find N放稳并打开延时摄影,他就可以记录下日月变化的壮丽场景。

总结

其实,目前我关于Find N的体验到目前还不够深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会把它作为第二台手机来使用,体验一下它在不同场景用起来和普通手机的区别。但可以肯定的是,Find N是一款优秀的折叠屏产品,它拥有极佳的屏幕素质,一块几乎没有折痕的内屏,一块素质出色的外屏,它的软件适配做的不错,通过悬停形态它也拓展出了折叠屏手机的许多新用法,除此之外它的重量在折叠屏里也是比较轻的,握起来不会感觉到太重。如果你想要一台这很轻微,使用体验成熟,价格合理的折叠屏手机,那么选择OPPO Find N绝对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user avatar

今天我要讲的故事,是一个几乎被从计划里删除的产品起死回生的故事。说实话,当我们第一次看到这玩意的时候,大多数人无感,在场的人面色略有尴尬,但实际上手之后,包括我带到身边用了这么久,我真的考虑再一次放弃iPhone,把主力机回归到Find N上。对的,就是这几台几乎要夭折,但是最终被Pete挑出来打磨最终成功上市的折叠屏——Find N。

我是国庆之后第一次见到Find N(内部代号:孔雀)的工程机的,Pete(刘作虎)拿了一台他当主力机使用的Find N给我玩。这么个敦厚的小玩意,我的第一印象是:这特么也太厚了……徐林的第一印象是:这外屏为啥没高刷?而Pete对我讲的第一句话是:“你差点就看不到OPPO的折叠屏了,这是我唯一认可的形态,你好好体验一下就知道为什么了。”

我问他:“为什么现在搞这个玩意?为什么做的这么小?”他的回答也很简单:“就是有一天,我拿这个玩意走进电梯,啪地一声合上它,揣兜里,然后看着春笋的电梯往上爬,感觉来了,我当时就认定了,折叠屏本该就是这个样子,它必须要能揣进兜里,它必须要每天都能按照手机或者平板的模式正常使用。所以,我就决定了,按照这个方向去干,不管了!”

这已经是Find N的第六个版本了,鬼知道这几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OPPO是第一批推出折叠屏工程机的厂家,谁都没想到最后选型是这样一个5.5英寸的小屏旗舰……这几天我才知道,Pete为了推动这个选型的量产,也是做了大量的工作,说服了所有的大老板认可这个路径。其实这很难,有华为三星珠玉在前,人们会有定式思维,搞一个不一样的东西出来,又要量产上市,内部的辩论不可避免。最终,Pete领导的产品团队给出2022年初的折叠屏方向:适合高强度常用的形态、坚固耐用且性能卓越的整机品质与有意义的交互创新。

这篇文章会分为3个部分:

1. Find N的CMF设计思路与硬件创新

2. Find N在UX交互思路上的创新和实用意义

3. Find N对全球软件生态的兼容性测试与实战场景推荐




Part1:Find N的CMF设计思路与硬件创新

对电子产品来说,评价工业设计比较实用的就是CMF(颜色、材质和表面处理)。对Find N来说,它的原型机们就是大家这两年看到的所有上市和没上市折叠屏的模样。OPPO尝试了所有的方式,为了达到三个目的:第一,尽可能消除折痕,延长使用寿命;第二,一定要使用一种足够强壮的铰链确保品质;第三,外观尽可能的好看,品质感尽可能的强。为了达到这三个目的,CMF下了血本,我们对关键因素:尺寸定义、内外屏性能、铰链设计与制造和其他配置逐一分解。

“我就是要啪一声合上然后从容揣兜里的感觉,这才是实用型折叠屏真正的样子。”这是Pete用了那么多折叠屏之后,最后找到的感觉。

不是整天有人嚷嚷要一个小屏旗舰吗?Find N其实就是大家心里的小屏旗舰,单手不但能掌握5.5英寸的形态,还可以掌握7.1英寸的展开形态。那种优雅的感觉就和我当年在机场第一次看到有人用Kindle安静阅读是一样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偏执和对过往折叠屏产品实用形态的否定,Pete坚持单手持握必须是OPPO折叠屏核心形态,只有单手可以拿着玩,不想用的时候揣牛仔裤兜里,才是实用化的标志。

这机器小到什么程度呢?和6.7英寸的iPhone 13 Pro MAX放一起,它的大小像个iPhone5S……含贴膜实测280克(裸重275克)的重量,不过是iPhone13 Pro MAX238克的重量再加一个40克的壳子而已。

Find N的外屏是一块来自BOE的60Hz刷新率的AMOLED屏,分辨率为1972X988,像素密度为402PPI,因为屏幕只有5.5英寸,所以精细度没有问题。这块屏最大的槽点是60Hz刷新率,倒不是说这个参数本身有什么问题,而是内屏的LTPO 120Hz高刷屏表现过于出色显得这块外屏显示信息的卡顿和割裂感比较明显,以至于我现在基本不愿意在外屏上做什么操作。如果复盘产品设计失误的话,外屏的刷新率和内屏不同步是我个人认为最大的失误之处。

