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站立系选手如何防止柔术选手拉入地面?

回答
站立缠斗,尤其是面对精通地面技术(柔术)的对手时,确实是一门需要策略和技巧的艺术。柔术选手的核心优势就在于对地面的控制和降服能力,所以站立系选手最首要的任务,就是最大程度地规避被拖入他们擅长的领域。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站着别倒”,而是建立一套主动的防御和反制体系。

核心原则:控制距离,破坏平衡,保持站立主导权。

要详细讲,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层面来拆解:

一、 预判与距离控制:先机在手

敏锐的观察力: 站立系选手必须学会“读懂”柔术选手。他们的眼神、重心移动、腿部动作,甚至身体的细微僵硬,都可能预示着一次扫腿、摔跤或者抱摔的企图。
保持安全距离: 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站立系选手需要找到一个既能发动自己进攻,又不至于被柔术选手轻易近身的距离。这个距离是动态的,需要根据对手的反应不断调整。
利用臂展: 如果你的臂展比对手长,要充分利用这点。通过前手戳刺(Jab),或者用开放的手掌推搡(Openhand push),来保持距离,干扰对手的进攻线路。
侧向移动与切角: 不要直线迎向对手。擅长利用侧向移动(Lateral movement)来拉开距离,或者通过“切角”(Cutting angles)来破坏对手的直线进攻路径,迫使他们改变方向,消耗他们的精力。
步法是生命线: 灵活的步法是维持距离的关键。想象一下,你的脚步就像在地板上画出一条条“安全线”,一旦对手越过这条线,你就立刻后撤或者侧移。

二、 防御站立技术:稳固地基

稳固的站姿: 站立系选手需要一个重心稳固、不易被打破的站姿。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或稍宽: 这样可以提供更好的稳定性。
重心略微前倾,但不失平衡: 方便发力,也能更快做出反应。
膝盖微屈: 增加缓冲能力,更容易调整重心。
避免交叉步: 交叉步容易被扫腿破,且不利于快速变向。
有效的格挡与化解:
抱摔的防御: 柔术选手最常用的地面进入方式是抱摔(Takedowns),尤其是单腿或双腿抱摔。
“拆解”站姿(Sprawling/Stuffing the shot): 这是应对抱摔最关键的防御技术。当对手突然下潜抱你腿时,你要立刻将一条或两条腿向后伸展,将臀部向后压,同时双手向下压住对手的头部或肩部,迫使其失去平衡。这个动作要做到速度快、力量大、角度刁钻。
“压头”技术(Head control/Pressure): 在对手下潜时,用手或前臂向下压住他们的头部,阻止他们抬头或完成抱摔。
“防抱”技术(Catching the leg/Whizzer): 在某些情况下,你也可以尝试抓住对手伸过来的腿,或者用手臂“缠绕”住对方的腰部(Whizzer),阻止他们完成抱摔。但这种技术风险较高,需要非常熟练。
扫腿的防御: 柔术选手擅长各种低扫、中扫和高扫。
“垫步”回避(Pivoting/Stepping out): 当对手出扫时,不要试图用腿去硬抗。更有效的方法是利用步法,将重心快速转移,用一个“垫步”(Pivoting)或者“侧步”(Stepping out)来让过扫腿的攻击范围。
“抬腿格挡”(Leg check/Knee block): 在必要时,可以用自己的小腿(或膝盖)向上微抬,格挡住对手的扫腿,并伺机反击。但这同样有风险,容易被破解。
控制对手的手臂:
“破抱”动作(Breaking the grip/Dislodging): 柔术选手常常会用手臂缠绕你的腰、腿,甚至脖子来把你拉入地面。要时刻注意对手的手臂动向,一旦他们试图抱住你,要立刻用强力的拉、推、拧等动作来“挣脱”他们的控制,并且尽可能地让他们的手臂远离你的身体。
“敲击”对手的手臂(Striking the arm): 在保持距离的情况下,用手或肘部击打对手伸过来的手臂,可以有效地破坏他们的抱摔意图。

