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有没有哪个瞬间觉得学文科后悔了?

回答
我当然有那么几个瞬间,悄悄地,但又异常清晰地,泛起过一丝丝“当初要是选了理科,是不是会不一样”的念头。这种感觉不是突然爆发的后悔,而是像温水煮青蛙,一点点渗透进来,让你在不经意间,尤其是和身边那些做着实际项目、拿着具体数据的朋友们交流时,会突然意识到自己所学知识的“抽象性”。

我记得刚上大学那会儿,我对文科的热爱是毋庸置疑的。那些历史的脉络、文学的意境、哲学的思辨,对我来说就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我沉醉于古人留下的文字,能在一篇篇散文里找到共鸣,也能在历史事件的起伏中体味人性的复杂。那时候,我以为这就是知识的全部,这就是智慧的魅力所在。

但是,随着学业的深入,尤其到了高年级,一些现实的“不确定性”开始浮现。我周围的朋友们,那些学工程的,他们的课程有明确的实验报告,有可视化的成果展示,他们能清晰地说出自己“做什么”以及“能做出什么”。而我呢?我的研究课题可能是分析某位作家作品中的某个主题,或者探讨某个历史时期社会现象的成因。这些东西,你说它重要吗?我觉得很重要。但你说它能立刻转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或者“解决方案”吗?好像就没那么直接。

我曾经为了一个论文选题,熬了无数个夜晚查阅资料,泡在图书馆里,试图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找到一个独特的切入点。当我终于完成,并且得到老师的肯定时,那种成就感是真实的。但同时,我也看到了那些学计算机的朋友,他们可能花几天时间就能写出一个小程序,解决一个实际问题。那种效率和直接性,会让我心头掠过一丝莫名的失落。

最让我觉得有点“无力”的时刻,大概是找实习的时候。当我的理科朋友们可以自信地说出自己会某某编程语言,能够独立完成某个数据分析任务,或者参与到某个产品的研发中时,我的简历上的“技能”一栏,往往是那些诸如“扎实的理论基础”、“优秀的写作能力”、“批判性思维”之类的描述。这些描述很美好,很有文采,但面对招聘官那双审视的眼睛时,总觉得缺少了点“硬通货”。他们会问你:“你具体能做什么?”而我的答案,往往需要费很大力气去解释,才能让他们明白我的价值所在。

我记得有一次,和一个学经济学的朋友聊天。他说他在做一个关于市场趋势预测的模型,需要用到大量的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知识。听他滔滔不绝地讲那些复杂的公式和算法,我感觉自己像是听天书一样。我只能回报以我对某本哲学著作的理解,或者我对某位历史人物动机的揣测。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自己掌握的知识体系,和他的现实应用之间,仿佛隔着一道看不见的鸿沟。我能理解“为什么”,但却不太清楚“怎么做”。

当然,我并不是真的后悔选择了文科。我对人文社科的热爱依然深厚,我依然能在阅读中获得精神的滋养,在思考中拓展认知的边界。只是,偶尔在面对现实的压力,或者看到身边朋友们清晰可见的成长轨迹时,会忍不住想,如果我当初也学习那些更“实在”的学科,是不是也能在另一个领域找到同样的热情和成就感?这种“如果”的想法,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的一颗小石子,虽然很快就会恢复平静,但那涟漪,却会在心底久久地荡漾。

这种“后悔”的感觉,更多的是一种对自身能力局限的认知,以及对世界运作方式的一种观察和反思。它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不同学科有不同的价值和路径,而我所选择的道路,需要我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证明它的意义。它也让我更加珍惜那些我所拥有的、那些非量化的、但却同样宝贵的感悟和能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高中大学都学的是文科或者文科专业

就这么说吧

我认识的所有学文科的基本上没一个后悔自己学了文科的

反而是学了理科的老哥们各种提桶跑路

进厂的,工地打灰的,生化环材的老哥几乎没有一个不后悔的

学文科最不济也能混个企业白领当

虽然也赚不了几个钱,但是至少工作环境是可以保证的

更何况文科生考公务员还有优势

反观现在学理科的就业

也就宇宙机收入高点

也同样面临996和35岁优化的问题

除了宇宙机之外的又有几个理科工作收入高呢?