Find N的内屏,是目前在售折叠屏里性能最好的产品之一,一块由OPPO会同三星定制的7.1英寸,E5发光材质,120Hz LTPO SuperAmoled,分辨率为1792X1920(按行业标准可以叫做高分屏,毕竟超过1440P了)。不言而喻,看参数都知道这是目前性能最强劲的屏幕,这是全球首款水滴形UTG玻璃屏幕,厚度仅0.03mm,抗冲击性能提升300%,折痕改善10%。莱茵实验室实测,20W次折叠之后,折痕比其他同类产品降低30%。而在我使用的这段时间里,这个折痕基本看不到。几乎消灭折痕,无限续命的核心原因,除了这块昂贵且性能爆表的屏幕之外,关键在于来自杭州安费诺飞凤通讯制造的水滴形铰链,从物理层面直接降低了折痕发生概率,延长了屏幕寿命。多说一句,安费诺是全球最大的连接件供应商,安费诺飞凤通讯是电子产品用铰链的顶级供应商,也是苹果的供应商。12月10日财联社新闻报道,OPPO自研的这条高强度水滴形铰链,成本高达600元,是目前主流折叠屏铰链成本的三倍。

将Find N打开一个小缝,透过光线,很容易拍下水滴形铰链的样子。目前折叠屏有两种铰链:U型铰链和水滴形铰链。U型铰链的优势是可以把上下盖完全闭合,外观比较好看,但是缺点是致命的,折痕对寿命的摧毁不可逆;而且在屏幕质量达不到一定指标的情况下,一般厂家不敢贸然使用U型铰链,就是怕屏幕受损;水滴形铰链则可以减少屏幕折痕的压力,延长屏幕寿命,对屏幕本身也不是太挑。但是过去水滴形铰链也有缺点,因为铰链半径过大,会导致上下盖无法完全闭合,说白了就是丑。而OPPO自研,安费诺代工的这条铰链,有125项专利,136个细微零部件。


OPPO自研的水滴形铰链,既能控制折痕,又可以做到上下盖完全闭合,让整机看上去小巧精致。题外话,这手机合并厚度看上去就像两个Reno3 Pro叠加在一起,比其他同类产品还是要厚一些。但是因为这玩意实在太小了,这就有一种很蠢萌的感觉。虽然厚,但是架不住尺寸太小,随意揣兜里不是问题,这就不算是个大问题了。当然,为什么搞这么厚?那是因为目前的技术和加工能力无法支撑4500毫安时电池和一堆影像模组塞到比其他折叠屏小三分之一的空间里,只能暂时牺牲厚度。这个问题有可能下一代Find N会解决掉,某人答应我至少削减三分之一厚度,期待一下吧。

顺道说一句,在机身底部,是双扬声器开孔。打开之后,扬声器都位于机身下侧,看电影的时候声音从一侧出现,这是OPPO的设计思路,牺牲了折叠后小屏上下双扬,变成了打开后大屏对称扬声器。

没有厂家会把折叠屏搞成影像旗舰机,因为那样要付出的代价过大。但作为当家花旦,各厂都会想尽办法尽可能让影像系统变得体面一点,Find N的设计思路基本也是这样。和Reno6 Pro+的影像方案基本一致,高通骁龙888平台上支撑的IMX766 OIS F1.8主摄、1600万像素IMX481超广角和1300万像素50mm镜头。Find N采用双打孔屏幕,内外屏均采用3200万像素的IMX615前置镜头。好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大屏这一侧还要打孔,小屏不就可以自拍了吗?实际上这是为视频会议和悬停自拍准备的场景解决方案:

要知道,这是一条昂贵的可以在多个角度实现屏幕悬停的铰链,因此像电子辞典那种玩法拍照和自拍就成了可能。用户可以把Find N放在任何地方采用悬停的方式自拍或者使用主摄、超广角和中焦拍摄需要的东西。当然,你还可以仰望星空和花花草草。关于Find N的实拍我就不说了,实际效果和Reno6 Pro+是一样的,还是那个色彩稳定精确的风格。放两张有趣的仰望图看看:

限于CMF设计,Find N不可能像那些放飞自我的旗舰机一样把什么玩意都堆到最满,它的同类产品也没有这么干。服从总体设计目标是这类产品在参数调节上的原则。除了骁龙888三件套之外,Find N的充电变成了33W和15W的无线充电。考虑到这么大点机身堆叠实在有难度,能搞出来4500毫安时电池就已经非常不易,再弄双极耳的SuperVooc 2.0 65W恐怕有点为难了,理解万岁吧。希望下一代能使用密度更高的电池,改进充电性能。

小结一下,如果考虑到服从总体设计,小即是大的目标,Find N做的所有参数妥协我都能接受,唯独外屏60Hz刷新率我接受不了,ColorOS12配合LTPO内屏的丝般顺滑和极速快感,切回到外屏那种卡顿感立刻喷薄而出,很难容忍。这是内外屏交互操作割裂感的根本原因,下一代必须要改进。




Part2:Find N在UX交互思路上的创新和实用意义

我们要知道,大屏安卓是个很辣鸡的生态,这直接导致很多果粉永远拉黑了所有的安卓平板,顺道也连带了折叠屏。毕竟折叠屏打开它就是个七八英尺的平板,如果解决不了大屏安卓设备固有的缺点,那硬件再漂亮也没有任何用处。中国手机厂商阵营发明了分屏,华为发明了平行视界,OPPO则在其他角度做出了自己的诠释。

Find N的分屏操作非常简单,在任意APP界面双指下滑即可分屏,然后开启第二个APP之后,点击中间的小圆点,可以选择左右互换,以及保存当前分屏为快捷方式,下次可以迅速打开。

有个很重要的提示,拿到Find N开始使用之前,先去“设置——大屏专区”里进行一番详细设置,否则开启很多APP都无法达到最佳视觉效果。

大屏专区里有很多设置选项,其中最重要的是悬停模式、驾驶模式、大小屏接力方式和平行视窗。平行视窗就是把原来安卓平板粗暴放大的模式变成左右栏显示的方式。而悬停模式就是手机半折的时候可以在半屏开启各种应用,目前我手机上支持ZOOM、爱奇艺、B站、抖音等。

