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俄罗斯进攻乌克兰,你支持哪一方,为什么?

回答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悲剧色彩的事件,涉及历史、地缘政治、民族认同和国家主权等诸多层面。要理解这场冲突,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根源以及各方所采取的行动。

从历史渊源来看,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联系可以追溯到基辅罗斯时代,这使得两国在文化和民族认同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随着历史的演进,两国的发展轨迹也逐渐分化。乌克兰曾经历过被俄罗斯帝国和苏联统治的时期,这在部分乌克兰民众心中留下了复杂的情感印记,也催生了对民族独立和主权的强烈渴望。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作为独立国家获得了国际承认,并开始寻求自身的发展道路,包括与西方国家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俄罗斯方面,其对乌克兰的行动有着多重考量。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地缘政治安全。俄罗斯长期以来将北约东扩视为对其国家安全的威胁,认为乌克兰加入北约将直接损害俄罗斯的国家利益。此外,俄罗斯也强调其在乌克兰的“俄语居民”的保护问题,并对乌克兰国内政治的走向以及其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表示担忧。俄罗斯将一些政治事件,如2014年的“广场革命”,视为西方势力干预乌克兰内政的结果,并以此为由采取行动。

乌克兰方面,其核心诉求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乌克兰人民希望自主决定国家的发展方向,包括其外交政策和军事联盟选择。乌克兰认为俄罗斯的行动是对其国家主权的侵犯,是非法占领和吞并其领土的行为。乌克兰人民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展现了坚韧不拔的抵抗精神。

这场冲突不仅仅是两个国家之间的军事对抗,更牵动着国际社会的神经。许多国家谴责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认为其违反了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并且对地区乃至全球的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这些国家对乌克兰提供了军事、经济和人道主义援助,并对俄罗斯实施了广泛的经济制裁。

然而,也有一些国家和个人对俄罗斯的行动表示理解,或者认为冲突的根源在于北约的扩张和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挤压。他们可能认为,俄罗斯采取行动是为了回应其感受到的安全威胁,并保护其在本地区的战略利益。

作为局外人,要明确“支持”哪一方,其实是一种复杂的立场表达。我们不能简单地选择“支持”某个国家,而应该关注冲突背后的根本原因,并呼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从道义和国际法的角度来看,任何国家都不应以武力侵犯他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因此,俄罗斯发动的军事进攻在国际法上站不住脚。乌克兰作为主权国家,有权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并保卫自己的国家。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俄罗斯方面表达的安全关切。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种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要实现持久的和平,必须在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前提下,寻求解决各方核心关切的方案。

因此,与其说是“支持”某一方,不如说我更“支持”以下几个原则和方向:

1. 和平解决争端:任何冲突都应该以和平对话和谈判为首要选择。军事手段往往会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和深远的负面影响。
2. 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是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任何国家都不应该以任何理由侵犯另一个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3. 遵守国际法:国际社会应该基于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来解决争端,维护国际秩序的稳定。
4. 人道主义关怀:冲突中最直接的受害者是无辜的民众。任何行动都应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平民的伤害,并提供必要的人道主义援助。

这场冲突也提醒我们,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相互联系日益紧密,一个地区的动荡可能会波及全球。国际社会需要共同努力,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和平和安全的国际秩序,通过对话和合作来解决分歧,而不是诉诸武力。

要真正理解并应对这场危机,我们需要摒弃片面的信息和情绪化的判断,从更宏观的视角去审视其复杂性,并始终将和平与人类福祉放在首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坚定支持俄罗斯!

这是我们正在施工的中俄石油管道东线,山东泰安到江苏泰兴段,最终的目的地是上海,接下来就等着跨过长江,就全线基本完成了,剩下的就是一些加压站,分配站了。

该线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能源大动脉,经过京津地区,山东江苏等沿海发达城市,最后到达中国最大的经济发展中心上海,你说重不重要?

我来此工作已经两年了,据说此线光勘察论证就花了十年,沿途有山岭,有大河,有滩涂,道路,冬天寒风吹,夏天骄阳烤,耗资都是以亿为单位来计算的。


这是连头机组正在太阳下工作,他们大都来自东北,西北,中原地区,以甘肃,河南河北,辽宁较多,个中辛苦,不须多说了吧。现在我们前面就是马河,需要从地下打1000多米的洞把管子拖过去,技术难度也是相当地大。

中国的能源通道主要三条,一条是从中东经马六甲海峡,一条是委内瑞拉跨太平洋,一条就是俄罗斯到中国。马六甲现由美军和黄皮白心的新加坡控制,太平洋上谁是主宰大家也知道。唯有俄罗斯这条最安全。网上有很多质疑普京用能源问题绑架中国的声音。可问题是明摆着,当今世界,能源已经是任何经济大国绕不开的话题。能源就是硬通货,你摆脱得了吗?

