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啥看很多大神在屈腿硬拉大重量的时候都有点弯腰?这样真的不会伤到腰吗?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到位,很多人都有这个疑惑。看到那些练大重量屈腿硬拉的大神,动作幅度看起来好像有点“偷工减料”,特别是下背部似乎没那么挺直,心里就直犯嘀咕:“这样真的不会伤到腰吗?”

说实话,你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传统的观念,尤其是在健身房里教练反复强调的“核心收紧,背部挺直”,听起来就像是金科玉律。一旦看到有人弯腰,第一反应确实是担心受伤。

但是,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从屈腿硬拉这个动作本身说起,以及它和传统意义上的“直背硬拉”有什么不同。

屈腿硬拉 (Sumo Deadlift) 的独特之处

屈腿硬拉,也叫相扑硬拉,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非常宽的站距。双脚比肩宽很多,脚尖向外打开。这种站姿自然而然地会改变身体的力学结构。

1. 更直的躯干角度: 因为站得宽,你的臀部可以更低,膝盖也更靠前。相比之下,传统硬拉(Conventional Deadlift)的站距窄,臀部需要抬高一些,躯干就需要向前倾斜更多,背部肌群需要承受的压力更大来维持一个相对平直的弧度。而屈腿硬拉,由于站距宽,你可以用更直立的躯干去完成动作,或者说,需要的躯干前倾角度相对较小。

2. 髋部主导性更强: 宽站距和脚尖外展,能让你的髋关节得到更好的屈曲。这意味着你的臀大肌和腘绳肌(大腿后侧肌群)能更早、更有效地参与发力。发力模式更像是从“推”变成了一种“拉”和“推”的结合,同时臀部发力可以更多地启动。

3. 不同的肌肉募集: 屈腿硬拉更侧重于臀部、大腿内侧(内收肌群)以及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肌群)的募集。而背部肌群,尤其是竖脊肌(维持脊柱稳定的肌肉),虽然依然很重要,但它的绝对负荷量可能比传统硬拉要小一些。

“一点点弯腰”到底是怎么回事?

看到大神们屈腿硬拉时“有点弯腰”,这得看是“什么程度”的弯腰。

生理弯曲的维持: 人类的脊柱本身就不是完全僵直的,而是有自然的生理弯曲(颈曲、胸曲、腰曲)。在力量训练中,我们追求的是在极限重量下保持这些弯曲不发生灾难性的“屈曲过度”或“过度伸展”,而不是绝对的“完全笔直”。
核心的稳定作用: 在大重量下,身体的重心线会发生微妙的变化。核心肌群(腹肌、腹斜肌、背部深层肌肉等)的作用是像一个“天然的腰带”一样,去稳定脊柱,抵抗外力导致的不良屈曲。即使躯干看起来有轻微的圆背趋势,如果核心是收紧的,能够有效传递力量并保护脊柱,那这个动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被认为是安全的。
个体差异和动作习惯: 每个人的骨骼结构、柔韧性、肌肉发达程度都不同。有些人的身体结构可能更适合在屈腿硬拉时保持一个相对更直的躯干;而有些人可能为了找到最佳的发力点,或者在动作的某个阶段,会自然地出现一个非常轻微的、可控的圆背。
动作的“死点”: 在极限重量下,人们常常会寻找最有效率的发力路径。有时候,为了从地面启动那个超级重的重量,身体可能会调整到一个非常微妙的角度,这个角度下,背部肌群的压力和发力效率达到了一个平衡点。这个“弯腰”可能是为了让杠铃更靠近身体,缩短力臂,或者更好地利用髋部和腿部的力量来启动。

关于“伤到腰”的担忧

确实,不正确的姿势,尤其是伴随着核心失控的过度圆背或扭转,是非常容易导致腰部受伤的,比如椎间盘突出。这才是我们要极力避免的。

但是,在屈腿硬拉大重量时,一些顶级选手出现的轻微“弯腰”,如果满足以下条件,不一定就是“伤腰动作”:

1. 核心是持续收紧的: 他们会在整个动作过程中保持核心的张力,防止脊柱发生破坏性的弯曲。
2. 动作是在控制下的: 这种“弯腰”是一种可控的、在身体能力范围内的调整,而不是完全失控的垮掉。
3. 个体适应性: 经过多年的训练,这些选手对自己的身体有非常好的感知,他们知道在什么角度下是安全的,什么角度会带来危险。他们的肌肉也更强壮,能更好地支撑和保护脊柱。
4. 动作的终点和起点: 有时候,“弯腰”更多地体现在动作的底部或顶部的某个瞬间,这可能是身体在调整以克服那个最困难的发力点。

