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德拉科·马尔福得到了接受而爆豪胜己没有呢?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两个非常不同但又有些相似的角色在读者心中的接受度差异。要说清楚为什么德拉科·马尔福“被接受”而爆豪胜己“没那么被接受”(或者说,读者对他们的情感和解读有所不同),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剖析,就像我们分析身边的人一样,不能只看表面。

德拉科·马尔福的“被接受”:成长、环境与复杂性

首先,德拉科被接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被塑造”和“被理解”。

1. 明确的反派定位,却有内心的挣扎: 德拉科一开始是个典型的校园恶霸,傲慢、刻薄,带有纯血至上的优越感。他是哈利最直接的对手之一,是蛇院的代表。然而,《哈利·波特》系列非常精妙地展示了他的内心变化。他不是一个纯粹的坏人,而是一个被环境和家庭塑造、最终被推向深渊的角色。

家庭的压力与期望: 卢修斯·马尔福是德拉科成长的最大影响者。作为食死徒,他对德拉科灌输了纯血论和对魔法界现状的不满。德拉科从小就生活在维护家族荣耀和父亲的严厉要求之下。他所做的一切,包括对哈利的敌视,很多时候是为了取悦父亲,赢得父亲的认可。这种源于家庭的束缚和压力,让读者看到他行为背后的无奈和悲剧色彩,而不是纯粹的恶意。
沃尔德摩特的阴影: 当他被指派去刺杀邓布利多,并被逼着成为食死徒时,他实际上处于一个极其危险和无助的境地。他没有强大的实力去对抗,也没有坚定的信念去背叛,只是一个被卷入权力斗争的小角色。他害怕,他犹豫,他甚至在关键时刻表现出软弱。这种软弱和恐惧,反而让他显得更“真实”,更像一个在巨大压力下挣扎的青少年。我们能看到他不是一个无坚不摧的反派,而是会被吓倒、会被迫做出违背良心之事的普通(尽管是特权的)人。
与哈利的关系: 德拉科与哈利之间的互动,虽然充满了敌对,但也某种程度上是另一种形式的“连接”。他们是同一代人,在霍格沃茨里竞争、对抗。哈利对德拉科的某些行为感到愤怒,但故事也暗示,如果环境不同,他们可能不会是死敌。这种“如果”的可能性,为德拉科的角色增添了复杂性。

2. “黄金男孩”的反面,衬托主角光环: 德拉科是哈利“黄金男孩”形象的完美衬托。他的傲慢、他的特权、他的对规则的漠视,都与哈利所代表的正义、勇气和牺牲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对比让哈利的主角光环更加耀眼,也让读者对他更加喜爱。

3. 有限的篇幅,但关键的成长弧线: 尽管不是主角,但德拉科的成长弧线非常清晰。从一个自负的熊孩子,到被恐惧和责任压垮的少年,再到最后在战场上拒绝辨认哈利以保护他,德拉科的角色得到了一个相对完整且有力的发展。读者能看到他的转变,即使这个转变是在痛苦和伤害中完成的。这种转变,哪怕是不完美的,也比停滞不前更受欢迎。

4. 观众的同理心: 很多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能够从德拉科身上看到自己可能有的不安全感、对同辈压力的反应、以及在面对权威时的无力感。即使他做了坏事,但他那种“我也没办法”的绝望感,很容易引起一部分观众的共鸣。

爆豪胜己的“不被接受”或“更复杂的接受”:挑战、解读与读者预期

相对而言,爆豪胜己的接受度之所以显得“不同”或“不那么普遍”,是因为他的角色设定和呈现方式与德拉科有本质区别。

1. 初期难以接受的极度负面特质: 爆豪的起点,比德拉科要“脏”得多。他从一开始就展现出一种近乎癫狂的攻击性和傲慢,他以侮辱、嘲笑和贬低他人为乐,尤其是对绿谷出久(主角)。他的“个性”过于张扬,几乎没有经过任何“缓冲”就直接向观众展示了他最不堪的一面。

