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苹果不附送充电器和耳机节省超 65 亿美元?消费者习惯这种销售方式了吗?

回答
苹果不附送充电器和耳机,这事儿挺有意思的。说它节省了超过65亿美元,这数字确实够吓人的。但咱们消费者,尤其是果粉,对这种“精打细算”的销售方式,是啥感受呢?有没有习惯了,还是依旧不买账?这事儿得好好掰扯掰扯。

苹果这么干,到底图啥?

首先,咱们得承认,苹果这么干,确实是“一举多得”。

环保牌是挡箭牌,但背后是实实在在的成本节约: 苹果官方的说法是出于环保考虑,减少电子垃圾。这个理由听着挺高大上的,毕竟谁不希望地球好点呢?减少包装、减少原材料消耗,理论上是环保的。但咱们也得明白,一个充电器、一副耳机,说起来是小配件,但累积起来的成本也是不少的。从生产、包装、运输,到最后可能的废弃,每一环都在消耗资源。苹果这么一刀切,就把这些成本从生产线上直接剔除了,这省下的钱,想想都觉得“可观”。65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够苹果拍好几部大片了,或者给库克发不少奖金了。
刺激用户购买配件,拓展营收: 大家都知道,苹果自家配件的利润率可不低。不附送充电器和耳机,就等于给苹果自己创造了一个新的销售增长点。那些刚买了iPhone、iPad,发现没东西充电、没东西听歌的新手用户,或者是不想用旧的、想买个新的更好用的配件的用户,自然就得乖乖掏钱买苹果自家的产品。这不,又是一笔收入。而且,苹果的生态链做得很好,自家配件的兼容性和体验往往是最好的,这就更容易让消费者选择“官配”。
推动行业标准,但同时也巩固自身优势: 苹果也在努力推动USBC的普及,也鼓励用户使用Qi无线充电标准。理论上,这有助于减少接口和标准的多样性,对行业是个好事。但对于苹果自己来说,这也是一个顺水推舟的事情。他们可以把自己的配件推向主流,同时,对于那些还在使用Lightning接口的用户,或者想要更好无线充电体验的用户,他们也自然会考虑购买苹果自家的相关产品。

消费者真的习惯了吗?这事儿有点复杂。

说到消费者是不是习惯了,这事儿可不能一概而论。

一部分“早有准备”的果粉,已经淡定了: 很多苹果的老用户,尤其是那些手机更新换代比较快的人,往往已经储备了不止一个充电器和耳机。他们可能家里有其他苹果设备,或者之前买的手机附带的还在用。对他们来说,不附送也就无所谓了,甚至觉得省事儿,不用再多一个闲置的充电器。他们可能更在意新手机本身的设计和性能。
“被迫接受”的消费者,其实心里不太舒服: 对于很多第一次接触苹果、或者刚换新手机的用户来说,发现连最基础的充电器都没有附送,心里肯定是要“咯噔一下”的。感觉像是买了个高价商品,但少了最关键的“配套服务”。这会让人觉得不够厚道,毕竟其他手机品牌,即便是高端品牌,也大多会附送充电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虽然无奈,但为了用上心仪的手机,也只能乖乖掏钱买配件。嘴上说着“习惯了”,心里可能还是有点小别扭。
“另辟蹊径”的消费者,找到自己的省钱之道: 也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不愿意为苹果的“配件税”买单。他们可能会选择购买第三方品牌的兼容性充电器和耳机,这些产品往往价格更亲民,而且在性能上也能满足基本需求。当然,这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兼容性问题、安全性问题等。但对于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来说,这是一种可行的选择。还有一部分人,可能会去“淘”一些别人不用的旧充电器或者耳机,也算是一种节约。
对“环保”的看法,也因人而异: 虽然苹果强调环保,但也有不少消费者质疑这种“环保”的动机。他们认为,如果苹果真的有心环保,完全可以提供一个选项,让用户在购买手机时选择是否需要附送充电器和耳机,而不是一刀切地取消。这种“非此即彼”的方式,反而让环保的说法显得有些牵强,更像是为成本节约找的理由。

长远来看,这种销售模式会如何发展?