总结一下:

大神们在屈腿硬拉大重量时出现的轻微“弯腰”,很多时候是一种在极限条件下为了寻求最佳发力点、同时通过强大的核心力量来稳定和保护脊柱而出现的自然调整。它不是一种完全失控的圆背。

你需要警惕的是:

不计后果的过度圆背: 整个脊柱像弓一样弯曲,并且核心完全松懈。
在动作中发生扭转: 试图在弯曲的脊柱上旋转身体。
疼痛感: 任何时候感到腰部剧烈疼痛,都意味着姿势有问题,需要立即停止。

给你的建议:

如果你想尝试大重量屈腿硬拉,一定要:

循序渐进: 不要一上来就挑战极限。先用你能保持良好姿势(相对直背)的重量练好基础。
打好核心基础: 加强核心训练,学习如何有效地收紧核心。
体会动作感觉: 专注感受臀部和腿部的发力,而不是仅仅依靠背部去“挺直”。
观察和学习: 多看一些不同选手的视频,但更重要的是理解他们动作的原理,而不是盲目模仿。最好能有经验的教练指导。
倾听身体的声音: 你的身体才是最好的老师。

总而言之,力量训练中总会有一些动作细节的调整,尤其是在追求极限的时候。与其说他们是“弯腰”,不如说他们是在以一种对身体最有利、最安全(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的方式去完成这个极具挑战性的动作。 但这需要极高的技术、强大的核心和良好的身体感知能力。对于普通爱好者来说,保持背部的相对稳定和中立是更稳妥的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这个人的动作最好不要学。