下面展示的是淘宝和京东的平行视窗效果,这个效果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华为一直这么做。平行视窗本身就是安卓生态劣化的一个补救措施,第三部分我会详细介绍全球安卓生态内主要APP的对大屏的兼容情况(主要是平板和折叠屏),国内很少有APP专门针对平板做适配,而Google Play Store要好很多。平行视窗就是挽救国内恶劣的APP生态于水火的一个措施。

OPPO这次在人因交互上颇有建树,让我眼前一亮的是这个人体工学自然键盘,仿佛回到了微软人体工学键盘大杀四方的年代。

我用的并不是内置的输入法,而是独立安装的讯飞,依然可以打开蝴蝶分体键盘。每一个键位都是OPPO联合湖南大学精密测量的结果。这个输入效率丧心病狂的高,应该说这是我用过所有平板电脑里输入速度最快的解决方案,这也是我在Find N交互技术上看到的最大亮点之一。此外,因为铰链的缘故,Find N可以在悬停状态创造多重交互乐趣,包括悬停拍照、录像、夜景、自拍等等。其实业内关于折叠屏的交互开发已经挺多的了,Find N的完成度相当高,一点不像公司试水的产品。除了UX上的创新,其实我更关注全球安卓生态内的适配兼容性和典型场景的沉浸感,这应该是Find N在实用性上的核心表现。




Part3:Find N对全球软件生态的兼容性测试与实战场景推荐

我这次采用的是GMS服务加持下的全球安卓生态兼容性测试和场景体验。先说结论,基于Google Play Store体系内的APP在Find N上的表现要远比国内各应用市场的表现好得多。谷歌全家桶、微软全家桶都可以以非常好的效果在Find N上运行,只有少数常用软件,还未得到充分优化,例如Instagram和维基百科。不过这不重要,因为谷歌在Android12之外特意做了12L的功能分发,这是专门面向大屏版本的安卓功能更新。这意味谷歌真的是有意对全球生态内的应用做彻底的规范。我实测了上百个APP,因为谷歌天生对热门APP有兼容平板的要求,所以大多数APP表现都还可以,而国内开发商在兼容平板和折叠屏这方面做的还不够,因此只能靠手机厂去推动适配,非常艰难。

Android12L推送的功能更新其实都不是什么新概念,用我们土鳖的话翻译就是:平行视窗(平行视界)、分屏和传统APP的兼容性审查。这在Find N上早已实施过了。但是OPPO做和谷歌亲自下场强行推广,意义是不一样的。谷歌做这件事,以为这OPPO以后不用再花很大的精力去推动适配,大家都会自动适配Android12L的功能标准,从而在大多数大屏设备上完美呈现效果。下面通过几个我高频应用的场景,展示当前主流APP的表现:

场景1:电子邮件、飞书、钉钉、Office

该场景我使用了Gmail、QQ邮箱、飞书、钉钉、Excel和PPT。

可以确认的是,Find N能下载的QQ邮箱不支持平板模式,所以只能用平行视窗的方式进行操作。当然这不是个大问题,但是看Gmail对大屏的兼容性,高下立判,Play Store会根据目标设备自动适配APP的运行类型,这就是平板模式的Gmail,操作感觉要比QQ邮箱好很多。

在常用办公工具飞书和钉钉的测试中,飞书直接显示的就是分屏,而钉钉还没适配过来,就是个放大版的APP。不过飞书的全球版Lark和钉钉目前的状况一样,没有适配平行视窗。OPPO目前正在推进超过300个常用APP的大屏优化或者平行视窗化,再加上Android12L的推动,我相信这事很快能有转机。

微软的Office 365本来就为大屏进行过优化,在Find N上也不在话下,PPT和Excel的表现都很不错。

场景2:摄影修图、视频剪辑

我是个不太爱用手机修图的人,屏幕实在是太小了。而过去折叠屏也不太适合修图,因为屏幕素质太差。Find N用这块高色准的E5屏幕解决了在折叠屏上进行修图和视频剪辑的问题,而且令人惊叹的是,选取的几个产品效果都非常好。

场景3:全球范围内音视频播放软件

大屏的主要应用场景是音视频播放,这也是Find N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腾讯、爱奇艺、优酷、B站在Find N上的表现都还是不错的,而其他区域的几个主要产品的表现更好,骁龙888直接播放VP9和AV1编码的视频都没有任何问题,著名的AV1编码《Japan in 8K》在Find N上没有任何问题。国内主要的视频软件编码效率极低,相对Netflix和其他几家顶尖的平台差距较大。

当然,我觉得表现最好的还是Netflix:

这跟Netflix为平板长期做优化是分不开的,导航页非常的舒服,播放也没有任何问题。




场景4:导航与驾驶模式

Find N用大屏模式为驾驶者进行了专项优化,直接支持高德、网易云音乐等多个产品在驾驶模式下的交互:

Find N的驾驶模式灵感显然来源于这一波新能源浪潮下的车机,和大多数的新势力能提供的交互界面其实差不多,聚合了导航、音乐、电话、信息搜索等功能,如果你的车只有个CD机,那么Find N以灵巧的身材和强大的功能,完全可以让你不用再花钱装一个半吊子的车机。




结语:

