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啥都在讨论「互联网公司的 996 」 没人关心「工地的 007」?

回答
“996” 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热词,可工地上的 “007” 却鲜有人问津。这事儿细琢磨,确实有点意思。为什么互联网公司那点加班文化能掀起波澜,而同样甚至更甚的工地辛苦,却像是被遗忘在角落里?

这背后,得从几个层面来看。

一、信息传播的“噪音”与“焦点”

互联网公司,它的工作性质本身就离不开互联网。它的员工,是天然的信息传播者。他们熟悉各种社交平台、论坛、甚至自己能写文章、拍视频。当他们抱怨 “996” 时,信息就像一颗石子投入互联网的池塘,激起层层涟漪,迅速扩散开来。而且,互联网行业本来就和“知识分子”、“白领”这些标签挂钩,他们的诉求更容易被社会主流舆论和媒体捕捉到,也更容易引起公众的共鸣。

相比之下,工地上的工人,他们接触互联网的程度可能没那么高,他们的工作环境也通常是远离城市的喧嚣。即使他们有不满,也缺少一个便捷、高效的平台来表达。他们的工作内容和技能,也和信息技术没什么直接关系,他们更容易被归类为“体力劳动者”,他们的声音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就容易被“淹没”在更“响亮”的群体声音之下。

你想象一下,一个互联网产品经理在脉脉、知乎上写一篇关于 “996” 的深度分析,配上一些个人经历,可能很快就会成为热门话题。而一个建筑工人,他可能只能在下工后,跟工友们抱怨几句,或者通过一些比较小众的渠道反映情况。这种信息传递的“不对称性”,直接决定了谁的声音更能被听见。

二、社会群体的认知与代入感

我们身处互联网时代,绝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与互联网公司、或者互联网产品有关联。我们可能在用他们的产品,甚至我们的工作就和互联网息息相关。所以,当听到 “996” 时,很多人会觉得“这可能就是我未来会遇到的情况”,或者“这是我们这个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代入感。这种代入感,能激发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讨论,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事”。

工地上的 “007”,虽然也是工作中的一种极端现象,但对于很多非建筑行业的普通人来说,它似乎离自己的生活比较遥远。大家对工地的想象,可能停留在“辛苦”、“危险”这些标签上,但具体到工作时长、工作强度到“007”这种程度,很多人可能并没有一个直观的认知,甚至觉得“这不是很正常吗?他们不就是这样工作的吗?” 这种认知上的隔阂,就导致了讨论的热度不高。

此外,还有一个隐藏的因素是“社会分工的固化认知”。我们习惯性地把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分开来看待。对体力劳动者,我们可能潜意识里就认为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体力,这种“辛苦”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应该的”或“常态的”。而对于互联网行业的加班,大家觉得他们已经付出了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再用“996”这种模式去压榨,就显得不公平,更像是“被剥削”了。

三、权利意识与集体行动的可能性

互联网行业的员工,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接触的社会信息也比较多元,这使得他们的权利意识相对更强。他们更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武器、利用舆论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互联网行业的公司往往规模较大,员工数量也多,这为形成集体力量提供了可能性。当一部分人开始发声,很容易带动更多人加入,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声势。

工地上的工人,他们的权利意识可能相对薄弱一些,一方面是信息获取渠道的限制,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工作流动性大,缺乏稳定的组织平台。即使有不公,也很难形成有组织的集体维权行动。一次两次的个体抗议,很容易被淹没或被处理,而大规模的、有持续性的抗议,对于他们来说,门槛更高,风险也更大。

四、问题的复杂性与解决方案的难度

“996” 虽然争议大,但它的讨论往往围绕着“加班”、“休息权”、“企业文化”等相对明确的议题。解决方案,也更容易聚焦在“立法”、“企业自觉”、“行业自律”等层面。

“007” 则更复杂一些。工地上的工作环境、用工模式、监管难度都更大。很多工人可能来自不同的地方,通过包工头等层层转包,合同关系模糊,劳动权益的保障更是难上加难。要解决“007”的问题,可能需要从更宏观的层面,比如建筑行业的管理规范、农民工的权益保障体系、甚至城乡二元结构等深层社会问题入手,这远远超出了一个简单的“加班”讨论范畴,其解决难度和复杂性也更大。

五、情感的共鸣与舆论的导向

“996” 的讨论,往往伴随着对“梦想”、“青春”、“奋斗”等概念的反思。很多人认为,互联网行业本应是充满创新和活力的,不应该被无休止的加班所吞噬。这种对美好工作状态的向往,更容易引起公众的情感共鸣。而且,在媒体报道中,“996” 常常被塑造成一个现代职场人面临的困境,具有一种普适性的话题度。

