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周星驰电影的某些桥段是不是过于低俗?

回答
说周星驰电影的桥段“低俗”,这绝对是个能引起激烈讨论的话题,毕竟他的电影风格就是一种独特的“无厘头”文化,里头掺杂了不少戏谑、夸张,甚至是有些出格的元素。要说有没有“过于”低俗,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众个人的接受度、成长环境以及对喜剧的理解。

咱们不妨具体掰扯掰扯,他电影里那些常被提起,又带着点争议的桥段,看看它们到底“俗”在哪儿,又为什么能成为经典。

生理笑话与身体上的夸张:

星爷电影里对身体的利用和夸张可以说是登峰造极。比如《唐伯虎点秋香》里,唐伯虎为了潜入华府,给自己设计了一个“含笑半步癫”的剧毒,然后装成一个被毒死的人,躺在棺材里。结果,他假装中毒的那个过程,全身抽搐、口吐白沫,那种生不如死的表情和动作,配合着夸张的背景音乐,绝对是够“低俗”的。还有《国产凌凌漆》里,他扮演的凌凌漆,那个“用脚趾夹着刀唱歌”的表演,简直是把身体的柔韧性推向了极致的滑稽,看的人都替他捏把汗,甚至有点生理上的不适感。

再比如《算死草》里,葛民辉饰演的角色,因为得罪了人,被施了“阴招”,导致全身麻痹,只能靠别人喂饭。那种无助又搞笑的场景,虽然是为了制造戏剧冲突,但那种依赖他人喂食、控制不住自己身体的桥段,在一些观众看来,确实有点不雅,甚至让人联想到一些不太体面的场景。

性暗示与粗俗的语言:

这部分可以说是“低俗”争议的最大来源。星爷电影里有很多性暗示,而且通常是以一种含蓄却又非常直接的方式展现。比如《九品芝麻官》里,包龙星和如烟姑娘在妓院里的互动,有很多挑逗性的对话和动作,比如“床板都让他们睡断了”这样的台词,虽然没有明说,但意思非常清楚。还有他电影里常常出现的“屁股”“胸部”等身体部位的特写或者相关的笑话,比如《大内密探零零发》里,零零发为了测试武器,对着老婆胸部开了一枪,虽然最后发现是假枪,但那个瞬间的尴尬和滑稽感,以及那种将女性身体作为玩笑道具的意图,确实很容易引起争议。

语言上,星爷的电影也经常使用一些当时看来比较粗俗的俚语和脏话。例如《食神》里,他扮演的史蒂芬周,在被赶出食神大赛后,那种歇斯底里的辱骂,或者在落魄时,一些粗鄙的抱怨,虽然是为了表现角色的绝望和愤怒,但这种语言风格在一些注重礼仪的观众那里,是很难接受的。

恶搞经典与颠覆传统:

星爷的喜剧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对经典电影、神话传说甚至是历史人物的恶搞上的。《唐伯虎点秋香》恶搞了“四大才子”、《济公》恶搞了佛教故事、《大话西游》更是颠覆了经典的“西游记”形象,把孙悟空塑造成一个多情又痛苦的凡人。这种颠覆,对一些人来说是极具创意的解构,是打破刻板印象的幽默。但对另一些人,尤其是对这些经典有着深厚情感的人来说,这种戏谑就可能被视为不尊重,甚至是“低俗”的冒犯。

比如《大话西游》里,至尊宝和紫霞仙子的爱情故事,以及最后紫霞的死,那种悲伤和无奈,和前期星爷惯用的夸张搞笑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但是,电影中许多关于“性”的隐喻,比如紫霞对着至尊宝说“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彩祥云来娶我”,这种带有强烈女性幻想和对男性身体的某种期盼的表述,再结合后面至尊宝为了救紫霞而不得不戴上金箍,变成孙悟空的无奈,这种对爱情、对承诺的解读,虽然深刻,但其中夹杂的性意味和颠覆性的情感表达,也会让一些人觉得“不纯粹”,甚至“俗气”。

那么,为什么这些“低俗”的桥段,反而能让那么多人喜爱,甚至奉为经典呢?