如果说OPPO在折叠屏这个概念已经不能成为人们新鲜感主要来源的时候还希望人们他她的产品能“wow”出来的话,那么Find N我认为基本做到了。确实,我们需要一个足够小,也足够大的折叠屏,因为它代表了实用。Find N正是这样一款产品,足够强大的性能、效果卓越的三星E5柔性屏幕、昂贵的支持悬停互动的铰链和稳定的质量,都意味着Find N不是一款只能给你和朋友们闲扯几句的谈资,而是一款真正希望你去使用的主力机。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大屏生态如此恶劣,以至于手机厂们要用平行视窗、平行视界、跨屏互动等创新的方式来解决过往的历史遗留问题。这当然也是Find N责无旁贷要为用户解决的痛点。不过欣喜的是,谷歌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在Android12L中定义了大屏产品应该有的功能要素,所以折叠屏的春天刚刚开始。

我当然愿意拿这个当主力机用,它不那么完美,槽点也还有一些,但足够小,也足够大,也足够好用。


最后我想问,这个价格之下,还有谁?!

user avatar

OPPO折腾折叠屏很久了,关于Find N的使用体验和技术细节,其他大部分答主都聊过了,我就顺着OPPO过去这些尝试过的机型方案,每一款机型都有对于交互、手感、应用的思考,从他们家专利里面,找到一些继承到Find N上的东西吧。



其实从专利上来看,OPPO在2015年开始就零零散散预研折叠屏了

这个时期,专利方向比较零散,毕竟可折叠屏幕也只是供应链上的预研产品,OPPO在这个阶段更多是思考当折叠屏来了,应该怎样做研发。

下图就是OPPO当时申请的专利内容,如果拿到现在就是水滴型。专利上原理内容也一样,就是这种对于柔性屏的收纳,保证折叠组件在折叠过程中不会出现皱褶,而且端部变化在凹槽中。既能保证正常滑动,也可以保证外观整洁。

——这个思路一直用到现在Find N。



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OPPO开始尝试解决柔性屏手机的主要问题——铰链、屏幕和形态

考虑如何降低铰链重量,如何让屏幕更平整,以及折叠屏大致会是什么形态,在这个形态下,可能会是什么交互。

比如,关于如何让屏幕更平整的就有一大把专利:

这个专利是加强组件与第一、第二支撑板中的至少一个滑动连接,使得加强组件上与转轴组件对应的部分能够跟随柔性显示屏同时弯折或展平,加强组件隔离并填充了柔性显示屏与转轴之间的间隙,避免因间隙过大而使转轴组件无法对柔性显示屏形成支撑,防止柔性显示屏在该间隙处产生凹陷而形成坍塌,确保柔性显示屏的平整性。



比如下面这两个图分别来自俩专利:

左边这个专利思路和Moto家那个有点类似,OPPO的是横折,也是通过展开/合上的时候将一部分边缘区域收进边框里面,提升屏幕平整度和展开时的可视面积。

右边这个就是很典型的要解决长期折叠中屏幕可能受损问题了,这个专利是让通过这个导向构件,让屏幕中间区域手里明确,保证屏幕朝预定方向变形,避免屏幕受损。



左边这个,可以看做Find N中框贴合方案的前身。

交互上,2017年的一种应用分身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这就带了一点这代Find N的思考了,即屏幕在展开状态和收起状态,分别应该怎么交互?



偶尔也会冒出来一点奇奇怪怪的想法,挺有意思,当然,最后这些方案肯定被毙了。

比如在公布号CN 110445890 A的专利里面,OPPO给一侧屏幕挖了个大槽,用来让摄像头可以收容在这个凹槽内。这样摄像头既能当前置,也可以当后置用。



再比如在CN 108366148 A这个专利里面,OPPO给竖折屏的顶上装了个摄像头,用来实现不同区域拍摄需求,以及提升屏占比。除此以外还有一大把竖折的脑洞大开的专利,比如竖着两折以后交互和隐私怎么设计、竖着折了以后指纹放哪等等。



到了2019,OPPO开始考虑实际量产问题了——信号、手感、不同形态的交互

一个是开始考虑手感和信号了,另一方面开始考虑降低成本。

下面这俩专利,左边这个是在使用中发现折叠屏,两边会互相挡住信号,因此OPPO开始做电磁带隙结构,实现两遍在部分评断的电磁隔离,避免天线信号衰减,提升信号稳定性。

右边这个是利用磁性组件产生的阻尼,让转轴能在长时间内依然保持阻尼感,同时提高转轴可靠性。




手感——Find N的顺滑开合嘛

下面这两个图分别来自两个专利,目的都是降低组装难度,进而降低整体成本。




这一年也多了很多使用体验方面的提升。

OPPO申请了好几个专利用于检测屏幕开合角度,一个是为了手感,另一个则是为了探索在不同的开合角度上,手机可以做什么。

——这点是不是跟刚发布的Find N有点关联了?



到了2020年,OPPO的专利就有一些量产的端倪——上了测试设备

出现了更多细节上优化的专利——例如,优化内部空间、屏幕保护、测试设备等等,当然,铰链研发也没停。

下面这三个图分别来自三个专利。都采用UTG(专利中叫柔性玻璃)和传统高分子材料结合,用于提升硬度,增强耐刮擦,减少折痕,进而提升使用寿命。UTG厚度仅为70微米,滑雪强化深度为10微米左右,在下面垫了一层强化层——99%的聚氨酯和1%的硅烷偶联剂。测试结果也还不错,这种方式有效的增强了受冲击性能。





嘿,UTG——2年前就开始测试了


OPPO也开始开发测试设备了

测试柔性屏的弯折寿命,因为常用装置是将柔性屏两侧粘贴固定在弯折机后,但柔性屏本身又是有机材料,高中化学知识——相似相容,就容易损坏折叠屏。OPPO这个专利就是用夹紧件代替胶,防止柔性屏在测试中损坏。