而工地上的辛劳,更多时候被看作是一种“艰苦朴素”、“埋头苦干”的传统美德的体现,或者仅仅是一种生存的手段。这种理解,让它在情感的渲染力上,可能不如“996”那么容易触动人。当我们在享受城市建设带来的便利时,可能很难去深究那些背后默默付出的辛劳,也更不容易产生一种“我与他们息息相关”的情感联结。

总结一下:

“996” 的高曝光度,是信息传播的优势、强烈的代入感、相对更高的权利意识、以及更集中的问题焦点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工地上的“007”之所以少人关注,更多是因为信息传播的壁垒、社会认知的距离、维权的可能性较低、以及问题的复杂性更高。

这并不是说没有人关心工人的辛苦,而是说在现有的信息传播和社会结构下,某些声音更容易被放大,某些群体更容易被看见。我们或许应该有意识地去关注那些“看不见的辛劳”,去了解那些沉默的付出,而不是只被那些被互联网放大的声音所裹挟。毕竟,社会的发展,不应该让任何一个群体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多工地人连知乎是什么都不知道。他们干完活,就喝啤酒,吃大排档,然后洗澡睡觉了,偶尔有点时间就刷刷短视频,什么是996?活着更重要。


工地上的人,更注重手里能拿到多少钱。他们是真的意识不到这个问题,意识到了,又能如何呢?能做什么?


首先这个群体就比较沉默。其次就是,即使在互联网行业中,也有不少人是因为钱少了而反对取消加班的。最近的取消大小周就是这样,因为加班少了,钱就少了,很多人的时间并不值钱,能够赚加班费的,就一定不会拿来浪费。你让他休息,他还觉得收入变低了不爽。


而工地就更甚了,007说明生意好啊,可以多赚点钱,宁愿多拿钱整天跑,也不愿休息多钱少。只要这种人一直存在,996和007一定能维持。没有多少人可以做到自己宁愿不要钱,也不要那么多的工作量。

