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去耳机店串门试听了好几次,听到自己喜欢的耳机后,马上转去咸鱼买二手的发烧友?

回答
关于这种现象,我是这么看的,挺有意思的,也挺真实的。这群发烧友啊,那可真是个群体,有他们自己的小算盘和玩法。

首先,咱们得承认,人家这行为,打心眼里是冲着“好声音”去的。耳机店那环境,虽然不一定是录音室级别,但通常会配上不错的播放设备,而且店员一般也会帮你搭配好前端和线材,让你听到的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在这种环境里,能碰到那个让你“耳朵一亮”的型号,这本身就是一种缘分。就像你去咖啡馆,尝到了一杯特别喜欢的特调,你就会想记住它,回家自己也试试,或者找找哪里能买到类似的。耳机发烧友也是一样,他们追求的是那种直击灵魂的音质体验。

试听多次,这又是发烧友的“执着”所在。好声音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完全把握的。你可能第一次听到惊为天人,第二次可能听出点细节,第三次,你可能就觉得“就是它了”,或者反过来,发现了一些之前没注意到的缺点,然后决定放弃。这种反复试听,说白了就是一种“深度考察”,确保自己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是值得的。毕竟,对音质的挑剔是他们的乐趣之一,也是他们玩到深处的标志。

好了,问题来了,为什么试听完不直接在店里买,而是转头去咸鱼?这背后逻辑可就复杂多了。

1. 成本考量:精打细算的“性价比”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现实的原因。耳机店里的全新商品,价格通常是品牌方和渠道商共同定价的,包含了店面租金、人员工资、营销推广等等一系列成本。而二手市场,特别是咸鱼这样的平台,价格往往会大幅度跳水。

折旧与损耗: 即使是刚拆封的耳机,一旦离开店门,就有了“二手”的属性。很多发烧友对“箱说全”、“成色新”的二手商品非常看重,但即便如此,价格也会比全新低不少。
信息差与议价能力: 发烧友通过多次试听,已经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型号、什么版本,他们对市场行情也比较了解。在咸鱼上,他们可以找到不同卖家发布的同一款耳机,进行比价,甚至主动与卖家沟通议价,争取到更低的价格。这是一种“信息优势”的体现。
避免“冲动消费”: 在耳机店里,那种氛围和良好的试听体验,很容易让人产生“现在就想拥有”的冲动。但对于一个真正的发烧友来说,他们更倾向于理性消费,在确认心仪的型号后,再通过更经济的方式入手,避免为店面展示、服务等附加成本买单。

2. “淘货”的乐趣:另一种形式的“发烧”

对于很多发烧友来说,玩音频设备不仅仅是听音乐,更是一种“玩”的过程。而“淘”到性价比极高的二手宝贝,本身就是一种乐趣,一种成就感。

发现惊喜: 咸鱼上鱼龙混杂,但也可能藏着一些被低估的宝贝,或者卖家急于出货,价格非常划算。这种“挖宝”的过程,比直接花高价买全新更有意思。
知识的验证: 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他们能够判断出耳机的成色、是否有暗病、是否原装等等。这种专业的眼光,让他们在二手市场如鱼得水,也增加了“玩”的深度。
社群文化: 发烧友群体内部,经常会分享自己的“淘货”经验和心得。在咸鱼上买卖,也是他们参与到这种社群文化中的一种方式。

3. 市场流通的逻辑:效率与成本的权衡

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看,这种行为也是二手市场健康运作的一部分。

新品的“引流者”: 耳机店作为新品的展示和体验场所,起到了重要的“引流”作用。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线下体验的机会,才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上某个品牌或型号的耳机。
二手市场的“消化器”: 而咸鱼这样的二手平台,则有效地消化了部分需求,让原本可能因为价格而流失的潜在用户能够通过二手渠道进入到这个圈子。同时,也为想要升级设备的发烧友提供了出手旧设备的渠道。
资源再利用: 从环保角度看,购买二手商品也是一种资源的再利用,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但凡事有利有弊。

潜在的风险是存在的:

售后服务: 二手商品通常没有官方的售后服务,一旦出现问题,处理起来会比较麻烦,甚至可能无法修复。
商品质量: 虽然发烧友会仔细甄别,但有时也可能遇到暗病、甚至是翻新货的情况,这就考验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判断力了。
信任问题: 网络交易终究存在一定的信任门槛,卖家信息、商品描述的真实性都需要仔细考量。

