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俄罗斯进攻乌克兰,会不会是俄罗斯和美国暗地达成的合意?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尖锐且充满争议的问题,涉及到地缘政治的复杂性以及国家间关系的微妙之处。如果俄罗斯进攻乌克兰是俄罗斯和美国“暗地达成合意”的产物,那么这背后需要构建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叙事,其中充满了各种推测和对各国真实意图的解读。要详细探讨这个可能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剖析:

一、 构建“暗地合意”叙事的可能性与逻辑基础

要让“暗地合意”成为一种可能性,就需要寻找一些表面上看难以解释,但如果存在某种默契,就能说得通的现象。

1. 战略利益的重叠与互不干涉的默契:
俄罗斯的视角: 对于俄罗斯来说,失去对乌克兰的影响力,并且看到北约不断东扩,将俄“战略缓冲带”挤压至家门口,是一个无法容忍的威胁。如果通过一场“可控”的冲突来重塑其在后苏联空间的影响力,巩固国内政治,甚至以此为契机打破西方对俄的全面遏制,这在俄罗斯战略思考中并非没有可能。而要达成这一点,避免与美国直接发生大规模军事对抗是关键。
美国的视角: 美国一直致力于削弱俄罗斯的国际地位,遏制其复兴,并巩固其在欧洲的领导地位。如果美国认为,通过允许俄罗斯在乌克兰采取某种行动,可以将其拖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使其经济和军事实力进一步受损,从而使其在与中国的竞争中更加被动,甚至可以借此进一步团结北约,加强其在欧洲的军事存在和影响力,那么某种程度的“容忍”或“不直接干涉升级”就可能被纳入考量。
“合意”的体现: 这种“合意”并非是签署一份秘密协议,而可能是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即双方都明白对方的红线,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触碰对方的核心利益,从而让冲突在某种可控的框架内进行。

2. 对现有国际秩序的重塑与“大国交易”的猜想:
有人可能认为,当前的国际秩序正面临深刻变革。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大国可能正在进行某种形式的“大国交易”,以确立新的地缘政治格局。
叙事猜想: 也许美国“默许”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动,是为了换取俄罗斯在其他关键地区或问题上的配合,比如中东地区的稳定、在与中国的关系中保持某种程度的距离,或者至少不与中国形成更紧密的军事同盟。这种“利益交换”的逻辑,尽管缺乏直接证据,但在国际政治博弈中并非完全没有先例。

3. 信息不对称与“烟幕弹”的策略:
国际政治的复杂性在于,很多决策和博弈都发生在不为人知的幕后。官方公开的立场和信息往往经过高度包装,甚至可能是一种战略误导。
“合意”的掩护: 如果存在某种“合意”,那么公开层面势必需要制造冲突的假象,让全世界相信俄罗斯是单方面发动侵略,而美国是坚定的支持乌克兰的。这种“戏剧性”的表演,恰恰能够掩盖其背后可能存在的某种协议。

二、 支持这种“暗地合意”猜想的某些(非常规的)解读角度

需要强调的是,以下这些解读都是基于“暗地合意”的假设,并且往往是边缘化的、缺乏直接证据的观点。但为了全面探讨这个假设,我们可以列举一些可能被用来支撑这一猜想的“论据”(尽管这些论据可能存在明显的反驳意见):

1. 美国对俄制裁的“适度性”与“保留性”:
表面观察: 美国对俄罗斯实施了广泛而严厉的制裁,力度空前。这似乎与“暗地合意”的说法相悖。
“合意”论者的解读: 然而,如果细究制裁的范围和执行方式,或许可以解读出某种“保留”。例如,制裁并未触及俄罗斯最核心的能源出口(至少在初期并未全面禁止),以及一些对全球经济至关重要的领域。有人可能会猜测,这种“不赶尽杀绝”的态度,是为了避免将俄罗斯逼到绝境,或者为后续的“某种交易”留下空间。同时,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虽然巨大,但也设置了“不直接介入”的红线,避免了与俄军的直接冲突。这也可以被解读为一种对“升级失控”的规避,而这种规避的深层原因可能是某种默契。