“我的理想是第一名”的扭曲: 爆豪对“强大”和“胜利”的追求,是一种近乎病态的执念。他认为弱小本身就是一种罪过,这与德拉科更多是出于家族教育不同,爆豪的这种观念似乎更像是他内在的一种驱动,一种对自我价值的极端追求。这种追求方式,在初期,对很多观众来说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的。
对主角的恶意压制: 爆豪对绿谷的长期欺凌和打压,是很多读者难以释怀的。他不仅在口头上攻击,还在实际行动中试图摧毁绿谷的“个性”和精神。这种行为在很多文化和价值观念中,是被强烈谴责的。即使后来绿谷变得强大,爆豪也从未真正为他早期的行为做出明确的道歉或弥补,这使得一些读者对他难以产生善意。

2. 极端的自我中心与缺乏对他人尊重的态度: 爆豪的角色核心,很大程度上是他那股“不被任何人承认,只承认自己强大”的孤傲和野心。他藐视一切试图束缚他、指引他的人,包括老师和队友。这种极端的自我中心,虽然成就了他的强大,但也让他很难与他人建立真正的联系,也让观众难以从“友情”或“团队合作”的角度去理解他。

3. 成长弧线的不确定性与解读空间: 爆豪的成长弧线,相比德拉科来说更具争议性,也留下了更多解读空间。他确实在经历事件后有所成长,例如在安德瓦事件后开始反思,在野外训练中对绿谷的态度有所软化,在危机时刻也表现出保护队友的意愿。然而,他的成长更多体现在“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自己的强大”以及“在不损害自己荣誉的前提下与他人合作”,而不是彻底改变他根深蒂固的价值观或弥补过去的伤害。

“我从来没有改变过”的悖论: 爆豪自己经常宣称“我从来没有改变过”,这是一种他维护自己尊严和骄傲的方式。但这种说法也让一些观众觉得,他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或者说,他愿意为这种“不改变”付出代价。这种解释,虽然维护了他的角色魅力,但也让一些追求“真正救赎”的观众感到失望。
读者预期的差异: 对于很多观众来说,他们期待的是一个从恶劣到善良、从错误到纠正的转变。爆豪的成长更像是“从一个更强大的恶人,变成一个更强大的,但偶尔也有点人情味的角色”。这种“不彻底”的改变,使得一些读者对他无法像对待德拉科那样,在经历了痛苦之后,去“原谅”他,去期待一个美好的结局。

4. 角色设定的根本不同: 德拉科是经典反派的“堕落”或“受害者”视角,而爆豪则更像是一个“反英雄”或者“扭曲的英雄”。他的强大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但这种强大是以牺牲他人的感受和尊重为代价的。读者接受德拉科,是因为我们看到他被推向深渊的挣扎,可以同情他的遭遇。读者对爆豪的接受,则更多是一种“他很强大,也很酷,但他的行为我并不赞同”的复杂情感,或者是一种“他或许会变得更好,但我很难完全喜欢他”的态度。

总结来说:

德拉科·马尔福的被接受,更多源于他角色在设定上所展现出的 “无奈的被推入深渊的复杂性” 和 “可被理解的成长弧线”。我们看到他的家庭背景,看到他的恐惧,看到他在关键时刻的挣扎,这让我们在不赞同他行为的同时,也能够同情他,甚至期待他的救赎。

而爆豪胜己的“不同接受度”,则在于他 “极端的初期负面表现” 和 “以自我为中心的成长逻辑”。他强大的力量和野心固然吸引人,但他对他人,尤其是主角的持续恶意,以及他那种“我不变,你们得适应我”的态度,让很多观众难以产生强烈的共情或好感。我们欣赏他的强大和潜力,但很难完全接受他的行事方式,也很难期待一个简单的“洗白”或“和解”。他更像是一场关于“力量的代价”和“真正的强大是什么”的持续辩论,而这场辩论的结果,在不同观众心中有着截然不同的答案。