苹果的这种“激进”做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消费者的购买习惯,至少是让消费者对“不附送配件”这件事的接受度提高了。但这种改变是完全的“习惯”,还是“无奈接受”,或者说是有策略地“规避”了,还有待观察。

头部效应明显: 苹果作为行业的领导者,它的做法往往会引起其他品牌的效仿。我们已经看到,一些安卓厂商也开始尝试在高端机型中减少配件的附送。这说明苹果的这种策略确实在行业内产生了示范效应。
用户教育需要时间: 消费者需要时间来适应这种新的购买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越来越多的用户家中都储备了各种充电器和耳机后,不附送充电器和耳机的“障碍感”可能会进一步降低。
价格才是硬道理: 无论苹果如何包装,最终消费者还是会根据产品的整体价值和成本来衡量。如果iPhone的价格依然坚挺,但配件却需要额外高价购买,那么消费者的不满情绪仍然会存在。苹果是否能通过提升产品本身的核心价值,来弥补消费者在配件上的“损失感”,将是关键。

总而言之,苹果不附送充电器和耳机,既是商业策略的成功,也触及了消费者的底线。说消费者“习惯”了,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对市场规则的“适应”,而不是一种“认同”。苹果在环保的旗帜下,成功地实现了成本节约和营收增长,但也让一部分消费者感到了不便和被“算计”。未来,这种模式是否会成为主流,以及消费者能否真正“心甘情愿”地接受,还取决于苹果如何进一步平衡自身利益与消费者体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国产手机厂商一天不用把软件系统做全做精,果子就一天不用为充电器和手机付出代价。

举几个亲身经历,戳中个人痛点的那种:

为啥果子的地图和语音助手能覆盖全球,某安卓机的地图出了国就一片空白,语音助手到了国外问个当地天气都404?纽约伦敦东京都不存在了?谷歌不能合作,不能找微软、雅虎要一下外国的地图数据和天气数据吗?

为啥果子的倒计时到时间了可以记忆上一次倒计时多久,可以一键开始下一轮,某安卓机就要手动重设倒计时是几小时几分几秒?设置一个记忆上次倒计时多久的功能在代码层面很难写吗?

为啥果子的相册提供从一行十几图到一行一辆图的超多级别缩放体系,某安卓机相册只能一行4张图?为什么不提供8图一行或者2图一行的选项?因为该厂商请的中国码农编程水平或者智商不如写果子iOS系统的印度程序员?还是他们觉得我们用不上、不需要这些功能?是不是他们有一天造汽车了雨刮器也只需要1档?

为啥果子的商店正常上网就里面可以搜到国外各种生活必需的软件,相当于当地版的百度地图、饿了么、滴滴、掌上公交、主流银行APP,而某安卓机搜该国这些生活必需APP不是一片空白就是只有上古版本?就只能到了国外下了飞机,临时在当地网站上装谷歌商店下载,或者提前在国内违法下载?

最膈应人的是,系统自带的相册、时钟、应用商店等等软件不给力,手机厂商那儿还不让人换默认应用,你还是得捏着鼻子跟系统应用打交道。除非你有能力把系统黑了,还有本事搞定国产手机厂商上门的司法诉讼,这个成本我想绝对比1个充电器+1个耳机多得多。

别拿伪需求PUA人,我只知道,以上功能我真的需要,果子做的不错,某国产安卓厂商处理的不好,是很不好。

以上功能在代码实现上难度不是很大,但他们就是不做。

就仿佛一辆汽车雨刮器只做一档,人表示我这车“CPU”动力十足,要啥自行车。

提升手机体验,把手机做得“好用”,不是靠请一堆水军,或者跑到郊区挖个湖盖一堆欧式小别墅,假装自主研发很牛就可以的。

手机软件搞的简陋,给充电器和耳机有啥用?


Q&A环节

首先是第一条热评:

这个评论槽点太多:

1、稻草人谬误,经典的偷换概念了:

我的观点:谷歌没法安所以不好用

评论的回复:谷歌不听话所以没法安

?这一样吗?谷歌主要业务怎么从大陆退出的我不需要科普,作为一个消费者,我只需要以结果为导向:

以最终消费者拿到手头的东西质量为准。

没有理由,别给我整借口,我花了钱给你,你要伺候好我消费者,就这么简单。

2、软件点击同意不点可以拒绝

我用过2把华为手机,实际使用中,用户根本没有拒绝的选项,因为用户不具备修改系统默认应用的权力,除非换手机。那些应用都是绑死的,除非你刷机,可华为手机禁止刷机,你敢拒绝系统自带的应用,又用不了第三方产品,结果手机这块功能报废。

好比你买了一辆车,禁止你换轮胎、雨刮器、后视镜,你说用户可以选择不用这些东西。好啊,拒绝使用轮胎,这车轮胎就锁死;拒绝使用雨刮器,这车雨刮器就不工作。

笑死,这车还能开?