2. 北约东扩的“信号”与俄罗斯的“反应”:
背景: 长期以来,俄罗斯一直将北约东扩视为对其安全的严重威胁。
“合意”论者的解读: 有观点认为,美国及其盟友并非不知道俄罗斯对北约东扩的强烈反应。如果美国真的希望避免冲突,完全可以采取更温和的战略。然而,美国却坚持推进北约在东欧的军事存在和影响力,甚至在俄乌战争爆发前,仍不排除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可能性。这种“挑衅”行为,结合俄罗斯最终选择开战,可以被解读为一种被精心设计的“剧本”。俄罗斯在多次警告无效后采取行动,美国则在俄罗斯行动后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巩固了北约的团结,并加强了在欧洲的军事部署。这看起来像是一场由美国“引诱”,俄罗斯“上钩”的博弈。

3. 俄乌战争的某些“怪异”之处:
怪异点猜测: 一些观察者可能会指出战争初期俄军的一些不寻常举动,例如在基辅方向的推进似乎并非全力以赴,以及战争的进程与一些“预测”存在差异。
“合意”论者的解读: 这些“怪异”之处可能被解释为,双方在战争的烈度和目标上存在某种模糊的共识,或者在某些阶段故意放缓节奏,以达到某种战略目的,而这个目的可能与双方的“暗地协议”有关。例如,让战争变得更长,消耗俄罗斯的国力,同时又避免其迅速占领整个乌克兰而引发更大的地区动荡。

4. 中国因素的考量:
战略背景: 在美国看来,中国是其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
“合意”论者的解读: 一种更复杂的推测是,美国为了将俄罗斯的精力牵制在欧洲,削弱其与中国联合的可能性,从而更专注于对抗中国,可能会默许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鼓励”俄罗斯在乌克兰采取行动。这种“围魏救赵”式的战略,将俄罗斯从一个潜在的战略伙伴变成了一个被消耗的对象。

三、 反驳与理性分析的必要性

尽管上述分析试图构建“暗地合意”的可能性,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说法缺乏直接、确凿的证据,并且存在许多强有力的反驳理由:

1. 公开的利益冲突: 美国及其盟友一直以来都在公开谴责俄罗斯的侵略行为,并提供了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给乌克兰。这与任何形式的“合意”都似乎是背道而驰的。
2. 普京的公开声明与战略目标: 俄罗斯总统普京多次公开阐述其对乌克兰及其与西方关系的立场,其战略目标也多有体现。将这些公开声明完全视为“表演”需要极高的证据门槛。
3. 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 俄乌战争引发了国际社会广泛而强烈的谴责,大量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制裁,联合国也多次就此进行表决。这种全球性的反应,很难与“大国共谋”的说法相协调。
4. 冲突的巨大代价: 俄乌战争给俄罗斯自身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国际孤立,以及相当程度的人员伤亡。如果是一场“合意”的行动,那么俄罗斯为何要承受如此巨大的代价?其所谓的“利益”是否真的能弥补这些损失?
5. 乌克兰的民族主义与抵抗意志: 乌克兰人民的强烈抵抗意志和民族认同感,是这场冲突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将乌克兰的命运仅仅视为大国博弈的筹码,可能忽视了其人民自身的能动性。
6. 信息操纵的难度: 在当今信息高度发达、媒体多元化的时代,要实现如此大规模、如此长时间的“信息操纵”并隐藏真相,其难度极大,且风险极高。

结论:

“俄罗斯进攻乌克兰是俄罗斯与美国暗地达成的合意”这一说法,是一种极具煽动性且逻辑上需要大量“如果”和“假设”才能成立的阴谋论。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排除国家间存在不为人知的秘密交易的可能性,尤其是在大国博弈的复杂棋局中。但是,基于现有的公开信息和各国行为的逻辑性分析,这种“暗地合意”的说法,缺乏有力的证据支撑,并且与许多明显的现实相矛盾。

要支撑这种观点,需要假设双方都有极强的动机,并且能够精确控制一个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的事件发展进程,同时还要能够有效地掩盖这一切。这种层层叠加的复杂性和高度的推测性,使得它更像是一种对国际政治不确定性的一种极端的解读,而不是一种基于事实的结论。