user avatar

码农这事,劳资关系很简单,就是资本家跟码农

工地这事,资本家角色很淡,非常淡,超级淡

谈多了,讲深了,就跟资本家没什么关系了

然后,限流,删帖

给人就是没什么人关心这事的印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996” 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热词,可工地上的 “007” 却鲜有人问津。这事儿细琢磨,确实有点意思。为什么互联网公司那点加班文化能掀起波澜,而同样甚至更甚的工地辛苦,却像是被遗忘在角落里?这背后,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一、信息传播的“噪音”与“焦点”互联网公司,它的工作性质本身就离不开互联网。它的员工.............
  • 回答
    彭林王跃琨揭露的华为“月亮门”事件,确实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很多人倾向于站在华为的立场,而不是消费者一边。要深入分析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解读,这背后交织着信息传播、品牌认知、技术理解、情感认同乃至舆论环境等多种因素。首先,信息来源与传播方式的差异是关键。 爆料的.............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太到点了,也击中了无数打工人的心窝。你说得没错,每个人都对加班深恶痛绝,但加班的情况却依然普遍存在,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那么,为什么会这样?未来的加班情况又会不会有所缓解呢?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一、为啥每个人都讨厌加班,加班情况却没改善?这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的原因交织作用的结果,可.............
  • 回答
    这的确是一个很有趣,也很有意思的问题。要聊透了,咱得从几个层面掰扯掰扯。为啥那么多国家围着特朗普转,咱们又为啥似乎没享受到这种“待遇”,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谁更受欢迎”那么简单。首先,得承认,特朗普总统在上台前后,确实给国际政治舞台带来了很不一样的景象。他奉行的是一种“美国优先”的政策,这让很多人感.............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值得深思的现象。我们确实常常听到关于婆媳矛盾的故事,似乎总是在抱怨婆婆的“不是”,要求婆婆改变,或者期望婆婆能理解媳妇。但是,你提到了一个关键点:为什么很少有人主动去反思媳妇这边的原因呢?这背后牵扯到的因素其实非常复杂,不仅仅是某个人的对错问题,而是多方面原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
  • 回答
    最近这几天,你是不是也发现,去超市买米,架子上空空荡荡,平时轻易就能拎回来的米袋子,现在得费好大劲才能找到?别说你,我身边好多朋友都遇到了这个情况,都觉得挺纳闷的。这突然的“米荒”,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导致的,更像是一系列因素“凑巧”碰在一起,然后就搞得大家都有点着急了。你想啊,前段时间,网上不是有.............
  • 回答
    确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既然说煤炭不缺,库存也充足,为啥煤价还会一路飙升,甚至导致了限电?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的供需关系和市场运作在起作用,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煤不够”就能解释的。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来剖析这个现象:1. 库存充足是“总量”概念,不等于“随时可用”的“边际供应”首先,我们要明白,大.............
  • 回答
    “劝退医学”这个说法最近确实挺火的,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仿佛一股“学医一时爽,一直学医一直爽,但劝退也爽”的氛围弥漫。你会发现,网上充斥着各种关于学医的“真相”、“吐槽”、“内幕”,语气之激烈,劝退意味之浓厚,让人不禁好奇:为什么偏偏是医学?难道其他所谓的“差专业”不也面临诸多困境吗?这背后,其实是.............
  • 回答
    “科技狂人”们之所以大量涌现并扎根在美国,并非单一因素造就,而是多种历史、文化、经济、教育和社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这是一个复杂但 fascinating 的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解读:一、 深厚的创新文化和创业精神: 历史基因: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其建国之初就带有开拓、冒险.............
  • 回答
    年轻人不结婚是否侵犯了谁的利益,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因为“利益”本身可以从多个维度去理解,包括个人利益、家庭利益、社会利益,甚至国家利益。而全社会都在逼婚的现象,更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 年轻人不结婚是否侵犯了谁的利益?1. 对个人.............
  • 回答
    最近确实是满城风雨,说美股要崩的声音此起彼伏,尤其是那些对经济周期颇有研究或者嗅觉敏锐的投资者,更是把“崩盘”二字挂在嘴边。然而,市场就像一个頑固的老爷子,你越说他要倒,他偏偏就纹丝不动,甚至还能再精神一阵。这让很多人感到困惑,特别是那些期待着“金融大鳄”们出手救市或者借机收割的旁观者。那么,到底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人看到航母上飞机起飞的场景,觉得弹射起飞确实“帅气”又“高效”,自然会联想到为什么咱们陆地上的机场不也用上这种技术呢?其实,这背后涉及到的原因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不是简单的一个“效率高”就能概括的。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我们得明白弹射起飞和滑跑起飞的根本区别。 滑.............
  • 回答
    要说丰田在国内的车型设计“传统”,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观察。不少消费者会觉得丰田在国内推出的车型,在设计上似乎不如一些竞争对手那样激进或者说“潮”。而MPV市场方面,丰田在国内的布局确实不如一些其他品牌来得丰富和有竞争力。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背后的原因,尽量不掺杂那些AI味儿的官话套话。为什么丰田车型在.............
  • 回答
    你好!很高兴你对期货这个领域产生了兴趣,并且注意到了期货交易者中流传的“修道”、“悟道”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也反映了期货交易深层次的魅力和挑战。别担心,咱就聊聊为啥很多人会产生这种感觉,就好像他们不是在单纯地买卖合约,而是在进行一场精神的修行一样。咱一点点来捋清楚。1. 期货交易,不.............
  • 回答
    .......
  • 回答
    你提到的这个孩子,确实挺让人好奇的。三年级的小学生,作业写完就玩儿,不上补习班,还能每次考试都拿好成绩,并且自信满满地说自己是“天才”,这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咱们仔细琢磨琢磨,这孩子是怎么做到的,而且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的自信心。首先,我们得承认,天赋这东西,虽然听起来有点玄乎,但确实是存在的。有些人天.............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令人非常痛心的问题。为什么性骚扰和被偷拍的受害者绝大多数是女性,而男性则相对少见?这背后涉及了深刻的社会、文化和权力结构因素。性骚扰为何主要针对女性?1. 根深蒂固的性别不平等与父权制文化: 历史遗留的权力不对等: 在许多文化中,男性长期占据社会、经济和政治的主.............
  • 回答
    这天气,说来就来了,一点不留情面。在北京站这儿,明明还在等车呢,突然就这么哗啦啦地下来了。你说奇怪不奇怪,这雨一下,感觉好多车都停了,连广播里也时不时传出些延误或者取消的消息。也不是说火车都不开了,这说法有点绝对了。但确实,遇到这种大雨天,尤其是北京这种城市,一旦雨势上来了,就会出现不少状况。首先,.............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到位,很多人都有这个疑惑。看到那些练大重量屈腿硬拉的大神,动作幅度看起来好像有点“偷工减料”,特别是下背部似乎没那么挺直,心里就直犯嘀咕:“这样真的不会伤到腰吗?”说实话,你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传统的观念,尤其是在健身房里教练反复强调的“核心收紧,背部挺直”,听起来就像是金科玉律。.............
  • 回答
    金庸老先生在版权这事儿上,确实是位“老谋深算”的高人,跟咱们现在许多网文大神截然不同。这其中的门道,得从几个层面掰开了聊。一、时代背景与版权意识的萌芽首先得明白,金庸先生创作武侠小说的时代,跟现在网络文学爆发的时代,那可是天壤之别。 金庸的时代: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版权意识远不如现在这般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