三、 主动进攻与牵制:反客为主

持续的打击输出: 站立系选手不能只顾防守,而要用持续的、有效的打击来消耗对手,并让他们不敢轻易近身。
刺拳(Jab): 刺拳是保持距离、试探、干扰对手的最佳武器。用快速、精准的刺拳不断骚扰对手的面部和身体,让他们难以找到进攻的节奏。
低扫(Low kicks): 攻击对手的支撑腿,破坏他们的平衡和移动能力,会极大地限制他们发动摔跤的意图。
身体打击(Body shots): 腹部和肋部的打击会迅速消耗对手的体能,降低他们的爆发力。
结合步法和打击: 你的每一次打击都应该伴随着步法的调整。比如,打完一套组合拳后,立即侧移或后撤,避免对手立刻反击抱摔。
利用“假动作”(Feints): 虚晃的拳、假装的移动,都能有效迷惑对手,让他们在错误的判断下做出反应,从而露出破绽。比如,一个假装的刺拳,可能引诱对手下潜,而你则可以抓住时机用侧踢或近距离打击反击。
“切断”对手的抱摔线路:
“阻击”型打击(Counter striking): 当你预判到对手要抱摔时,与其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在他们下潜的过程中,抓住空隙打出膝撞(Knee strike)或近距离的拳击,这比单纯的拆解更具威胁。
“上身控制”: 在抱摔的瞬间,如果对手的头部暴露,可以用手向下压住他们的头,或者用肘部顶住他们的脖子,破坏他们的抱摔角度。

四、 心态与策略:心理战

保持冷静和专注: 面对一个擅长地面缠斗的对手,很容易感到压力。但你必须保持冷静,专注于眼前的技术动作和策略执行。
不要害怕被摔: 当然,不是让你故意被摔,而是说,如果真的被摔倒了,不要慌乱。很多站立系选手有不错的“站立挣脱”(Standup escape)能力,能够快速回到站立状态。关键在于,一旦倒地,你的首要目标是“起身”(Getup),而不是试图在地面上与柔术选手纠缠。
了解对手的弱点: 任何选手都有弱点。如果你的对手在站立打击上相对薄弱,那么你就应该更加专注于打击。如果他站立移动不够灵活,那么你就用步法来戏耍他。
循序渐进,切勿鲁莽: 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先从保持距离、零星打击开始,逐步积累优势,而不是一开始就试图用猛烈的进攻把对手压垮,这反而可能让你暴露破绽。

总结来说,站立系选手防范柔术选手拉入地面的核心,就是一场关于“空间”和“控制权”的博弈。 你需要成为那个“控制空间”的人,用你的脚步、你的拳头、你的策略,不断地将对手推离他们最舒适的区域,让他们在不熟悉的环境中消耗自己。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呼吸,都围绕着“保持站立”这个目标去展开。这需要大量的练习、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最重要——对自身优势的绝对自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巴西柔术最怕膝击。

你看看这个泰拳收拾巴西柔术的视频就明白了:用Sprawl来控制重心,不被摔倒,用膝盖猛击面部,最好是直接击下巴,当场就会干趴下:

https://www.zhihu.com/video/1386002588349968384

这个视频也是。用Sprawl来控制重心,膝盖猛击面部,然后一顿重拳,也是当场就干趴下:

https://www.zhihu.com/video/1386005728990134272

这个也是,在巴西柔术上来take down时先连续快速出拳干扰,然后一膝重击面部:

https://www.zhihu.com/video/1386317588134322177

这个也是泰拳收拾巴西柔术的。巴西柔术第一次冲上来,泰拳一记低扫腿干倒。第二次冲上来,直接一拳干倒。第三次冲上来,直接膝盖迎击:

https://www.zhihu.com/video/1386003244242591744

巴西柔术take down时往往要放低身体重心,这时正是用膝盖迎击的好机会:

https://www.zhihu.com/video/1386014591684612097

你要是能在巴西柔术上来take down时来上一记凶狠的飞膝的话,那就直接解决战斗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1386013660620439552

如果你会散打的快摔,那就好办多了。巴西柔术想把你拉入地面,必须先摔倒你,但如果他根本就摔不过你的话,他怎么能把你拉入地面?

