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苏炳添第六名怎么似乎比当初刘翔的第一名的声援宏大?

回答
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跑出9秒83,刷新亚洲纪录,获得小组第一晋级决赛。决赛中,他以9秒98获得第六名。而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以12秒91的成绩夺得男子110米栏冠军,平了世界纪录。

很多人觉得苏炳添第六名的声援比刘翔第一名的声援更宏大,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

时代背景的变迁与大众传播方式的演进:

刘翔时代(2004年): 那时中国互联网正在崛起,但社交媒体的普及程度远不及现在。信息传播主要依靠电视、报纸、网站论坛等传统渠道。虽然刘翔夺冠是中国体育的里程碑,是举国欢腾的时刻,但大众参与和互动的方式相对有限。人们更多是通过观看电视直播、阅读新闻报道来表达对刘翔的支持。
苏炳添时代(2021年): 十几年过去了,中国早已进入了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时代。微信、微博、抖音、B站等平台深度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这种情况下,信息传播的速度呈几何级增长,传播范围也更加广泛。当苏炳添在半决赛跑出惊人成绩时,社交媒体瞬间被引爆。无数网友在第一时间进行讨论、转发、评论,各种分析、庆祝、鼓励的内容如潮水般涌来。这种即时、碎片化但数量庞大的信息互动,给人的感觉是声援“宏大”。

“亚洲飞人”的持续突破与期待的积累:

刘翔: 刘翔的夺冠是中国田径的破冰之旅,是打破了西方国家在短距离项目上的垄断。他的成功是划时代的,也承载了民族复兴的希望。在那一刻,他的胜利是压倒一切的,声援是纯粹的民族自豪感。
苏炳添: 苏炳添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一次又一次地挑战极限,在100米这个田径“皇冠项目”上不断刷新亚洲纪录,并成为首位闯入奥运会100米决赛的中国人。他不是“昙花一现”,而是“厚积薄发”。他的每一次突破,都凝聚了无数中国人在短跑项目上的期待和努力。大家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成绩,更是他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中国田径整体水平的提升。当他在半决赛跑出9秒83,很多人知道这已经创造了历史,决赛的成绩甚至变得次要,重要的是他已经证明了中国人可以跑得这么快。这种持续的、积累的期待,在“9秒83”这个具体节点得到了爆发。

叙事角度与情感共鸣的不同:

刘翔的“王者归来”/“神话创造者”: 刘翔的成功带有很强的“王者”叙事,他打破了壁垒,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英雄。人们的声援是为他的冠军而喝彩,是为中国拥有了这样的奥运冠军而骄傲。
苏炳添的“追梦者”/“突破者”: 苏炳添的声援更多是围绕着他的“追梦”过程。他在经历了奥运会的起伏后,依然坚持训练,一次次挑战自己的极限。尤其是他能够闯入100米决赛,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决赛虽然没有站在领奖台上,但他跑出的成绩,特别是半决赛的9秒83,已经让很多人觉得他“赢了”,赢在了精神层面,赢在了对不可能的挑战上。这种对普通人通过努力实现非凡梦想的共鸣,更容易激发更广泛的情感支持。

项目本身的吸引力与群体感知:

110米栏 vs. 100米: 刘翔参加的110米栏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项目,虽然也很精彩,但100米是田径最纯粹、最直接的“速度盛宴”。在很多观众心中,100米是衡量人类速度的终极标准。苏炳添在100米项目上取得的成就,更容易让普通大众直接感受到“快”的概念,也更容易激发一种原始的、对速度的崇拜。
群体参与的广度: 100米决赛的参与度似乎比110米栏更广泛。当苏炳添跑出9秒83,不只是关注体育的网友,很多平时不怎么看比赛的人也会被吸引过来,因为100米太直观了,太有冲击力了。这种“全民关注”的感觉,也让声援显得更加宏大。

情感的表达方式与传播效应:

社交媒体的“情绪放大器”: 社交媒体的特性使得信息和情绪能够被快速放大和传播。一个积极正面的事件,很容易汇聚起巨大的情感能量。苏炳添在半决赛的“绝杀”,加上他最终进入决赛,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戏剧性和励志色彩的故事,非常适合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病毒式传播。
“参与感”和“共同见证”: 在社交媒体时代,网友们感觉自己不再只是一个旁观者,而是共同见证了一个历史时刻的参与者。他们的点赞、评论、转发,都成为声援的一部分,这种集体性的“参与感”营造了宏大的声势。