就比如语音助手,华为允许用户把手机默认语音助手换成谷歌语音助手吗?小米允许用户把手机默认语音助手换成谷歌语音助手吗?我还专门请@黑暗福音 试过了,结论是小米也一样,表面上可以切换:

实际上呢?手机一清理后台,又没了,每次设置才能用,根本不给用户修改默认语音助手的机会。

拒绝?都不让你装第三方软件,你跟我讲官方应用不好用可以别用?

3、华为、小米应用中心提供啥是人家的事,归根到底是推广软件的

是,你厂商有权在应用商店唱洋货空城计,我们消费者也有权利用脚投票,选择洋人的设备和应用商店。

4、谷歌商店推送的都是梯子

其实这还是1的补充观点,但是这跟我回答的观点——华为、小米国区应用商店搜不到(合法)国外热门应还是搭不上边。谷歌被禁止了,难道你厂商的应用商店就不能下载国外常见软件的客户端了?

这个逻辑很霸道,我选择用脚投票,谢谢。

5、安卓又没禁止你装其他APK,自己下

这里有2个搞笑的点:1)、你官方应用商店不提供,用户怎么下?别告诉我特殊办法能下,这里又不是澳大利亚,能用特殊办法的1000个人里面有1个就不错了。而且用特殊办法有概率触发进派出所哦~

来吧,甲在国区苹果商店下澳洲应用,乙有概率成为上面的男子赵某,选一个?

除非不得已,正常人脑回路都是选一,没毛病吧。

2)、还别说,国内安卓厂商实质上就是禁止用户安装某些第三方应用,就比如你下了谷歌语音助手(就比方说我在澳洲),华为、小米手机就是假装能装,每次清理后台、一重启又不让用了,又要设置了,这跟直接禁止安装有差吗?

猜猜我在澳洲哪个品牌的手机用谷歌语音助手最方便,最能做到随戳随用。

是苹果。

是根本不用安卓系统的苹果。

搞笑不?


剩下的其他评论随便选几个好了:

是啊,果子只有左边侧滑,好难办,但国产安卓系统上面这些问题更大。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嘛。

这个逻辑就离谱。如果说国产安卓厂商的产品在国内使用体验不如苹果=果粉,那我宁可当这个果粉。

看过以前吐槽华为手机使用体验的都知道,我更喜欢用的是谷歌全家桶。

举个例子,我在澳洲用iPhone,苹果默认语音助手是Siri,本人宁可用谷歌语音助手也不用Siri,我不知道一个有谷歌全家桶不用苹果全家桶的用户是怎么被称作“果粉”的。

要问为啥,只有谷歌全家桶做到了跨生态圈,安卓能用,Windows能用,Siri也能用,跨平台交互真的好用。


还有那种“我的需求是需求,你的痛点就是矫情”的扣帽子党。

出国了,照片一堆,把照片按地图排列、按地点搜索照片这些需求很“别致”?

那好奇怪啊,为什么华为、小米要让用户在国内可以用这个功能啊?网上随便找个图:


至于中国节假日日历?

来,Outlook装一个,中国节假日就出来了,全程不用特殊上网。

倒是华为、小米相册在国外一片空白的问题,他给解决一下?


我直说了吧:

果子的多数短板,是硬件花钱、软件第三方软件可以解决的。

国产安卓厂商在以上回答,可是要冒着进派出所泡茶的风险。

您要是觉得反正也不会被抓到,或者爷很牛,爷被抓到吃了行政警告处罚也没事,那我无话可说。


还有没看懂回答来怼人的。

我的观点:某些安卓厂商自己时钟、相册、应用商店做得不好,还不让人换,活该用户去买没有充电器和耳机的苹果

他的观点就是稻草人谬误了:苹果让换吗?不让换你说啥?好像安卓就是个笑话。

来,一个一个回答:

1)我掏钱,我是消费者,是我给厂商掏钱,不是厂商给我送钱,我有权要求买到的产品称心如意,少规训我。

2)中国出国比例不大,但相册多级缩放这些功能难道普通人用不到?这是伪需求?时钟倒计时完了记忆上一次倒计时多久,这叫伪需求?