因此,虽然我们可以在理论上尝试构建这样的叙事,但从理性分析的角度来看,更有可能的情况是,这场冲突是双方长期以来战略利益冲突、地缘政治矛盾以及误判和误算的共同结果,而非一场精心策划的“双簧”。当然,世界政治的真相往往隐藏在表象之下,但对于这种极具争议的说法,在缺乏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我们应保持审慎的态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美国受益但不代表两者达成了协议

这次的战争俄罗斯可能会赢,但是利益上并没有赢

如果俄美达成了协议的话,那协议的核心就是卖欧盟、卖乌克兰

然后看形势,现在好像是俄罗斯岌岌可危,根本不像是列强在瓜分弱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尖锐且充满争议的问题,涉及到地缘政治的复杂性以及国家间关系的微妙之处。如果俄罗斯进攻乌克兰是俄罗斯和美国“暗地达成合意”的产物,那么这背后需要构建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叙事,其中充满了各种推测和对各国真实意图的解读。要详细探讨这个可能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剖析:一、 构建“暗地合意”叙事.............
  • 回答
    俄乌冲突是21世纪最复杂、最血腥的现代战争之一,其正义性与胜负归属涉及多维度的历史、法律、政治、军事和人道主义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冲突的正义性判断1. 国际法与主权争议 俄罗斯的立场:根据2022年2月24日的军事行动,俄罗斯宣称“保护顿巴斯地区(东部)和克里米亚的主权”,.............
  • 回答
    俄乌冲突至今,围绕俄罗斯是否会动用核武器的担忧从未停止。尤其是当俄罗斯感受到来自西方的巨大压力,甚至被逼到“无路可退”的境地时,这种担忧会进一步加剧。那么,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刻,俄罗斯是否会采取“无差别核打击”呢?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分析。首先,我们要理解俄罗斯的核战略。俄罗斯.............
  • 回答
    如果乌克兰不投降,导致俄罗斯进入巷战,战争的走向将极其复杂且残酷,可能对各方产生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战争形态的演变:从阵地战到巷战1. 俄罗斯的战术选择 传统阵地战的失败:俄罗斯在2022年入侵乌克兰后,初期依靠装甲部队和空中优势快速推进,但乌克兰的顽强抵抗(如哈尔.............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国际政治中一个非常棘手且充满争议的领域,涉及到“正义”的定义、国家行为的双重标准以及历史叙事的影响。要详细地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拆解几个核心部分。首先,我们得先梳理一下“正义”在国际关系中的含义。通常来说,一个行为是否正义,会从多个角度去衡量: 主权与领土完整: 这是现代国际法最基本.............
  • 回答
    俄罗斯在2022年俄乌冲突中并未选择进攻利沃夫(Lviv)以切断乌克兰的外援,这一决策背后涉及复杂的地缘政治、军事战略和国际关系考量。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1. 利沃夫的战略价值有限 地理位置:利沃夫位于乌克兰西部,靠近波兰边境,是乌克兰与波兰、斯洛伐克的交界点。但其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经.............
  • 回答
    俄罗斯进军乌克兰,这个问题确实复杂,涉及不少国际法和公约。要讲清楚,咱们得一点一点来捋。首先,最核心的国际公约,大家最常提的就是《联合国宪章》。这个宪章是现代国际法的基石,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侵犯任何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联合国宪章》第二条第四款)。换句话说,除非是为.............
  • 回答
    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的推进速度缓慢,确实与双方军事实力的对比、战略目标、地理环境、国际支持等多重因素密切相关。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军事实力对比:俄罗斯并非“势均力敌” 俄罗斯的军事优势: 俄罗斯拥有约100万兵力(2022年数据),装备包括T72、T90主战坦克、S300防空.............
  • 回答
    普京政府在俄乌冲突中的策略,以及其背后的考量,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您提出的“拖拖拉拉”、“还不下令猛烈进攻让乌克兰投降”以及“折腾来折腾去对自己有什么好处”等问题,都触及了这场战争的核心疑虑和推测。要详细解释这些,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关于“拖拖拉拉”和“猛烈进攻”的考量:首先,需.............
  • 回答