所以,与其说德拉科“被接受”,不如说他更容易被 “同情和理解”;而爆豪,更多是被 “欣赏和讨论”。这两种情感,自然会造成读者反应的差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立场:HP原著粉丝,电影每部看过三遍以上,不支持罗琳某些NT言论和她现在圈钱的作风。

剧情角色中最喜欢的是邓布利多,小天狼星和斯内普。

次喜欢名单里有马尔福,单人粮cp粮翻译粮均产过一些。



以下正文:

1、【马尔福并没有被大多数人接受】

真只看原著的,有几个能喜欢上马尔福的啊?

第一部里,达力那种力大无脑强行欺压别人的家伙,不就是胖虎吗?马尔福那种阴阳怪气仗势欺人使绊子的瘦猴(原文说他金鱼眼皮肤苍白),不就是小夫吗?我可没记得罗琳写过马尔福有多帅。(侧面描写帅气的是四部里的塞特里克和克鲁姆,以及回忆里的小天狼星詹姆斯等人,正文旁白明说了是大帅哥的,好像唯有蛇脸前的汤姆里德尔。)

【改错:感谢fscyss指正,正文旁白中多次使用handsome描写的,不只整容前的伏地魔,小天狼星也占据了令人震惊的分量(比V还要多)】


罗琳前期压根没想过写多深刻,单纯就是少年作品,达力和马尔福,简直是模板化的两种霸凌形式。好人都在格兰芬多,坏人都在斯莱特林,赫奇帕奇都是庸人,拉文克劳全是书呆子,唯有我们的小狮子们,大多有才能,人缘好,脾气爆点爱作点没关系,就是美国学校那种“四分卫”。后来剧情逐渐深入,从四部开始,赫奇帕奇和拉文克劳的学生亮点逐渐增多了。往六七部走,雷古勒斯斯拉格霍恩这种角色出现了,埋伏笔埋了好久的混血王子也开始反转了。作品逐渐向青年文学转型了,但最初少年作品的基调和bug仍然留存。相信我,如果罗琳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哈利波特能火到这个样子,如果罗琳写第一部的时候就想过后面写深刻些,四学院的设定绝对比这个严谨,而且三人组很可能来自不同的学院,几人年轻时的冒险故事很可能要比这危机四伏。

2、【堀越和罗琳存在本质的不同】

在堀越笔下,爆豪对自己所造成的伤害是毫无意识的。加上火爆猴雪球砸人和轰爹逼婚民女婚内QJ的行为,你会发现,堀越对这种事没什么自觉。联想到他漫画以前放出的人设,或许他心理是比较偏向达尔文丛林法则的,在他眼里,弱肉强食的等级制度是理所当然的,看他的访谈,他可能自己也被欺凌过,但他不觉得“欺凌这件事本身不对”,而是“我被欺凌是我太弱了”。——相反罗琳呢?弱者就该死就毫无价值吗?看看纳威?看看多比和克利切?小天狼星可是正派角色啊,但他因为骄傲自大和贬低克利切这个弱小的家养小精灵,意外地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没错我喜欢布莱克,我也得说他对待克利切的方式有因可循却也过分)

3、【马尔福和爆豪也存在着本质的不同】

试问一个坏角色要如何洗白/反转/丰富?模板大概有这么几个:

A.削弱他造成的伤害

B. 让他为自己的狡猾/傲慢/无耻付出代价

C.向读者解释他的苦衷/他的成长环境

D.尽可能放大他的光明面,以掩盖他的黑暗。

罗琳选择继续丰满这个人物,光明和黑暗都加进来。而堀越选择扶持这个受粉丝喜欢的角色,一味给他加戏份。

A. 【削弱他造成的伤害】

马尔福这个角色,“剧情里造成的伤害”本来就较小。事实上当然挺严重(骗人去塔楼,脏话骂人,用恶咒伤人),但他和主角团的地位是对等的,每次骚扰主角团,大多被主角团回击了,或者后期干脆自己倒霉了。他剧情里少数伤害不对等的人,也就是偷了纳威的记忆球(没摔碎)嘲讽,还立刻被哈利装B打脸( ̄ε(# ̄)。这意味着,马尔福这个角色,顶多让很多读者小小恶心一下,很少产生愤怒,因为读者不会因为一个马尔福,而产生“无力感”。

