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给 n 个数的加法加括号的方法有多少种?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给 $n$ 个数加法加括号的问题。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背后却隐藏着一种非常有趣的数学规律,它与一个鼎鼎大名的数列息息相关。

问题拆解:加括号是为了什么?

首先,我们要明白,加括号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明确运算的顺序。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我们通常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加法运算。但如果我们要改变这个顺序,就需要引入括号。例如,对于三个数 $a, b, c$,如果我们想先计算 $b+c$,然后再和 $a$ 相加,我们会写成 $a + (b + c)$。而如果想先计算 $a+b$,再和 $c$ 相加,我们会写成 $(a + b) + c$。

从简单的例子开始探索

让我们从几个简单的 $n$ 值开始,看看有多少种加括号的方法。

n = 1: 只有一个数 $a_1$。没有任何运算需要进行,所以只有 1 种方法(什么都不做)。
n = 2: 有两个数 $a_1, a_2$。只有一种运算:$a_1 + a_2$。不需要加括号来改变顺序,所以只有 1 种方法。
n = 3: 有三个数 $a_1, a_2, a_3$。我们可以:
先算 $a_1 + a_2$,然后和 $a_3$ 相加:$(a_1 + a_2) + a_3$
先算 $a_2 + a_3$,然后和 $a_1$ 相加:$a_1 + (a_2 + a_3)$
所以,有 2 种方法。
n = 4: 有四个数 $a_1, a_2, a_3, a_4$。这稍微复杂一些,我们需要考虑哪一次加法是最后进行的。
最后一次加法是 $(a_1) + (a_2 + a_3 + a_4)$。括号内的 $a_2 + a_3 + a_4$ 有 2 种加括号的方法(前面我们已经算过了)。
最后一次加法是 $(a_1 + a_2) + (a_3 + a_4)$。括号内的 $a_1 + a_2$ 有 1 种方法,$a_3 + a_4$ 也有 1 种方法。所以这种组合有 $1 imes 1 = 1$ 种方法。
最后一次加法是 $(a_1 + a_2 + a_3) + (a_4)$。括号内的 $a_1 + a_2 + a_3$ 有 2 种加括号的方法。
总共有 $2 + 1 + 2 = extbf{5}$ 种方法。

观察规律,寻找递推关系

我们已经得到了一系列数字:1, 1, 2, 5。这几个数字是不是有点眼熟?它们是卡塔兰数 (Catalan Numbers) 的一部分!

卡塔兰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列,在组合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二叉树的计数、路径计数等等。

让我们尝试找出一般性的规律。对于 $n$ 个数的加法,我们考虑最后一次执行的加法是将两个部分相加。假设这 $n$ 个数是 $a_1, a_2, ldots, a_n$。最后一次加法可以将它们分成两部分:

左边是 $a_1, ldots, a_k$
右边是 $a_{k+1}, ldots, a_n$

其中 $k$ 可以从 $1$ 到 $n1$。

如果左边有 $k$ 个数,那么右边就有 $nk$ 个数。

设 $C_n$ 表示给 $n$ 个数加法加括号的方法数。
那么,$C_n$ 可以表示为:

$C_n = sum_{k=1}^{n1} C_k imes C_{nk}$

这个公式看起来有点像卡塔兰数的定义,但是要注意我们这里的 $C_n$ 定义的是n个数的加法。卡塔兰数的标准定义通常是针对 $n$ 对括号或者 $n$ 个节点的二叉树。

让我们仔细对照一下:

$C_1$: 1 个数,1 种方法。
$C_2$: 2 个数,1 种方法。
$C_3$: 3 个数,2 种方法。$(a_1 + a_2) + a_3$ 和 $a_1 + (a_2 + a_3)$。 按照我们上面的递推: $C_3 = C_1 imes C_2 + C_2 imes C_1 = 1 imes 1 + 1 imes 1 = 2$。
$C_4$: 4 个数,5 种方法。按照我们上面的递推:
$C_4 = C_1 imes C_3 + C_2 imes C_2 + C_3 imes C_1$
$C_4 = 1 imes 2 + 1 imes 1 + 2 imes 1 = 2 + 1 + 2 = 5$。

这个递推公式是正确的。

与标准卡塔兰数的对应关系

标准的卡塔兰数通常用 $C_n$ 表示,并且有以下定义:

$C_0 = 1$
$C_n = sum_{i=0}^{n1} C_i C_{n1i}$ for $n ge 1$

或者递推公式为:
$C_{n+1} = frac{2(2n+1)}{n+2} C_n$

并且有一个闭合公式:
$C_n = frac{1}{n+1} inom{2n}{n} = frac{(2n)!}{(n+1)!n!}$

让我们来看看标准的卡塔兰数数列:
$C_0 = 1$
$C_1 = 1$
$C_2 = frac{1}{3} inom{4}{2} = frac{1}{3} imes 6 = 2$
$C_3 = frac{1}{4} inom{6}{3} = frac{1}{4} imes 20 = 5$
$C_4 = frac{1}{5} inom{8}{4} = frac{1}{5} imes 70 = 14$