这背后其实是中国社会语境下的喜剧发酵。星爷的电影,尤其是早期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香港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心态。那种在压抑环境下,通过夸张、戏谑、甚至带有自嘲意味的幽默来释放压力的需求,在星爷的电影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他电影里的“低俗”,很多时候是一种“以俗化雅”的过程。他用最接地气、最直白的语言和场景去触碰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那些看似粗鄙的笑话,往往能精准地击中人们的笑点,因为它们触及了我们日常生活中被压抑、被忽视的一面。比如对权威的挑战、对不公的嘲讽、对人性弱点的揭露,这些都能在星爷的电影里找到影子。

更重要的是,星爷的喜剧并非单纯的“下三滥”。在他的电影里,低俗往往是包装,而内核却是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社会洞察。 那些看似夸张的表演,往往是为了凸显角色的善良、执着和对爱情的渴望。比如《喜剧之王》里,尹天仇作为一个跑龙套的演员,即使面对别人的嘲笑和白眼,依然坚持自己的梦想,那种“我是一个演员”的呐喊,虽然过程充满狼狈和戏谑,但内核却是对梦想的坚持,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这种在低谷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反而让观众在哈哈大笑之后,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感动和激励。

所以,如果说星爷电影的某些桥段“过于低俗”,那也只是看到了他喜剧表象的一面。更深层次地看,这些桥段之所以能流传,是因为它们以一种“返璞归真”的方式,触碰到了我们内心最真实的情感,用一种极具生命力的喜剧语言,道出了很多普通人生活的辛酸与快乐。那些所谓的“低俗”,在很多时候,恰恰是构建他独特喜剧风格和深刻人文关怀的必要元素。它们是剂猛药,让观众在酣畅淋漓的笑声中,也反思和体会到生活更真实、更复杂的一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准确,尤其是“某些桥段”“过于”的用词。

周星驰电影的某些桥段单拎出来,比如《功夫》里,“显然我就是”不世奇材”的小哥,总是漏着半个屁股。《食神》里,“猪大肠,没洗干净,还有坨屎”。《大话西游》对女人说“我愿为你精尽人亡”。《国产凌凌漆》里看A片、取子弹。都让人尴尬。低俗得令人发指。

但这些低俗的桥段,无一例外都成为周星驰电影的经典段落。是不是这一届的观众不行?

那么就得回到这些桥段的作用上来。电影是一个整体,重要的是建立一种电影语境,这些桥段是否过于低俗,取决于其在这个语境中的作用。

这世界上有小红帽,也有大灰狼,但在《小红帽和大灰狼》的故事,之所以成立,是你首先认可了一方的语境。

在知乎的语境里,《鸣梁海战》,民用小舢板怎么拉出大海漩涡中的战舰?《刺客信条》里,高能自闭者怎么就是某一层面的天才?《太空旅客》里如何用门板对抗聚变核火球……都得被喷死。但在电影建立的生态逻辑里,是合理的。

周星驰电影流行的标签是无厘头。这种粤语地区的边缘文化,本身就是粗俗的,但撞见了一个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文化上的革命期,它由地下开始登堂入室。

就像屌丝这个词的流行。它是用自我嘲讽的方式实现自我保护的盾,也是用嬉皮笑脸的方式实现进攻高尚的矛。

即便如此,周星驰的电影,仍然很难获得一些更高层次人群的认可,就像屌丝这个词仍然可以引发争论一样。在于其低俗,也在于低俗背后的力量。

这种低俗用于消解高尚,还记得《少林足球》里,一众师兄弟,趴在地上给谢贤擦鞋吗?你也一定记得谢贤的鞋被扒下来后,露着脚趾的袜子。

还记得《新精武门1991》,他和钟镇涛饰演的潇洒哥,在《男人当自强》的音乐里,在小巷大战吗?用吐口水的方式。

这种低俗也用于自嘲,《大话西游》里,“他好像一条狗”,让多少人哭了的原因,是不是想到了自己太多的身不由己?