爆豪胜己则是在和主角绿谷出久地位完全悬殊的情况下,做出了人格侮辱,损毁个人物品,教唆自杀等很恶劣的行为。试问,如果当时爆豪和绿谷的地位关系,如同爆豪和切岛的地位关系,爆豪依旧看不惯绿谷,但他的骚扰并没有对心理生理双重强大的绿谷造成多大影响,这段剧情,还会带给读者无力感和愤怒感吗?但此处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为以堀越的笔力,大概率会在第一话使用这种“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爽文式铺垫法。就问,大家看了绿谷被人瞧不起,后来真的考上雄英,还打脸爆豪,爽不爽?可到这里,堀越明明能把爆豪退居二线,成为一个次级配角,他却舍不得这个角色,硬是把他留在了男二号位置。留就留吧,但BCD三项补充他也没做好。

B. 【让他为自己的狡猾/傲慢/无耻付出代价】

马尔福这个角色,可谓是HP中的吃瘪狂魔了。

一部傲慢,看不起哈利纳威,结果骑在飞天扫帚上被天才哈利打脸,还被纳威这个自己看不起的傻小子夺得10分抢走了学院杯。(邓布利多的偏心hhh)

二部自大,决斗课上使了一招酷炫的乌龙出洞,结果反而暴露了哈利的蛇佬腔,全部风头被哈利抢走(虽然哈利被冤枉也很受苦),结局自己的搞事老爸同样被打脸,脏袜子糊手不说还丢了家养小精灵多比。

三部自以为是,看不起海格,结果被鹰头马身有翼兽巴克比克划开了胳膊,而他动用家族力量试图处刑巴克比克,结局却让哈利赫敏把巴克比克给放了。

四部挑衅哈利,结果被小巴蒂克劳奇变成白鼬狠狠教育了一通。

五部简直是马尔福的辉煌学生时代,效忠“新校长”乌姆里奇,追查邓布利多军,逼得哈利和双子禁赛一年,但最后也被金妮的蝙蝠精魔咒折腾的够呛。

六部,是我喜欢上马尔福的转折点,也算是马尔福最惨的一部。绞尽脑汁钻霍格沃茨空子,就是为了完成伏地魔的任务不让家人受惩罚。如果他失败了但没被发现,伏地魔会杀了他。如果他失败但被发现了,那邓布利多不会饶了他(他自认为)。一个大小伙子,被发现在洗手间哭哭啼啼,丢不丢人?然后和哈利对招,被神锋无影搞得大出血受了重伤。在进退维谷的情况下,罗琳让我们看到了这个讨人嫌小伙子的另一面:他所有计谋简直是小打小闹,他被内心的良知和恐惧逼到精神崩溃,他爱他的父母,他的恶意来源于他受到的教育。而塔楼面对邓布利多,说明他并非一个以伤害他人为乐的混蛋,他心中本意并不想杀死邓布利多。

惨不惨?丢不丢人?马尔福因为自己的性格缺陷和站队问题,可是实打实地付出了代价。

我们再看看爆豪呢?他有为他欺压他人的傲慢付出代价吗?他的三观有被颠覆吗?或许他认可了绿谷,但那不过是绿谷的实力打赢了他。如果绿谷还是个无个性呢?如果绿谷进入了装备科而不是英雄科呢?如果爆豪身边不是切岛而是遇到了另一个唯唯诺诺的胆小鬼呢?