当然,关于铰链的研发也没停,我随便找了四个专利,主要依然是在减少屏幕皱褶、增加耐用性、提升手感这几个方面。




到了今年,OPPO量产的计划越来越明显了。

甚至已经开始考虑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屏幕折痕区域像素调整与补偿。

OPPO做了一套算法,通过读取屏幕这很区域像素值情况,在DDIC中调整该区域屏幕显示方式,进而保证在长期使用中,屏幕显示能保持一致,进而降低折痕影响。




今年OPPO甚至还做了一只触控笔

——嘿,定型了,又可以放飞自我了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动式触控笔,包括笔尖机构及设置于所述笔尖机构周围的导电件,所述笔尖机构包括用于发送信号的导电笔芯及套设于所述导电笔芯外的隔离件,所述导电笔芯通过软质的导电材料制成,所述导电件用于收接信号,所述导电件套设于所述隔离件外以使得所述导电笔芯与所述导电件隔离。由于所述导电笔芯无套接软质套,能直接接触触控面板,使所述导电笔芯发射信号性能较强;另外,所述导电笔芯由软质的导电材料制成,所述导电笔芯与所述可折叠触控面板的接触过程中不会划伤所述触控面板,以防止所述可折叠触控面板产生划痕。本发明还提供设有所述主动式触控笔的触控系统及所述触控系统的交互方法。

总结:

回到这张图。



我在OPPO的专利里面看到了下面这六种形态,还看到了一些奇奇怪怪的形态,比如第二代水滴/U型,OPPO给它们在铰链、交互、使用上申请了不少专利,这两个形态也与Omida此前描述的形态接近,但最后依然没有量产。Find N是OPPO在经历了这么多方案的尝试与调整后,在OPPO看来对于消费者最好的方案。希望各位有空,可以去线下多摸摸真机,感受下这么多版迭代下来的手感和交互。

user avatar

本来只想就着我的浪味仙看完发布会就完完事儿了,但是由于今天的发布会太过刺激了……

是的,太刺激了。

刺激到我的小群里是这种画风

为什么是这种画风呢,点到售价部分你就懂了

我现在又准备再看一遍发布会,给大家整理一下今天发布会的重点和目录

可能有点长,也有点慢,大家根据目录选择性的食用

所有图片和内容全部来自本次发布会的截图

不是约稿,放心食用

总结不易,蹲个支持

就……刘作虎镇楼?(说实话我真的好喜欢他的发布会风格,像我以前一个爱讲故事的老师,就好像在和你面对面交流一样)



发布会的开头,讲的其实是一些设计过程,设计理念,和OPPO折叠屏的历史。这部分我更推荐大家去听回放。还是蛮有意思的。

OPPO Find N的设计理念

OPPO Find N的设计理念,简单总结来说就是,好看,好用。

由于我是打算做一个总结向的回答,这部分先跳过去,后面我慢慢写

1.外观

尺寸

外屏 5.49英寸,18:9比例,单手可操控

内屏7.1英寸

内屏横屏设计,无需翻转即可享受专注体验。

配图我就放发布会上的手持图吧

配色

OPPO Find N拥有星夜、云端和浮光三种配色

2.配置

处理器

OPPO Find N搭载高通骁龙888移动平台,最大12GB RAM+512GB ROM的存储组合,搭配石墨烯散热材料和全新芯片级调优,流畅度和发热控制良好

电池容量

内置4500mAh大电池,是目前电池容量最大的折叠屏手机之一,提供出色的续航体验,并且有线闪充、无线闪充、无线反向充电都一应俱全。

X轴线性马达

同时,OPPO 定制行业最顶尖的超大X轴线性马达,实现折叠屏里最好的振动体验。

3.屏幕和折叠屏相关

屏幕素质

E5材质、8192级双屏自动亮度调节,基于LTPO技术的1-120Hz智能动态刷新率

屏幕强度

OPPO Find N屏幕采用全新的12层复合结构设计方案,其中定制的超薄不锈钢基板为柔性屏幕提供更加牢固的支撑;使用厚度仅为0.03mm的最新UTG超薄柔性玻璃,使屏幕具有极佳的弯折性能和防摔抗穿刺能力。

折叠屏的日常使用

发布会上还特意展示了一下看日程,报表,股票等等的感受。

不得不说折叠屏看日程真的是太舒适了,完全是手帐的既视感


水滴型铰链

OPPO FIND N的铰链采用的是自研的行业最好的水滴型铰链——精工拟椎式铰链。成本超过600元,是其它铰链的3倍。

该铰链拥有125项专利技术、 136个零部件和达到0.01mm的加工精度,工艺难度堪比精密的机械表,实现“无缝折叠”和“多角度自由悬停”两大突破性创新体验。

折叠测试

OPPO Find N是首款通过折叠无忧莱茵认证的折叠屏手机。除此之外,即使在-20°的极限环境中,OPPO Find N仍然可以通过20W次的折叠测试。

无缝折叠和多角度自由悬停

4.自由分屏,双指分屏

自由分屏、自由拖拽和新闻拉便签功能,让OPPO Find N成为多任务时代效率利器。

OPPO独创“双指分屏”手势,用户仅用双指下滑一步即可实现分屏。

首创“一键多搜”功能,用户仅用一次搜索,即可呈现不同平台的商品、机票、酒店等内容。

5.自由悬停

OPPO Find N是国内首家支持悬停音乐、悬停健身、悬停会议、悬停观影、悬停视频通话和悬停合影的折叠屏手机,在听歌、健身、开会、看剧、视频和拍照等场景下,帮助用户实现“双手自由”。