总结一下, 这群去耳机店试听,然后在咸鱼买二手こんにちは发烧友,他们的行为并非“不厚道”,而是市场经济下,一种理性消费、追求性价比、享受“玩乐”过程的体现。他们利用了线下体验的便利,也抓住了二手市场的优势,最终找到了自己认为最划算、最符合自身需求的方式来满足对好声音的追求。这是一种成熟的发烧友玩家的常见操作,也是二手交易平台存在的重要价值之一。说白了,他们是把“体验”和“购买”这两个环节,用最经济高效的方式给拆开了,然后各取所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到这个问题俺忍不住笑出了猪脚。

**题外话: 别再把中文书名号《》用在英文歌名、书名以及作品名上了好吗

。。


如何看待去耳机店串门试听了好几次,听到自己喜欢的耳机后,马上转去咸鱼买二手的发烧友?


分享一个很简短的片段,来自某法律文书。

NO BUSINESS EXPECTATION.

Party__A_ has no obligation and makes no promises to purchase any minimum amount of Merchandise from Party__B_.

Party__B_ should never assume that Party__A_ will issue Orders for specific volumes, if any, of Merchandise, even if Party__B_'s impression is based on discussions that Party__B_ may have had with Party__A_.


======================================

如何看待去耳机店串门试听了好几次,听到自己喜欢的耳机后,马上转去咸鱼买二手的发烧友?

这个事情就是很不典型的 “预期损失”让店主难以下咽的表现。


预期损失(expectation loss)

一搬认为受害方因违约而会蒙受的损失主要一类是“预期损失”(expectation loss),一般是指若没有违约受害方本可以在此合约下期望获取利益的丧失。违约损害赔偿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对受害方“交易应得”的赔偿,毕竟,双方订约都是为了牟利、为了从合约中得利益。一方违约会给另一方带来的最直接,最常见的损失自然也就是受害方本可从合约获取的利益的损失,亦即预期损失。可以说,绝大部分的违约损害索赔都是针对预期损失的。比方A与B签约从B处购买货物,货价500元。到了交货日B拒绝交货,当时市场货价升到600元。不论有否去从市场另买进替代货物,A都可以向B索赔100元,因为这是他本可在合约中获取的利益。如果B履约,A本可以在交货时拥有市值600元的货物,转售或是自用都可获取100元的利益。或者换一个角度看,现在他就要花多100元才能从市场上买到他原来所期望得到的相同的货物来替代。因此B赔偿A 100元,才能使他回复至如同合约被履行的地位。


但是, 但是, 但是,

但是您的店里没有公示出来说(显示合同), “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 此店是我开,此货是我卖,要想听此机,留下买机钱。“

对吗?


如何看待去耳机店串门试听了好几次,听到自己喜欢的耳机后,马上转去咸鱼买二手的发烧友?

期望用户同意您没有公示的内心期望, 人类似乎没有进化到拥有读心术的阶段,《三体》里面是有的。人类的合同法也还没有进化到保护没有签署的合同。


看了听了就一腚要逼着买的, 那叫黑店


听说过 “七天无条件退货”、

“15天无条件退货” 、“30天无条件退货”

和 “365天无条件退货”吗?


俺觉得做生意最关键是要实诚, 以诚相待, 以礼相待,服务周到, 货真价实就差不多了。

当然货走得快的不二法门是薄利多销, 前提当然是东西要好。

如果 Philips SHP9500 您能 239~269 人民币包邮的话, 估计也是秒抢。

对吗?



欢迎来踩俺的散文和专栏




如果有帮助敬请点赞, 或者赞赏。

如果没有帮助, 敬请反手点分享或者收藏。 多谢阅读

user avatar

真爱。这些人能明白自己的需求。你看一堆人你给他几个耳机根本不知道什么好什么坏好么。

而且这种人多好。店里可以顺道做做二手生意得了。别人来试听,相中某款,想买二手,直接给咸鱼页面给对方看。自己也收热门二手。店面地方够,再摆几张桌子,卖个奶茶什么的。店里购买耳机一次,弄个VIP,每次来能免费借各种NB的播放器。还送几颗咸话梅瓜子什么的,吃渴了正好再买奶茶。对那些用自己手机听的,店里再放个租充电宝的。