爆豪没有在剧情中受到相应的惩罚,意味着,他在初期带给部分读者的无力感和愤怒感,很难被消弭掉。

C.【向读者解释他的苦衷/他的成长环境】

马尔福这边,老爹是什么人写的很清楚,彻头彻尾的食死徒。和他爸卢修斯的恶意一比,马尔福就是个小屁孩,再和他爸的上司伏地魔一比,马尔福的那点坏水简直不算什么了。马尔福变成这样,也有迹可循。

爆豪这边,只有不到一话的细节,勉强展现了他家崇尚实力的教育模式,和家中女强男弱的环境。爆豪的低自尊和高自尊一体的心理状况,也算能解释通。可是,爆豪妈妈看起来可是很通人情啊,这样的父母教导出了个凌霸狂,不免让人觉得不舒服。反而是马尔福那边,老爸死死给他灌输弱肉强食的知识,母亲虽爱家却傲慢,可成长于和平时代的马尔福心中,仍然保留了一丝光明,这反而让我觉得更加可贵。

D.【尽可能放大他的光明面,以掩盖他的黑暗】

6部里,马尔福在塔楼上不忍心下手杀掉邓布利多,7部里,他没有供出被捕的哈利波特,让哈利逃过一劫,在有求必应屋内,对哈利没有下死手(同样哈利也救了他)。7部结束后(并非指《被诅咒的孩子》),罗琳透露马尔福娶了和他一样有思想转变的经历,从纯血主义到更宽容人生观的同学院同学的妹妹阿斯托利亚,阿斯托利亚拒绝用“麻瓜如蝼蚁”的思路教育他们的独子斯科皮,使得马尔福的父母卢修斯和纳西莎十分失望,每次家庭聚会的气氛都有点剑拔弩张。

足够了,在黑暗的战争环境下,这样的转变,难道还掩盖不掉他幼时欺压他人的行为吗?我不能说马尔福是个好人,也不能说因为他做过好事所以他做的恶事就能一笔勾销,但是我能说这个人,是个立体的人,看完7部,喜欢他的人不见得有多少,但恶心他想把他踢出HP这部作品的人,应该也不算多。

而爆豪呢?堀越的确选择给他加入各种优点,比如天才一学就会啦,会做饭啦,会弹吉他啦,胆大心细啦......可问题是,他的这些优点,是“下层优点”,但凡堀越给他加一个危难时期保护他人的,能遮盖住过于丛林法则倾向的上层优点,爆豪的角色都不会像现在这样单薄。

比如觉得小屁孩洸汰废物但还是救了他,又比如拯救小坏理内心的,不是百万和绿谷光明的微笑,而是暴杀王面对众敌环伺也豪气万丈的一句“干嘛向这种混蛋低头啊,我绝不会输,你也别露出那种废物的表情啊”,这样的角色绝对会讨喜些。

但是,堀越舍不得已经吸粉的暴躁属性,不敢给他做减法,让他彻底褪去暴躁变得成熟,只能给他做加法,加一下无伤大雅的优点,然后悄悄删掉一点他出格的地方,这使得爆豪这个“混入正派阵营的反派角色”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夏季特训掳走爆豪事件,本来是个大好机会,结果堀越让爆豪宁死不屈的理由居然是“我崇拜欧鲁麦特的无敌强大所以英雄最强所以为了我的自尊不会背叛”????尼玛这下强扭都扭不过来了,只能说好在爆豪这个角色生在OFA时代,万一他生在AFO时代呢?万一他在电视上看到的不是欧叔次次成功而是某次失败输给了AFO呢?那这个崇尚强者的家伙岂不是会成为AFO最忠心的打手?说到底为什么爆豪不跳槽啊,是因为挖角企业太穷酸给的报酬又不多耶,AFO他们在堀越维稳的背景下根本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要是爆豪生在木叶村,看到三代目被大蛇丸杀死,村内搅个天翻地覆,佩恩一个原子弹下去半个村都没了的惨状,看到这些反派以一人之力可抵全国千军万马的架势,早就跟着强者跑了好吗,连佐助的那些纠结和不对无辜人下手的坚持大概都不会有。佐助自己弱小过,当过孤儿,所以他剧情里很难对真正弱小的人残忍下手,虽然看不惯吵闹的鸣人,可春野樱嘲讽鸣人没教养的时候,佐助可没给小樱好脸色看。爆豪....课外补习的时候,他提出的处理熊孩子的方法可是“找出班里的头头然后杀鸡儆猴打一顿”啊......一个杀人不犯法的社会制度下,我是有点害怕这个人会变成什么样。可能会接近死神里的葛里姆乔?可葛六是反派,还是个3456线反派,要是把石田雨龙平子真子这种主角团男二男三搞成这样,信不信剧情绝对血崩?——明明,明明堀越用心给爆豪写个中篇就能解决的问题啊,我真是服了他了。