6.4K延时摄影+悬停模式

支持4K延时摄影,悬停模式犹如自带三脚架,能够在延时摄影时提供绝对可靠的稳定性。通过选择预设的延时模板,用户只需两步即可轻松拍出电影级大片。

7.其他

驾驶模式

让手机变成中控大屏,即使是传统汽车也可以拥有智能汽车的中控体验。同时,OPPO与高德、千寻合作,带来大屏下的车道级导航,让用户在高速、高架桥上开车时更加安心、省心。

定制输入法

定制九宫格及全键盘输入法、手写输入法和定制医学词库,为用户提供高效省心的输入体验。

8.售价

8GB+256GB版本售价7699元,12GB+512 GB售价8999元。即日起接受预订,并将于12月23日上午10:00在线上渠道全面开售。


我妈催我吃饭了,实在是母命难违,总结和吐槽部分吃完饭再和大家慢慢唠

user avatar

手机行业已经很久没有给人惊喜了,但是折叠屏手机一打开就可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科技感。谁能想到,我们每一天都在触摸的屏幕可以用柔性材料进行折叠,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在一两年前,折叠屏手机刚出现在大众视野,那时候对于大部分人来讲还是较为昂贵的轻奢用品,一两万都是正常的,但是随着各大厂商深入布局,随着制作工艺的不断提升,加之以销量降低研发成本,逐渐出现了很多的较为实用的折叠屏手机。

对于折叠屏手机,大众其实最关注的就是折叠方式、铰链技术、柔性屏幕。毕竟这方面用户比较担心是否稳定,换句话说折叠部位是最关键的,也是出问题概率较大的部位,这个位置的技术对于优秀产品已经是必要项了。2020 年 6 月,OPPO 随机选取 1000 名 8K+手机用户,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调研高端机用户对折叠屏手机的态度。其中用户对于折叠屏手机的担忧主要集中在 4 个方面,技术不成熟易损坏(51%)、没有使用需求(44%)、屏幕有折痕(40%)、手感不好便携性差(39%)。换句话说,消费者主要关注的方面就是折叠屏手机的折叠处。

当然,我最关注的点也是这里。

当科技来临之时,怀疑是正常的,但是我们还是要尝试的去理解它,慢慢的去接受它。其实随着各大厂商布局折叠屏,折叠处的技术问题已经不是什么值得担忧的了。接下来我们就详细的说说内折技术、铰链技术相关的问题。

一、亮点1:内折与外屏

如上图所示,OPPO Find N是属于内折屏的,就比如笔记本电脑,屏幕跟键盘位置属于内屏,然后可以折叠起来。这种内折设计由于看不到主屏幕,所以会在背面添加一个日常显示屏,这个外屏OPPO Find N也给了我相当的惊喜。折叠屏手机的外屏正常来讲够用就行,对于广大用户来讲基本就是看个时间与信息的简介,或者单手操作一下,一般来讲用不到太好的、太大的屏幕。

而OPPO Find N在外屏位置用了5.49寸、90.7%屏占比的外屏,如上图所示,甚至不输于大部分的非折叠屏手机。并且这个是18:9的长宽比,是一个正常的非折叠屏手机的尺寸。近视、眼镜不好的朋友看起来也非常舒服,不至于特别窄,这个也克服了之前一些折叠屏手机的劣势,个人认为这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点。

二、亮点2:铰链技术、柔性屏幕

折叠屏铰链,也就是折叠部位的转轴,这里非常关键,因为事关折痕与耐用性。降低折痕需要对铰链的选型、零部件进行优化,尽可能的实现较小的折痕。

一般来讲,折叠屏铰链主要有水滴铰链和U型铰链两种方案。OPPO Find N的折叠部位可以说是比较有亮点了,OPPO Find N采用了结构复杂、成本更高的水滴铰链。这种技术能够将屏幕弯折半径提升2倍,塑性变形降低,屏幕折痕降低近50%。

对于水滴铰链,我们举个例子,将一张 A4 纸对折时,相当于在折叠处形成一个弯折半径趋近于 0mm 的圆,此时直面会形成一道非常明显的折痕。捏住 A4 纸的两端,纸面会形成一个类似水滴形状的曲线,弯折半径很大,展开后纸面几乎没有折痕。屏幕折叠也是同样的原理,同等情况下折叠处弯折半径越大,产生的折痕越浅。

柔性屏幕很多用户就更会关注了,毕竟大部分人对于柔性屏幕还没有真正使用过。OPPO Find N内屏是由采用了 水滴形态UTG玻璃,抗蠕变抗冲击性能更好,并且在折叠区域采用断开的钢板粘连方案,能够减小钢板对于显示层的破坏。经过测试,使用1个月后,这款手机相较于传统屏幕,折痕能够减轻30%。这块内屏是德国莱茵 20W+折叠无忧认证的屏幕,也可能是全球折痕最轻微 的屏幕。 其实,技术升级也意味着成本的提高,水滴铰链比U型铰链结构更复杂,零部件更多。据OPPO公布的数据,水滴铰链有136个零部件,成本大概在800元附近。

而普通的U型铰链我查了一下大概50-60个零件,也就是一两百元附近的成本。就现在价格战的背景下,我还是十分佩服这一点的付出的。

三、折叠屏手机的使用场景

说完了亮点,就应该聊聊折叠屏有哪些优势了,毕竟大部分用户还不是折叠屏手机。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去年曲面屏手机的这两张图,泪目