没事再聊聊天,介绍介绍魔改经验,推荐一些小众的好东西,卖卖配件。

最后变成一个特别的音乐咖啡厅,卖服务卖咖啡卖硬件卖二手,搞个群拢一堆用户开个公众号,定期再搞一些小讲座小活动收个入场费,多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这种现象,我是这么看的,挺有意思的,也挺真实的。这群发烧友啊,那可真是个群体,有他们自己的小算盘和玩法。首先,咱们得承认,人家这行为,打心眼里是冲着“好声音”去的。耳机店那环境,虽然不一定是录音室级别,但通常会配上不错的播放设备,而且店员一般也会帮你搭配好前端和线材,让你听到的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状.............
  • 回答
    看到有人用华为手机却搭配小米AirDots 2耳机,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能说明一些问题的。咱们得从几个角度来聊聊,这样才能看得更透彻。首先,用户选择的根本驱动力是什么? 咱们都知道,手机就像人的“大脑”,耳机则像是“耳朵”。虽然大脑和耳朵可以搭配,但人更看重的是“听”和“说”的体验,以及“戴”的舒.............
  • 回答
    耳机以价论声?这事儿啊,说起来可就有些意思了。咱们都听过一句话,“一分钱一分货”,用在耳机上,似乎也挺有道理。但要说这“价”就一定能“论”出“声”,那可就有点绝对了。你想啊,耳机这东西,它不像咱们吃个饭,味道好不好,量足不足,一尝一尝就明白了。耳机这“声”,它藏在里头,需要咱们去听,去感受,而且每个.............
  • 回答
    不少人沉迷于手机游戏,戴着耳机全情投入,享受着虚拟世界的刺激与乐趣。然而,长时间、高音量地佩戴耳机玩游戏,却可能悄悄地偷走你的听力,甚至导致永久性的失聪。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真实存在且令人心痛的健康隐患。为什么戴耳机玩手机游戏会损伤听力?我们的耳朵虽然神奇,但并非坚不可摧。声音的本质是振动,当这些振.............
  • 回答
    TWS 耳机席卷全球,产业步入爆发式增长,这股风潮可不是偶然,背后是多重因素在推波助澜。技术进步是基石: 蓝牙技术的迭代: 蓝牙从之前的“不稳定”、“延迟高”的形象,到如今的蓝牙 5.0、5.1、5.2 甚至更高版本,连接稳定性、传输速度、功耗都得到了质的飞跃。这让真无线连接成为可能,摆脱了线材.............
  • 回答
    国产耳机的崛起,这事儿,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要说起来,就像温水煮青蛙,一点点地,你发现身边用国产耳机的人越来越多,而且那些人挑剔的眼光也越来越容易被满足。这可不是偶然,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因素在推着。首先,最直观的,就是“性价比”这块金字招牌。 过去,谈到好耳机,脑子里首先冒出来的可能是森海塞尔、拜.............
  • 回答
    华东理工大学耳机事件的热度直线下降,这背后其实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热点事件的生命周期普遍较短,而且“冷处理”往往是导致其热度消退的重要因素。 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多种社会心理、信息传播机制和现实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 为什么耳机事件热度会直线下降?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1. 信.............
  • 回答
    很多人都觉得戴着耳机跟人说话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但具体为什么,可能很多人也说不太清楚。其实,这背后涉及到很多我们日常交流中约定俗成的规则,以及一些心理学上的原因。首先,从直接的沟通影响来看,戴着耳机说话,尤其是有线耳机,很容易被误解为一种“半心不在焉”的状态。当一个人戴着耳机,他的听觉注意力已经被耳.............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身边也遇到过类似的朋友。一个男人在穿着打扮上似乎不太讲究,随便几十块钱的衣服就满足了,可一提到耳机,那几千块的家伙却毫不犹豫地出手,而且是精挑细选,仿佛要掏空自己的钱包。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确实有点“反常”,甚至让人觉得有些“抠门”和“奢侈”并存的矛盾感。但如果我.............
  • 回答