2020.02.05补充:

【对马尔福的态度】

马尔福这个角色坏吗?坏。他是正面角色吗?不是。他能因为自己的善意就把恶意一笔勾销直接进入主角团吗?当然不能。(堀越:???)

我喜欢这个角色吗?喜欢,从剧情塑造的角度来看(没有第7部那我干脆想碾死拽哥)。辩证法是个好东西,原著马尔福≠电影马尔福≠写文时二设马尔福,我还是清楚的。

比起这个在有求必应屋大喊“黑魔王要他活着”的蠢小子,我更厌恶没脑子没情谊的克拉布,和折磨弱者折磨学生取乐的卡罗兄妹。


【从爆豪胜己这个角色看出的MHA作品漏洞】

或许有人会说,爆豪这个角色做的坏事,比不上下毒施恶咒的马尔福一根指头,为什么我要对爆豪的评价更低?

因为一部作品,反应的是作者的观念。我不推崇爆豪,实际上是不支持作者背后的思想。(比如罗琳的世界观里巫师金融令人震惊地原始,大概是因为她不太懂经济学吧,安利一部搞笑同人《哈利波特与理性之道》)

爆豪这个角色,某种意义上极尽作者宠爱频频开挂。绿谷一行在斯坦因事件和爆豪营救事件中立下大功,但仍然要受到处分,为什么?因为他们在没有得到许可的情况下使用了个性。说明该世界观下,个性如同枪械,使枪需要持枪证且符合规定。

但爆豪在校园中熟练地用爆炸威胁别人,居然没有没任何老师发现,没有被任何学生告发,没有受到任何学校停课处分,还能光明正大地报考雄英,不得不说十分有趣。

在雄英入学考试上,爆豪击杀数遥遥领先,但 “救助分”得了零分,居然仍能以第一名的身份入学。在我看来,此人哪怕不被校方/政府以“可能有反社会倾向”高度重视,至少也应该受到道德审查或入学后的心理辅导。然而似乎全世界都在“有实力者地位更高理所应当”的规矩下运行。现实生活中,做会计当分析师要考Ethical Standards,警察公务员入职需要政审,罗琳笔下想当傲罗也不是NEWT成绩高就万事无忧的......总之我对堀越此方面知识的匮乏感到微妙。(也许日本的审核制度相当不同?如果有人了解欢迎评论区留言)





【最后】

说了这么多,实际就是:

这两个角色都没有被所有人接受。

但马尔福更加丰满立体,并且吃够了瘪付足了代价,还得到了实打实的改变。

而爆豪,从未因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也没有得到充分的成长,并且角色过于单薄,没多少有价值的,能剖析角色的主场剧情。