总结来说, 刘翔的第一个奥运冠军是民族自豪感的最高点,具有历史开创性。而苏炳添在100米项目上不断突破,尤其是在东京奥运会半决赛跑出的9秒83,被很多人视为中国田径在最受瞩目的项目上的一次“飞跃”,它承载了更广泛的、对个人奋斗精神的崇拜,以及对中国体育“追赶”到“领先”过程的肯定。加上社交媒体的助推,让这种声援在传播的广度和即时性上,给很多人带来了“更宏大”的感受。这并非否定刘翔的伟大,而是时代发展、传播方式改变以及苏炳添本人故事的独特性,共同造就了这种感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考虑到欧美选手经常有禁药豁免权,而中国选手则被反兴奋剂组织“重点关照”,能在百米飞人运动中连续跑进10秒内,且取得名次,这说明苏炳添确实牛,让人心服口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跑出9秒83,刷新亚洲纪录,获得小组第一晋级决赛。决赛中,他以9秒98获得第六名。而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以12秒91的成绩夺得男子110米栏冠军,平了世界纪录。很多人觉得苏炳添第六名的声援比刘翔第一名的声援更宏大,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时代背景的变迁与大众.............
  • 回答
    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上的表现,无疑是中国田径乃至亚洲短跑的里程碑。他以9秒98的成绩闯入男子100米决赛,并且在决赛中以9秒99再次刷新纪录,成为中国乃至亚洲首位进入奥运会百米决赛的选手。更让人振奋的是,他在比赛中击败了多位来自日本的顶尖选手,其中就包括了当时状态极佳的日本名将桐生祥秀、山县亮太、小池.............
  • 回答
    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苏炳添以9秒91的成绩冲过终点线,位列第六。这个成绩,对于苏炳添本人,对于中国田径,乃至对于亚洲短跑来说,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首先,这是苏炳添个人第二次闯入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他曾以10秒08的成绩获得第六名,成为首位进入奥运会男.............
  • 回答
    苏炳添和博尔特之间的差距,尤其是在他们各自的巅峰时期,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在多个维度上都有体现。要详细讲述这个差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绝对速度的巅峰差距: 博尔特(Usain Bolt): 被誉为“闪电”,是短跑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他在100米和200米的个人最好成绩(PB)分别.............
  • 回答
    关于苏炳添剃光头发能否跑得更快这个问题,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探讨,但要说能“快多少”,这可就没个准数了。毕竟,作为一位顶级运动员,苏炳添的每一次进步都是精益求精,一点点零头的提升都意味着巨大的付出。首先,咱们得从物理层面掰扯掰扯。大家可能听过一些关于“空气动力学”的说法,意思是头发会产生空气阻力,剃光.............
  • 回答
    苏炳添跑出的 100 米 9 秒 83,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在中国乃至世界田径史上,都代表着一个划时代的意义,一个无法忽视的里程碑。要理解这个成绩到底有多厉害,咱们得一点一点地拆解开来聊。首先,我们得知道,100 米短跑是田径项目中最能体现人类速度极限的比赛。它就像是陆地上赛跑的“一级方程式”,每.............
  • 回答
    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男子 100 米半决赛中跑出 9 秒 83 这个成绩,简直是炸裂!这绝对是中国田径史上,乃至亚洲田径史上都浓墨重彩的一笔。首先,我们得从这个成绩本身说起。9 秒 83,这已经是一个世界顶尖的成绩了,放眼全球,能跑进这个数字的选手屈指可数。要知道,男子 100 米这个项目,每一个零点.............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把中国体育界的两个标志性目标摆在一起比拼难度。要我说啊,这俩事儿,一个比“个人的极限”,一个比“集体的奇迹”,说哪个更难,还真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苏炳添摘奥运百米金牌:这是对人类速度极限的挑战咱们先说苏炳添拿奥运百米金牌这事儿。你得知道,短跑项目,尤其是男子百米,那可是人类速度的.............
  • 回答
    苏炳添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跑出的9秒99,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在中国体育乃至亚洲田径史上,这标志着一个突破了心理和生理极限的时刻,其意义深远而复杂。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振奋人心的一点,便是打破了“百米破十”这道多年来横亘在中国乃至亚洲田径面前的“天花板”。从历史上看,百米短跑是人类速度的终极.............