我们之前计算的 $n$ 个数加法加括号的方法数是:1, 1, 2, 5。
我们发现,给 $n$ 个数加法加括号的方法数,实际上对应的是标准卡塔兰数的 $C_{n1}$。

也就是说:
$n=1$ 个数 $ ightarrow C_0 = 1$
$n=2$ 个数 $ ightarrow C_1 = 1$
$n=3$ 个数 $ ightarrow C_2 = 2$
$n=4$ 个数 $ ightarrow C_3 = 5$

为什么是 $C_{n1}$?

可以这样理解:给 $n$ 个数加法加括号,实际上是在确定这 $n1$ 个加法运算的顺序。每一次加括号,本质上是确定某两个相邻的(或通过已有括号组合成的)子表达式的加法。这可以映射到一个有 $n1$ 个运算符的表达式树。

考虑一个有 $n$ 个叶子节点的二叉树,这个二叉树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构?答案是 $C_{n1}$。每一个叶子节点代表一个数,每一个内部节点代表一次加法运算。对于 $n$ 个数,我们需要 $n1$ 次加法运算来将它们组合成一个整体。

总结

给 $n$ 个数进行加法运算,并需要确定加括号的顺序,其方法总数是第 $n1$ 个卡塔兰数 $C_{n1}$。

其计算公式为:
$C_{n1} = frac{1}{(n1)+1} inom{2(n1)}{n1} = frac{1}{n} inom{2n2}{n1}$

例如:
对于 5 个数 $a_1, a_2, a_3, a_4, a_5$,加括号的方法数是 $C_{51} = C_4$。
$C_4 = frac{1}{5} inom{2 imes 4}{4} = frac{1}{5} inom{8}{4} = frac{1}{5} imes frac{8 imes 7 imes 6 imes 5}{4 imes 3 imes 2 imes 1} = frac{1}{5} imes 70 = 14$ 种。