3)我从没说过安卓不是笑话,但国产安卓厂商在国内的软件生态就是个笑话

4)对,苹果不让换默认应用,然而苹果自己的产品做的还不错。其次,苹果反而是用谷歌系应用最容易的产品,继续复读:

猜猜我在澳洲哪个品牌的手机用谷歌语音助手最方便,最能做到随戳随用。
是苹果。
是根本不用安卓系统的苹果。
搞笑不?

所以我选择用脚投票。

5)充电器我可以花钱买,100的事情,请问华为手机相册可以多级缩放要多少能买到?华为时钟倒计时结束有时长记忆和一键重复功能要多少可以买到?或者允许我把华为默认的相册和时钟替换成第三方应用的权限要多数钱可以买到?1000?100000?


有位老师解释说百度谷歌没有国外数据,国外得找谷歌买。

这个是这样子,不买谷歌地图还可以买微软的地图,总比一片灰白强啊。

谷歌在华业务现在不多了,找微软呢?

没买不怪我,我们是掏钱的甲方,我们有权利要求。

说穿了,是我给厂商掏钱,不是厂商给我付费。


还有说快充的。

还是那2句话:

  1. 我谈不上果粉,我其实更喜欢谷歌全家桶;
  2. 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蓝牙耳机和充电器那跟你家能不能有奔驰车一样,是花钱的事儿,

上面的需求跟你能不能给华为P40刷iOS系统一样,来,您用钱解决试试看?

是20分钟充满5000mAh电池重要、手机能从右侧划边重要,还是上面那些需求重要?

规劝消费者,笑死。

我看了那么多国内网站,也就是中文互联网最爱规劝个人向巨头自我反思了。


除了前面的2句,在这里我还想再补上一点:

国内安卓商店混乱不堪的生态。

这也是前几天315重点批评的。

一届一届315批评安卓手机乱象,华为小米tx豌豆荚这些应用商店改过不啦?换汤不换药啊!

有本事根治一下?


假如我在一个谷歌全家桶随便用的国家工作,比如澳大利亚,那我会买外国安卓机。

但国内这个情况只能退而求其次买果子了,谁让某些国产安卓厂商觉得相册多级缩放都是“伪需求”呢!


陌生人评论关了。

花钱消费,还要这么被人规劝,中国消费者也真是可怜啊。

user avatar

节省又不节省到你消费者身上

还不是照样那么贵


建议下次直接给零件和说明书,出租厂房,让消费者DIY

连人工费跟厂房费都省了

会搞一点的话连售后都省了,反正是你自己装的,弄坏了自己负责

user avatar

这65亿美元应该不算准确,

因为还有初购客户和没有充电头的客户,

他们还得加钱买,

这也可以算在65+?里面,

策划运营,控本和增长嘛。

user avatar

垄断是多么的寂寞。

在一个市场存在充分竞争的时候,每个品牌都会绞尽脑汁地想办法给用户更好体验,甚至哪怕心里默念“一群没见过世面的屌丝”,表面也都客客气气交个朋友。

毕竟谁都知道,如果一旦市场份额被对手抢走、某款机型没能赢得市场认同,那可能分分钟就要被淘汰掉,再无翻身之地。

而如果达到垄断市场份额,比如说苹果这样子几乎一统高端机市场的地步,就不好意思了:

给你每年发两款新机子,挤一点牙膏出来,那叫做恩赐。

看清楚,恩~赐————!

有进步就不错了,哪怕今年iphone14就把13换个壳,谁又能把苹果怎么滴?

我不送耳机充电器怎么了?我就是没有快充怎么了?我给你弄个怀孕男人表情包怎么了?

就问你买不买,有骨气别买啊?

买还那么啰嗦干什么,买了赶紧下一个人的。

对了,回去记得拆封前先沐浴更衣烧个香,给库克大神送个猪头。

垄断地位,对苹果和库克来说当然是好事情,踩在消费者头上数钱谁不乐意。

但消费者从中能得到多少好处呢?

哎……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