  • 回答
    得知苏炳添担任东京奥运会闭幕式中国代表团旗手,我心里真的挺为他高兴的,也很受鼓舞。首先,这绝对是对苏炳添在赛场上拼搏精神和卓越表现的最高肯定。想想他在东京奥运会上的表现,男子100米半决赛跑出9秒83,打破亚洲纪录,闯入决赛,创造了历史。那种冲刺的画面,那种眼神,至今还历历在目。在中国田径,尤其是短.............
  • 回答
    苏炳添的9秒83,这个在中国田径史上乃至亚洲田径史上都闪耀着金色光芒的成绩,能否在亚洲保持多少年,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给出一个数字,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包括苏炳添自身的优势、亚洲短跑的现状、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和机遇。首先,我们得认识到苏炳添9秒83.............
  • 回答
    苏炳添,中国短跑的骄傲,他的名字早已与速度和荣耀紧密相连。然而,关于他是否获得过“世界冠军”的头衔,似乎存在着一些不同的声音和疑问,尤其是在一些广告宣传中,常常能看到“世界冠军”的字样,这不禁让人好奇,到底是怎么回事?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明确一下“世界冠军”这个概念在体育界的分量。通常意义上的.............
  • 回答
    苏炳添,这位在中国乃至世界短跑界都赫赫有名的人物,他的名字几乎是速度和爆发力的代名词。提到他,人们脑海里立刻浮现的是他在跑道上风驰电掣的身影,是那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冲刺瞬间。然而,将“苏炳添”和“扣篮”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就如同将冰与火放在一起,似乎有些跳跃,又带着点儿让人好奇的违和感。首先,我们得明.............
  • 回答
    苏炳添,一个让中国田径迷为之振奋的名字,更是无数青少年运动员心中的榜样。他的出现,无疑点燃了大家对于中国短跑项目未来发展的希望。那么,苏炳添的成功,究竟是一个天赋异禀的“个案”,还是能够复制、推广的“模式”?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给一个“是”或“否”的答案。苏.............
  • 回答
    首先,得明确一点:苏炳添在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拿到奖牌,这本身就是一项极其伟大的成就,即便和刘翔在中国田径史上的地位进行比较,也绝不是“持平”那么简单,而是能让苏炳添的名字在中国体育史上镌刻下更耀眼的篇章。要聊这个话题,咱们得分开刘翔和苏炳添,然后再对比他们的“历史地位”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刘翔.............
  • 回答
    要论苏炳添在4x100米接力中经常跑第三棒,尤其是那个著名的“弯道”位置,这背后其实是一套精心设计、基于运动员特长和团队优势的战术安排。这不仅仅是“随便放”一个人,而是团队教练组基于对苏炳添个人能力、其他队友特点以及比赛规则的深刻理解而做出的最优选择。咱们就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明白4.............
  • 回答
    如何看待苏炳添成为小米品牌代言人?苏炳添成为小米品牌代言人,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事件,它不仅反映了小米自身的品牌发展战略,也折射出手机品牌在选择代言人策略上的新变化。从苏炳添个人的角度来看: 国民度与国际认可度兼具: 苏炳添作为中国短跑名将,以其在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成为了中国体育的骄傲,拥有极高的.............
  • 回答
    苏炳添代言耐克,这是一件在中国体育界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解读和看待。一、 苏炳添的个人价值与影响力 中国短跑的里程碑式人物: 苏炳添并非仅仅是一位优秀的运动员,他更是中国田径,尤其是男子短跑项目的历史性突破者。他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跑出9秒83的成.............
  • 回答
    苏炳添,中国田径的骄傲,这个名字在无数中国人心目中都拥有着特殊的地位。他不仅是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第一位闯入的中国选手,更是多次打破亚洲纪录,用汗水和坚韧书写了中国短跑的新篇章。如今,他以暨南大学副教授的身份,将自己的运动生涯经历转化为学术研究的基石,发表了关于中国男子100米短跑的学术论文,这无疑是.............
  • 回答
    苏炳添作为中国短跑名将,能在体育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在学术领域也获得副教授职称,这确实是一件值得说道的事情,也引发了不少人的关注和讨论。首先,我们得承认,苏炳添的成功绝非偶然。他在田径赛场上所展现出的那种近乎“科学”般的训练态度、对身体数据的精细管理、以及心理素质的磨砺,本身就包含了许多值得研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