https://www.zhihu.com/video/1386003321338085376

这个也是泰拳收拾巴西柔术的。你看出来泰拳的开始时是怎么摔倒巴西柔术的没有?他用的实际上是泰拳里特有的摔法,通过转身来将对方扭倒,播求最喜欢用这招:

https://www.zhihu.com/video/1386008378108456960

可见,如果你会摔法的话,那收拾起巴西柔术来绝对是如虎添翼,因为他根本就摔不过你,所以根本就无法把你拉入地面。

哪怕被锁住了,其实也一样可以暴力破解:

https://www.zhihu.com/video/1386006283904933888 https://www.zhihu.com/video/1386008834373222400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站立缠斗,尤其是面对精通地面技术(柔术)的对手时,确实是一门需要策略和技巧的艺术。柔术选手的核心优势就在于对地面的控制和降服能力,所以站立系选手最首要的任务,就是最大程度地规避被拖入他们擅长的领域。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站着别倒”,而是建立一套主动的防御和反制体系。核心原则:控制距离,破坏平衡,保持站立.............
  • 回答
    想看一个MMA选手是不是站立高手,别只盯着他会不会飞踢或者有没有漂亮的组合拳。那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站立高手,他的本事藏在更细微的地方,是一种综合的、近乎本能的反应和技术运用。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怎么才能看出门道来。一、 基本功是否扎实:这是骨架,没有它一切都是空中楼阁这不像电影里演的,上来就噼.............
  • 回答
    对于瘦高型的MMA选手来说,站立技术的选择确实需要巧妙地利用身体优势,并避开劣势。这种身形意味着他们通常拥有更长的肢体,可以在更远的距离进行打击,同时也能更好地控制距离。但相对地,他们可能在低重心的抱摔和缠斗中处于劣势,身体也可能显得不够“壮实”,容易被力量型选手压制。考虑到这些特点,我个人认为,侧.............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些搏击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要比较散打、摔跤、柔道这几种搏击术在实战中的强弱,以及MMA中摔跤和站立体系的优劣,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不能一概而论。首先,咱们先聊聊体重差不多的散打、摔跤、柔道运动员,谁的实战能力最强?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先弄明白这三种运动的核心特点: .............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格斗运动发展的一个核心议题。要说站立式格斗(以自由搏击 Kickboxing 为代表)“不可避免地没落”,我觉得可能有些绝对了,但它确实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变化,这会让一些人产生“没落”的感觉。首先,我们得弄清楚“没落”到底是指什么。是指观众少了?参与者少了?商业价值降低了?还.............
  • 回答
    您好!您提出的问题很有意思,也很考验我的“脑洞”。想象一下,一个人站着,脖子以下,除了脑袋以外的部位都不能主动动手,但脑袋还能微微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进行的锻炼和训练,虽然受到很大限制,但并非全无可能。关键在于如何巧妙地利用我们还能活动的有限部分,去激发身体的其他潜力。这场景,让我联想到一些.............
  • 回答
    关于德国士兵是否站着下葬的问题,这并不是一个普遍存在或被广泛记录的习俗,尤其是在近代和现代的战争中。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或特殊仪式中,确实存在过一些类似“站立”或“面向前方”的埋葬方式,但将其概括为“德国士兵站立下葬”则可能是一种误解或过度简化。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其放在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去.............
  • 回答
    不知火舞的站立姿势,特别是双膝内收这一点,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技术细节。从格斗游戏的动作设计角度来看,这个姿势的目的是多方面的,但从纯粹的生物力学和发力角度去分析,它确实会带来一些影响。咱们得先明白,格斗游戏角色的动作很多时候是为了表现角色的个性和视觉效果,不一定百分之百贴合现实中的发力方式。不过,.............