而用折叠屏手机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折叠屏手机最大的优势是大屏幕能够展示更多的信息,无论是看电影、玩游戏、看市场都是更方便的。甚至在短线的情况下,可以一个屏幕开分时线走势图,一个屏幕用来卡价格下单,这一点普通非折叠屏手机是绝对做不到的。我在电脑旁边时候,如果想要买在一个好的价格位置都是喜欢开着电脑看技术指标,手机用来下价格单。如果有折叠屏手机,显然可以省去电脑了,意味着我外出时候也可以边看技术指标边下单了。

再比如对比两个APP餐点,甚至淘宝、拼多多哪个更划算。折叠屏手机点开分屏模式就可以看两个APP的界面了。这个对于很多省钱小能手来讲十分方便,双十一时候我周围很多女生就喜欢对比护肤品、化妆品各个平台的价格,然后结合各种优惠活动选一个最划算的。

甚至可以开会时候,一半的屏幕作为支架,然后开腾讯会议,方便记录会议内容。当然开双屏听会,一遍逛淘宝炒股也是OK的,orz。当然这款手机开发的目的肯定不是为了方便大家划水,而是为了提高大家的工作、生活效率,手动狗头。

还有驾驶模式时候看地图十分方面,车载大屏幕可以看到更全景的地图,内容简介清晰呈现,可以为驾驶中的用户提供更便捷的体验。

展开折叠屏幕后,玩游戏、看视频就不用说了,基本有平板的体验了。自己出门排队时候总不可能带个平板,而用折叠屏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处享受大屏幕的观影、玩游戏的感觉。

四、外观

最后我们来聊聊这款手机的外观。

重量:对于比较大的手机,我最关注的是重量,如果很多朋友有躺在床上时候玩手机被砸脸的体验应该就明白为什么了。OPPO Find N在搭载 4500mAh 电池的情况下,将整机重量控制在 275g,与一台大屏旗舰机佩戴保护壳的重量相当,这个重量还不至于砸到脸上很疼,一些女生玩起来也不至于手很累。其实OPPO的工程师、设计师团队在机身重量上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因为手机都是先确定尺寸,再来制作机身。这种情况下,重量便是一个需要攻克的难题。这款手机使用了碳纤维、玻纤等新型材料,对机械结构重新设计,为了降重,甚至关心很多0.01g的差距。

屏幕:前面说过这款手机外屏 5.49 英寸,而内屏更加惊喜,是7.1 英寸的折叠屏黄金尺寸。外屏可以单手操作,内屏展开就是超大屏幕体验。这个屏幕就算是你用26键,也基本不会出现误触的的问题了。