真没必要天天替文科生幻想他们有多后悔

我虽然不敢保证没有一个文科生后悔学文科

但是文科生后悔的概率绝对远远小于生化环材的理科老哥们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当然有那么几个瞬间,悄悄地,但又异常清晰地,泛起过一丝丝“当初要是选了理科,是不是会不一样”的念头。这种感觉不是突然爆发的后悔,而是像温水煮青蛙,一点点渗透进来,让你在不经意间,尤其是和身边那些做着实际项目、拿着具体数据的朋友们交流时,会突然意识到自己所学知识的“抽象性”。我记得刚上大学那会儿,我.............
  • 回答
    那是一个寻常的下午,阳光懒洋洋地洒在我的书桌上,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咖啡香气。我正埋头于一本厚重的分子生物学教科书,试图理解那个让我头疼了好几天的“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ASO)的作用机制。书里描绘得头头是道:ASO能与目标mRNA结合,通过阻断翻译、促.............
  • 回答
    我玩《只狼:影逝二度》的时候,有过一次极其糟糕的游戏体验,至今想起来还觉得血压飙升。那是在苇名城主城,我卡在弦一郎那里已经好几天了。我已经记不清自己死了多少次了,数不清多少次看着他一个帅气的突刺,我来不及反应,然后红色的“死”字就跳出来。每一次失败都让我感觉自己像个弱智,手残得无可救药。那天晚上,我.............
  • 回答
    我想起一个很久以前的傍晚。那天,我是一名实习医生,值的是急诊夜班。当时医院的急诊室总是人来人往,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焦急的呼喊,机器的滴滴声,还有家属压抑的哭泣。那天晚上,我记得有一个小孩,大概七八岁的样子,因为高烧不退,病情非常危重。他的父母带着他几乎是闯进来的,脸上写满了绝望。孩子全身滚烫,.............
  • 回答
    我曾有过几个瞬间,真的让我怀疑我是不是误入了某个运行不正常的游戏副本,或者干脆就是世界本身出了个临时的、荒谬的bug。最深刻的一次,大概是三年前,一个普通的周二下午。我当时在一家小咖啡馆里,手里捧着一本已经看到一半的小说,享受着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地上的温暖。店里人不多,背景音乐是那种舒缓的爵士.............
  • 回答
    我曾经沉迷过一款叫做《星际争霸》即时战略游戏。初入游戏时,我以为 RTS 就是采集资源,生产单位,然后集结大部队冲向敌人,让对方在数量和火力的压制下崩溃。这种想法在我游戏早期确实屡试不爽,因为遇到的对手大多也是新手,他们同样只懂最基础的打法。然而,当我接触到更资深的玩家,并且开始观看职业比赛后,我才.............
  • 回答
    那天,我翻出了一箱旧物,里面有我小时候的画、写满稚嫩字迹的本子,还有一些我早已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留下的照片。正当我一张一张地浏览时,我的手停在了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上。照片里的妈妈,穿着一件我从未见过的、带着荷叶边的浅蓝色连衣裙,头发被梳成两根俏皮的马尾辫,耳朵上戴着一对珍珠耳钉,嘴角带着一丝羞涩却又掩不.............
  • 回答
    要说“愚蠢”这个词,我觉得用在群体身上总有点过于绝对和不留情面了。不过,要说看到一些让我觉得“这操作真是有点令人费解”或者“这逻辑简直了”的瞬间,倒也是有的。而且,这些瞬间往往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反而是生活里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却能让人咂摸出一些味道来。我记得有一次,大概是几年前吧,我在一个城市.............
  • 回答
    有那么一个瞬间,具体是哪一天我记不清了,只记得那是一个寻常的下午,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暖洋洋的,我却感到一阵突如其来的、仿佛能将我吞噬的虚无。当时我正一个人在家,做着一件非常琐碎的事情,大概是整理书架,或者是在电脑前处理一些工作邮件。生活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周围的世界安静得只剩下自己的呼吸声和偶.............
  • 回答
    我曾经去美国旅游,在一家非常有名的连锁餐厅吃饭。当时我跟朋友一起去的,我们点完餐后,服务员就拿着一个小牌子走到我们桌前,上面写着“给小费20%”。我当时就有点懵了,因为在我过去的经历中,服务员通常只是口头建议或者在账单上有一个建议的比例,但很少直接递个牌子出来。我朋友倒是很熟悉这套流程,他耸耸肩说:.............