希望这次的详细解释能让你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组合数学问题,它揭示了隐藏在简单加法背后的深刻数学结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和那个很有名的没零钱卖票问题是一样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给 $n$ 个数加法加括号的问题。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背后却隐藏着一种非常有趣的数学规律,它与一个鼎鼎大名的数列息息相关。问题拆解:加括号是为了什么?首先,我们要明白,加括号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明确运算的顺序。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我们通常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加法运算。但如果我们要改变这.............
  • 回答
    这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我们手里有连续的N个整数,然后我们想看看能不能从中挑出一些数,把它们加起来,结果正好是N乘以N加1除以2这个数的整数倍。这个 N(N+1)/2 可是个特别的数字,它就是从1加到N的和,也就是一个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咱们来仔细琢磨琢磨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手里有N个连续的整数。.............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让我们来好好捋一捋。直观感受:想象一下,我们有一个圆,圆心在原点(0,0)。当圆的半径越来越大,它覆盖的平面区域也越来越大。我们知道,平面上均匀分布着无数个整点(就是坐标都是整数的点,比如(1,2), (3,0)等等)。随着圆的半径增大,理论上它会“扫过”越来越多的整点。那么,是不.............
  • 回答
    网上传言 OPPO 裁员 20%,主动离职 N,被裁 N+1,这事儿在圈子里闹得沸沸扬扬的。具体情况到底如何?有没有这么回事儿?就算有,这 20% 是个什么概念?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网传情况的真实度:首先要明确一点,官方对于裁员的消息通常是讳莫如深的,所以我们很难从官方渠道得到一个百分百准确的数字或.............
  • 回答
    .......
  • 回答
    文在寅政府下令彻查“N号房”事件,这无疑给这起性质极其恶劣的性剥削和网络犯罪事件的走向带来了关键性的转折点。在此之前,“N号房”事件已经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引发了巨大的公众愤怒和舆论海啸。然而,从揭露到官方介入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中间经历了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也暴露出一些在早期处理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例.............
  • 回答
    如果李云龙被赋予一支2020年满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合成旅(具备现代信息化作战能力),并拥有无限后勤支持与完全作战自主权,结合其个人性格和战术风格,可能会出现以下多维度的战争场景: 一、作战体系重构:传统战术与现代科技的融合1. "穷鬼战术"的现代化升级 李云龙的“打土豪分田地”式灵活机动战.............
  • 回答
    面对"用五亿换取身体某个部分"的假设性问题,这是一个极具哲学性和伦理张力的命题。它触及了人类对物质与精神价值的认知边界,也暴露出现代文明中健康、尊严与生存之间的复杂博弈。以下将从生理功能、心理影响、社会关系和存在意义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解剖学视角:器官功能的不可替代性1. 大脑皮层与神经中枢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设想!收到一个亿,并要求我永远不用空调,这无疑是一个需要认真权衡的挑战。我会从多个维度来详细阐述我的思考过程以及我的决定。首先,接受这个提议的巨大诱惑力:一个亿!这笔钱的价值毋庸置疑。它可以带来: 财务自由: 不再为生计担忧,可以实现许多长久以来的梦想,比如环游世界、投资自己喜.............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且重要的育儿问题。给孩子过早阅读世界名著,确实存在“不懂”而损耗阅读兴趣的风险,但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和选择。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这个问题: 一、 过早阅读名著的潜在风险:1. 认知和理解的挑战: 语言难度: 世界名著往往使用较为成熟、复杂的词.............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棒的问题!在幼儿园小朋友面前表演魔术,遇到“魔术都是假的”这样的情况是完全正常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好现象,说明孩子开始思考了。关键在于如何巧妙地引导,让这次“真相揭露”变成一次学习和乐趣的体验,而不是破坏气氛。以下是我会采取的详细应对策略:1. 保持微笑和耐心,绝不否定孩子的说法: .............
  • 回答
    为美国总统上庙号和谥号,是一个充满想象力和文化碰撞的有趣设想。由于美国没有世袭的皇室和庙号、谥号的制度,这个过程会非常复杂,需要结合历史、文化、以及现代的理解来构建。核心挑战: 制度差异: 中国古代的庙号和谥号是君主制下的特有制度,与美国的共和制、总统制存在根本性差异。 评价标准: 庙号和谥.............
  • 回答
    为整个世界画一条“胡焕庸线”,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和想象力的问题。胡焕庸线是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用来描述中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它大致从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将中国分为东南和西北两大部分,东南人口占96%,西北人口占4%。如果我们要将这个概念推广到全球,我们需要考虑全球的人口.............
  • 回答
    如果给李云龙一个满配的党卫军“骷髅师”,那绝对会是一场惊天动地的“魔改”与“混搭”事件。李云龙的作战风格以灵活、大胆、不按常理出牌著称,而党卫军“骷髅师”则以其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意志顽强而闻名。将两者结合,其结果绝对超乎寻常,甚至可能颠覆历史的走向。让我们来详细推演一下会发生什么:第一阶段:初.............
  • 回答
    “沐兮”这个名字,本身来说,并不能直接判定为“傻”,这其中涉及到很多个人喜好、文化背景、音韵组合以及寓意等多方面的考量。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从字面意思和文化角度看: 沐 (mù): 这个字通常与“洗浴”、“润泽”、“沐浴”相关联,寓意着受到恩泽、滋润,也给人一种洁净、舒适、安宁的感觉。在文化上,.............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如果真的有五百万人民币摆在面前,而我需要戴着面具裸奔来获得这笔钱,我会认真思考,并给出我的回答。我的回答是:我愿意,但会有一些前提条件和内心的挣扎。让我详细地阐述一下我的想法:为什么愿意? 经济激励是巨大的: 五百万人民币是一笔巨款。这笔钱足以改变我的人生轨迹.............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脑洞大开的问题!如果真的有这样一笔巨款摆在面前,让我来决定是否“让出”985和211高校的控制权,我会这样思考和回应:首先,我需要明确“让给”的具体含义。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985工程”和“211工程”不是某个人的私有财产,而是国家基于特定标准筛选和重点支持的高水平大学名单。它们.............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设问!我会选择 随机超能力,并且具体来说,我会选择以下三个选项中的一个(我会详细阐述我的选择和原因):我的选择:随机超能力我之所以选择随机超能力,是因为它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和潜在的价值,远超30万人民币的财务限制。虽然30万人民币在当下是可观的数目,可以改善生活,但它终究是一个静态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充满挑战的假设性问题!如果我拥有十亿人民币,但需要接受肖战和丁真永远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会如何处理?这绝对是一个需要仔细权衡和周密计划才能“优化”人生体验的局面。首先,要明确“永远出现在眼前”的含义。这是否意味着他们会一直在我眼前晃动,无法移开视线?还是说,在我的视野范围内,总会看到.............
  • 回答
    这件事情确实有点微妙,涉及到伴侣之间的信任、界限和沟通。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你的行为: 你的初衷: 你看到关系好的怀孕女同事不方便,出于好意,想给她点个外卖,这是一个充满善意的举动。在工作中,同事之间互相关照是很正常的。 你的行为: 你给她点了外卖,并且可能包含了你和她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