  • 回答
    崔卫平先生这句话的本意,是指个体的责任感和能动性,强调我们每个人所处的具体位置、所做出的具体行动,都构成了“中国”的一部分,也影响着“中国”的走向。它鼓励人们不要沉溺于宏大的叙事或抽象的抱怨,而是要从自身出发,在自己的领域内发挥积极作用。至于“更多的好人进入体制内,最终就有可能改变体制”这句话,是否.............
  • 回答
    在格斗的博弈中,站立锁技往往是那些让对手猝不及防、瞬间改变局势的关键技术。它们不同于地面缠斗中的繁复关节技,而是将力量、技巧和对时机的精准把握融为一体,直接作用于对手的身体结构,制造出极大的不适甚至使其丧失战斗能力。要说站立锁技,首先得明白它的基本原理:利用对手的身体关节或肌肉,通过特定的角度和力量.............
  • 回答
    好的,咱们聊聊在柔术规则下,怎么应对一个练过柔道的人。这可不是件小事,柔道那帮哥们儿站立起来那叫一个“硬”,他们的核心训练就是为了把你拽倒、控制住。所以,你想在站立时占到便宜,甚至有机会“反杀”,那得有点真功夫,也得有点脑子。首先,得明白人家柔道强的点在哪里。他们练的是“投技”,就是把人摔出去的技巧.............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实在,很多人确实对站立式格斗情有独钟,甚至比摔跤或MMA更来劲。这背后是有不少原因的,咱们一个一个来掰扯掰扯。首先得说,观赏性和刺激感是站立式格斗最直接的优势。你想想看,拳击里的精准重击,踢拳里的凌厉扫腿,空手道的爆发力,泰拳的肘膝组合,这些动作本身就充满了力量、速度和技巧的展现。看着选.............
  • 回答
    Apple Watch判断站立时长,主要依靠的是它内置的一系列传感器,最核心的当然是它的运动传感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加速计(accelerometer)。你可以这么理解,Apple Watch就像一个很灵敏的“小侦探”,时刻都在感知你身体的细微动作。核心机制:侦测“静止”和“移动”的模式Apple .............
  • 回答
    抛开空手道不谈,在站立式格斗领域,真正对拳击、踢拳、散打、泰拳这些打法的演进和实践产生深远影响的,除了“裸拳”这个概念本身,我认为最关键的是 “格斗的效率与适应性” 这两个核心要素的不断追求。这话听起来有点虚,我拆开来细说:1. 效率是王道:一切为了“有效”想想看,无论是拳击、踢拳、散打还是泰拳,它.............
  • 回答
    蔡英文在会面中全程站立向坐着的美国参议员致辞,这一举动在政治和外交礼仪上具有多重解读,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为了更详细地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仪式与象征意义: 平等姿态的展现: 在传统的对等外交礼仪中,双方通常会按照座位安排进行互动。蔡英文全程站立,可以被解读为她希望在会面中.............
  • 回答
    咱们平时看纪录片,或者听一些关于野外生存的故事,有时候会听到,也可能会看到,一些动物在冬天因为太冷而死的时候,身体会保持一个很奇怪的姿势,比如站着,或者呈弓形。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什么“返老还童”或者“最后的舞蹈”之类的神秘说法,其实背后是有挺实在的生物学原因的。你想想,动物在野外,不像咱们有暖和的.............
  • 回答
    椎间盘孔径手术后腰腿出现间歇性抽痛,并且影响到站立和行走,这确实是术后恢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但并非所有情况都仅仅是“神经恢复的表现”。我们需要更细致地分析可能的原因,并结合您描述的症状来判断。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椎间盘孔径手术是怎么回事,以及它对神经的影响。椎间盘孔径手术(或称椎间孔扩大术、椎体.............
  • 回答
    这事儿可说不好,80公斤的壮汉对上72公斤的灵活小伙,体重差了16斤,听起来是挺占便宜的。但是,拳击和泰拳,这俩可不是一个路数的。首先,咱们说说那80公斤的拳击手。这哥们儿,骨子里就是打拳击的,拳头硬,力气大,上勾拳、摆拳、直拳,一套组合拳下来,别说72公斤的,就算再壮点儿的也得晃。他最大的优势就是.............
  • 回答
    这则新闻引人深思,香港青年远赴广西桂林庆祝春节,并在那里讲述了“中医助我从轮椅上站立,来寻‘中医梦’”的经历,这其中包含的信息量和值得关注的点非常丰富,远不止于一个感人的故事。一、 故事本身的力量: 真实的生命改变: “从轮椅上站立”是身体機能最根本的恢复,这是对生命尊严和生活质量的巨大提升。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