机身:这款手机有三款颜色可以选择,除了经典的白、黑色以外,还给了一款浮光色,紫色、蓝色、粉色三色交融。边缘机身是3D微曲面,并且跌落测试达直板机标准,通过德国莱茵折叠无忧认证,折叠屏重量要大一些,能通过这个测试还是非常不容易的。在大部分关注的折叠处,也进行了弯折测试,无论在常温、低温还是高温高湿环境下均通过了20w次开合测试,牢固耐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OPPO Find N 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这款折叠屏手机的出现,在我看来,绝不仅仅是“又一款折叠屏”这么简单。OPPO 显然是带着诚意和思考来解决现有折叠屏产品痛点的,而 Find N 的表现也确实让人眼前一亮。细品 Find N 的“亮眼”之处:首先,最直观也是最令人惊喜的,就是它的折痕控制。这.............
  • 回答
    OPPO 终于迈出了自研芯片的第一步,发布了自家首枚 6nm 工艺的 NPU 芯片。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背后蕴含着 OPPO 在未来竞争中想要掌握主动权的心思。那么,这枚 NPU 到底有没有用?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 OPPO 要做 NPU?先别急着问“有没有用”,咱们先搞清楚 OPPO 为啥要.............
  • 回答
    OPPO公关吐槽华为公关,澄清OPPO不使用鸿蒙的背后博弈OPPO公关团队近期对华为公关部门的“吐槽”,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OPPO为何不采用鸿蒙系统的讨论,是一个值得深入剖析的事件。这不仅仅是两家中国科技巨头之间的言语交锋,更是背后复杂的商业策略、市场竞争和技术选择的体现。要详细地看待这一事件,我们.............
  • 回答
    这事儿吧,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OPPO 公关团队突然在网上“开炮”,吐槽华为公关,而且还顺带表了自家立场,说不搞鸿蒙。这事儿一出来,立马就搅动了科技圈的神经,大家都在议论纷纷。咱们先来看看 OPPO 这边的动作。按理说,两个大厂之间,尤其是竞争对手,公关层面通常是比较“克制”的,你来我往但也都在规则.............
  • 回答
    OPPO沈义人关于Find X2的“3K屏”概念,这的确是当时一个挺有意思的讨论点,也引发了不少关于屏幕分辨率的思考。要怎么看待这个说法是否合理,咱们得一点点拆解开来聊。“3K屏”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首先,我们得知道,屏幕分辨率通常是用像素点来衡量的,比如我们熟悉的1080p(FHD+)、1440p.............
  • 回答
    OPPO副总裁沈义人微博异常:清空内容改名,疑似友商粉丝攻击所致近日,OPPO副总裁沈义人的一系列微博操作引发了广泛关注。他不仅清空了自己所有过往的微博内容,还将微博昵称从“沈义人”改为“沈戈”,这一反常举动立刻在网络上掀起了关于原因的猜测,其中,友商(特指H&M)粉丝的恶意攻击被认为是导致这一事件.............
  • 回答
    OPPO加单1.1亿台,环比增长一倍:一场精心策划的“赌局”还是洞察先机的“预判”?最近,手机圈里最引人瞩目的消息莫过于OPPO大幅加单1.1亿台,这一数字比上一季度激增了一倍,无疑在行业内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在当前市场竞争白热化、整体需求增长趋缓的大环境下,OPPO此举显得格外大胆,甚至有些“逆势.............
  • 回答
    李杰的“真自研”之问:市场喧嚣下的冷静观察OPPO Find 产品线总裁李杰的一句“现在大家都在说自研,但真自研的不见得有几个”,无疑在当前热闹非凡的科技圈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涟漪。这句话的背后,隐藏着对行业现状的深刻洞察,也折射出消费者在面对“自研”标签时的迷茫与期待。要理解这句话的分量,我们需要深入.............
  • 回答
    OPPO在充电技术领域的持续发力,特别是SuperVOOC 2.0 65W快充、30W无线闪充以及VOOC 4.0技术的发布,无疑是其产品竞争力的一大亮点,也对整个智能手机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OPPO这些充电技术的意义和价值:一、 SuperVOOC 2.0 65W快.............
  • 回答
    关于OPPO Reno Ace 10月17日的销量状况,这涉及到具体数据的披露,而这类销售数据通常不会实时对外公开。即使有,也可能是通过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的报告,但这些报告通常是针对一段时间(如季度、月度)的统计,而不是精确到某一天的。然而,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推测和分析OPPO Reno Ace在.............
  • 回答
    OPPO 125W 超级闪充:一次技术飞跃,还是“数字军备竞赛”的延续?7 月 15 日,OPPO 准备发布他们的 125W 超级闪充技术,这无疑又一次将手机充电速度推向了新的高度。在如今这个电池续航焦虑与快充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每一次新的闪充技术的出现,都像是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巨石,激起层层涟漪.............
  • 回答
    “OPPO 从十年前就开始造平板电脑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折射出OPPO的产品战略与行业演进OPPO中国区副总裁刘波在近期一次公开场合抛出的这句话——“OPPO从十年前就开始造平板电脑了”——乍听之下,似乎有些令人意外,甚至可能引发一些市场的困惑。毕竟,在大多数消费者的印象中,OPPO近几年才开始.............
  • 回答
    OPPO 屏下摄像头技术的“庐山真面目”:一次大胆的尝试OPPO 副总裁沈义人最近披露的屏下摄像头技术,无疑在智能手机行业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这项被寄予厚望的技术,旨在彻底解决前置摄像头的开孔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那么,这项技术究竟带来了什么?它是否名副其实的“黑科技”?让我们一起来深.............
  • 回答
    “ OPPO 40 万年薪招聘应届生”——这消息一出,瞬间点燃了社交媒体的讨论热潮。朋友圈里,毕业季的焦虑感被这份巨额 Offer 冲得一干二净,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羡慕嫉妒恨,以及各种猜测和疑问:“这消息是真的吗?”“到底是什么岗位能拿这么高的薪水?”“我这个专业能不能拿到?”这事儿,说实话,听着就有.............
  • 回答
    OPPO R9 82天销量破700万,这个数字,搁现在来看,绝对是妥妥的“现象级”了。想当年,智能手机市场远没有现在这么白热化,大家对手机的期待点也更集中,OPPO R9能在这个节点上交出这样的答卷,绝对不是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精准叠加的结果。首先,得从产品本身说起。OPPO R9上市的时候,整个手.............
  • 回答
    OPPO 前副总裁的这番话,在我看来,简直是一语道破了当前手机市场一个颇为普遍的潜规则,也为咱们普通消费者在双十一选购手机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参考价值的视角。他说的“一些厂商库存积压不少,618 杀价猛烈的机型双 11 也会很猛”,这背后其实是好几层意思,值得我们一层层地扒一扒。首先,他提到了“库存积压.............
  • 回答
    这事儿,说实话,我听着都窝火!OPPO 官网买手机,结果收到的货跟页面上宣传的对不上,关键是客服还来一句“宣传有误”,然后就不给你退货?这简直是把消费者当傻子耍。OPPO 官网买手机货不对版,客服回复「宣传有误」不予退货?这叫什么事儿?这事儿,简直是把消费者权益踩在脚底下摩擦。你想啊,消费者之所以选.............
  • 回答
    OPPO K9 Pro 就要来了,这事儿在手机圈儿也算是个小热点。毕竟 K 系列一直以来都是 OPPO 主打性价比的系列,能把配置堆上去,价格还能压住,确实吸引了不少消费者。这次 K9 Pro,从目前曝光的零星消息来看,OPPO 似乎是想在几个关键点上做文章,让它更具竞争力。首先,性能这块儿,OPP.............
  • 回答
    OPPO与武汉大学联合研发退烧手机壳:一场降温科技的破局,还是科技噱头?最近,“OPPO携手武汉大学研发退烧手机壳”的消息在科技圈和大众群体中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这个听起来颇具想象力的结合,让我们不禁想要一探究竟:这究竟是一项突破性的降温科技,还是仅仅一个为了吸引眼球的“概念”?对于这样的合作,我有着.............
  • 回答
    OPPO工厂招聘涉嫌民族歧视事件:违法行为的暴露与社会心态的浮现最近,关于OPPO某工厂招聘时涉嫌对少数民族就业存在歧视的传闻,以及随之而来引发的舆论风波,确实引人深思。尤其令人不安的是,这种明显的违法行为,竟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相当一部分评论的支持。这不仅仅是一个企业招聘的个案,更折射出我们社会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