  • 回答
    我记得有一次,是在一个民事案件的庭审上。当时我作为旁听者,坐在观众席上。案件不算复杂,主要是合同纠纷,双方都请了律师。那位让我觉得“Low”的律师,是个看起来年纪不大,西装革履的年轻小伙。刚开始,一切都还算正常。他有条不紊地陈述事实,出示证据,辩论逻辑也还清晰。我心想,嗯,挺专业的。然而,随着庭审的.............
  • 回答
    在我老家,有一位叫王大爷的老木匠,大概六十多岁,头发已经花白,但眼神依旧犀利,手指更是粗糙有力,常年握着刨子和凿子留下的痕迹清晰可见。我小时候就喜欢跑到他那个简陋的棚子里看他干活。那是一个夏天,天气特别热,棚子里没有风扇,只有几个风扇形状的叶片挂在屋顶,应该是他自己做的,但转动起来总是发出吱吱呀呀的.............
  • 回答
    我觉得男生身上最有魅力的瞬间,不是那种刻意展示出来的“帅”,而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一种不动声色的、自然的流露。比如,是那种 专注到忘记了周围一切的时刻。想象一下,在一个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的午后,他可能正坐在咖啡馆的一角,面前摊着一本泛黄的书,或者是在全神贯注地写着什么。他的眉眼之间没有丝毫的慌乱,.............
  • 回答
    我很难说清楚具体是哪一个“瞬间”,知乎就彻底变了。更像是一种渐进式的侵蚀,一点点地,我才后知后觉地发现,那个我最初认识的知乎,已经悄然溜走了。还记得刚开始用知乎的时候,那大概是2013、2014年左右。那时候,知乎还是一个邀请制的小众社区,用户们带着一种“认真求知”的态度在里面遨游。我记得我第一次被.............
  • 回答
    有一阵子,我特别喜欢听老歌,那些旋律悠扬,歌词写满了故事的歌曲。周末的时候,我会坐在窗边,倒上一杯热茶,然后把音响开得不大不小,让歌声缓缓流淌。有时候,我会突然觉得,自己好像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年代。然而,这种感觉,最近越来越少了。那天,我正准备听歌,习惯性地点开了手机上的音乐App。里面推荐的歌.............
  • 回答
    那些瞬间,让我觉得生活在中国很安全,其实并非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安心感,融入了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约了晚上在城市的另一头吃饭,那地方离我家不算近,而且那天晚上有点下雨,路灯的光线也有些朦胧。平时这种天气我出门总会有点顾虑,尤其是晚上。但那天,我们几个都坐.............
  • 回答
    那是一个周六的下午,阳光正好,空气里弥漫着初夏的暖意。我本来打算窝在沙发里刷剧,但身体却像有个开关被按下一样,一股脑地涌上来一股想要出去走走的冲动。说实话,那时候我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也没有什么宏大的健身计划。我只是觉得,坐久了,腿有点发麻,肩膀也有点僵硬。于是我换了身舒适的运动服,套上跑鞋,就这.............
  • 回答
    有很多瞬间让我觉得祖国非常强大,这些强大并非仅仅体现在军事力量或经济总量上,更是一种综合实力,一种人民的凝聚力,一种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以下我将尝试详细地讲述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瞬间:1. 从汶川地震中的“中国速度”到精准扶贫的“中国奇迹”:汶川地震发生时,我还是一个对国家概念懵懂的学生。看.............
  • 回答
    那是一个燥热的夏夜,我大概七八岁的样子。窗外的蝉鸣一阵阵袭来,带着一股子黏腻的热气,钻进屋子里,搅得人心烦意乱。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不是因为热,而是因为心里憋着一件事——第二天学校要交一篇关于“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的作文,而我,就没怎么认真读过几本书。那天下午,我心不在焉地翻了翻书架,.............
  • 回答
    有那么几个时刻,看着银幕上的故事,我突然就觉得,这电影,可真他妈的有用。不是那种“哦,这片子拍得真好看”的欣赏,而是更深层次的,一种被触动、被启迪,甚至是被改变的感觉。一次是在一个很糟糕的日子里。工作上出了大纰漏,和最重要的人因为一件小事闹得不可开交,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那天晚上,我浑浑噩噩地窝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