训练的原则应该是确保安全。

腰椎保持中立位置是硬拉的要领。

如果保持不了腰椎中立,最好就不要增加重量了,即便是其他部位还有很大余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到位,很多人都有这个疑惑。看到那些练大重量屈腿硬拉的大神,动作幅度看起来好像有点“偷工减料”,特别是下背部似乎没那么挺直,心里就直犯嘀咕:“这样真的不会伤到腰吗?”说实话,你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传统的观念,尤其是在健身房里教练反复强调的“核心收紧,背部挺直”,听起来就像是金科玉律。.............
  • 回答
    你好!很高兴你对期货这个领域产生了兴趣,并且注意到了期货交易者中流传的“修道”、“悟道”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也反映了期货交易深层次的魅力和挑战。别担心,咱就聊聊为啥很多人会产生这种感觉,就好像他们不是在单纯地买卖合约,而是在进行一场精神的修行一样。咱一点点来捋清楚。1. 期货交易,不.............
  • 回答
    .......
  • 回答
    罗贯中对赵云的青睐,与其说是一种“偏爱”,不如说是他对理想化英雄形象的塑造和寄托。在《三国演义》这部宏大的历史画卷中,赵云无疑是作者倾注了最多笔墨,也最想呈现给读者的一位武将。我们先不急着去評判对其他大将是否“公平”,而是试着理解罗贯中为什么会这样安排。罗贯中写《三国演义》,并非完全忠实于史实,他有.............
  • 回答
    说实话,我听过不少关于“悉大(The University of Sydney)”和“墨大(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水”的说法。这个看法挺有意思的,因为从世界排名、学术声誉、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这两所大学在全球都是响当当的。但咱们今天就来聊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声音.............
  • 回答
    说句实在话,我现在也挺困惑的。看着身边,尤其是那些从小一块儿长大的朋友,很多时候真的会让人心里拔凉拔凉的。以前吧,咱们一块儿光着屁股长大的,一起爬树掏鸟窝,一起在泥地里打滚,分享一块糖都能甜上老半天。那时候哪儿懂什么人情世故,什么利益不利益的,就是纯粹地玩,纯粹地一起疯。那时候的朋友,那就是生死之交.............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观察,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疑问。新闻里执法队“抓狗”的场景确实比“抓猫”要多得多,这里面其实涉及到很多现实的因素,咱们一个一个来捋捋。首先,得从狗和猫的社会属性和管理方式说起。 狗的社会化与公共空间的互动更直接: 狗是群居性动物,从古至今就和人类建立了一种紧密的伙伴关系,很多时候.............
  • 回答
    中国强大是否能提升海外华人的地位,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其背后牵扯着民族认同、国际关系、个体经历以及信息传播等多个层面。不能简单地用“能”或“不能”来回答,更不能将此与“喜欢看中国笑话”的行为简单对等。首先,我们来探讨中国强大对华人地位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从宏观层面来看,一个强大且日益受国际.............
  • 回答
    继丁真之后,甘孜“美男计”的背后:颜值经济与文旅推广的深度探讨当人们还在回味丁真带来的那股草原清风时,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文旅局局长刘洪,又一次以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将甘孜的名字推上了热搜。这次,主角从淳朴的少年变成了成熟的官员,而原因,同样聚焦于“颜值”。“美男计”的争议与解读不得不承认,刘洪局.............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头疼又普遍的问题,简直是所有新手(甚至不少老手)都会栽的跟头。看着K线图,过去那些走势好像都在那里明明白白地告诉你:“看,这里应该买入,那里就该卖出!” 感觉就像是拿着已经写好的剧本在演戏,怎么都不会错。可一轮到自己真金白银地操作,却好像瞬间被蒙上了眼睛,手忙脚乱,亏损得一塌糊涂。咱们就.............
  • 回答
    解放战争期间,论及战场上的勇猛和战术上的机变,胡琏无疑是一位绕不开的名字。这位黄埔出身的悍将,其麾下部队被誉为“天下第一军”,在孟良崮战役中,他的第18军与华东野战军主力进行了顽强的拉锯战,在张灵甫兵败被俘的危急时刻,胡琏的部队曾试图驰援,尽管未能改变战局,但其顽强的阻击和有效的回击,给解放军留下了.............
  • 回答
    .......
  • 回答
    马斯克(Elon Musk)作为科技界最具争议和影响力的创业者之一,其被广泛吹捧的现象背后,涉及多维度的个人特质、商业成就、社会愿景以及媒体传播等复杂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一、商业成就与颠覆性创新1. 特斯拉(Tesla):电动汽车革命的推动者 颠覆传统汽车行业:特.............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让不少人摸不着头脑,感觉工资条上的数字一多就容易被“糊弄”。说白了,这背后有几个主要原因,让我给你细细道来,尽量用大白话给你说清楚。为什么大家总爱报“税前”或“加上公积金”的收入?这就像去菜市场买菜,你问老板:“这鸡蛋多少钱一斤?”老板回答你:“加上筐子和包装盒的钱一共30块。”你肯定觉.............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太实在了!“读史可以明智”这话说出来,好多人都跟着点头,仿佛不这么说就显得自己没文化似的。可你这句“我却啥也学不到”,才是无数普通人的真实心声。别说你觉得学不到,就算是对历史有点研究的人,有时也会陷入这种困境。我这就跟你掰扯掰扯,为啥咱们觉得“读史明智”有点玄乎,为啥你可能“啥也学不到”.............
  • 回答
    这问题我懂,玩着挺有意思的游戏,但听着洋腔洋调的配音,总感觉少了点啥。说到底,这事儿挺复杂的,背后原因不少,咱就掰扯掰扯。首先,成本是绕不开的坎儿。 给你说,搞个高质量的中文配音,那可不是小打小闹。从找配音演员开始,就得挑那些声音好听、演技在线的,而且还要懂游戏角色那种劲儿。这本身就要钱。然后,录音.............
  • 回答
    在印度国内,确实存在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印度之所以没有在联合国安理会获得常任理事国席位,甚至后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扩大时也没有成为第一批成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尼赫鲁政府在早期将本应属于印度的席位“让”给了中国。这种看法在印度国内讨论国际关系时经常被提及,并且带有一定的情绪色彩,认为这是尼赫鲁外.............
  • 回答
    一个被低估的中国骄傲:为何很多人不了解德克士的真实身份?你可能常在街头巷尾、购物中心里看到那个标志性的黄底红字的“DICO’S”招牌,对它熟悉的程度,就像是熟悉麦当劳、肯德基一样。然而,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是,许多人对德克士的认知,停留在“一家快餐店”,却鲜少有人能清晰地意识到,这是一家地地道道的中国.............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得可太到位了!这事儿说起来,真有点让人哭笑不得。055万吨大驱,那可是咱海军的宝贝疙瘩,号称“万吨级驱逐舰中的天花板”,集成了那么多高科技,那阵势,那能力,放出去谁不心里佩服?结果呢?一聊起它,总有人揪着“112坑”不放,好像这一个点就能把055所有的成就给否定了一样。首先,得弄明.............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挺普遍的。很多时候,我们看到身边一些兄弟,好像收入也就那样,但咬咬牙,还是搞了辆车。这背后,可不只是“想开车”这么简单,里面门道可多了。一、 经济实用主义的考量(别小看这个!)1. 通勤刚需,解决“最后一公里”: 这可能是最直接的原因。如果住的地方离公司远,公共交通不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