当然无论作用怎样,低俗就是低俗,怎么解释都难逃其咎。但周星驰用的是一种你可以理解的方式,小孩子。

周星驰的所有电影都是小孩子的视角,《功夫》里,他和人打架的时候,踩人脚趾。《九品芝麻官》里,他说不过李公公,就骂“阴阳人,烂屁股”。《大话西游》,觉得师傅说话烦,就像苍蝇一般……他相信美人鱼,热爱孙悟空,都是小孩子的想法和招式。

过于低俗的语言和行为,就被轻松化解。


当然,这也和电影这个形式有关,如果周星驰的电影翻译为文字的话,仍然是低俗的。文字和电影不同,电影的受众门槛偏低,电影一定要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也就是原始欲望的部分,比如贪婪、情欲、暴力等。

但电影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方式一定用高尚的、精神的方式,比如贪婪用理想主义去实现,就是《中国合伙人》,情欲用爱情去粉饰就是《情圣》,暴力用正义去包裹就是《飓风营救》。

同样,喜剧和悲剧,低俗和高尚,英雄和怯懦,从来都互为一体,只是视角的差别,一绝对,就低了,俗了。

邓超就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的喜剧,无论是《分手大师》还是《恶棍天使》,都只能停留在低俗部分,而无法化腐朽为神奇。