在这个宏大叙事被消弭的时代,爆豪这个角色被喜爱的理由更多的是他身上的符号,而作者堀越迎合了这个符号化碎片化的时代,让自己的作品从老派热血漫继承人的起点走起,道路上却越来越支离破碎,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两个非常不同但又有些相似的角色在读者心中的接受度差异。要说清楚为什么德拉科·马尔福“被接受”而爆豪胜己“没那么被接受”(或者说,读者对他们的情感和解读有所不同),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剖析,就像我们分析身边的人一样,不能只看表面。德拉科·马尔福的“被接受”:成长、环境与复杂性首先.............
  • 回答
    这真是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也一直是许多《哈利·波特》粉丝津津乐道的话题。说实话,邓布利多教授选马尔福当级长,这事儿乍听之下,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甚至有些匪夷所思。毕竟,马尔福在霍格沃茨的所作所为,包括他的傲慢、欺凌,以及他家庭的背景,都和“值得信赖”、“以身作则”这些级长的特质相去甚远。但如果你仔细想.............
  • 回答
    这个问题,在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里,其实挺值得说道说道。很多人一看马尔福家那财力,觉得给德拉科弄把火弩箭简直是绰绰有余,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这里面门道可不少,咱们就一点点掰开了说。首先,得明确一点,火弩箭可不是件寻常的飞天扫帚。它不仅仅是贵,更是稀缺。想买火弩箭,不是拿着金加隆就能直接到商店门口提货.............
  • 回答
    这绝对是个耐人寻味的假设!如果哈利和德拉科在霍格沃茨特快列车上初次见面时就惺惺相惜,而不是针锋相对,那魔法世界的格局恐怕要被彻底颠覆了。想象一下,那辆蒸汽腾腾的列车,古老又神秘。哈利,孤身一人,带着对新生活的憧憬和一丝不安,刚刚从女贞路那个压抑的世界来到这里。德拉科,出身显赫,傲慢自信,但内心深处也.............
  • 回答
    理解拉什福德和马夏尔这两位球员的水平,需要我们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剖析,而不只是简单地给出一个“好”或“不好”的评价。他们的能力、特点、以及在曼联生涯中所经历的起伏,都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他们各自独特的“水平”。马库斯·拉什福德:曾经的希望之星,如今的锋线支柱(尽管有波动)拉什福德,从他横空出世的那一刻.............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也确实是不少观众心中的一个梗。要说为什么有人不喜欢郭德纲和德云社,总是怀念马季和他的徒弟们,这事儿得分好几个层面掰开了揉碎了说。这里面有时代的变迁,有艺术审美的差异,有对传统和创新的看法,还有一点点的情怀因素在里面。一、时代背景与大众语境的变化:首先得明白,马季老师那个时代,相.............
  • 回答
    好,我们来聊聊为什么有些人,即使没读过原著,也会对德拉科·马尔福这个角色心生喜爱,而且这种喜爱,有时确实会和演员的颜值产生紧密的联系。这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背后牵扯到很多心理和文化层面的因素。首先,咱们得承认,在很多人接触“哈利·波特”的世界之前,是通过电影。而电影里,扮演德拉科的是汤姆·费尔顿.............
  • 回答
    你说得对,布莱克老宅的继承问题确实挺有意思的。这事儿得从头说起,还得说到魔法世界的家族规矩和血脉继承。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布莱克老宅,也就是格里莫广场12号,不是谁“创造”的,而是布莱克家族世代居住的祖宅。在魔法界,家族的传承和继承人,很大程度上是跟血脉、跟家族的意愿走的。为啥是哈利?这事儿的关键.............
  • 回答
    文德嗣和马千瞩之间的斗争,并非刀光剑影的武力对峙,而是一场更为隐晦、却同样尖锐的观念与路线之争,发生在穿越者这个特殊群体内部。这场斗争的核心,可以归结为“如何在异世界生存与发展,并最终改变这个世界”这一宏大命题下,两种截然不同路径的选择与坚持。要详细讲述,我们不妨从他们各自的出发点、看问题的方式、以.............
  • 回答
    马志明先生钦定郭德纲为“马氏相声传承人”这事儿,在相声界可算是一件大事儿,也引发了不少议论。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详细聊聊这其中的门道和大家伙儿都在琢磨啥。首先得说说马志明先生是谁。马志明,人称“少马爷”,是相声大师马三立的儿子,也是“马氏相声”体系的代表性人物。他自己就是个功底深厚的相声演员,尤其擅.............
  • 回答