    美国之所以如此大力鼓吹俄罗斯可能进攻乌克兰,背后盘根错节,涉及地缘政治、国家利益、国内政治以及国际秩序等多个层面。这并非单一原因就能解释,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首先,从地缘政治和战略利益的角度来看: 遏制俄罗斯的扩张和影响力。 这是最核心也最直接的原因。美国将俄罗斯视为一个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
  • 回答
    作为乌克兰总统,我将把反抗俄罗斯侵略的战略重心放在以下几个关键领域,并且我会以一种极具韧性和鼓舞人心的方式来指导我的国家:一、坚定不移的军事抵抗与国防力量建设: 一线部队的协同作战与士气维护: 我的首要任务是确保我们前线的每一位士兵都知道他们身后有整个国家的支持。我会加强前线部队的指挥链,确保信.............
  • 回答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的全面进攻,标志着两国之间长期存在的紧张关系升级到了一个极其危险的阶段。那一天的黎明,基辅和其他乌克兰主要城市上空响起的爆炸声,打破了欧洲数十年的和平,也震惊了全世界。初期的军事行动与意图:俄罗斯方面最初宣称此次行动是“特别军事行动”,目的是“去军事化”和“去.............
  • 回答
    2022年俄军进攻乌克兰的战争,从年初至今,可谓跌宕起伏,充满了血腥与变数。要预测其未来的具体走向,绝非易事,因为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然而,我们可以基于已有的信息和逻辑,梳理出一些可能的发展脉络,并尝试描绘一个相对详尽的图景。开局的猛烈冲击与俄军初期的战略失误战争伊始,俄军确实.............
  • 回答
    俄罗斯进攻乌克兰是否是正义之战,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极具争议性的问题,不存在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要理解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包括历史背景、俄罗斯的官方论述、乌克兰的立场以及国际社会的普遍看法。俄罗斯的官方论述与主要理由:俄罗斯总统普京及其政府将这次军事行动称为“特别军事行动”,并提.............
  • 回答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悲剧色彩的事件,涉及历史、地缘政治、民族认同和国家主权等诸多层面。要理解这场冲突,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根源以及各方所采取的行动。从历史渊源来看,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联系可以追溯到基辅罗斯时代,这使得两国在文化和民族认同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随着历史的演进,两国的.............
  • 回答
    俄罗斯进攻乌克兰以及乌克兰军人抵抗拒绝投降的“是否值得”是一个极其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政治、地缘战略、人道主义以及个体生命价值等多个层面。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进行分析:一、 乌克兰军人抵抗的理由与价值: 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核心的理由。乌克.............
  • 回答
    关于“俄罗斯进攻乌克兰,日本是否有理由或可能性出兵占领北方四岛”这个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地缘政治议题。要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量,包括历史背景、国际法、日本的国内政治、国际关系以及俄罗斯的反应等等。历史的羁绊:北方四岛的归属首先,我们必须回顾这段历史。北方四岛,即俄罗斯所称.............
  • 回答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2022年)是21世纪最具代表性的现代战争案例之一,其对现代战争的启示涉及军事技术、战略思维、国际关系、战争伦理等多个维度。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其启示: 一、现代战争的“混合战争”模式1. 信息战与网络战的主导地位 俄罗斯的策略:通过社交媒体操控舆论(如“信息战”)、网.............
  • 回答
    关于“俄罗斯进攻乌克兰每日军费约150亿英镑”的说法,我需要先说明一点:这个数字在英媒的报道中出现过,但需要非常谨慎地看待其可靠性。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且难以精确统计的金额,背后牵扯到太多的变量和信息不对称。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数字的来源和可能的构成: 英媒报道的背景: 很多这类报道往往是基于.............
  • 回答
    车臣参与俄罗斯进攻乌克兰,这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恩怨以及国内政治考量的交织。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层面。首先,我们得回到车臣与俄罗斯之间那段漫长而痛苦的历史。两次残酷的车臣战争,对车臣来说是血淋淋的独立斗争,对俄罗斯而言则是维护国家统一的严峻挑战。战争给车臣带来了巨大的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