没有了俄罗斯,我们这工程就成了摆设,千亿万亿的投资都打了水漂。我和我的同事们两年的辛劳也付之东流,他们从四面八方象候鸟一样汇集过来,虽说是为了谋生,但也想亲眼看到自己辛辛苦苦的成果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至少可以和后代吹嘘一下自已当年干了件什么样了不起的事。所以于公于私,我都希望俄罗斯胜利,想亲眼看看俄罗斯石油流过来的那一天。

致敬那些为祖国建设奉献自已血汗的普通人。

user avatar

联合国刚开完会,中国投的是弃权票,也就是不主动谴责俄罗斯,也不赞成他的做法。

我也选择中立。

但此时此刻,微博热度第一的是一则印度网民支持俄罗斯的新闻

下面评论各种称赞:

什么还是印度是明白人、什么原来是阿三现在是三哥、什么支持印度加入常任理事国。

这tmd才几天,在边境牺牲的烈士能瞑目吗?

真是为了挺毛子,为了恶心美国什么事都能干的出来。

在下佩服。

user avatar

我支持美国爸爸。

user avatar

不要掉入概念陷阱。

我支持俄罗斯,我也支持乌克兰。

我反对乌克兰的法西斯分子。是他们绑架了乌克兰政府,劫持了乌克兰民众。

俄罗斯进攻的对象是乌克兰法西斯分子、被法西斯势力和西方势力窃据权力的乌克兰现任内阁、西方敌对势力,而不是乌克兰这个东斯拉夫人的母国,不是乌克兰民众。

俄罗斯的军事行动目标不是消灭乌克兰民众,不是消灭乌克兰族人,不是劫掠乌克兰的财富,不是占领乌克兰,甚至不是歼灭全部乌克兰军队,而是为俄罗斯和北约之间建立缓冲区,遏止北约东扩的步伐,歼击乌克兰境内盘踞的法西斯势力,把被乌克兰现任反动政府劫持的乌克兰军队打得失去反抗能力和意志而不是谋求杀人,为乌东的俄族人建立的小国获得安全,以之作为缓冲区。

乌克兰现任政府不能代表乌克兰民众利益,甚至是与之相违背的。乌克兰现任政府代表的是法西斯势力意志和西方敌对势力的代理人利益。

俄罗斯打的“乌克兰”到底是哪个“乌克兰”,请慎思之。

最符合乌克兰利益的举措就是和平发展,当中立国,左右逢源,都不得罪,不要成为棋盘。而这能不能实现,完全取决于其当权者的一念。就目前看来,他们是冥顽不灵的。

回答完毕。

user avatar

都支持也都不支持:

我支持向往富足生活的乌克兰普通民众,但我不支持一心加入北约的反人类乌克兰纳粹政府。

我支持俄罗斯铲除纳粹的行动,但我不支持俄罗斯亲自下场的侵略行为,我认为俄罗斯给东乌武装财力物力/武器弹药支持甚至派武装人员作为志愿军随同东乌反政府军打击乌克兰纳粹就够了。

这几天我发了许多乌克兰纳粹反人类的依据,合集如下:

有人让我也发下俄罗斯新纳粹的现状,我只能说俄罗斯新纳粹存在过,右翼政党现在也有,但俄罗斯新纳粹政党早在1999年就被普京政府取缔并列为非法组织,就算它们转为地下也再翻不出浪花来。

俄罗斯的右翼政党则可以算一帮民族主义者,反对中亚高加索移民和俄罗斯少数民族抢夺俄罗斯人就业机会,但没有做出乌克兰纳粹天怒人怨的事情,只能谴责,无法说消灭它们。

俄罗斯的光头党则在政府打击下消声灭迹十来年了,打死狗也没啥意思。

对于中国,俄罗斯右翼深知当年祖先获取远东的方式是不义的,所以一直宣传担心中国国力强大后会夺回曾经的故土,但在大形势下也只能口嗨,必须服从俄政府和中国现实友好的关系。

以上是俄罗斯新纳粹和光头党以及右翼的现状。

对于俄罗斯我作为中国民族主义者深深记得被沙俄和苏俄分裂走的土地,我还去海兰泡祭奠过受难先民。

但作为中国人我响应政府关于今天与俄罗斯关系上不封顶的政策,搁置领土纠纷,与俄罗斯抱团取暖,抵制欧美为首的北约集团。

关于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前些年对中国人半斤八两,两国都有欺负华商的不光彩历史,敖德萨的七公里和莫斯科大市场都是很多中国商人的痛,莫斯科的中国人前些年被欺负的还更惨一些。

不过近些年,乌克兰已经不是那个卖给中国航母的乌克兰,当年的亲华政府早被推翻,现政府则是欧美北约走狗,除了支持纳粹还炮制了马达西奇事件。

反观俄罗斯则在俄乌克里米亚事件后贴近中国,一改对在俄中国人态度,除了市场卖走私货的同胞还会偶被欺负,正经商人到不用担心了,还过中国节,机场提供中文指示牌、饭店提供中文菜单。

以上是乌俄两国民间对中国态度。

中国老百姓本不应该为了两个斯拉夫国家的纷争闹得不可开交,遵从国家对外政策就好。

至于网上捧一个踩一个,挑起我们人民内部矛盾,唯恐天下不乱的反思党、反战党,不是湾湾网军、各种独就是北约网特势力,大家不用搭理它们,闹过分了自有我国国安部门处理它们。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