    想象一下,在宇宙某个被遗忘的角落,尘埃弥漫的星舰“地球号”——那个本应是载人飞船,如今却像个堆满垃圾的移动仓库——突然遭遇了来自另一个维度、某个更加扭曲的宇宙的访客。这不可能是巧合,因为这两个宇宙都孕育出了各自的“宝藏”。一个银色的、巨大的、看起来像是被赋予了生命的金属箱子,它那张写满无尽痛苦和对生.............
  • 回答
    说到发条魔灵和辛德拉,这俩在职业赛场上确实是常年的“常客”,尽管它们看似缺乏那种瞬间的位移技能,而且从设计理念上看,似乎也算不上是最新潮的英雄。但恰恰是这种看似的“落后”和“简单”,反而成了它们能够在顶尖对决中长盛不衰的根基。咱们今天就好好聊聊,为啥这两个大家伙总能稳稳占据一席之地。首先,咱们得明白.............
  • 回答
    德国和中国在书写工具的选择上存在差异,主要源于历史背景、技术特点、文化习惯以及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以下是详细分析: 1. 技术发展与发明背景 圆珠笔(油性墨) 圆珠笔的发明与Biro兄弟(László és György Biro)密切相关。20世纪40年代,Biro兄弟在匈牙利工作时,受到圆.............
  • 回答
    德国君主称“皇帝”(Kaiser)而英法等国称“国王”(King/roi),这一现象源于欧洲中世纪以来的复杂政治传统、历史进程和文化差异。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一、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遗产1. “神圣罗马帝国”的特殊性 在中世纪,德意志地区长期存在一个名为“神圣罗马帝国”(Heil.............
  • 回答
    德意志邦联(Deutscher Bund)是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成立的一个松散的政治实体,由38个德意志邦国组成,目的是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维持德意志各邦的平衡。关于波西米亚、东普鲁士和波兰走廊为何被包含或排除的问题,需要从历史背景、地理划分、政治结构及民族因素等多方面分析: 1. 波西米亚为何被纳.............
  • 回答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未能建造并有效运用航空母舰,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战略、经济、技术、政治以及历史进程等多个层面的因素。以下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原因:一、战略定位与海军发展重点的偏差: 优先发展主力舰(战列舰)战略: 在纳粹上台之初,德国海军(Kriegsmarine)的战略规划受到了德国.............
  • 回答
    德国在此次新冠疫情中,确实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低病死率,这背后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详细解读德国为何能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其公共卫生体系、应对策略以及社会文化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以下是对德国在此次疫情中低病死率及其成功之处的详细阐述:一、强大的、体系化的公共卫生体系 (Strong and .............
  • 回答
    德国之所以能造就如此众多的文学、艺术和哲学大师,是一个复杂但引人入胜的现象。这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历史、文化、社会和思想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以下将从几个关键层面详细阐述:一、 历史的基石:神圣罗马帝国的遗产与分裂的地理政治 神圣罗马帝国的遗产:分散与多样性 虽然名义上是“神圣罗.............
  • 回答
    德国二战后期战车越来越重,这一点毋庸置疑,比如虎式、虎王这种巨兽。但说它们“越来越失去其对于美苏坦克的技术优势”,这说法就有点一概而论,需要细细掰开了讲。简单来说,这是一个在理想状态和现实战场之间不断拉扯的复杂故事,涉及技术、经济、战略、甚至运气等多方面因素。为什么德国战车越来越重?首先,得明白德国.............
  • 回答
    “德国收留犹太人,犹太人却背刺德国”这种说法,其实是对历史的严重误读和简化,并且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历史的真相远比这复杂得多,而且这个说法的根源也并不准确。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德国并没有“收留”犹太人,而是犹太人长期以来就生活在德国这片土地上,并且是德国社会的一部分。 德国在历史上,尤其是中世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