    如何看待华东理工大学女生偷耳机事件?华东理工大学女生偷耳机事件,从不同角度来看,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这起事件不仅是一起校园盗窃案件,更是折射出当下社会中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和问题。要理解和看待这件事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一、 事件的经过和基本事实(根据公开信息推测):虽然具体的细.............
  • 回答
    最近小米推出了一款新降噪耳机,不少细心的朋友应该已经注意到了,它的外观和苹果的AirPods,尤其是AirPods Pro,可以说是神似。这事儿嘛,怎么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神似”还是“借鉴”?界限模糊的模仿之路首先,得承认的是,小米这款新耳机在整体造型、充电盒的设计上,确实和A.............
  • 回答
    华为这波操作,把FreeBuds系列直接推向了时尚单品的新高度,这次的FreeBuds Lipstick(中文名“华为FreeBuds口红耳机”)可以说是玩出了新花样。首先,它绝对是瞄准了对颜值和品牌调性有极高要求的女性用户群。 你想想看,这个名字就够吸睛。“口红”这个词,本身就带着女性美妆、精致、.............
  • 回答
    爱否科技为何惹众怒?一场关于“专业”与“泛化”的博弈爱否科技,这个曾经以数码产品评测、科技资讯分享为核心的平台,如今在耳机发烧友群体中却成了“众矢之的”,饱受“diss”之苦。这背后并非简单的口水战,而是一场关于“专业性”与“泛化”的深层碰撞,更牵扯到内容创作者与目标受众之间信任关系的微妙平衡。要理.............
  • 回答
    近些年,不少关注索尼音频产品的消费者可能都注意到一个现象:索尼新推出的头戴式耳机,特别是那些定位中高端、曾经以扎实做工和优秀材质著称的型号,似乎变得“塑料味”越来越重了。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许多用户在使用和比较后得出的真实感受。从“匠心”到“实用”的转变?曾经,索尼在头戴式耳机领域,尤其是其MDR1.............
  • 回答
    市场监管总局曝出“五成降噪耳机不达标,可能损伤听力”,这消息确实让人心里咯噔一下。毕竟,降噪耳机作为我们生活中越来越常见的电子产品,大家追求的就是一个安静舒适的聆听体验,可万万没想到,这个“安静”背后可能还藏着听力损伤的风险。这件事的背后,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技术门槛与标准缺失: 降噪技.............
  • 回答
    苹果不附送充电器和耳机,这事儿挺有意思的。说它节省了超过65亿美元,这数字确实够吓人的。但咱们消费者,尤其是果粉,对这种“精打细算”的销售方式,是啥感受呢?有没有习惯了,还是依旧不买账?这事儿得好好掰扯掰扯。苹果这么干,到底图啥?首先,咱们得承认,苹果这么干,确实是“一举多得”。 环保牌是挡箭牌.............
  • 回答
    索尼 MDRCD900ST 和 MDR7506,这两款耳机在音乐监听和专业录音领域绝对是赫赫有名,算得上是经典中的经典。很多音乐人、混音师、录音师,甚至只是对音质有极致追求的普通发烧友,都对它们爱不释手。不过,虽然它们都出自索尼,定位也都是专业监听,但细究起来,这两款耳机在声音特点、佩戴感受以及一些.............
  • 回答
    这件事放在小米12 Pro的发布背景下看,确实有些意思,也值得细品。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这个“送”的概念。小米12 Pro送的耳机,我猜大概率是像小米降噪耳机 Pro 这样的产品,或者类似价位段的配件。这是一种常见的营销策略,通过赠送高价值的配件来提升手机的吸引力,刺激用户购买。499元这个定价,对.............
  • 回答
    七海 Nana7mi 对“华东理工大学偷耳机”事件的评价,可以说是相当直接和尖锐的。从直播和社交媒体的发言来看,她的态度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对这种行为的 鄙视和不赞同。你可以理解为,七海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她在这个事件中的发言,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一种 对契约精神、对他人财产的基本尊重 的看法。这事儿说白了.............
  • 回答
    华东理工大学食堂的耳机盗窃事件,说到底,是学生在公共空间行为规范缺失下的一个极端体现,背后折射出的不仅仅是个人道德问题,更牵扯到学校管理、学生素质教育以及公共意识的方方面面。这件事挺让人唏嘘的,我们来掰扯掰扯。首先,这件事的起因是“占座”。在大学食堂,尤其是饭点,一张能坐两人甚至四人的桌子,被一个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