【本文原载于公众号 阿郎看电影】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周星驰电影的桥段“低俗”,这绝对是个能引起激烈讨论的话题,毕竟他的电影风格就是一种独特的“无厘头”文化,里头掺杂了不少戏谑、夸张,甚至是有些出格的元素。要说有没有“过于”低俗,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众个人的接受度、成长环境以及对喜剧的理解。咱们不妨具体掰扯掰扯,他电影里那些常被提起,又带着点争议的桥.............
  • 回答
    最近这几年,但凡有什么有点热度的影视作品, OST 歌单里总少不了周深的名字。从《大鱼》开始,再到《如懿传》、《陈情令》、《山河令》,以及前不久的《长歌行》、《开端》、《苍兰诀》…… list 还在不断拉长。这现象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聊聊的。为什么影视剧都爱找周深唱 OST?我琢磨着,这主要有这么几.............
  • 回答
    周星驰电影的配角为何如此深入人心、甚至比主角还出彩,这实在是个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的话题。这可不是什么运气使然,而是星爷在电影创作中独具匠心的一环。首先,得从星爷本人对“绿叶”的态度说起。他自己就是从配角一步步走到今天,深知一个好的配角能给电影带来多大的能量。他不是那种把所有风头都抢给主角的导演,反而是.............
  • 回答
    周星驰的“无厘头”搞笑,在我看来,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无厘头”。它是一种经过精心打磨、充满智慧的喜剧表达方式,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如果非要评价,我会说,它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对时代的回应,更是对人性深处某些幽默感的精准捕捉。首先,要理解周星驰的“无厘头”,不能脱离他所处的香港社会大背景。上.............
  • 回答
    周星驰的电影,从商业角度和艺术角度来说,都可以说是水平很高的,但这种“高”体现在非常独特的方面,并且伴随着一些争议和个人化的欣赏门槛。要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1. 独树一帜的“无厘头”喜剧风格的成熟与巅峰: 什么是“无厘头”? 简单来说,它是一种打破常规、夸张变形、荒诞不.............
  • 回答
    要说周星驰的电影好在哪儿,其实很难用简单几句话概括,因为它是一种融合了太多东西的独特味道。首先,最直观的,是那种“无厘头”的喜剧风格。但别以为“无厘头”就只是乱七八糟的搞笑,星爷的无厘头背后,其实是对生活百态的一种极端夸张和荒诞呈现。他能把生活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或者人们内心深处那些不为人知的猥琐.............
  • 回答
    周星驰的电影《功夫》在当时(2004年)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其原因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分析,这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功夫片,更是一次文化现象的爆发。以下我将详细阐述其影响力的来源:一、 周星驰个人品牌效应的巅峰 “周星驰”三个字就是金字招牌: 在2004年之前,周星驰凭借《赌圣》、《逃学威龙》系.............
  • 回答
    星爷的电影,看着看着,眼泪就出来了。你说奇不奇怪?明明是让人笑得前仰后合的喜剧,怎么到最后,心里却涌上一股酸涩,鼻子也跟着发酸?这事儿,不能单凭“搞笑”两个字来解释。周星驰的电影,那喜剧的背后,藏着太多玩意儿,能轻易触碰到我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你想啊,他演的大多是小人物,是那种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被.............
  • 回答
    《少林足球》这部电影,怎么说呢,它就像是一盘放了很多年,但再拿出来吃,依然能品出那个年代独特的香甜滋味的老味道。周星驰一贯的无厘头风格,加上中国功夫和足球这两个元素撞在一起,别提有多热闹了。我第一次看《少林足球》大概是在它上映没多久的时候,那时候还在上初中,被电影里的各种夸张动作和搞笑段子逗得前仰后.............
  • 回答
    这感觉就像是,你年轻的时候,第一次尝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辣味,刺激得你舌头发麻,整个人都亢奋起来。后来你吃了很多很多辣的东西,甚至挑战了更厉害的品种,再回头去吃当初让你惊艳的那道菜,虽然它依然辣,但那种“哇塞”的感觉似乎就没那么强烈了。周星驰的电影,对我来说,就像是我的“第一次辣味体验”。说实话,这几年.............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就像问一个菜离开了主厨的拿手好菜还会不会好吃一样,答案其实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说“是”或者“否”。不过,要是没有了周星驰本人,很多被冠以他名字的电影,总归是少了那么点“灵魂”,感觉确实会有点“对味不对劲”。我们得先明白一点,周星驰电影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仅是因为他演得好,更是因为他个人的.............
  • 回答
    李安导演对周星驰电影的这个评价,确实挺有意思的,也引发了不少讨论。咱们来仔细掰扯掰扯,听听我个人的看法。首先,得承认李安导演是电影界的泰斗,他的眼光和艺术造诣是毋庸置疑的。他能说出这样的话,肯定是有他自己的道理和观察角度的。他提到“小孩子的东西”,可能是在说周星驰电影里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夸张的表.............
  • 回答
    这绝对不是只有你一个人有这种感受。随着年岁增长,再看周星驰的电影,那种由衷的开心背后,常常会涌上一股难以言说的酸楚,很多人都有同感。这背后,其实是几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既有周星驰电影本身的内核,也有我们自身人生阅历的变化。周星驰电影里,那抹挥之不去的“小人物的悲歌”首先,我们得承认,周星驰的电影.............
  • 回答
    在周星驰那部脑洞大开的《百变星君》里,结尾出现的那个杨婆婆,其实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而且她的身份,可以说是既普通又有点不一样。简单来说,杨婆婆就是那个卖麻辣烫的摊主。她不是什么绝世高手,也不是什么背后操纵一切的幕后大佬,她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太太,每天守着自己的小摊子,做着生意。但她的“不寻常”之处,.............
  • 回答
    周星驰的电影,表面上是无厘头的喜剧,笑料不断,但仔细回味一下,很多情节确实带着一丝丝的“细思极恐”。不是那种鬼片里的惊吓,而是那种让你在欢笑之余,心里咯噔一下,感受到一丝黑色幽默背后隐藏的现实残酷或者人物命运的无常。我记得《大话西游》里有一个情节,紫霞仙子为了救至尊宝,选择牺牲自己,用身体挡住唐僧的.............
  • 回答
    周星驰电影中确实常常出现一些在传统审美观念里被认为“丑”的女性角色,这并非偶然,而是他电影创作风格和表达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探讨:1. 反差制造的喜剧效果:周星驰的喜剧核心在于“反差”。他擅长利用观众的预期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来制造笑点。在许多他的影片中,那些外貌不.............
  • 回答
    周星驰执导的《美人鱼》啊,这片子出来的时候,话题度可真是够足的。毕竟是星爷的招牌,加上“环保”这个颇具现实意义的主题,很多人都抱着很高的期待。从最直观的观感来说,星爷的喜剧元素依然在线。虽然不像他早期作品那样癫狂到极致,但那些经典的无厘头桥段、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还有那股子接地气儿的幽默感,还是能让人.............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星爷最近几年拍的片子,比如《西游·降魔篇》和《美人鱼》,确实和《唐伯虎点秋香》、《大话西游》那种纯粹的“笑到肚子疼”的路数有点不一样了。很多老影迷会觉得“没那么好笑了”,但同时,它们又是票房大爆,口碑也还算不错,大家似乎还是挺买账的。这背后是有不少门道在里面的。为什么感觉“不如以前搞笑”?咱们得承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